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机修钳工技师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分 | 统分人 | |
得分 |
得 分 | |
评分人 |
1.国家标准规定有 14 项形位公差。
2.调质热处理其实就是淬火后再进行高温回火。
3.常用的润滑剂有润滑油、润滑脂和 固体润滑剂。
4.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定子是用来产生 旋转磁场 的。
5.数控机床一般由数控装置、 主轴伺服系统 、进给伺服系统、机床本体及其辅助装置组成。
6.闭环进给伺服系统比开环进给伺服系统比多一个 反馈装置 。
7.“双特征分析法”故障诊断技术是把振动故障信号分为 平稳 故障信号和冲击故障信号。
8.检验桥板是用于测量机床导轨间、其他部件与导轨间的 平行度 的主要工具。
9.利用滚杠在斜坡上移动木箱,其坡度不能大于 15º 。
10.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于控制状态下的 实际加工能力 。
11.工序质量控制的对象是 质量特性值 。
12.数控机床位置精度的检查必须使用 激光干涉仪 。
13.数控机床位置精度的三项评定项目有轴线的重复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 和反向差值。
14.导轨贴塑是机床导轨常用的改进方法,是在导轨面上粘接 聚四氟乙烯 塑料板。
15.车间生产控制的主要工作有生产调度、 作业核算 和作业分析。
16.成组技术的生产组织形式有成组工艺中心、 成组生产单元 和成组流水线。
17.对振动的控制需对振源、 振动传播途径 和振动影响的地点三个环节进行治理。
18.国内劳动部门规定的工伤频率,习惯称为 千人事故率 。
19.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常采用保护接地或 保护接零 的安全措施。
20.职业道德是规范约束从业人员 执业活动 的行为准则。
得 分 | |
评分人 |
21.激光干涉仪的最大测量长度为( B 60m )。
A、40m B、60m C、100m D、很长、几乎不受
22.用铆钉冷铆时,铆钉直径一般不超过( C 13mm )。
A、8mm B、10mm C、13mm D、25mm
23.简易的经济型数控机床大多采用( A 开环 )伺服系统。
A、开环 B、闭环 C、半开环 D、半闭环
24.数控机床开机后首先使各轴自动检测参考点,其顺序为( C )。
A、X、Y、Z B、X、Z、Y C、Z、X、Y D、Z、Y、X
25.数控机床改造中不能当驱动部件的有( D )。
A、步进电动机 B、电液脉冲马达 C、伺服电动机 D、交流电动机
26.Y7520W型螺纹磨床修理、安装后,应准备( C )试切件来进行工作精度检验。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7.项目性修理对设备的尺寸链( C )影响。
A、一定有 B、一定没有 C、可能会有 D、无法确定是否有
28.大批量生产的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应以( A )为对象。
A、质量特性值 B、工序 C、设备 D、工艺装备
29.装配精度完全依赖于零件加工精度的装配方法叫( A )。
A、完全互换法 B、修配法 C、选配法 D、调整装配法
30.在夹具中用较长的V形槽来作工件圆柱表面的定位元件时,它可以工件的( C 四个 )自由度。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得 分 | |
评分人 |
(×)31.激光干涉仪虽定位精度高,但因测量长度受,故仅适用于小型坐标镗床。
(√)32.工艺尺寸链中的封闭环的确定是随着零件的加工方案的变化而改变。
(×)33.要提高装配精度,必须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34.采用减压回路,可获得比系统压力低的稳定压力。
(×)35.切削加工中,由于传给刀具的热量比例很小,所以刀具的热变形可以忽略不计。
(×)36.滚珠丝杠副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但不可以从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
(×)37.驱动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
(√)38.PLC是现代能替代传统的J-C控制的最佳工业控制器。
(×)39.数显装置在设备改造中的应用,只能提高加工精度,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40.贴塑导轨是在导轨面上粘接聚四氟乙烯塑料板。
得 分 | |
评分人 |
41.高碳钢的性能特点与用途有哪些?
