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公姥(mǔ) 槌床(zhuī) 渐车帷裳(jiān) 驰骋(chěng)
B.葳蕤(ruī) 拊掌(fǔ)歪歪趔趔(liè) 逡(qūn)巡
C.愆期(qiān) 赍钱(jī)夙兴夜寐(sù) 伶俜(pīng)
D.磐石(pán) 摧藏(cán青青子衿(jīn) 阡陌(qi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针对在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抛砖引玉,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B.第四次在大满贯决赛中对阵德约科维奇,纳达尔不但成功打破对手的“诺瓦克全满贯”梦想,还史无前例地加冕为法网“七冠王”。
C.电影《黄金大劫案》中“小东北”的扮演者雷佳音在第11届长春电影节影帝角逐中当仁不让,最终夺得最佳男主角奖。
D.据悉,奥运冠军孙杨出席一次商业活动要100多万,想想当年菲尔普斯出场费也就10万元人民币,一般的娱乐圈明星更是鞭长莫及。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的选择不仅决定着世界的未来,而且决定着未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发展前景。
.近年来,日本在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人们有理由认为,日方在问题上
的所作所为绝不是偶然的,所反映出来的政治趋向也是值得警惕的。
.由于对感觉的错误缺乏清醒的认识,使理性陷入荒谬而毫不觉察,这种缺憾对我们的文学
艺术创作是十分不利的。
.科学技术无论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因此,
必须重视科学技术,解决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一连好几天, ,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 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A.①③⑤ .①④⑥ .②③⑤ .②④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5~9题。
(一)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
(二)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东南飞》)
5、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靡室劳矣 靡:没有 B.女也不爽 爽:差错
C.泣涕涟涟 涕:眼泪 D.来即我谋 即:立即
6、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恐年岁之不吾与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C.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D.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7、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三岁食贫 B.夙兴夜寐 C.桑之未落 D.二三其德
8、对下列诗句艺术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连绵不断的青草起兴,抒发对离家远行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的,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用了赋的手法,表现刘兰芝美貌惊人、冷静坚强、自爱自尊的形象。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有尽头。
9、翻译加横线的句子。(6分)
(1) (3分)
(2) (3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0题。(7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0、(1)分析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这些意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3分)
(2)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4分)
11、名句名篇默写。(10分,错写多写漏写不得分。)
(1)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
(3)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
(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王 澍
回顾近二十多年来的历史,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建设高楼大厦。现在看起来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欧,根本不是当年我们从电视图像上看到的那种高楼林立的“现代化”。但是,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有点晚了。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大部分都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别说和欧洲比,就是和“没有历史”的美国比也要短得多。
这种现象和中国近代以来长期处于落后形成的追赶心态有关。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时人们开始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是很重要的“城市记忆”。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地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而现在的下水道技术,只要有一个地方堵了,其他地方就都要积水。很多抛弃传统简单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都是这样,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的很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统的营造体系受到破坏,除了在最不讲究建筑文化的地方——农村里尚有遗存,在城市中大都已经中断了。
