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如果你坐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看到公路旁边的电线杆向后运动,那么你选择的参考系是
A.自己所乘坐的汽车 B.地面
C.公路旁的电线杆 D.迎面开来的汽车
2、下列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时,可以看成质点
C.奥运会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可以看成质点
D.任何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所以质点真实存在
3. 以下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出发
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C.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
D.某场足球赛在开赛80分钟时,甲队才攻入一球
4.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
B.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
C.物体的位移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
D.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5、下列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
A.质量 位移 时间 B.位移 速度 时间
C.速度 加速度 质量 D.速度 加速度 位移
6.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该汽车在6 s内的刹车距离为( )
A.30 m B.40 m
C.50 m D.60 m
7.甲、乙两物体的s —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
B.甲、乙两物体在0 — t1时间内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两物体在0 — t1时间内从不同位置,同时相向运动
D.甲、乙两物体在t1时刻相遇,相遇后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不变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0~2s的加速度方向和5s~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B.第1.5s末和第5.5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
C.5s~6s的加速度大小是5 m/s2
D.第6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10、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其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D.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的速度也不同
11.下列通常所说物体的速度是指瞬时速度的是
A.100米赛跑冲刺终点的速度 B.雨点落地的速度
C.炮弹在炮膛中的速度 D.物体在下落后第3s内的速度
12、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 =30s时,乙追上了甲
C.在t =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 =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D.在30s前,t =20s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
13.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s=3t+2t2,s与t的单位分别是米与秒,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是
A.初速度是3m/s B.初速度是0m/s
C.加速度是2m/s2 D.加速度是4m/s2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效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1)打点计时器是利用____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进行的计时仪器,若电源频率为50HZ, 则它们每隔________________ 秒打一个点,其中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电压为_____________伏。
(2)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两计数点间时间T=0.1s)。其中s1 =1.20cm, s2 =1.60cm, s3 =1.98cm, s4 =2.38cm, s5 =2.79cm, s6 =3.18cm
.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时间关系应当是( )
A.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B. 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C.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 不同的实验要求不同
.物体运动在B点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vB= (用题目所给符号表示),代入数据计算得vB= m/s(计算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采用“逐差法”计算物体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用题目所给符号表示),代入数据计算得a= m/s2(计算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14分)、 近来多次发生高空坠物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大家就不禁会想,为什么小小的一颗石子也会造成人员伤亡了。因此有人就做了一个实验,在高为80m的楼房阳台上,自由释放一颗质量为50g的石子,请大家帮忙计算一下:(空气阻力不计,取g=10 m/s2)
(1)石子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落地的速度多大?
(3)石子最后1秒内运动的位移?
16(14分)、一个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开始经5s前进10m来到一个下坡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坡长16m,小球经4s到达坡底,接着在水平面上以2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求:(1)小球开始下坡时的速度
(2)小球在斜坡上的加速度
(3)小球从开始到停止的总路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校期中联考
高一 物理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A | C | B | C | D | B | C | C | ||||
9 | 10 | 11 | 12 | 13 | |||||||
AD | AB | AB | CD | AD |
(2)A 0.18 0.40
(除计算结果两分外,其他各1分)
15、解(1)石子作自由落体运动有: ……2分
得雨滴下落的时间:=4S ……3分
(2)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分
=40m/s ……2分
(3)雨滴最后一秒运动前的运动时间:t1=t-1 ……2分
雨滴最后一秒运动路程: ……3分
(列式正确2分,计算正确1分)
其他解法酌情给分。
16.(14分).
解:(1)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3分)
(2)由 代入数据有 (3分)
得 (1分)
(3)小球达坡底时的速度: (3分)
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2分)
小球的总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