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安全使用农药
1、以"安全、高效、经济"为原则,尽量选择"两高一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在使用农药前一定要认真仔细阅读有关农药使用说明书,正确、安全、科学使用农药。
2、运药、配药和喷药时,要尽可能配戴好口罩、手套、穿长袖衣裤、鞋袜等防护物品,以防药剂沾染皮肤、眼睛等。
3、配药应尽量在远离饮用水和居民点的地方进行,用后的农药包装物要烧毁或深埋,不要随地乱扔,切不可用农药瓶、农药袋来装食品和饮用水。
4、使用喷雾器喷药时不要迎风操作,大风和中午高温时应停止喷药。
5、尽可能使用"两高一低" 农药,如确需用高毒农药,在施用过高毒农药的田块一定要竖立警戒标志,防止人畜、家禽进入。
6、若不慎沾染农药时,应立即更换衣服,用肥皂水反复冲洗皮肤;如发生头晕、呕吐等农药中毒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救治,并出示曾使用的农药标签,以便医生对症下药。
二、假除草剂鉴别
1、灼烧法:对于粉剂,取4—5克放在灼烫的金属薄片上,若冒白烟,证明此药失效或假药。
2、包装识别:一般假冒除草剂包装粗糙,如包装形式不符合储存、运输及使用要求,外包装无防潮层,内包装简陋易损。
3、标签鉴别法:标签应有品名、规格、净重、生产厂名、除草剂登记号、使用说明、产品标准号、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批号及毒性标志。
4、外观气味鉴定法:例如,丁草胺:浅蓝色药液,有芳香味。
三、除草剂的混用原则
在生产中,有时要灭杀多种杂草时,需将几种除草剂混合使用,但并非所有除草剂都可以混合使用,除草剂混合使用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混用的除草剂必须杀草谱不同。
2、混用的除草剂,其施药时间与处理方法必须相同。
3、除草剂混合后,不能发生沉淀、分层现象。
4、除草剂混合后,其用量为单一量的1/3~1/2。
四、除草剂药液的配制方法
1、可湿性粉剂水溶液。先将可湿性粉剂溶在少量的水中,制成母液,然后装半喷雾器桶水,倒入母液,再加足所需水量,最后摇匀喷施。
2、可湿性粉剂与乳油溶液。先倒入可湿性粉剂于水中,制成母液,然后倒入乳油,最后再加足水摇匀喷施。
五、根据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确定用量。
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影响土壤对除草剂的吸附。黏性土壤及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吸附能力强,除草剂被吸附的比较多,因此在推荐剂量范围内段用高量,以保证除草效果;而砂性土壤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其吸附能力较弱而易产生淋溶,因此要用推荐剂量中低量以避免药害。
六、根据气象条件,寻求最佳施药时机
气温和日照影响除草剂的吸收和传导,因而影响除草效果。在一般情况下,日照强、气温高,杂草吸收水分、养分和光合作用均较旺盛,因此除草剂被吸收和传导也较快较多,毒杀作用增强。应根据除草剂对湿度、日照的要求,把握最佳施药时机,取得最佳防除效果。此外空气湿度对除草效果影响较大,空气湿度大时施用茎叶除草剂,可延缓杂草表面干燥时间,有利于杂草叶面气孔开放,从而吸收大量除草剂,达到提高除草效果的目的。如空气湿度过大,杂草叶面结露,药液倒流降低药效;如空气湿度过小,杂草难以吸收除草剂则效果差。适量的雨水对旱地施用土壤处理剂发挥药效有好处,而茎叶处理剂施药后不久降雨一般都会降低药效。大风影响喷药作业,造成雾滴飘移,施药不匀,降低药效起药害。因此大风天气不宜进行喷药作业。
七、使用除草剂应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方法和程序配制使用,不得随意加大或减少药量。
2、注意除草剂的使用时期和使用方法。播后苗前使用的除草剂不能苗后使用,土壤处理剂不能用茎叶处理。
3、使用除草剂要避害。在作物的敏感期内使用除草剂,容易使作物产生药害。所以,要避开作物敏感期用药。
4、使用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时,以在杂草2~5叶期喷施效果最好。
5、进行土壤处理的地块,一定要耕细整平,并且喷布要均匀,否则会降低药效。除草剂药效和对作物的药害,以沙土、壤土、粘重上的顺序递减。所以,沙性土壤的用药量酌减,粘重土壤的用药量应适增。
6、化学防除多年生杂草,要适当加大用药量。某些触杀型除草剂对多年生杂草无效,应注意选择使用。
7、除草剂不宜在高温、高湿、或大风天气喷施。一般选择气温在20~30℃的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喷施。喷施时,喷嘴一般距地面高40-60厘米,两个扇形喷嘴喷雾扇面在地面应重叠30%-50%。喷孔方向要与风向一致,且要先喷下风处,后喷上风处,防止药液随风飘移,伤害附近敏感作物。
8、喷施除草剂的喷雾器,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后,再装其它药物。
2011年4月15
植保站:黄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