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
1.马克思说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兴起和发展的时代,阅读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有效……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
——摘自张国君著《大国是怎样崛起的》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宣言》
材料三 拿破仑出身于小贵族家庭,在大中,他获得提升,并逐渐展示出杰出的军事天才他还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了反法联盟军,维护了成果,扩大了影响,然而,他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夺,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1815年,帝国覆灭。
(1)材料一中的“法案”指的是英国历史上的哪部文献?说说它有什么重要特点?
(2)材料一中提到的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指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指出“他们”有追求哪些权力的诉求?为保障这些权利进行了怎样的斗争?领导斗争的人物是谁?
(4)材料三中的“大”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是什么?
(5)试用所学知识并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英、法、美资产阶级的共同影响?
2.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许多新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材料二 14-17世纪的欧洲,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
——据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见如图)
(1)请将材料一所示思维导图中的数字内容填写完整。
(2)材料二中,人们对青春的赞美是当时欧洲哪一思想运动的体现?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写出材料三中一位与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写出图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结合图1、图2,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综上所述,请你概况14-16世纪欧洲历史的发展趋势?
3.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当时的四位航海家及其探寻新航路的重大成果?
(2)根据材料,简析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
图二:
(3)图中所示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贸易被称为“_________”
(4)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也开始从事贩买非洲______活动。从17世纪下半叶起,它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_______”帝国
4.材料一: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阐述了什么思想?根据这一思想,美国人设计出了怎样的政治?
材料二: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春,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简称“英雄交响曲”,它是为法国的一位伟人而作,这位伟人带领法国人民击败了欧洲封建势力,维护了民主共和……很快贝多芬撕下了写有题词的交响曲总谱首页,大骂这位伟人是“凡夫俗子,野性暴君”……
——百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位伟人是谁?促使贝多芬由“把他视为英雄”到大骂他为“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分析贝多芬具有什么思想?
材料三:每年10月或11月,英国国会有一个开幕仪式。开幕式在上议院举行,待英女王在皇位上落座后,一位被称为“黑杖礼仪官”的绅士,要手持一根顶端镶着金色狮头的黑色木棍(代表女王授权),到下议院去请议员们到上议院来聆听女王宣读治国方略。当他郑重其事地一步步地即将迈进下议院大门的一瞬间,议事厅大门“哐当”一声合拢。“黑杖”被关在了门外。此后,“黑杖”被获准进入下议院,但按照“祖上的规矩”,他不能越过一条白线……这样的仪式每年一次,不知重复了多少年……
——改编自林达《扫起落叶好过冬》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黑杖”被关在门外的寓意是什么?据此回答,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
材料四:
(4)填出字母A、B处对应年代发生的事件。观察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并指出思想运动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土著居民劳动力的锐减,又引起罪恶的……贸易,时间长达三四百年。
材料二: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
(1)材料一图片四新航路开辟中,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谁?率领船队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谁?
(2)材料一图片五示意图是什么路线示意图?中程运输的货物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分析美洲当地劳动力锐减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掠夺的影响。
6.近年来,妇女地位逐步提高,妇女的命运越来越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对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1788年,在英国142个棉纺织厂中,有女工3.1万人、童工2.5万人。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雇佣童工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雇佣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
——摘自蒋孟引《英国史》
材料二 随着工业的完成,1832年,英国对选举制度进行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参加政权的机会。但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被排斥在选民之外。此后,英国工人阶级和劳动妇女通过斗争不断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1836年开始的宪章运动,其心内容是工人阶级要求获得普选权。1867年,部分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1886年,全国60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但是妇女无选举权。在妇女争取与男子相同权利的女权运动推动下,1918年,国会通过《全民代表法案》,英国妇女开始有条件获得选举权。后来,又制定了男女平等选举法,降低了女性选民的年龄门槛等,实现了两性政治权利基本平等。
——摘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工业时期,英国棉纺织工厂雇佣工人具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初期,促进英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选举权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学作为学术和教育中心的兴起进一步加强了人才分布的高度集中……大量的人才涌向有利可图的专业,特别是法学,包括罗马法和教会法,而神学和作为神学基础的文学受到负面的影响。……12和13世纪的教皇曾多次发布教令,批评人们“追逐牟利的知识”,试图纠正实用学科冲击神学和文学的现象。教皇们也注意到讲授和学习神学者临的生活困难,试图帮助他们,设计了一种类似于奖学金的制度,允许教士们在学习神学的时候享受圣职俸禄。
——摘编自杨共乐、彭小瑜《世界史古代卷》
材料二 1870-1913年,德国煤的开采量从20万吨增至1亿9千多万吨。钢产量从l61万吨增至13万吨……机器制造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化学和电气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更是德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德国工业取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对教育事业十分重视,1880年教育经费就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1913年的教育经费已成为财政预算中第二大项目,仅次于军费开支。这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批科技人员。19世纪末德国的科技水平是世界上第一流的。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等整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大学教育出现了什么现象,教皇力图克服这一现象所采取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皇这些举措为何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德国教育发展的成就及其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材料三 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如果让你给材料二中三幅图片归纳一个主题,你会如何归纳?根据材料三概括,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认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哪些启示?