城市之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都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前几年发生的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当时的说法就是“不是文物,也不是名人故居,也不是著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种思路左右了我们城市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期。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名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是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其中第12题5分,选对一个选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5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A.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喜欢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失去了本应有的自我个性。
B.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崭新”的,这是地方决策层盲目追赶的心态而造成的。
C.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超越现代建筑技术。
D.文中所说的“城市记忆”是指城市里曾经出现过的人与事。
E.中国要建设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在城市建设方面不能简单地追求高楼林立的现代化,而应该注意保卫城市的传统,城市建筑要体现文化差异。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直接证明“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的是( )
A.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完美的古代建筑。
B.百年的砖千年的土,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还可以看到用夯土技术建造的“土房子”。
C.传统的中国建筑方式是没有下水道的,主要用地渗技术。
D.拆除中国美术馆后一个四合院的事件。
14、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结合文意,指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哪些“闪光点”。 (4分)
15、结合全文,你认为我们该如何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马语
莫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沉重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骒马。
“马,原来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它脖子上热乎乎的温度和浓重的油腻气味让我心潮起伏、热泪滚滚,我的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
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借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然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为它轰赶吸它鲜血的苍蝇和牛虻,它冰冷无情,连一点谢意都不表示,宛如一尊石头雕像。我多少次对着邻村的小孩子炫耀着它,编造着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向村子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的眼睛是怎样瞎的——无人告诉我 ——我多少次猜测它瞎眼的经过,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它:马啊马,亲爱的马,告诉我,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把你啄瞎的吗?——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从它的口腔里喷出来的腐草的气味熏得我昏昏欲醉。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竦,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你应该知道,日本国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地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我知道你对他们不感兴趣,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分明是让这个话题勾起了它的无限辛酸的往事。我期待着,我知道在这种时刻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用烧红的烙铁打印记时的痛苦至今还记忆犹新。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折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着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原来你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马说着,调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
(选自《散文•海外版》,有删节)
16、简要概括作品中“马”的形象特点。(4分)
17、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它为什么说“不,我瞎了……”?此话该如何理解?(5分)
18、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把自己弄“瞎”了。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霍英东传奇人生①
(一)
霍英东失学后,因生活所迫到轮船上做铲煤工,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那时他才18岁。干了9个月,在老板裁员时给解雇了。
不久,霍英东又到太古船坞抡大锤打铁。但他干不了这种要求极严的重活,又转到风炮铆钉处,霍英东抡起那啪啪直叫的风炮,双手震得一直打抖。这份工又吹了。
1942年夏天,霍英东进了机场当苦力,每天筋疲力尽。他求主管让他学开汽车,一天下午,霍英东洗车时看见有辆日本人的货车车匙仍留在那里,便爬上去试开汽车,撞到另一部车上。日本人把他毒打一顿,这份工也丢了。
不久,霍英东进了太古糖厂化验室工作。他想多学点技术,和另一名“学师仔”用硫酸学制氢气,并用火点燃,轰隆一声巨响炸开了,结果又被厂方辞退了。
日本占领时,他又到西环货仓去称米。要称准180斤一包,多了不行,少一些仓库又不肯收,手脚稍为慢些,排队等候的苦力就紧催,这份差事也难干下去。
(二)
