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试题
2015.5
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凡填写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14 O-16 Na-23 Si-28 Sn-119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CO2分子中含极性键,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Ca(OH)2微溶于水,所以是弱电解质
D.CH3COOH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所以是弱电解质
2.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ASU)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最近设计出生产氢气的人造树叶,原理为:
2H2O(g)2H2(g)+O2(g)。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H <0
B.△S <0
C.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
3.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高温高压下,28 gN2和6g H2充分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A
B.1mol/LFeCl3 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NA
C.常温下,1L pH=12的Ba(OH)2 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2NA
D.23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氮原子数为0.5NA
4.25℃时,将0.1mol·L-1氨水溶液加水稀释,下列数值变大的是
A.c(OH-) B.pH C.c(NH4+)/c(NH3·H2O) D.c(H+)·c(OH-)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干碳酸钾溶液得到的固体物质为KOH
B.铁表面镀铜时,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而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C.工业合成氨反应温度选择700 K左右,可使催化剂活性最强并提高原料利用率
D.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a+、Cl-、K+、HS-
B.水电离出的c(H+) =10-12mol/L中:Ba2+、K+、Cl-、CO32-
C.c(OH-)/c(H+)=1012的水溶液中:CH3COO-、CO32-、Na+、K+
D.c(OH-) =1mol/L的溶液中:Na+、NO3-、SO42-、HCO3-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NaOH
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8.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9.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0.5 mol X和0.5 mol Y进行反应:
2X(g)+Y(g) 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15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容器体积变为1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
B.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s)
C.若升高温度Y的转化率减小,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达到平衡时,X与Y 的浓度相等
10.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N2(g)+3H22NH3(g),在反应起始时N2和H2分别为10mol和30mol,当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30%。若以NH3为起始反应物,反应条件与上述反应相同时,欲使其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则NH3的起始物质的量和NH3的转化率正确的是
A. 20mol;70% B. 20mol;30% C. 40mol;35% D. 10mol;50%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在放电时,两极质量均增加
B.钢铁在中性溶液中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C.在室温下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其△H一定小于0
D.0.1 mol·L-1H2S溶液加水稀释时,n(H+)/n(S2-)值将减小
12.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给定物质A、B、C的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的化学平衡:aA(g) + bB(g)xC(g),符合下图所示的关系(c%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产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在图中,Y轴是指
A.反应物A的百分含量 B.平衡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C.平衡混合气的密度 D.平衡混合气中物质B的百分含量
13.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是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 FePO4+Li++e-==LiFePO4 ,负极 Li-e-== L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电池反应为FePO4+Li = LiFePO4
B.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正极移动
D.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
14.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BC—→[A…B…C] —→AB+C
(反应物) (过渡态) (产物)
B.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H=E1—E2,且E2>E1,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为吸热反应
15.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用作原电池时,锌为正极
B.甲装置用作原电池时,银棒上发生:Ag+ +e-= Ag
C.乙装置用作铜片镀镍时,镍作阴极
D.实现铜片表面镀镍时,可将甲中锌棒与乙中铜片相连,甲中银棒与乙中镍片相连
非选择题(共80分)
16.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 子 | K+ | Na+ | NH4+ | SO42- | NO3- | Cl- |
浓度/mol·L-1 | 4×10-6 | 6×10-6 | 2×10-5 | 4×10-5 | 3×10-5 | 2×10-5 |
(2)为减少SO2的排放,可洗涤含SO2的烟气,下列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 (填字母)。
a. Ca(OH)2 b. Na2CO3 c. CaCl2 d. NaHSO3
(3)①已知汽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 ΔH>0,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 。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
已知该反应的Δ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 。
17.工业制硫酸生产流程如下图:
98%硫酸
(1)在沸腾炉中,需要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 ▲ 。
(2)在催化反应室,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 ▲ 。(填写编号)
a.减少压强 .升高温度
c.不断补充空气 .及时分离出SO3
