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二小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46:07
文档

...二小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二小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锲而不舍(qì)粗糙(zào)朔方(suò)埋怨(mán)B.动人心弦(xián)缝隙(xì)塑料(shuò)踱步(duó)C.闷闷不乐(mèn)倾注(qīng)祭祀(sì)徘徊(huái)D.奄奄一息(yǎn)水浒(hǔ)调遣(qiǎn)解剖(pō)2.下面几组词语中有
推荐度:
导读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二小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锲而不舍(qì)粗糙(zào)朔方(suò)埋怨(mán)B.动人心弦(xián)缝隙(xì)塑料(shuò)踱步(duó)C.闷闷不乐(mèn)倾注(qīng)祭祀(sì)徘徊(huái)D.奄奄一息(yǎn)水浒(hǔ)调遣(qiǎn)解剖(pō)2.下面几组词语中有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二小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锲而不舍(qì)        粗糙(zào )        朔方(suò)        埋怨(mán)

B.动人心弦(xián)      缝隙(xì)           塑料(shuò)       踱步(duó)

C.闷闷不乐(mèn)      倾注(qīng)        祭祀(sì)          徘徊(huái)

D.奄奄一息(yǎn)       水浒(hǔ)         调遣(qiǎn)        解剖(pō)

2.下面几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语重心常 谨慎 朦胧 妥善

B.衣衫褴褛 眷恋 鸿鹄 桅杆

C.淋漓尽致 恬静 倔强 通宵

D.再接再厉 泯灭 积淀 王侯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汶川地震后,位于震中位置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遭到严重(     ),大熊猫“希望”和“伟伟”被紧急(     ),2008年6月27日它们被送到武汉动物园(     )。

A.损毁    分散    寄养 .损失    疏散    寄存

C.损失    分散    寄养 .损毁    疏散    寄养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的在被冲破的堡垒上摇摆着。

B.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依旧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

C.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小学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5.下列各组词语按感情色彩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A.妙笔生花  动人心弦  面如土色  忐忑不安

B.感人肺腑  娓娓动听  买椟还珠  三顾茅庐

C.匠心独运  博览群书  焕然一新  气壮山河

D.囫囵吞枣  负荆请罪  破釜沉舟  轰轰烈烈

6.下面句中的括号里,关联词填写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让我感谢什么人,(    )只能感谢一次,(    )我想把这一次感谢献给那些为人类创造出美妙音乐的人们。(    )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多么沉闷、可怕。

A.无论  因为  所以  但是

B.如果  而且  那么  假如

C.如果  那么  而且  因为

D.假如  然而  那么  由于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当的一句是(     )

A.“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B.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

C.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8.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人格是什么?

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③一个人的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④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②③④ .④②①③

C.①④③② .③②①④

9.下列四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盗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写的。

C.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D.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10.下面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阿炳的手指在琴弦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

②田螺准是歇过来劲儿,或是苏醒了,在夜里偷偷的行动了。

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④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A.比喻  对比  拟人  排比

B.夸张  拟人  排比  比喻

C.比喻  拟人  反问  排比

D.比喻  对比  反问  排比

11.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是(    )

A.阅读小说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单面的。作为读者,我们评价书中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B.《腊八粥》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让人体会到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感受到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

C.“拔得头筹”与“喜获金牌”“五子整科”“摘得桂冠”这几个词语意思相近,都是表示获得第一的意思。

D.《那个星期天》一课中,作者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很喜欢跳房子和看云彩的情感。

12.下列作品与其作者对应不当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  舒庆春(中国)

B.《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英国)

C.《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英国)

D.《为人民服务》  (中国)

二、填空题

13.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2.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

3.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4.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6.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选自《匆匆》

14.将文中的画“     ”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

15.这一段话中,第一个“赤裸裸”指______,第二个“赤裸裸”指______。作者想告诉我们___________。

16.《匆匆》一课结尾一连串带问号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全民阅读”活动,是宣传部、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重要举措。

材料一:

温州人也爱赶潮流。电子阅读器的普及率在全省、全国领先。有读者表示,花几百块钱买一个电子阅读器,还会获赠海量的电子书,即使是收费的电子书,价格也只有纸质书的四分之一。

材料二:

温州市全民阅读调查项目统计表

表(一)

喜欢的图书占比
文学55.53%
文化、教育35.48%
历史、地理26.73%
经济16.68%
语言、文学14.93%
政治、法律13.18%
表(二)