1942年,母亲倾其所有,在湾仔鹅颈街开了间杂货店。杂货店由霍英东管理,每天早上六时多开店,洗漱刚毕,顾客便蜂拥而来。有时一下子来十多人,都要招呼妥当,免得顾客跑到别档去。一个顾客往往要买几样甚至十多样货品,他拿着秤,手势要快、要靓,不然,顾客便不满意。吃饭也得站着吃,随时准备招呼顾客。日军占领时期,样样都缺,都得自己制作。到了晚上10时,霍英东还得留在店里煮酱料、添甜醋,调制酱油。深夜12时,为免被老鼠噬咬,还要封盖好一切杂物才能离店。在这段日子里,霍英东起早贪黑,奔波劳碌,由于他细心精明的经营,杂货店的生意日渐兴隆。这段生活,对霍英东是很好的磨炼,他从中获得经营管理的良好训练,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灵活的处事方法。
在许多次投资决策中都独具慧眼的霍英东也并非每次都能稳操胜券,但想到了就尽全力一搏的做事风格,自年轻时就已形成。1948年,25岁的霍英东听人说,东沙岛一带的海底有大量的海人草,是制造胃药的原料,每磅可卖到1美元。他下定决心,在长洲招了渔民80人就出发了。由于未办好出海手续,船到三门关,被海关扣留。90多人困在船上10天,带去的咸肉、咸鱼都吃光了。后来转去汕尾,所招渔民老家多在汕尾,许多人不辞而别,霍英东只得重招一批人启航出海。他们终于到达了东沙岛。但又因缺少潜水工具,一个人一天也采不了半筐海人草。许多人晒脱了皮,只能靠白饭度日。全岛能供饮用的仅有一口水井,井水除了用来煮饭和饮用,只能用少许洗脸漱口。从海上采捞回来,个个身上黏黏糊糊的,再和汗水混合,又腥又臭。一个月后,船员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终于散伙了。而霍英东在这个荒岛整整熬了六个月。海人草陆续卖掉以后,仅够各种开支,一分钱没赚到。但东沙岛这段躲暗礁采海草的经历却浓缩出他一生的成功经验:“要看得准,抓得住,干到底,不断发现新目标。”
(三)
1967年,经历地产低潮,霍英东开始逐步退出房地产业。与此同时,他开始放眼内地:上世纪70年代初与内地合作石油生意;1978年开始,霍英东率先进入内地,兴建了内地第一间中外合作兴建的酒店和第一家高尔夫球场。此后,他又参与兴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早开业的第一家大型合资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
1984年,霍英东出资10亿港元,成立“霍英东基金会”,致力于中国的投资和捐赠,到2005年,不算投资办实业部分在内,霍英东给内地的纯捐款已超过20亿港元,可能是对内地捐款最多的华人资本家,他作为爱国资本家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注]①选自《霍英东传奇人生:从铲煤工到大富豪》,有删节。霍英东(1923.5-2006.10)祖籍广东番禺,生于。7岁丧父。12岁进皇仁英文书院,因抗日战争爆发而辍学。
19.请分别简要概括文章三个部分内容。(4分)
20、是什么原因让霍英东取得成功并最终成就传奇人生?结合文本分析。(5分)
21、选文详叙了霍英东到东沙岛采海草的经历,这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何积极意义?请简述你的看法。(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2009-2011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题 材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谍战剧 | 5.1 | 19.1 | 27.6 |
家庭剧 | 22.0 | 23.6 | 22.1 |
古装剧 | 25.1 | 26.2 | 23.4 |
军事剧 | 4.3 | 13.5 | 21.2 |
言情剧 | 32.8 | 13.2 | 3.2 |
农村剧 | 10.7 | 4.4 | 2.3 |
(2)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建议。(3分)
23、在学校秋季运动会开幕式上,各代表队依次走过台,主持人都作热情洋溢的解说。请你以学生主持人的身份,为教师代表队的入场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语言简明流畅,生动得体。(100字左右)。(6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
撑起一把伞,可挡住一片雨;撑起一把伞,便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撑起一把伞,能点缀江南雨巷的美丽风景;撑起一把伞,能送给孤苦者慰藉和温暖……
请以“撑起一把伞”为题,联系你的自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感,写一篇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感情真挚;4.不少于800字。
学号(后四位数)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准 ………… 答 ………… 题 ……………………………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每题3分,其中12题5分,共32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2 | 13 |
答案 |
(1) (3分)
(2) (3分)
10、(7分)
(1)
(3分)
(2)
(4分)
11、(10分)
(1)
(2)
(3)
(4)
(5)
14、(4分)
15、(4分)
请在所选做的题目类型后打“√”:文学类文本阅读( ) 实用类文本阅读( )
16/19、(4分)
17/20、(5分)
18/21、(6分)
22、(6分)
(1)(3分)
(2)(3分)
23、(6分)
25×20 |
25×20 |
高一语文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2 | 13 |
答案 | C | B | B | C | D | A | C | B | AE | D |
2、B(A“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此处指行为、做法,不指“意见”。C项中的“当仁不让”指面对合乎道义的事就主动承担起来,绝不推让。此处不合语境。D项中的“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B(A A语序不当。应当是先决定“自身”后决定“世界”。“不仅(不但……而且既要注意关联词语的位置,(主语不同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前,主语相同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面)又要注意递进关系,要前“轻”后“重”;C成分残缺,删去“由于”;D句式杂糅。)
4、C(①②句意思相同,②句倒装,意在强调,与前文“不禁为之震颤”相呼应,故选②;③句“望它们”与下句顶连,更为连贯;根据语境“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寂寞”等,故应选与之照应的⑤。)
5、D(即:靠近)
6、A(都用于主谓之间,取独,不译。B第一句“来”,目的连词;第二句“用”,介词。C第一句助词,起协调音节的作用,无实义,不译;第二句代词“他”,指氓。D第一句 “成为”;第二句表被动。)
7、C(A“贫”形容词活用作名词;B“夙”“夜”名词活用作状语;D“二三”数词活用作动词。)
8、B(应是比的手法。)
9、(1)不是我推迟婚期,(只是)你没有好的媒人。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作为婚期。(得分点:愆,以为)