9.英、法、美资产阶级各具特色,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勇气与智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13世纪英国的《大宪章》和“牛津条例”来看,……重要的是它为王权开了头,这就决定了英国历史上的王室也须置于法律之下。16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果把四个世纪以后的《权利法案》拿来与《大宪章》比较一下,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不同的是,制定法律的人,已不是13世纪的封建领主了,而是17世纪工商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即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了。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权利法案》的颁布,对英国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战争时期,抗英斗争迫切需要13个殖民地进一步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全国性。为此,1777年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条例允许各州保留很大的性。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软弱无力。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邦联条例》规定的美国有何弊端?
材料三 为应对建国后面临的困难,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会议,制定了1787年。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联邦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下图是依据1787年制作的联邦结构示意图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
(3)对比材料二,材料三的权力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三中联邦结构示意图美国联邦结构体现了怎样的原则?请你结合所学谈谈这部的影响。
材料四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宣言》
(4)材料四中的文件集中体现了近代哪一思想主张?请根据材料分析《宣言》的进步性?
10.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关注点经历了从人性到再到人类的递进过程。
(彰显人性)
材料一 14世纪中叶,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撤起文艺复兴运动,用“人本”对抗“神本”!肯定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关注对人、社会与自然的研究,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并指出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含义。
(关注)
材料二 《联邦》(指1787年)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效松对于一切形式的政治的警惕。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谈到1787年时说:“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2)概括上述材料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787年美国加以评价。
(人类)
材料四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分别有法国里昂工人,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
(3)阅读材料四指出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关系。并销合所学知识说说《党宣言》发表的时代意义。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
1.(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2)君主立宪制。
(3)平等、自由、生命权、追求幸福等;发动战争;华盛顿。
(4)17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拿破仑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掠夺,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5)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等
【详解】
(1)根据“英国”这一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法案是《权利法案》,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权利法案》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3)概括材料二最后一句可知,他们拥有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第二问:为保证这些权利,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战争。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领导这次的是华盛顿。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爆发的标志是17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第二问:根据“他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夺,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可知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掠夺,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5)结合所学知识并概括材料可知,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1)①租地农场②手工工场③雇佣
(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
(3)航海家:哥伦布(或麦哲伦)。事件:三角贸易(奴隶贸易)。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家的资本原始积累;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步入近代(或向资本主义过渡)
【详解】
(1)仔细阅读材料一14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以后,西欧农村富裕的农民建立了租地农场,城市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在农村和城市形成了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因此三个空分别是①租地农场②手工工场③雇佣。
(2)由14-17世纪欧洲和材料中及时行乐,享受现世生活的态度可知,材料中的运动指文艺复兴。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人文主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有哥伦布、麦哲伦,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世界上首次环球航行。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角贸易。第三问:结合图一、图二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世界各大洲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为西欧的殖民掠夺打通了道路,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4)综上所述可知,14--16世纪欧洲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步入近代。
3.(1)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2)影响: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引发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促进了各洲之间的物种交换。
(3)三角贸易
(4) 黑奴或黑人奴隶 日不落帝国
【详解】
(1)根据图一“15世纪末至16世纪晚期的世界”结合所学知识,材料示意图为新航路的开辟。那么图中所示的四条线路分别是: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2)根据图一“15世纪末至16世纪晚期的世界”中的焊线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图中出现中国的茶叶、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物品在各州的流动,可以得出促进了各洲之间的物种交换;图中显示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占领区可知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3)根据所学知识,英国的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满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虏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在购进殖民地盛产的甘蔗、烟草等产品运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现三角形,故称为“三角贸易”。
(4)根据所学知识,1588您,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开始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的支敏度,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故①填黑奴②填日不落帝国。
4.(1)三权分立思想;三权分立、侵略制衡的联邦共和制。
(2)拿破仑;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民主自由思想。
(3)国王无权干预议会的召开;君主立宪制。