纸质图书阅读年龄分布人均阅读册数
0——8岁14.2
9——13岁11.6
14——17岁13.3
18——39岁5.6
40——69岁4.1
70岁以上2.5
表(三)

阅读目的占比
增加知识、开阔眼界70.77%
满足兴趣爱好55.4%
提高修养42.5%
工作学习需要38.54%
打发时间、休闲32.42%
掌握使用技能29.79%
17.根据材料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温州人的电子阅读器的普及率在全国一般。(______)

(2)温州0——17岁未成年人纸质图书的阅读量比成人的要大。(______)

(3)温州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使用技能。(______)

(4)温州人比较喜欢阅读文学类书籍。(______)

18.温州推行“全民阅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全民阅读”是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你支持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请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一个关于我的老师——王老师的故事,珍藏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②多年前的一天,王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小孩偷书,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话筒里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哭声和七嘴八舌的呵斥声。

③王老师回头看看正在睡午觉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肯定是有个女孩偷书呗,售货员抓住了,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想到,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也许是人生中最困难的境地。于是,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④正如王老师所料想的那样,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旁边的售货员正在大声地斥责她。王老师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售货员说:“有什么事跟我说, 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地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⑤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敲门声。王老师打开房门,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王老师疑惑地问。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王老师才从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她大学毕业了,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我摆脱困境,但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王老师也笑了。

20.请联系文章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一念之差:_____

惊魂未定:_____

21.文章第②自然段写到“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在第④自然段有两处描写与“粗暴的声音”相照应,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

22.第③自然段“王老师回头看看正在睡午觉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请问王老师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

23.文章第四自然段画“     ”的句子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王老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

24.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前后两次写到王老师的“笑”,每一次“笑”的含义有何不同,请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

25.王老师说偷书的小女孩是她的女儿,并且保护了她。你觉得王老师的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6.习作

(一)“小鸟长大了,飞出鸟巢;我们毕业了,告别母校。”在这临别之际,你也许在回忆那难忘的童年时光,也许在憧憬那精彩的中学生活,也许想对谁说说你的心里话,也许……快拿起笔来,以“离别”为话题写下你此刻的想法和感受吧。

(二)一双温暖的手让人感动,一个暖心的微笑让人感动……你的慧眼去捕捉生活中让人感动的细节吧,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请从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习作。

2.题目自拟。

3.内容真实,细节具体,书写美观,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项中,锲而不舍(qì)应为qiè,粗糙(zào)应为cāo,朔方(suò)应为shuò。

B选项中,塑料(shuò)应为sù。

D选项中,解剖(pō)应为pōu。

2.A

【详解】

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掌握。

选项A有错别字,“语重心常 ”改为“语重心长”,意思是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

选项B没有错别字。

选项C没有错别字。

选项D没有错别字。

3.D

【详解】

考查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词语含义,然后结合句意进行分析即可。

损毁:损毁是一个词,基本释义是损坏,毁灭。

损失:指失去东西,不会有补偿。也指损毁丧失,毁坏。损失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反义词是收益、收获。

分散:指离散,别离;散发;施与;分配;分开;散开。

疏散:指疏远离散;驱散;把密集的人员、物质、装备分散开。

寄养:托付给别人抚养或饲养。

寄存:意思是寄存。

【点睛】

4.C

【详解】

本题考查了正确使用词语。

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是要求我们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而要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就必须了解成语的意思,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情况。在复习中,只要针对这些情况,从了解成语的特点出发,加强练习,勤于积累,就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A选项中,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使用正确。

B选项中,情有独钟: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使用正确。

C选项中,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句中指自然界的“山水”,对象不当。

D选项中,白驹过隙: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使用正确。

5.C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感情色彩的理解。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动人心弦:意思是形容事物或语言激动人心,也说动人心魄。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受感动。

娓娓动听: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买椟还珠是一个贬义词,

三顾茅庐: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

匠心独运: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焕然一新: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引证解释 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负荆请罪:该成语意思是背着剂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在句中一般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破釜沉舟: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

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6.B

【详解】

本题考查对关联词的掌握。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各个关联词之间的关系,接着仔细阅读文段,弄清各句之间的关系。第一处填写“如果”,表示假设情况。第二处填写“而且”,意思是表示并列互相补充或递进。第三处填写“那么”意思是用来形容事物性质,也泛指行为和动作。后面接着叙述了“我”要选择感谢的人。第四处填空“假如”,后面写出音乐对生活的重要性。答案B更恰当。

