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揭开全国性抗战序幕的是( )
A、一二八抗战 B、长城抗战 C、卢沟桥抗战 D、八一三抗战
2、七七事变时,奋起抵抗的驻军是( )
A、第十九路军 B、第二十六路军 C、第二十九路军 D、第五军
3、全国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取得了第一个大的胜利是(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豫湘桂战役 D、枣宜战役
4、全国抗战爆发后,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的胜利是(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5、1938年5月至6月间,发表的揭示抗日战争发展规律的著作是( )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论持久战》
C、《中国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6、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时间是( )
A、1937年7月 B、1938年5月 C、1938年10月 D、1941年12月
7、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基本的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六届六中全会 D、六届七中全会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采取的方针是( )
A、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B、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相结合 D、政治诱降取代军事进攻
9、1939年1月,确定“消极抗日,积极”的会议( )
A、五届三中全会 B、五届五中全会
C、五届六中全会 D、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10、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高潮达到顶点的标志是( )
A、晋西事变 B、 陇东事变 C、平江惨案 D、皖南事变
11、确立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七大
12、中国党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六届六中全会 D、七大
13、论述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的著作是( )
A、《中国和中国党》 B、《<党人>发刊词》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持久战》
14、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 )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15、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片面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在于( )
A、要不要抗日 B、在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抗日
C、依靠哪些力量抗日 D、采取哪些方法抗日
16、中国党在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 )
A、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B、斗争到底的原则
C、实事求是的原则 D、团结合作的原则
17、日本天皇向公众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
A、1945年8月14日 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3日
18、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五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联共
C、公布了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承认合法地位的谈话
D、7月17日,周恩来、秦邦宪等在庐山同蒋介石、张冲等进行谈判
19、在《论持久战》中分析交战的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特点是( )
A、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国我大国;敌寡助我多助
B、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C、战争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三个阶段
D、中国是正义战争,日本是侵略战争
20、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曾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党史册的一次具有最重要意义的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洛川会议
21、1937年8月,陕北红军奉命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其正、副总指挥分别是( )
A、朱德、彭德怀 B、叶挺、项英 C、朱德、刘伯承 D、朱德、贺龙
2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是( )
A、土地国有 B、没收地主土地 C、减租减息 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3、中国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自主原则的实质是( )
A、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力争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C、粉碎顽固派投降逆流
D、争取民主,废止一党专政
24、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 D、推行精兵简政
25、卢沟桥事变后,国内各阶级、各派政治势力纷纷发表政治主张,要求立即对日抵抗,但是当时蒋介石的态度是( )
A、对日本还抱有幻想,希望通过和平外交方法解决
B、坚决抵抗,立即对日作战
C、观望各国对华的态度
D、坚持,反对抗日
26、下列关于抗战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7、中国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是在( )
A、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土地时期 D、大时期
28、在战略相持阶段,中国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29、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
A、聂荣臻 B、徐向前 C、彭德怀 D、
30、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C、坚持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 D、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二、多项选择题:
1、1938年9月至11月,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批判了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错误是( )
A、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B、一切服从统一战线
C、只讲联合不讲斗争 D、轻视党领导的游击战争
2、在战略防御阶段,在北平南苑的战斗中先后阵亡的爱国将领是( )
A、佟麟阁 B、赵登禹 C、张自忠 D、郝梦龄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是( )
A、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
B、国共两党的两个政权、两个的合作
C、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D、处于一种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4、抗战初期正面战场上组织的会战是( )
A、忻口会战 B、淞沪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5、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1937年五届三中全会
B、1937年蒋介石发表承认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C、通讯社发表《中国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6、1938年5月至6月间,在《论持久战》中论述的中日矛盾双方的特点是( )
A、敌强我弱 B、敌小国我大国 C、敌退步我进步 D、敌寡助我多助
7、中国党在中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 )
A、自主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8、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著作的( )
A、《论持久战》 B、《<党人>的发刊词》
C、《中国和中国党》 D、《新民主主义论》
9、1941年和1942年为延安整风所作的报告是(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中国和中国党》
10、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党争取的中间势力指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B、开明绅士 C、上层小资产阶级 D、地主实力派
12、1939年7月,针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中国党明确提出的政治方针是( )
A、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B、坚持团结,反对
C、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D、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13、中国党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的条件是( )
A、党必须有充足的力量 B、必须同他们的动摇性作斗争
C、必须尊重他们的利益 D、必须同顽固派作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
14、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纲领是( )
A、政治纲领 B、经济纲领 C、军事纲领 D、文化纲领
15、中国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 )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打击资产阶级
三、判断题: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F
2、和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对日作战都是消极的。 F
3、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并不具有战略地位。
4、中国党制定的“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其中间势力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F
5、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党将土地时期的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的改变为“减租减息”。 T
6、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T
7、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党的土地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F
8、1937年11月,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主张“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把党及其领导的人民的活动在允许的范围内,六届六中会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 T
9、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枢纽,十年内战局面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T
10、1937年2月,五届三中全会原则上同意了我党提出的团结抗日主张,实际上承认了党的合法地位,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抗日”字样。这说明由内战“剿共”、对日妥协向和平、抗日转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F
11、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T
12、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战争。T
13、中国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T
14、在抗日战争中,党必须以的两面来对付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抗日派。 T
15、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平型关战役。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