(4)A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B北美会议发表《宣言》;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思想运动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反过来促进思想。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阐述了三权分立思想,根据这一思想,美国人设计出了三权分立、侵略制衡的联邦共和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伟人是拿破仑,促使贝多芬由“把他视为英雄”到大骂他为“凡夫俗子,野性暴君”的原因是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由此分析贝多芬具有民主自由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杖”被关在门外的寓意是国王无权干预议会的召开;据此可知,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
(4)字母A、B处对应年代发生的事件是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北美会议发表《宣言》。观察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思想运动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反过来促进思想。
5.(1)哥伦布;麦哲伦
(2)三角贸易;黑奴
(3)主要原因:印第安人遭西欧殖民者的大量;欧洲传染病的侵袭。
(4)有助于欧洲殖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欧洲文化传到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图片四新航路开辟中,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哥伦布;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资助,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了古巴和海地,从而发现了美洲。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麦哲伦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图片五示意图是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中程运输的货物是黑奴;
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运黑人。他们带着廉价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这是出程;把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这是中程;最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这是归程。因为全程呈现三角形,因而称为“三角贸易”。
(3)依据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土著居民劳动力的锐减,又引起罪恶的……”分析可知,美洲当地劳动力锐减的主要原因有印第安人遭西欧殖民者的大量;欧洲传染病的侵袭。
(4)依据材料二“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把欧洲的葡萄酒、啤酒、和毛纺织品销往殖民地”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欧洲殖民者的掠夺有助于欧洲殖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欧洲文化传到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6.(1)特点:工厂大量雇佣女工和童工。(回答“大量雇佣女工”,回答“大量雇佣童工”。回答“雇佣贫民救济院的穷孩子”或“雇佣男工较少”可得一半分。)
(2)原因: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权利意识的增强;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不断斗争的结果;英国宪章运动和女权运动的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就业提高妇女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等。(回答2点可得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雇佣童工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雇佣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可知工业时期,英国棉纺织工厂大量雇佣女工和童工。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初期促进英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选举权发生变化的原因,据“英国工人阶级和劳动妇女通过斗争不断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可知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权利意识的增强,工人阶级和广大妇女不断斗争的结果;据“1836年开始的宪章运动,其心内容是工人阶级要求获得普选权”“在妇女争取与男子相同权利的女权运动推动下……”可知英国宪章运动和女权运动的推动;据“1918年,国会通过《全民代表法案》”“后来,又制定了男女平等选举法”可知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再依据材料一可知,工业时期妇女就业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和妇女地位;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时期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等等。
7.(1)现象:实用学科冲击神学和文学;举措:12和13世纪的教皇曾多次发布教令,批评人们“追逐牟利的知识”;允许教士们在学习神学的时候享受圣职俸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实用学科的发展,是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
(2)19世纪,德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学前教育德国发展较早,19世纪40年代之前就出现一大批幼儿教育机构;19世纪一些公国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奠定了初等教育的法律基础。随着初等教育的发展,师范教育也被提上日程。1697年,弗兰克在哈勒设立的师资养成所是德国最早的师资培养机构,1808年,洪堡派遣教师学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次年,柏林师范学院创办。中等教育方面,在洪堡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对文科中学进行了改革。19世纪的实科中学迅速发展,职责在于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历史科学知识,并且允许其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不过只能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高等教育方面,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聘请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任教,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除此之外,还创立了许多高等工业学校和其他专业学院。德国教育发展的原因是的重视。
(3)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的学科;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等。
【详解】
(1)根据材料“……大量的人才涌向有利可图的专业,特别是法学,包括罗马法和教会法,而神学和作为神学基础的文学受到负面的影响。”可见,中世纪大学教育出现了实用学科冲击神学和文学的现象;根据材料“12和13世纪的教皇曾多次发布教令,批评人们“追逐牟利的知识”,试图纠正实用学科冲击神学和文学的现象。教皇们也注意到讲授和学习神学者临的生活困难,试图帮助他们,设计了一种类似于奖学金的制度,允许教士们在学习神学的时候享受圣职俸禄。”可知,12和13世纪的教皇曾多次发布教令,批评人们“追逐牟利的知识”;允许教士们在学习神学的时候享受圣职俸禄。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欧洲中世纪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更加迅速,这就决定了大学教育导向实用学科,教皇的举措是不能阻止实用学科的发展。
(2)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德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学前教育德国发展较早,19世纪40年代之前就出现一大批幼儿教育机构,1840年,福禄贝尔正式命名幼儿园,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初等教育领域,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影响很深。19世纪一些公国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奠定了初等教育的法律基础。随着初等教育的发展,师范教育也被提上日程。1697年,弗兰克在哈勒设立的师资养成所是德国最早的师资培养机构,1808年,洪堡派遣教师学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次年,柏林师范学院创办。中等教育方面,在洪堡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对文科中学进行了改革。首先,合并原来的五种古典中学,统称为文科中学;其次,限定教师任教资格,牧师不能再入学任教;再次,推行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除了对文科中学的改革之外,还对实科中学进行了改革和发展。19世纪的实科中学迅速发展,职责在于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和历史科学知识,并且允许其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不过只能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高等教育方面,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聘请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任教,重视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除此之外,还创立了许多高等工业学校和其他专业学院。根据材料“德国对教育事业十分重视,1880年教育经费就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1913年的教育经费已成为财政预算中第二大项目,仅次于军费开支。这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批科技人员。19世纪末德国的科技水平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可见,德国教育发展的原因是的重视。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根据上述材料可知,社会的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的学科种类;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等。
