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张衡传》复习导学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46:27
文档

《张衡传》复习导学案

《张衡传》复习导学案【三维目标】知识:复习巩固文言知识点,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能力: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情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重点难点:复习巩固文言知识点学法指导: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合作讨论练习巩固【知识链接】1、回顾作者: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后世称赞其文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2、走近张衡: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
推荐度:
导读《张衡传》复习导学案【三维目标】知识:复习巩固文言知识点,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能力: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情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重点难点:复习巩固文言知识点学法指导: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合作讨论练习巩固【知识链接】1、回顾作者: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后世称赞其文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2、走近张衡: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
《张衡传》复习导学案

【三维目标】

知识: 复习巩固文言知识点,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能力: 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情感: 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学习重点 难点:复习巩固文言知识点

学法指导: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    合作讨论  练习巩固

【知识链接】

1、回顾作者: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后世称赞其文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 

2、走近张衡: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代表作《二京赋》(《东京赋》、《西京赋》的合称)。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地震学方面,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及其方位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天文学方面,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相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地理学方面,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记里鼓车”、“指南车”等。数学方面,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到3•1622之间,比欧洲早了1300多年;气象学方面,制造出“候风仪”预测风力、风向,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木飞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出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张衡在科学文艺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与文艺的双子星。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自主学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

属( )文  邓骘( )   逾侈( )  璇( )玑

驿( )站  河间相( )  骸( )骨  蟾( )蜍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

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  )同(  )

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  )同(  )

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   (  )同(  )

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    (  )同(  )

5、府吏见丁宁          (  )同(  )

【古今异义】

常从容淡静  古义:           今义:      举孝廉不行  古义:           今义: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       今义:     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        今义: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                今义:      

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        今义:        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      今义:

振声激扬  古义:           今义:           寻其方面  古义:           今义:

上下肃然  古义:             今义:         中有都柱  古义:           今义:  

【解释下面多义词.(实虚词)】

(一)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1.衡少善属文。            2.游于三辅。             3.遂通五经,贯六艺。

4其牙机巧制    5.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6.妙尽璇机之正。

(二)一词多义

公  连辟公府不就。                             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便可白公姥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邪曲之害公也                                   旁征博引

公车特征拜郎中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公然抱茅入竹去                                 挟天子以征四方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以精铜铸成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齐楚之精英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靡计不施,迄无济 

    三打白骨精                                     未报秦施

    殚精竭虑                                       何施之为

关  施关发机                                   机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衡善机巧

    距关,勿内诸侯                                 其牙机巧制

赢乃夷门抱关者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雅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此子机变

    察纳雅言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明经义谙雅故                                   日理万机

    闻弦歌而知雅意 

附庸风雅

【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

时天下承平日久             衡少善属文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妙尽璇机之正                        大将军邓奇其才

【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翻译下列句子】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4、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

5、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知识链接】

补充文化常识: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合作探究】

1、写一段文字谈一谈对张衡名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感悟。(200字左右)

2、尝试在下列话题中运用张衡材料(结合前面的文学常识)

(1)仰望星空  (2)天上与地下  (3)科学探索和人文精神 (4)沈致远先生在《对称趣谈》一文中说:“科学家不只是求真,也在寻美。”——求真与寻美话题

【反馈练习】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①,善才绳之。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 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②,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③,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 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 ? 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 注 ]①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②军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辛毗: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③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善才绳之  绳:捆绑    B . 先涕泣不自胜  胜:控制

    C . 朕之恨深矣  恨:遗憾    D . 请今日为始  请:请求

    2 .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飞骑因番请见。    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

    A . “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不同

    B . “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也相同

    C . “因”和“乃”不同,“止”和“仅”相同

    D . “因”和“乃”不同,“止”和“仅”也不同

    3 . “以至是”一句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 (    ) 

    A . 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B . 大怒,命促刑

    C . 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D . 我为子不孝

    4 . 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 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B . 臣早期是古人表示廉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C . 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 . 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下以5 - 6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5 . 徒流及死,具有等差 (    ) 

    A . 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等级次第

    B . 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相等的差别

    C . 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相等的差别

    D . 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

    6 . a 不惧比干之诉    b 高宗意乃解 (    ) 

    A . a 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b 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B . a 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b 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C . a 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b 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D . a 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杀害    b 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7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    ) 

    a 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b 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 

    c 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d 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A . ab    B . ac    C . bd    D . cd

    8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 权善才得罪了飞骑,飞骑为了报复,利用高宗奉守孝行的心理,竭力要将善才的过错问成死罪,从而引发了高宗和狄仁杰之间是否要处死善才的一场激烈争论。

    B . 由于狄仁杰坚持己见,拒绝执行高宗的命令,高宗为此十分恼怒,在这君臣双方相持不下时,侍中张文挥动笏板,要仁杰离去,但仁杰仍然援引古例强行谏劝。

    C . 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D . 狄仁杰认为法令既已公之于众,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罪非其罪的事情,他主张法令不可无常,使全国上下无所适从,只要法令没有改变,就不可将善才处以极刑。

答案:

【给加点的字注音】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请拨打114查询.

