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有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47:16
文档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带正电的粒子—电子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D.托勒玫创立万有引力理论并解释天体运动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天落叶纷飞B.在花园中闻到阵阵花香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D.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3、下列现象和推测合理的是()A.现象:钢棒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空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
推荐度:
导读八年级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带正电的粒子—电子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D.托勒玫创立万有引力理论并解释天体运动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天落叶纷飞B.在花园中闻到阵阵花香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D.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3、下列现象和推测合理的是()A.现象:钢棒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空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
八年级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发现了带正电的粒子—电子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

D.托勒玫创立万有引力理论并解释天体运动

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天落叶纷飞                       B.在花园中闻到阵阵花香    

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       D.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

3、下列现象和推测合理的是(   )

A.现象:钢棒很难压缩                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现象:空中沙尘飞舞                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水很难压缩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现象: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4、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5、观察图中四组图片,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图是(    )

6、观察实验现象:三只通草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请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三球都带电                         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只球不带电

C.只有一球带电                       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只球不带电

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

B.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了质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

8、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    

B.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分子      夸克    质子   电子      B.分子   原子    电子    原子核  

C.原子核   电子    质子   分子   D.分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10、破镜难重圆,其原因主要是             (   )

A.玻璃太光滑,玻璃分子之间始终不能靠近

B.玻璃打碎后,分子间引力消失了

C.玻璃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打碎的玻璃片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11、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塑料是导体,把电荷传给了头发

1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所示。再用C棒去同时接触A、B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C棒与其手柄D均为导体    

C.当C棒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产生的电流方向为A到B    

D.丝绸摩擦玻璃棒的过程中,电子是由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二、填空题:

13、干燥的天气,将梳子在头上梳几下,然后将梳子靠近头发,发现头发被吸引,这是因为    ;将梳子靠近碎纸屑,看见纸屑被吸引后又飞出去了,飞出去是因为    。

14、验电器的原理________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这时电子从________  (填“玻璃棒到丝绸”或“丝绸到玻璃棒”)。

15、端午节要到了,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彬闻到浓郁的香味,这是属于    现象;炒菜时,盐的咸味能更快进入菜中,这是因为温度高,分子运动    (变慢/变快)的缘故。

16、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_______。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______。

17、如图1、2、3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图3的物质处于    态;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如图4、5、6所示,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正确的做法是图    。

18、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为使实验观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________的玻璃管。

19、如图a用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然后靠近碎纸屑,发现纸屑能被吸引,说明摩擦起电,带电体能      ,然后将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图b所示的自制的验电器,发现两片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        ,用手不停地捋图c中塑料细丝,会越捋越      (蓬松/靠拢)。

20、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发现,墙壁变黑,这是_____现象,说明               ;往盛有一半水的试管中注满酒精,封闭管口,反复翻转几次,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减小,说明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               (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存在较大引力)。

21、熔喷布是口罩的核心材料,生产时,由喷丝孔挤出液态聚丙烯,通过高速空气流对其进行牵伸,再经     (填物态变化)形成超细纤维,组合成布。将熔喷布制成口罩时,使其带上静电,利用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增强口罩的过滤效果。

22、如图所示为某科技馆里“有趣的静电小球”装置。在底面为浅凹面的圆盘中心有一半球体金属电极M,圆盘边缘为圆环形电极N。断电时,不带电的小球静止在M周围,通电时M、N分别带上正、负电荷。此时,小球因与M接触而带上_____电,由于M的排斥力和N的_____,小球从中心向边缘运动,当接触到圆盘边缘电极N时由于_____的转移而带上负电,在重力和电荷之间力的作用下,小球又回到圆盘中心。若干个小球如此往复运动,使形成了有趣的静电现象。

三、解答题:

23、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由此现象我们并不能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原因是 ______. 

(2)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 ______ ,吸管被推开的原因是 ______ . 

(3)吸管和餐巾纸摩擦起电时, ______ 中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一些.

24、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的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如图(1)所示,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    显示出来;

(2)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    ;

A.小钢球               B.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2)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A.带负电            B.不带电             C.二者都有可能

25、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几个实验:

(1)图1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                 ;

(2)图2实验,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3)图3实验时,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      (选填标号“甲、乙、丙”)量筒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

参: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C   6、D   7、D   8、A

9、D   10、D  11、A  12、C

二、填空题:

13、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正;玻璃棒到丝绸

15、扩散    快

16、宇宙   电子    气态

17、固     4

18、水;记录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小 

19、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蓬松

20、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有空隙     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21、凝固;吸引轻小物体

22、正     吸引力   电子

三、解答题:

23、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吸管

24、(1)小球偏的角度/距离   (2)B   (3)距离越小   (4)C

25、(1)   分子间有空隙       (2)  分子间有引力    (3)   甲  

文档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带正电的粒子—电子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D.托勒玫创立万有引力理论并解释天体运动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天落叶纷飞B.在花园中闻到阵阵花香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D.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3、下列现象和推测合理的是()A.现象:钢棒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空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