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分析试卷中的错题,寻找错误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批阅后的试卷。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
师:我班进行测试的共有19人。试卷总分是100分,其中包括5分的书写分。最高分是98分,最低的同学得分63分。90分以上的同学有,80分以下的同学有5个。这次测试进步较大的同学有……书写分得满分的有……
2.题目分析
课件出示试卷题目设置情况。
基础题目
(识字 写字 组词 多音字 近义词 反义词) | 一 二 三 四 五 |
句子训练 用词表达 | 六 七 |
课内背诵课文 | 八 |
课外阅读 | 九 |
看图写话 | 十 |
教师课件出示改错要求,学生讨论进行改正错题,分析错误原因。
学生全班交流错题(包括怎么改和出错原因)。
三、教师讲解典型题目,并进行拓展练习。
教师讲解重点题目,加强巩固。
课件出示相应的拓展题目,学生进行练习。
四、提出测试要求
师:我们在以后的测试中应注意哪些?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课件出示总结要求。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讲评》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学习习惯方面,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对于不理解、不明白的知识点,大家养成了当场质疑的好习惯,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
虽然是这样,但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多种方式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学本课时采用小组讨论、全班互动的方式教学。在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练习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把同类题目在集体探讨后再进行练习。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总之,二年级的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依然是教育重点,因此在上课过程中不懈努力,学生的各方面都有稳步提高。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讲评》学习效果分析
本节课,从学生的自学,组内讨论学习,教师引导学习,用不同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在改正错题方面,通过思考学生互相讨论,大部分问题都得到解决,教师重点讲解一些题目,学生听的很认真。
拓展练习方面,设计了与试卷题目相对应的几个问题,学生都能很好的进行回答,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师生共同努力总结出了今后测试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本次学习效果较好。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讲评》教学反思
在试卷讲评课开始始,我首先分析了全班同学答题、考试的情况,包括高分低分、优秀学生、书写等情况,同时表扬了本次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孩子及进步的孩子。.通过对考试结果的总结发现孩子们都很重视、在乎这种形式的总结,同时提高了同学们在小组里的小集体荣誉感。
课中,让孩子们首先把自己已经会改的错题先利用10分钟的时间修改一下。
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错题通过小组同学的帮助,修正、改错。组内把改不了的做好标记。此环节特别注意要发挥小组成员的互助作用。
接下来,就是每个同学把自己的错题在全班内说一说,说说出错原因,学生分析的很好,学生听的认真。
然后教师讲解重点题目,进行拓展练习。通过跟踪练习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一起练习,通过练习,孩子们加深了对某类题型的掌握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提高了孩子们的小组合作意识,也减轻了以往教师讲评试卷的负担。这种方式很实用。
但本课也存在着不足,由于孩子们提到的问题零散,耽误了时间,跟踪练习的时间不太充裕。
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从识字、课文到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如《识字3》、《欢庆》、《我们成功了》和《看雪》等,都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教师要正确把握情感教学目标,不要任意拔高,追求讲深讲透;避免空洞的内容分析和道德说教。
训练重点
1、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2、了解反义词的特点,能正确区分近义词。
3、通过搜集资料、给课文配插图、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经验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性的语文素养。
4、引导学生美文美读: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仔细品味、咀嚼、积累和运用文中的好词佳句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讲评》评测练习
一、填上合适的词语
美好的( ) 惊奇地( ) 深情地(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田野献上( )( )的果实,枫林举起( )( )的旗帜,蓝天飞着( )( )的鸽子,大海奏起( )( )的( )( )。
2.立交桥的( )( )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 )( )。( )( )车辆在桥上桥下( )( )( )( ),( )( )( )( )。
三、课外阅读
雪花
小雪花亮晶晶,它像飞舞的白蝴蝶,它像飘落的梨花瓣儿。它是冬天的使者,给孩子们带来冬天的快乐。
1.这短话共有( )句话。
2.雪花像 , 像 。
3.雪花是冬天的( ),给孩子们带来冬天的快乐。
想一想,雪花给你带来了什么快乐写下了。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讲评》课标分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1.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2.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3.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4.培养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
整套试卷命题依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体现了“三重”原则,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现了“三维”目标。
1、加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与评价本测试题的前五题都是基础题目。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从小打好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夯实基础,明确要求,扎实训练。看拼音写字,形近字组词,补充成语,按要求写句子,由此可见,我们今后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在课内识字、练字、用句,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基固本。
2、做出了“语文教学要注重积累”的导向:这次质量检测的各年级试卷都注重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如二年级题中的4小题把成语补充完整,要背诵的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等等。以上试题源自教材,题目的形式又有别于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注重了语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今后的语文教学起到了明确的导向作用。
4、“阅读”、“情感朗读”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本试卷中的阅读题,设置了不同的问题,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讲评》评课
1、讲前准备
执教老师试卷讲评之前,指导学生事先做好了试卷分析,为实现讲评目的做好准备。教师在课前做好了试卷统计工作。主要包括知识点分布的统计;考查题目类型、数量;考试结果包括ABCD学生数量。低分高分优秀人数的统计。
2、在讲评时,赵老师精讲、少谈、重点讲的知识点心中有数。通过分析出错原因,教师能够从中引导学生分析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及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3、讲重点、讲难点、讲典型
在讲评时,大部分学生会做的题目不讲,而对错误率较高的习题,让学生分析讨论,以加深印象。教师选讲的试题具有典型性,
4、对试题进行拓展与延伸
老师对原试题进行讲评后,又对试题做进一步“挖掘”. 讲评中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启发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