【古今异义】

    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上下肃然  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 音dōu ) 。

【解释下面多义词.(实虚词)】

(一) . 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1、属文:写作,属,表连缀; 

2.三辅:辅,国都附近的地区。三辅,这里指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3  贯:精通

4制、形制、构造。

5.政理、政治清明

6.尽:动词研究透彻。正:用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二)一词多义

公  连辟公府不就  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名词,古代五等爵位 ( 公侯伯子男 ) 之一。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  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  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  副词,公开。

        “公”字释义还可参见258页。

    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  动词,征召。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名词,证据,征验。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表现。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  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动词,征收,征取。

        挟天子以征四方  动词,征伐。

    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  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形容词,精锐。

        三打白骨精  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  名词,精力,精神。

    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靡计不施,迄无济  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  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  动词,报答。

    关  施关发机  名词,枢纽,关键。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  动词,涉及,关系到。

        距关,勿内诸侯  名词,关口,要塞。此指函谷关。

        赢乃夷门抱关者  名词,此用本义:门闩。抱关者,守门人。

    机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名词,器件。

        衡善机巧  名词,机件。

        其牙机巧制  名词,机件。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名词,关键。

        此子机变  形容词,灵活,机灵。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

        日理万机  名词,事务。

    雅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副词,平素,向来。

        察纳雅言  形容词,正确的。

        明经义谙雅故  形容词,旧时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  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附庸风雅  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

时天下承平日久  名词作状语,当时。

    衡少善属文  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同上。

    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大将军邓奇其才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

1状后2宾前3状后4判断5定后6宾前7被动8定后9状后10被动

【翻译下列句子】

1、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2、(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

3、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

4、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

5、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

【合作探究拓展提高】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感悟。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为执着的信仰、理想的彼岸,向着未知,瞄着成功默默地奋斗着。探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成。探索中有迂回曲折的坎坷,有无可奈何的挫折,更有绞尽脑汁的辛酸,但正是人类这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无数次探索实践,才创造出了一个五彩缤纷、丰富多样的美丽世界。探索需明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需总结经验,继往开来。探索者的目标永远是下一个。征服者是英雄,失败者亦可歌可泣,探索者可敬可爱可颂。

探索没有停止,人类进步也不会终止。记得曾经有位伟人说过:"人的一生应当具备三个头脑。一个是天生的大脑,一个是从书本中得到的头脑,还有一个,就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中得到的头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探索中人们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勤于探索,人类事业会获得最终的成功!

  探索吧,青年人!新世纪钟声已敲响,让奋进的足迹化合成创造的交响乐,让辛勤的汗水描绘出时代的锦绣。竞争与繁荣召唤新的飞跃,机遇与挑战激发新的追求。让我们把耕耘的铧犁插入共和国辽阔土壤,建设一个文明吉祥、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吧!

2、相关语段(1)张衡对宇宙的认识   从古至今,人类就—直思考和探索着宇宙的奥秘。中国古代认为宇宙“天圆地方”,后来又产生出盖天说。在中文里,宇宙的最初含义可以从战国时代的著作《尸子》中了解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也就是说,宇表示空间;宙表示时间。其后东汉张衡又提出浑天说,肯定了大地是圆形的。  

(2)李政道说:“科学是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艺术用创新的手段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科学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的阐述。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经济迅速扩张,数字技术、纳米技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也渗透到生活与生产的各个领域,科学对于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与艺术恰如一对亲姐妹,如果我们用求真的精神去创造艺术,用求美的心态去探索科学,那么我们的生活空间将更加广阔无垠。

【反馈练习】

1 . A “绳”是名作动,但释“捆绑”不妥,据句意应为“按法律处置”;B“胜”按句意应读 shēng,意为“能承受”,写特别伤心,“控制”不妥;C“恨”指“朕”对此事特别不满意,应是“不满意”。D的“请”指向皇上提出请求,所以正确。故选D。  2 . 按句意“因”和“乃”都应译为“于是”,“止”和“仅”都是性副词,都应译为“只是”。A、C、D的判断与此不符,都错了。故选B。  3 . “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是高宗要杀善才的原因,所以“是”指代的是C。而 A 和 B 是结果的一部分,D 只是原因的一部分,都不能取。故选 C。  4 . “朕”自秦始皇开始只是皇帝专用的自称,不包括“诸侯王”。  5 . “徒”指被罚服劳役的人,“流”古代的一种刑罚 —— 流放,按罪行情节轻重还有等次差别,所以 D 项符合文句意。而A、B项对“徒流”解释错了,C 项的“相等”也不妥。故选D。  6 . A①的“指斥” ②的“缓解”都不妥,B①的“指斥”,D②的“缓解”都不妥,又构成了 A = B + D 的组合形式。C 完全符合句意,故选 C。  7 . 逐句准确译过,据分句及全句意再加适当虚词验证,便可看出:①两分句间是转折关系。②两分句间也是转折关系,所以 A 正确。③为假设关系。④为承接关系,故B、C、D三项不可取。只能选A。  8 . C 项中“十分讲究语言艺术”和“以宽厚仁爱为本”都是原文中未涉及的,故C项不符合原文意思。选C。

文档

《张衡传》复习导学案

《张衡传》复习导学案【三维目标】知识:复习巩固文言知识点,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能力: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情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重点难点:复习巩固文言知识点学法指导:区别虚词“乃”、“于”的用法合作讨论练习巩固【知识链接】1、回顾作者: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后世称赞其文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2、走近张衡: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