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依存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____A.文学 B.数学 C.化学 D.物理
2、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3、下列有关学习策略的特征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____A.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 B.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 C.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D.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被动使用的
4、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____A.班主任工作 B.政治课教学 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称为____A.教学方法 B.教学模式 C.教学策略 D.教学方式
6、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____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7、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 ____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映象表征 D.表象
8、技能的种类有____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9、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____A.科技进步 B.生产发展水平 C.政治需要 D.产业
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____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____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2、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____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1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____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14、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____A.《大教学论》 B.《理想国》 C.《学记》 D.《论语》
1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____A.社会本位 B.个人本位 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16、期中考试一结束,教务主任就召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会议。会上,主任对在这次“无监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的高二(3)班的50名学生提出了表扬。这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而言是一种A.正强化B.负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
17、为了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小学课程改革需要加强____A.综合性 B.弹性 C.实践性 D.基础性
18、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____A.柏拉图 B.涂尔干 C.凯兴斯泰纳 D.赫钦斯
19、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常规思维D.经验思维
20、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____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21、学校产生于____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2、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____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23、1999年6月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____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24、以下学校机构中不属于行政性组织机构的是____A.校长办公室 B.教务处 C.总务处 D.教育工会
二、多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A.生产力 B.意识形态 C.执政党 D.政治经济制度
2、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的著名思想是____A.“自然说” B.“元素说” C.“白板说” D.“统觉说”
3、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____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4、创造力的两种主要成分是____A.创造和想象 B.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C.普通的创造力和伟大的创造力 D.幻想和憧憬
5、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A.师与生 B.学与教 C.德与智 D.身与心
6、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____A.教学过程之前 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之中
7、下列属于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是____A.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表扬 B.为得到同学的羡慕而努力学习 C.为家长挣面子而努力学习 D.对某门学科本身感兴趣
8、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收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____A.内在强化 B.负强化 C.替代强化 D.无意强化
9、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____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10、想象要处理的信息主要是什么类的?____A.符号类 B.字词类 C.操作类 D.表象类
11、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教育调查中的____A.全面调查 B.个案调杏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12、詹姆斯把自我分为____A.主体我和客体我 B.自我和超我 C.本我和自我 D.本我和超我
13、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这体现了教育的A.社会变迁功能B.社会流动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
14、根据教师关注的内容,把教师生活分成四个阶段,并提出教师生活关注理论的美国学者是____A.福勒 B.费斯勒 C.赫尔巴特 D.杜威
15、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____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16、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属于____A.童年期 B.少年期 C.学龄中期 D.学龄晚期
17、一个测验的效度不包括____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预测效度 D.直接效度
18、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可以提前较长时间就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属于学校咨询与辅导的____任务。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问题预防 D.发展指导
1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系统阐述的教育思想是A.绅士教育B.自然教育C.和谐教育D.武士教育
20、抹杀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带有明显的生物学倾向的学习理论,有____A.桑代克的联结理论 B.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C.格式塔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1、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____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 B.教育投资 C.领导者的意志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2、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____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23、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学校称为____A.校 B.塾 C.序 D.斋 E.庠
24、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基础是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规律。A.分化与互补协调性 B.顺序与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