7.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B.“老人、青年、小孩”三者属于并列关系,所以他们之间打的是顿号,但是“好像有谁在无声的指挥,老人、青年、小孩”,这里是前面半句话说完了,是一句话的中间停顿,并不与后面的“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构成并列关系,所以这里不能够打顿号,而是要打逗号。

【点睛】

8.C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的能力。

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能训练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有条理表达能力和构段能力。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把握语段的写作顺序,并从中找到前后句互相勾连的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正确的排序。

根据语段主要内容排序:语段先发出疑问,什么是人格,再介绍人格的定义,人格低劣的人的一生是肮脏的,最后说一个人有优秀的人格就拥有亮丽人生,先抑后扬。

9.C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选项A属于否定不当,“防止”和“不”可去掉其中,可改为:为了防止盗窃事件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为了防止盗窃事件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选项B属于语句重复啰嗦,可改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

选项C没有语病。

选项D属于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改为: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故答案为C。

10.C

【详解】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流水月光”比喻成“动人的音符”。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更形象生动地体现出当时的优美。

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苏醒”意思是昏迷后醒过来。这里运用“苏醒”和“行动”形容田螺,赋予了田螺人的动作行为。

③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改为陈述句可以是:我没有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④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将三个相同结构的句子放在一起。

故答案为C。

11.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

A.阅读小说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多面的。作为读者,我们评价书中的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并不是单面的,所以A选项错误。

C.“五子登科”不是表示获得第一的意思。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一般结婚时当作祝福词或吉祥语,故说法错误。

D.《那个星期天》一课中,作者借助“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题干表述错误。

所以选择B选项。

12.C

【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掌握。

选项A作品与其作者对应正确,《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全文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舒庆春,笔名老舍,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选项B作品与其作者对应正确,《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选项C作品与其作者对应不当,《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英国”改为“美国”。

选项D作品与其作者对应正确,《为人民服务》是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提出的。张思德同志在陕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故答案为C。

13.春城无处不飞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 大漠沙如雪 粉骨碎身浑不怕 何时复西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题中,“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题中,“今夜月明人尽望” 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题中,“燕山月似钩”出自中唐李贺的《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题中,“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题中,“百川东到海” 出自两汉汉乐府的《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题中,“劝君更尽一杯酒” 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15. 光着身子,一无所有来到世上或人刚出生 一事无成离开世界或一生无所作为,没有成就 要勇于拼搏奋斗,要悟出生活的真谛,不要让自己这一生空虚,不要虚度年华    

16.内心感受:①对日子得匆匆离去感到惋惜;

好处:②加强了语气,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感情

【分析】

14.

本题考查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把“何”改为“不”,“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15.

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理解。

结合句子,这句话写出作者对人生的思索:他不甘心虚度此生、力求上进的精神,思索的结果是要勇于拼搏奋斗,要悟出生活的真谛,不要让自己这一生空虚,不要虚度年华!

句中第一个“赤裸裸”指光着身子,一无所有来到世上,第二个“赤裸裸”指一事无成离开世界。

16.

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短文第二自然段,一连用了五个问句,表达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①作者的内心感受:对日子的匆匆离去感到惋惜。②作者这样表达的好处是:加强了语气,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感情。

17. × √ × √    

18.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

19.示例:我支持纸质阅读。因为纸质图书给人一种深厚的知识积淀的感觉,而且收藏价值高。

【分析】

17.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掌握。

(1)通过材料一中内容“温州人也爱赶潮流。电子阅读器的普及率在全省、全国领先”判断,此句“普及率在全国一般”说法错误。

(2)通过材料二表(二)中人均阅读手册,找出相关信息温州0——17岁未成年人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可以通过数字“14.2+11.6+13.3”进行判断,温州成年人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可以通过数字“5.6+4.1+2.5”。可知本题说法正确。

(3)通过材料二表(三)阅读目的的占比,可以判断占比最高的是增加知识、开阔眼界70.77%。此题“主要目的是掌握使用技能”说法错误。

(4)通过材料二表(一)中喜欢的图书占比,可以判断出文学占比55.53%,占比最高,分析出温州人比较喜欢阅读文学类书籍。此题说法正确。

18.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所给信息“‘全民阅读’活动,是宣传部、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重要举措”可以分析判断温州推行“全民阅读”的目的。