答: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弹性,但焊接性不好,切削性稍差,冷变形塑性差。主要用来制造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和弹性的零件,如气门弹簧、弹簧垫圈、板簧和螺旋弹簧等弹性元件及耐磨零件。
42.在设备诊断中,通过油样分析可获得哪些信息?
答:磨屑的浓度和颗粒大小反映了设备磨损的严重程度;磨屑的大小和形貌反映了磨屑产生的原因,即磨损发生的机理;磨屑的成分反映了磨屑产生的部位,即零件磨损的部位。
得 分 | |
评分人 |
43.如图所示的轴套件,当加工B面保证尺寸
mm时的定位基准为A时,需进行工艺尺寸换
算。试计算A、B间的工序尺寸,并画出尺寸链图。
解:画尺寸链图。封闭环为AE =;增环有A1(待求),A3=;减环有A2=60±0.05。
因:AE = A1+A3-A2 有:A1 = AE+A2-A3=10+60-30=40
因:AEmax = A1max+A3max-A2min 有:A1max = AEmax+A2min-A3max =10.20+59.95-30.05=40.10
(或因:AES = A1S+A3S-A2X 有:A1S = AES+A2X-A3S =0.20-0.05-0.05=+0.10)
因:AEmin = A1min+A3min-A2max 有:A1min = AEmin+A2max-A3min =10+60.05-30=40.05
(或因:AEX = A1X+A3X-A2S 有:A1X = AEX+A2S-A3X =0+0.05-0=+0.05)
故 A1为mm。
答:A、B间的工序尺寸为mm。
44.某旋转件的质量m=20kg,工作转速n=2900r/min,平衡精度等级为G6.3。试求平衡后允许的偏心距e和剩余不平衡力矩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解:旋转件的角速度 ω=2πn/60=2π×2900/60=303.67 rad/s
由于平衡精度等级为G6.3,所以旋转件的偏心速度 ve=6.3 mm /s
允许的偏心距 e=1000 ve/ω=1000×6.3/303.67=20.75μm
剩余不平衡力矩 M=We=mge=20×10×20.75=4150 N·μm =4.15 N·mm
答:平衡后允许的偏心距e为20.75μm,剩余不平衡力矩M为4.15 N·mm。
得 分 | |
评分人 |
45.分别写出工序质量控制计划的作用和主要内容。
答:工序质量控制计划的作用是按照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质量特征重要性分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关键工序中应做的工作,确定在什么时间、由哪些部门和哪些负责人做好这些工作。其中包括关键质量控制的准备和质量活动。
工序质量控制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1)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2)工序质量分析表。
(3)工序质量控制点应用的文件以及控制文件的目录。
(4)为使工序质量控制点有效,应制定的管理办法和实施要求。
46.列出大型设备大修理时的注意事项。
答:大型设备大修理时的注意事项有:
(1)零、部件的修理必须严格按照修理工艺进行,达到几何精度的要求。
(2)零、部件在组装前必须做好细致的检查工作,保证组装的完整性、可靠性。
(3)零、部件在组装前必须做好起吊等安装的准备工作,准备好起吊的钩具、绳索、辅具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在大型设备的大修理前要合理安排工作进度、人员的组织、备配件及材料的供应,一般都要排出网络计划(作业计划)。
(5)零、部件的组装和总装,要做到一次装配成功、一次精度验收成功、一次试车成功,减少或消除因各种失误而造成的返工、拆卸、重新装配。
47.分别写出设备改造(精化)的目的和原因。
答:设备改造(精化)的目的是:
(1)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工序能力。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减轻操作劳动强度、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
设备改造(精化)的原因是:
(1)工件结构特点的需要。如工件刚性差、易变形或形状独特等。
(2)工件技术要求的需要。如有些工件在应用的设备上加工达不到工件的技术要求、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位置精度等。
(3)工件加工批量的需要。改进设备的工序能力可以提高工件加工的生产率。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机修钳工技师理论知识试卷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
评分标准:每题答对给1分;答错或漏答不给分,也不扣分。
1.14
2.高温回火
3.固体润滑剂
4.旋转磁场
5.主轴伺服系统