(2)在(坟墓的)四周种上梧桐和松柏,(这些树)长得很茂盛,枝叶相互交叠在一起。(得分点:“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句的互文手法,“交通”)
10、(1)①杨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烘托了送别的氛围;渡头,点明送客的地点;行客,用行人稀少营造了送别时的凄清情境(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②这些意象都扣住了题目中的“送”字,表明了这是一首送友人归去的送别诗。(1分)
(2)第三、四句用了比喻(或想象、或寓情于景)、拟人的手法。(2分)诗人觉得自己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1分),就像眼前无边无际的春光,从江南到江北,无处不在,伴随着友人归去(1分)。
11、(1)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2)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3)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4)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5)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12、AE
13、D(“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出现在第三段段首,是第三到六段的中心句。 ABC三项都在其范围内,自然可作为证据。而D项只能证明城市保护工作不科学。)
14、(4分)①建筑无城乡差别;②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③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满分)
15、(4分)①摒弃一味求新,盲目追赶发达国家的心态;②旧城改造时,拆迁与否以其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依据;③城市的建设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思路,体现文化的差异性,弘扬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满分,参要点三应是本文最主要的观点,中心观点。而要点一和二,主要是针对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观点。考生答出其它观点,
只要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16、外部形象: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的双目(2分) 内在品格:任劳任怨;有尊严,有傲骨,坚持自我。(2分)
17、①自己几十年没睁开眼睛,和真正的瞎子没什么区别。②自己为主人出生入死,而主人却为“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骂自己“瞎马”,自己不识人,是真正的“瞎了”。 (答出1点给2分,答两点满分)
18、(1)答“值得”的,要答出下面几个要点:①保住了自己的尊严;②没在战场上驰骋,却可以为生产服务,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尊严,这同样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2)答“不值得”的,要答出下面几个要点:①它可以继续为军官服务,用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没“瞎”:②它可以跑到别的,继续驰骋疆场;③没必要自暴自弃,沦落为普通的难看的“心事重重”的瞎马。(观点明确1分,结合文本说出2条理由得4分,结合现实l分)
19、(4分)(1)历次工作均以失败告终;(2)管理杂货店学习经营管理,或:形成尽全力一搏的做事风格;(3)积极捐款投资内地,或:捐款内地成爱国资本家。
(每答对一点给1分;三点全对给4分)
20、(5分)(1)执着求变、渴望学习、屡败屡战,如文章第二部分说他工作屡次以失败告终,但他不放弃,继续寻找工作。
(2)吃苦耐劳、细心精明、坚强的意志和灵活的处事方法,如在管理杂货店的时候,霍英东“起早贪黑,奔波劳碌,……杂货店的生意日渐兴隆”,他从中“获得经营管理的良好训练,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灵活的处事方法。”
(3)形成了想到了就尽全力一搏的做事风格,比如历尽辛苦到“东沙岛一带的海底”去割海人草。
(4)有善心,积极投资捐款内地,“到2005年,不算投资办实业部分在内,霍英东给内地的纯捐款已超过20亿港元,可能是对内地捐款最多的华人资本家,他作为爱国资本家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5)积极寻找机会,敢为人先。兴建了内地第一间中外合作兴建的酒店和第一家高尔夫球场,他又参与兴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早开业的第一家大型合资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
(评分标准:写出1个原因并结合实例分析可得2分,最多得5分。)
21、(6分)①这段经历发生在霍英东经营杂货店生意日渐兴隆之后,突出了霍英东“不断发现新目标”挑战自我的特点。
②渔民不辞而别,船员终于散伙,说明本次行动艰难曲折,一般人根本无法忍受,而霍英东仍然坚持,这就是他“干到底”、意志坚忍不拔的体现。
③这次行动本可能半途而废大败亏输,但霍英东还是凭借坚强意志将损失降到最低,说明其人生的成功绝非偶然。
④他从本次行动中赚取了“要看得准”的经验,说明其过人之处还在于能让失败为成功铺路。
(每点2分,其他意见酌情给分。本题最多给6分)
22、(6分)(1)谍战剧、军事剧题材播出比重持续增长,言情剧、农村剧不断下降。(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2)提高言情剧创作质量,加大农村剧播出比重,不要盲目跟风创作热门题材剧。)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23、(6分)评分要求:内容紧扣教师特点2分,符合入场解说词的特点2分,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生动得体2分。
示例:迈着矫健的步伐向台前走来的是教师代表队。三尺讲台上,他们挥洒汗水,育出桃李无数;运动场上,他们纵横驰骋,毫不逊色。听,那整齐的步伐踏出坚定,看,那灿烂的笑容写着激情,他们自信:挥洒拼搏的汗水,必会拥抱胜利的辉煌!
24、审题立意指导:“伞”这一意象具有极其丰富的意蕴,能给学生的思维以足够广阔的驰骋空间。它首先是美的:撑起一把伞,它或许装点了这个世界,能引发起一种情绪;或许关连着一个人,演绎出一个故事……其次,它还可能是善的:撑起一把伞,用它遮挡烈日风雪,在严酷的环境中,给人以舒适、安全……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也未尝不可,撑起一把保护伞,有时也会好心办坏事。
在具体写作时,可以从现实生活入手,再现一段关乎人类美好感情的故事。自己可以置身伞内,描摹伞内的温馨安逸,幸福甜蜜;可以置身伞外,看撑起一把伞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