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同学们将试卷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题2分,共14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写到答题卷上。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ì)浩瀚(hàn)黝黑(yǒu)炽热(chì)
B.要塞(sài)镌刻(juān)滞留(zhì)教诲(huǐ)
C.颁发(bān)畸形(qí)骤雨(zhòu)胆怯(qiè)
D.翘首(qiào)不辍(chuò)匿名(nì)绯红(fēi)
2.根据语境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_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__。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
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
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
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朗读者》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C.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D.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得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B.①③②⑤④C.①②③⑤④D.①③④②⑤
6.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7.对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古诗文默写(分)
8.根据原文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6)__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9~12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又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誃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可悉见。
所见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4分)
①沿溯阻绝绝:()
②或王命急宣或:()
③不以疾也疾:()
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13分)
阅读散文《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回答13~16题。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季羡林
①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②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唯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③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呂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⑥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13.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第④段“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这一对老舍先生的称呼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关于老舍先生的大事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全写了些“芝麻绿豆的小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通过阅读本文,你认为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研读下列材料,完成17—18题。
【材料一】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两名航天员送上太空。10月19日凌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相遇,两个比子弹速度还要快8倍的空中飞行器准确地对接在一起。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并按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材料二】下面是部分外国媒体对此事的反应。
英国广播公司:这两次发射任务将引领中国进一步开展面向火星或月球的太空探索任务。
西班牙埃菲社:此次飞行任务将为中国在2022年前后完成第一个空间站建设的计划夯实基础。
新加坡《联合早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将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阶段任务的完成。
韩联社:目前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足以美国、俄罗斯等老牌航天强国比肩,神舟十一号的发射将为中国实现建成空间站的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17.根据材料一写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不含标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材料二中整合出三条关键信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5分)
19.1936年,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深入中国延安,切实了解中国党人的生活经历和精神,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__________》。(2分)
20.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具体谈谈这部书是如何体现纪实作品的特点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40分)
21.生活中,我们有大多的不期而遇。人群里,我们有与亲人朋友的偶然相遇;书店里,我们有与渴慕已久的书籍相遇;影视作品中,我们有与伟人英雄的相遇;旅游中,我们有与美丽风景的相遇……
请以“最美丽的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用规范的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