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是一种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无源光网络,是无源光网络的简称(Passive Optical Network )由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网络单元 ONU( Optical Network Unit)和无源分光器POS(Passive Optical Splitter)组成。
PON的主要优点为:
1、点对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千兆带宽接入,带宽共享;
2、节省主干光纤资源(单纤),节省局端设备光端口和光适配模块;
3、点对多点的EPON光纤传输接入技术,通过使用无源分光器将多个ONU上行流量共享汇聚到一个OLT端口,不需另外配置二层交换机进行接入汇聚,节省建网成本,简化了网络层次,降低网络运维成本;
4、无源分光器具有无须供电、防盗、防雷电,不需机房建设的特点;
5、动态带宽分配(DBA),运营商可根据灵活的资费模式提供1M~1GE的接入带宽;
6、相对其他几种FTTH组网方式,EOPN可灵活地组成树型、星型、总线型拓扑,覆盖范围可达10~20km。
PON的几种技术标准:
APON/BPON | EPON | GPON |
◆ATM封装; ◆由FSAN提出,ITU-T标准化,目前标准化最为完善。在增强了一些功能后2001年改名为BPON; ◆产业化程度最高,目前拥有PON 80%以上的市场份额; ◆随着EPON的发展,市场份额将逐年下降,预计1-2年内就会被EPON超越。 | ◆以太网封装; ◆由IEEE EFM工作组提出,IEEE标准化,即将形成正式标准; ◆GEPON是EPON的千兆版本; ◆目前已经有多个厂商可提供解决方案; ◆在亚洲,市场份额将大幅增长。 | ◆ATM、GFP封装; ◆由FSAN提出,ITU-T标准化,标准正在逐步完善,较BPON和EPON落后; ◆包封装效率和带宽高于EPON; ◆目前还几乎没有厂商可以提供可供商用的解决方案; ◆预计4-5年内会在欧美市场发展。 |
EPON技术组网,可保障在使用1根主干光纤的情况下,通过无源分光器接入多根分支光纤(最多32根),每根分支光纤可分别接入不同用户,完全解决了远距离光纤接入时主干光纤资源不足的瓶颈问题,同时由于PON的天然汇聚结构,相比传统点对点光纤接入组网,节省了大量OLT侧光适配模块。而且采用EPON技术可提供从1M到1000M的接入带宽,真正实现“千兆到桌面”的大带宽接入,这是ADSL/VDSL/光猫等其它接入技术无法比拟的,充分满足监控系统所要求的网络配置。
使用EPON技术搭建网络接入层,可大大降低用户建网成本,简化用户网络层次结构,完全符合监控系统对网络的需求,而且在保证网络的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效地保护的客户的投资,保证网络在几年内的可持续发展性。
所以EOPN设备作为我们的监控承载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了整套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系统在使用IP结合EPON的应用后可以将狭长地带分布的多个监控点视频设备用一条光纤接入,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光纤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复合星型结构也大大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中心采用OLT网络交换设备,作为光终结点,在每个需要分支的地方采用采用分光器,分出需要的光路(使用5%:95%分光比的分光器级连,最大不能超过12个。避免故障点过多),然后每分光器分出的光纤到需要铺设监控器的点(每个ONU光接受灵敏度-26dbm,必须保证)。,对接上ONU设备,把光转为电,电口接上前端解码器。借助TCP/IP协议传送视频组播(监控后端设备使用)及Iscis协议(直接写入到IP-SAN里存储)。
在局点内用户我们选择的核心OLT设备支持SFP光口,通过光口与局点内其他交换机(需要支持至少SFP光口以及100/1000M电口)的设备,电口用作灵活的接入解编码器或者其他设备。和核心OLT设备运行OSPF路由协议,组播方式采用PIM-SM方式。
为了灵活方便的管理承载网的OLT及其它网络设备,我们需要使用网管设备对承载网上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要求可进行网络拓扑管理,设备告警管理,设备故障管理及设备配置管理等功能,进一步强化网络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物理应用示意图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