19.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首先写出自己的观点,接着写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注意语言流畅,将内容表述清楚。

20. 指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思想上的一点偏差,结果产生了决定性的改变。文中指小女孩一个念头的差错(造成严重后果)。 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文中指小女孩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21.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旁边的售货员正在大声地斥责她。

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22.肯定是有个女孩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23.这个句子是对她的动作与语言描写,“冲”和“搂”两个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她救助小女孩心情的急切,动作的迅速,语言也表现出她内心的关切,她不想让孩子受到一点点的伤害。这些都表现出她,作为一名老师无私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孩子的高尚品质。

24.①为女孩走出“偷书”的阴影,健康成长而感到欣慰。

②为自己正确妥当的教育方式获得成功而感到欣慰。

25.我觉得王老师的做法对。

她懂得巧妙地维护孩子的尊严,让她明白自己的错误,并马上改正。老师、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分析】

20.

本题考查了词语意思的理解。

词语的本义以及在文中所指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一念之差:指小女孩一个念头的差错(造成严重后果)。

惊魂未定:指小女孩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21.

本题考查了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旁边的售货员正在大声地斥责她”和“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小女孩走出了书店”这两句话照应了第②段中的“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

22.

本题考查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结合原文“王老师回头看看正在睡午觉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王老师的唯一的女儿在家,根据电话对面嘈杂的声音可以推断出有一个女孩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23.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解答此题可抓住句中人物的动作描写进行分析。“冲”和“搂”是对她的动作描写,两个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老师救助小女孩时心情的急切,动作的迅速,更能突出老师对小女孩的关心与爱护。

24.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①从“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可知,第一次笑是为女孩走出“偷书”的阴影,健康成长而感到欣慰。

25.

本题是开放题型。

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本题可紧扣住老师对小女孩“偷书”事件的处理方法来谈,表述老师的合理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26.范文:

感动

新年伊始,在中华大地喜迎春节阖家团圆之际,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与震撼!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你们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守岗位,冲在疫情最前沿,守护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许多打动人心的故事在这个战场上涌现。为了国人的安危,你们抛开一切顾虑,冒着自己被感染的危险,逆行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和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作殊死搏斗!

我从报纸上看到,两名女年轻护士脸颊上,额头上,总是被口罩、防护镜、头套压出深红色的印痕,看起来有些不好看,但在我心中是最美丽的“压痕妆”!你们这种舍己救人、不谋私利的高贵品质深深教育了我!那一刻,我感动了。

我从网络上得知,武汉金银潭医院一线医护夫妇,老公是主治医生,老婆是护士,虽然隔着一层楼,但几乎很少能见面。这种舍弃小家、顾全大家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那一刻,我感动了。

我从电视上知道,你们科研人员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研制疫苗,为早日攻克疫情而不懈努力。你们这种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高贵品质深深激励了我!那一刻,我感动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全国各族人民自发捐钱捐物,将一线紧缺物资及时运到抗击疫情前线,请你们放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和你们永远在一起,一定会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我要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问候:“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祝愿你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早日归来!我们少年一定会不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养成良好的防控疫情习惯,保护好自己,不给国家添乱!今后,我们要好好学习,奋发向上,砥砺前行,做社会主义建设的人,将来和你们一样为祖国作贡献!

你们是最美的人,你们让我感动。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一)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离别”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小学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在这漫长而有短暂的六年里,有欢歌笑语;有酸甜苦辣;有暖玉春风的温情;有临别时淡淡的离愁……往事难以忘怀,母校让人依恋,心中装着很多话想说。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表达的去写。叙事作文首先要注意叙事六要素,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叙事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注意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

(二)本题为话题作文,要求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在我们的生活中,肯定有许多让你感动的人或事,选择你印象深刻,最想表达的去写。可写从媒体中看到、听到的,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无论写什么,都要通过具体的人或事写出自己的感动。写时要注意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文档

...二小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二小2020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锲而不舍(qì)粗糙(zào)朔方(suò)埋怨(mán)B.动人心弦(xián)缝隙(xì)塑料(shuò)踱步(duó)C.闷闷不乐(mèn)倾注(qīng)祭祀(sì)徘徊(huái)D.奄奄一息(yǎn)水浒(hǔ)调遣(qiǎn)解剖(pō)2.下面几组词语中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