8.(1)运动:文艺复兴。思想: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精神)。
(2)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历史意义: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提高了生产力,有利于工业向纵深发展。
(3)启示: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勇于思想;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依法治国);加强制度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详解】
(1)根据材料“‘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根据图1信息“1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16年颁布《权利法案》,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二“1787年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如果让你给材料二中三幅图片归纳一个主题,你会如何归纳?根据材料三概括,改良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为巩固美国战争的成果,美国通过1787年。根据图三“法国17年《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期间颁布的《宣言》反映了、法治、自由、分权、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的思想主张。由此给三幅图归纳一个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根据材料三“ ……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结合所学知识,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提高了生产力,有利于工业向纵深发展。
(3)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勇于思想;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依法治国);加强制度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
9.(1)继承与发展英国的政治传统;为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答出2点即可)
(2)各州保留很大的性,软弱无力。
(3)联邦权力高于各州,联邦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4)启蒙思想或理性主义;《宣言》阐明了、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宣言》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则,对于动员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重要作用。(答出两点且意近即可)
【详解】
(1)根据材料“从13世纪英国的《大宪章》和“牛津条例”来看,……重要的是它为王权开了头,这就决定了英国历史上的王室也须置于法律之下………如果把四个世纪以后的《权利法案》拿来与《大宪章》比较一下,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可得出《权利法案》得以推行的原因是继承与发展英国的政治传统;根据所学知识,《权利法案》的颁布,为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2)根据材料二“……1777年会议通过了《邦联条例》。条例允许各州保留很大的性。美国建立后,……代表国家的软弱无力。”可得出《邦联条例》规定的美国弊端:各州保留很大的性,软弱无力。
(3)根据材料三“……制定了1787年。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联邦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对比材料二“……代表国家的软弱无力。”可得出材料三:联邦权力高于各州,联邦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根据材料三“美国联邦结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构示意图美国联邦结构体现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根据所学知识,1787年美国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4)根据材料四“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件集中体现了近代启蒙运动的思想,;根据材料四“……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宣言》阐明了、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根据材料四“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结合所学知识,《宣言》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则,对于动员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10.(1)背景:经济: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形成);文化:西欧文化的自身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古希腊、罗马丰富的古典文化遗产);思想:城市复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世俗享乐的追求与教的禁欲主义相矛盾(封建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含义:冲击了封建秩序;关注人本身和现实世界;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基础(资产阶级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实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思想运动。核心、影响:文艺复兴用“人本”对抗“神本”,肯定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关注对人、社会、自然的研究,这种人文主义思潮的流行有利于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所以说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大。
(2)观点:材料二称赞1787年美国为防止作出了贡献材料三指出1787年美国还有不足,没有给黑人自由的权利(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性、法制建设的发展与不足)
评价:1787年美国根据分权制衡的原则有效防止,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对后世产生影响(确立了崭新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对以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起了示范作用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1787美国的不足之处,允许奴隶制存在,(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与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等。
(3)关系: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条件(实践经验);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促进了国际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为无产阶级提供行动指南;成为国际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促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详解】
(1)意大利文艺复兴从14世纪开始,背景依据所学可知,经济上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阶级关系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文化上是西欧文化的自身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以及思想上城市复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世俗享乐的追求与教的禁欲主义相矛盾。含义依据材料一“肯定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关注对人、社会与自然的研究,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和所学从人文主义思想的含义回答,结合所学从文艺复兴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大回答影响。
(2)观点依据材料二“一刻也没有效松对于一切形式的政治的警惕”可知,1787年美国为防止作出了贡献。依据材料三“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可知1787年存在局限性,就是没有给黑人自由的权利;评价依据是所学从1787年美国的性质、特点和局限性分析回答。
(3)关系,依据材料四可知三大工人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以及工人运动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意义,依据所学可知,《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以及促进了国际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