(3)在生产中,为提高催化剂效率采取的措施有 ▲ , ▲ (答出2点)。
(4)在450℃、常压和钒催化条件下,在容积为V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2n molSO2和n molO2
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填写编号)
a.SO2和SO3浓度相等 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
反应达若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O2的转化率为x,则K和x的关系满足K= ▲ 。
(5)图1、2表示该SO2和O2的反应在时刻t1达到平衡、在时刻t2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 图1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 。
② 图2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 。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含有少量Na2SO4的NaOH样品中NaOH的含量进行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OH的含量。甲同学选用的药品除样品外,还应有
▲ ,实验中应测定的数据有 ▲ 。
(2)乙同用滴定法测定样品中NaOH的含量。
①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5.360g,全部溶于水配制成1000.0mL的溶液。用碱式滴定管取其中20.00mL放在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做指示剂。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
②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 (填写序号)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③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右图所示:
开始 结束
则起始读数为 ▲ mL,终点读数 ▲ mL;
(3)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
第一次 | 20.00 | 0.00 | 26.01 | |
第二次 | 20.00 | 1.56 | 30.30 | |
第三次 | 20.00 | 0.22 | 26.21 |
20.“神七”登天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篇章。
(1)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的燃料,经常是用四氧化二氮和联氨(N2H4)作为燃料,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可以合成氨气,氨又可以进一步制备联氨等。
已知 N2(g)+2O2(g)=2NO2(△H =+67.7kJ/mol
N2H4(g)+O2(g)=N2(g)+2H2O△H =— 534.0kJ/mol
NO2(g) 1/2N2O4(△H = —26.35kJ/mol
①写出气态联氨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②用氨和次氯酸钠按一定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反应可生成联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氢氧化钾为电解液,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式为 ▲ ,
如果某段时间内氢氧储罐收集到33.6 L气体(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该段时间内水电解系统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mol。
(3)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除去CO2,还要求提供充足的O2。某种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 = 2CO + O2,CO可用作燃料。
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4OH--4e-= O2↑ + 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 ▲ 。
21.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Ⅰ.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步骤是 ▲ 。
(2)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 。
(4)反应Ⅰ得到沉淀是SnO,得到该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
(5)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6)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 + 2HCl===SnCl2 + H2↑;
②加入过量的FeCl3溶液;
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②中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
6FeCl2 + K2Cr2O7 + 14HCl ===6FeCl3 + 2KCl + 2CrCl3 +7H2O
取1.190 g 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 mol/L K2Cr2O7溶液25.00 mL。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 ▲ 。
高二 ( )_姓名_学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高二化学期中考答题纸 2014.4
16.(1) , 。
(2) 。
(3)① 。
② 。
1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K= 。
(5)① 。
② 。
18. (1) ,
。
(2)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9.(1)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① ,
②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21. (1) 。
(2) 。
(3)② 。
(4) 。
(5) 。
(6) 。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参 2015.4
一、选择题
1.D.C 3.D 4.B 5.D 6.C 7.C 8.B 9.B 10.A
1.B.B.D.A
二、非选择题(除已作标记外,每空2分)
16.(10分)(1)酸性,4
(2)ab
(3)①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NO的含量增大
②△H >0 △S<0,则在任何温度下△G>0,不可能自发进行
17.(18分)(1)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2)cd
(3)①净化气体 ②控制温度在400~500℃ ③增大催化剂与反应气体的接触面积(写出2点即可)
(4) (4分)
(5)催化剂; 降低温度
18.(18分)(1)氯化钡溶液; 样品质量和沉淀的质量。
(2)①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②D ③0.00 26.10
(3)26.00×10-3L×0.1000mol/L×40g/mol×50/5.360g=97.01% (4分)
19.(8分) (1)①SiHCl3 ②>
(2)①Si+4H+-4e-===SiH4↑ ②Si3N4
20.(12分)
(1)①2N2H4(g) + N2O4(g)=3N2(g) + 4H2O(g) △H =-1083.0 kJ/mol(4分)
②2NH3+NaClO=N2H4+NaCl+H2O
(2)H2−2e−+2OH−=2H2O 2mol
(3)2CO2+4e−+2H2O=2CO+4OH−(CO2+2e−+H2O=CO+2OH−)
21.(14分) (1)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2)SnCl2 + H2O Sn(OH)Cl + HCl,加入盐酸,使该平衡向左移动,抑制Sn2+水解
(3)防止Sn2+被氧化
(4)Sn2+ + CO32- ===SnO↓ + CO2↑
(5)Sn2+ + H2O2 +2H+ === Sn4 + + 2H2O
(6)75.00%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