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毕业论文鉴定表
题 目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
所属系部 | 艺体系 | 所属专业 | 学前教育 |
所属班级 | 2013级9班 | 学 号 | 131********108 |
学生姓名 | 游进詹 | 指导教师 | 龚光军 |
起讫日期 | 2015.09—2015.12 |
题 目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 |||
所属系部 | 艺体系 | 所属专业 | 学前教育 | |
所属班级 | 2013级9班 | 指导教师 | 龚光军 | |
学生姓名 | 游进詹 | 学 号 | 131********108 | |
一、毕业论文内容与要求 内容: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一)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二)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三)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四)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五)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三、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思路。 (一)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二)遵循幼律,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三)开展家长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 结论 要求: 1.完成 2.字数不少于4000字 3.论点鲜明,论据充分 4.条件清晰,结构合理 5.严格按要求的格式书写 | ||||
二、原始依据 1.学过《幼儿园管理》、《学前教育学》、《幼儿园家庭教育》的相关课程,为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2.在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 3.寒暑假作了实际采访、调查; 4.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 | ||||
三、主要参考文献 [1]田莉.幼儿园班级工作中家园合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黄世革.幼儿教育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J].学园,2013.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6 [4]侯兰芳.加强家园合作 共促幼儿发展[J].发展,2009. | ||||
系部审核意见 | 签名: 年 月 日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记载表
题 目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 |||||||
所属系部 | 艺体系 | 所属专业 | 学前教育 | |||||
所属班级 | 2013级9班 | 指导教师 | 龚光军 | |||||
学生姓名 | 游进詹 | 学 号 | 131********108 | |||||
答辩小组成员 | 姓 名 | 专业技术职务或职称 | 所属单位或部门 | 本人签字 | ||||
梁俊 | 副教授 | 管理系 | 梁俊 | |||||
易彬 | 副教授 | 管理系 | 易彬 | |||||
龚光军 | 副教授 | 管理系 | 龚光军 | |||||
李英 | 讲师 | 管理系 | 李英 | |||||
邱小芳 | 讲师 | 管理系 | 邱小芳 | |||||
答辩时间 | 2015年12月28日 | 记录人 | ||||||
答辩小组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学生回答问题情况 |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至少三个问题) 年 月 日 |
毕业论文综合评定表
题 目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 ||||
所属班级 | 13学前教育9班 | 指导教师 | 姓名 | 龚光军 | |
学生姓名 | 游进詹 | 职称 | 副教授 | ||
学 号 | 131********108 | 部门 | 管理系 | ||
指导教师评语 |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 ||||
答辩小组评语 |
总评成绩: 答辩小组负责人: 年 月 日 |
游进詹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幼儿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兴趣。我们需要努力的去发现,并从不同的出发点去培养他们相应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在教育中,我们不能过早的小学化,小学化有着很多弊端,需要我们去克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多积累经验,总结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并给与改正。多与家长沟通,沟通的同时,也会对自己工作有很大帮助,也会结识很多人群。小学化的要克服,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达到去除小学化的效果。这对幼儿以后的学习道路更为有着好的铺垫。
关键词:小学化;克服;危害;
在当前的幼儿园素质教育研究中,应该注意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在这种错误倾向的作用下,有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的效益,纷纷办起了学前班,甚至有的幼儿园在学前班使用了小学教材,以满足家长“让孩子早识字”的错误要求。在这种错误作法下,幼儿欢乐的天性被了,以至于有些专家不得不发出呼吁“把童年还给孩子!”。因此,必须克服“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在的空间里获得最佳的发展。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
(一)小学附设学前班或附设幼儿园,没有的符合幼儿园标准的园舍场地,按小学生班额甚至超班额人数编班,有的一个班人数多达六七十人;按一般小学教室的方式编排座位,前后座椅拥挤不堪,幼儿完全没有活动空间。
(二)统一使用教材和教辅材料,满篇文字,很少图画,毫无趣味,完全背离了幼儿认知规律。
(三)以举办双语班、兴趣班、特长班、实验班、蒙特梭利班等为名进行小学化教学,提前学习文化知识和开展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强化训练活动。
(四)无户外幼儿活动场地或场地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幼儿探究、游戏、运动的需要。
(五)采用“粉笔+黑板”的小学教学模式,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进行填鸭式知识灌输。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一)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这正如还没有长出牙齿的婴儿,非要他吃坚硬的食物一样,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二)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决定了他们还不是“坐下来学习”意义上的学生,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经系统的伤害,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四)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让幼儿写、算,进行强制性的学习,他们“玩”的时间被剥夺了,没有一点自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五)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三、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思路。
(一)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小学化倾向”的出现实际上是错误教育观念影响下的产物,要解决“小学化倾向”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启蒙教育阶段,它的任务是为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奠定知识和智力的基础,而不是成才教育。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南,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高
身心素质。因此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小学有严格的区别,在幼儿园阶段进行小学式的教育是幼儿身发展所不允许的,也是国家幼教法规所的。
(二)遵循幼律,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体现了幼儿教育的特点。
第一,确立启蒙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其教育要求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为主,幼儿所学习的只能是其周围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不能的原则。在幼儿园中,一切教育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启蒙教育的要求进行,按照启蒙教育的特点组织教育内容,安排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获得智力启蒙的同时,掌握其周围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合理安排一日活动,体现幼儿发展特点。在国家的幼教法规中没有“课程”的概念,这是由幼儿教育的规律所的,因此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要给幼儿以充分活动的,以幼儿的班集体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以幼儿的趣味性活动为主。在安排一日活动时,应注意将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的交替,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的交替。还要注意集体活动,自选活动和活动的结合,注意在一日活动中体现出整体性、节奏性、灵活性的特点,体现出一日活动的质量。
第三,开展好幼儿的游戏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主要学习活动。有人说“玩具是幼儿的,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其实强调的就是幼儿的玩乐天性和幼儿是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在幼儿的游戏活动安排上应该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让幼儿选择游戏活动;要尽力为幼儿开辟游戏场所,扩大游戏空间;要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游戏主题,广泛开展游戏区角活动。要注意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无论是游戏的创设,还是游戏内容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幼儿园的整体教育目标,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使幼儿的主动性、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并注意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品德。
(三)开展家长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产生,与一些家长的错误看法和错误需要有关,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经常对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理论,让他们通过不定期的教育、家长学校、幼儿园与家长的各种联系渠道,学习正确的教育理论,了解幼儿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幼儿教育方法,当他们充分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作法和教育观点是正确的时候,就不会再要求幼儿园搞拔苗助长式的小学化教育了。
总之,要克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就必须按照国家的幼教法规办事,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好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使广大家长能够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才能使幼儿在欢乐和谐的幼儿园整体教育中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莉.幼儿园班级工作中家园合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黄世革. 幼儿教育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J].学园,2013.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4]侯兰芳.加强家园合作 共促幼儿发展[J].发展,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