6.反馈装置
7.平稳
8.平行度
9.15º
10.实际加工能力
11.质量特性值
12.激光干涉仪
13.定位精度
14.聚四氟乙烯
15.作业核算
16.成组生产单元
17.振动传播途径
18.千人事故率
19.保护接零
20.职业活动
二、选择题
评分标准:每题答对给1分;答错或漏答不给分,也不扣分。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B | C | A | C | D | C | C | A | A | C |
评分标准:每题答对给1分;答错或漏答不给分,也不扣分。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分标准:每题5分,满分10分。
41.答: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弹性,但焊接性不好,切削性稍差,冷变形塑性差。主要用来制造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和弹性的零件,如气门弹簧、弹簧垫圈、板簧和螺旋弹簧等弹性元件及耐磨零件。
42.答:磨屑的浓度和颗粒大小反映了设备磨损的严重程度;磨屑的大小和形貌反映了磨屑产生的原因,即磨损发生的机理;磨屑的成分反映了磨屑产生的部位,即零件磨损的部位。
五、计算题
评分标准:每题5分,共10分。
43.解:画尺寸链图。封闭环为AE =;增环有A1(待求),A3=;减环有A2=60±0.05。
因:AE = A1+A3-A2 有:A1 = AE+A2-A3=10+60-30=40
因:AEmax = A1max+A3max-A2min 有:A1max = AEmax+A2min-A3max =10.20+59.95-30.05=40.10
(或因:AES = A1S+A3S-A2X 有:A1S = AES+A2X-A3S =0.20-0.05-0.05=+0.10)
因:AEmin = A1min+A3min-A2max 有:A1min = AEmin+A2max-A3min =10+60.05-30=40.05
(或因:AEX = A1X+A3X-A2S 有:A1X = AEX+A2S-A3X =0+0.05-0=+0.05)
故 A1为mm。
答:A、B间的工序尺寸为mm。
44.解:旋转件的角速度 ω=2πn/60=2π×2900/60=303.67 rad/s
由于平衡精度等级为G6.3,所以旋转件的偏心速度 ve=6.3 mm /s
允许的偏心距 e=1000 ve/ω=1000×6.3/303.67=20.75μm
剩余不平衡力矩 M=We=mge=20×10×20.75=4150 N·μm =4.15 N·mm
答:平衡后允许的偏心距e为20.75μm,剩余不平衡力矩M为4.15 N·mm。
六、论述题(第45题必作,第46、47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三题都作答,只按前两题计分。每题15分,共30分)
45.答:工序质量控制计划的作用是按照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质量特征重要性分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关键工序中应做的工作,确定在什么时间、由哪些部门和哪些负责人做好这些工作。其中包括关键质量控制的准备和质量活动。
工序质量控制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1)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2)工序质量分析表。
(3)工序质量控制点应用的文件以及控制文件的目录。
(4)为使工序质量控制点有效,应制定的管理办法和实施要求。
46.答:大型设备大修理时的注意事项有:
(1)零、部件的修理必须严格按照修理工艺进行,达到几何精度的要求。
(2)零、部件在组装前必须做好细致的检查工作,保证组装的完整性、可靠性。
(3)零、部件在组装前必须做好起吊等安装的准备工作,准备好起吊的钩具、绳索、辅具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4)在大型设备的大修理前要合理安排工作进度、人员的组织、备配件及材料的供应,一般都要排出网络计划(作业计划)。
(5)零、部件的组装和总装,要做到一次装配成功、一次精度验收成功、一次试车成功,减少或消除因各种失误而造成的返工、拆卸、重新装配。
47.答:设备改造(精化)的目的是:
(1)提高设备可靠性和工序能力。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减轻操作劳动强度、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
设备改造(精化)的原因是:
(1)工件结构特点的需要。如工件刚性差、易变形或形状独特等。
(2)工件技术要求的需要。如有些工件在应用的设备上加工达不到工件的技术要求、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位置精度等。
(3)工件加工批量的需要。改进设备的工序能力可以提高工件加工的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