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出题人:张弓
题 号 | 基 础 知 识 | 阅 读 | 习 作 | 总 分 | ||||
得 分 | 1-4 | 5-7 | 8-10 | 11-12 | 1 | 2 | ||
1.我认为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4分)
A.挪(nuó)移 游丝(shī) B.翡(huǐ)翠 锻(duàn)炼
C. 撇( piě) 嘴 玫瑰(guī) D.捐赠(zèng) 苦刑(xín)
2.我会用查字典的方法填写下列表格。(4分)
查汉字 | 查字母 | 查音节 | 查部首 | 查画数 | 解 释 |
欲 | 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 | ||||
选义填空:(1)震耳欲聋( ); (2)畅所欲言( )。 |
A、语重心常 意想不到 B、莫明其妙 络绎不绝
C、勃勃生机 无缘无故 D、专心致志 养尊处优
4.我能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4分)
(1)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 )
(2)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
5.我能给下面句子填上关联词语。(4分)
宁可……也…… 如果……就…… 尽管……还…… 因为……所以……
(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 )没有太阳,( )地球上不会有动物和植物。
(3)( )桑娜一家生活十分困难,她和丈夫( )是收养了两个孤儿。
(4)狼牙山五壮士( )牺牲自己,( )不向敌人投降。
6.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句子。(4分)
(1)我拿走了那本书。
改写成“把”字句:
(2)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改写成陈述句:
7.我能改正下面句子的错误。(4分)
(1)为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应当加强纪律性。
改正:
(2)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深刻教育。
改正:
(3)全场座无虚席,只有角落里的一个空位置。
改正:
(4)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老师的身上。
改正:
8.我为理解正确的句子打上“√”,为理解错误的句子打上“×”。(6分)
1.《凡卡》是作家高尔基的作品。( )
2.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我国古代诗人司马迁说的。( )
4.《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作品,是一篇感悟时光易逝的散文。( )
5.“精兵简政”这条意见是党内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6.《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个题目的意思是作者在十六年以前对父亲的回忆。( )
9.我能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把其名称写在括号里。(4分)
(1)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
(2)那是一个停电的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我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听着。 ( )
(3)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 )
(4)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10.我能默写古诗《己亥杂诗》。(4分)
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
, 。
, 。
11.我先把下面格言补充完整,再为下面对联的上联配写下联。(4分)
(1)补充格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 ——
书到用时方恨少——
(2)配写对联。 上联:欢欢喜喜辞旧岁 下联:
12.我要通过分析歧义句避免交际障碍,把歧义句的两种理解写在后面。(4分)
歧义句:开刀的是他父亲。
理解1: 理解2:
二、阅读理解[25分]
(一)我再读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几段话后,能完成后面的题。(13分)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 )火焰啊,简直像一支( )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 )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从下面词语中选合适的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只填序号)(3分)
A、小小的 B、明亮的 C、闪亮的
2.写近义词。(3分)
温暖——( ) 简直——( ) 奇异——( )
3.选择正确地答案打上“√”(2分)
(1)文中划线句子的问句是:A、反问( ) B、设问( ) C、疑问( )
(2)划线句说明( )
A、火柴对小女孩一家太珍贵了,她舍不得抽出火柴。
B、小女孩在严寒中太冷了,她顾不了恐惧,顾不得挨打,不得不抽出火柴。
4.为什么说是一道奇异的火光?(2分)
5.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中想象的部分。(3分)
(二)我读短文《变》后能完成后面的题。(12分)
变
①马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吃罢午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的是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变”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1分)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文中最后一句里“这样”的含义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文中在塑造人物、推动情节时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是________(1分)
A. 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 神态描写 D. 动作描写 E.心理描写 F. 侧面描写
6.文中“女儿”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1分)
A. 认真学习 B.聪明活泼 C. 机智百出
D. 说谎欺骗 E. 工于心计 F.敢于冲破传统观念
7.文中马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1分)
A.随机应变 B.处世不惊 C.言行不一
D.包庇亲属 E.原则性强 F.支持新生事物
8.题目“变”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习作[25分]
快毕业了,你即将进入新的学校,面对新的老师,你希望新老师或新班主任是个什么样的人。以《给新老师的一封信》为题写一封书信,要求格式正确,条理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400字以上。
100 | ||||||||||||||||||||
200 | ||||||||||||||||||||
300 | ||||||||||||||||||||
400 | ||||||||||||||||||||
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