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河北石家庄新乐市东城中学 史聪慧
一、概述
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上册内容。
从知识结构来说:教材选择了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物质知识的开端,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本课题需要两个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情感目标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标
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内容应以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此为基础。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所以,本节课题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我把本课题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第一部分“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第二课时完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俩部分。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资源:拉瓦锡研究氧气含量的实验故事;图片;教参资料。教学工具:多媒体;导学案。
六、教学过程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内容:出示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提出问题: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1/5的?
实验原理是难点,在这里要给学生以简要的讲解和说明。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内容: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内容: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2)实验注意事项:红磷要足量;气密性良好;装置冷却再打开弹簧夹。
(3)实验中可燃物选择注意:燃烧后不产生气体;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能在空气中燃烧。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4、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教学流程:
拉瓦锡实验原理→实验室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可燃物选择的要求→小结→当堂检测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代表手中有评价表,组长手中有本组同学的评价表。学生上课的表现: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纠错,评价问题都有积分,每节课后组长报给课代表汇总,可评出最佳小组,最佳组员,给予表扬。
八、帮助和总结
布置几道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