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二课时 主动拒绝酒) | ||||
科目:道德与法治 | 教学对象:五年级 | 课时:第二课时 | ||
提供者:何月 | 单位:扬州育才实验学校 | |||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 ||||
《主动拒绝酒》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中第三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第二课时。本单元以“成长问题”为主线,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懂得自尊、自爱,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并且尝试自己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而获得成功的乐趣,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本课时为例,分为三块内容:(一)认识饮酒的危害:多角度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饮酒的危害;(二)如何主动拒绝酒: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实际出发分析青少年饮酒的原因,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主动拒绝饮酒的方法,“远离第一口酒”;(三)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链接相关法律,了解其对未成年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学生对酒说“不”。 | ||||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 ||||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饮酒对青少年产生的种种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收集资料、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主动拒绝饮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 ||||
通过课前的调查报告,教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家人有过饮酒的行为,个别学生有过饮酒的经历。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的过渡时期,这也是心理发展的骤变期,自我意识、意识和求知欲明显增强。因此,此时的他们会出现可以模仿成人的行为。面对周围成人世界中常能见到的酒,他们不禁会燃起自己尝试的欲望,不仅是出于好奇,也觉得饮酒很酷,认为以酒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从而错误地将此行为认定为判断长大的标准和交友的“良好”途径。为使学生走好正确的成长之路,平稳地度过这一心理骤变期,必须引导学生了解饮酒对青少年的危害,自觉抵制饮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 ||||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生活实际,符合本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切实关注了学生的实际心理和生活体验,旨在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一问题并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者主要采用“合作学习”和“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通过小组调查汇总、小组交流讨论来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经过课堂学习后,再由课堂迁移实际生活,创设相关情境,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 | ||||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 ||||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青少年饮酒的危害,学会主动拒绝饮酒。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主动拒绝饮酒,形成对自己、对他人生命负责的态度。 | ||||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汇报调查结果,了解饮酒现状 饮酒现状小调查 | ||||
1-1你的家人中有()人存在过量饮酒行为。 | 1-2其过量饮酒后出现过哪些反常行为? | |||
2-1你是否有过饮酒经历: 否( ) 是( ) 原因及酒后感受: 没有但想尝试( ) 为何想尝试: |
课上,各组组长汇报统计结果。 | 师者通过课前调查,把握学情。了解家庭环境对学生饮酒行为的影响,了解学生对酒后反应的知晓程度,以便更有效地展开接下来的教学。 | |||
二、(一)小组交流讨论,了解饮酒危害 1.师:虽然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人饮酒,可今天这节课老师却要呼吁大家——主动拒绝酒(板书课题)。这是为什么呢? 2.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出示相关资料介绍及真实案例,以便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饮酒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大脑、肝脏、皮肤、胃、交通事故、社会治安······) 3.总结:饮酒不仅会对身体产生危害,也为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增加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 1.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饮酒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2.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 | 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讨论饮酒的危害。学生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在彼此的交流中能够形成智慧碰撞,能更加全面地对问题进行回答,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饮酒带来的危害。 | ||
二、(二)未成年人饮酒危害大,“远离第一口酒” 1.师:有的同学说偶尔喝一点酒没事,你认同吗?说说理由。 2.学生发言后,教师相机点评。 3.出示视频介绍,了解饮酒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之大。(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力、性格······) 4.总结:因此,切不可凭着好奇心或在他人驱动下有饮酒行为,要远离第一杯酒。 | 1.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回答及理由阐述。 2.在视频结束后再次回到上一个问题,指名相关学生再次进行回答。 | 此环节将讨论对象聚焦到青少年的身上,就提出的问题掌握学生对待饮酒的态度,特别关注到持此观点的学生,通过视频清晰地介绍饮酒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之大来转变其原有的错误观念。 | ||
三、抵制诱惑,消除好奇,拒绝饮酒 创设相关情景,学会拒绝饮酒: 1.组织学习小组内自行创设别人劝酒的情境,并以情景短剧的方式来演绎如何拒绝饮酒。 2.课件出示其他几种情境下,该如何对饮酒说“不”。(板书:对饮酒说“不”) | 1.学生在小组内创设、演绎相关情景。 2.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相机点评。 3.学生思考在课件中的情境下,该如何对饮酒说“不”。 | 通过学生自主创设的和课件中的相关情境,考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拒绝饮酒的能力,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 ||
四、链接相关法律,对生命负责 1. 如果有人向你售卖酒,你该如何做? 2.出示《未成年人保》第三十七条: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3.我们不仅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要学会关心他人。面对饮酒的同学或酗酒的家人,你该如何劝说呢? 4.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整节课进行总结。 | 1.学生通过法律链接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懂得用法律维护保护自己。 2.尝试劝说饮酒的同学或酗酒的家人。 3.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心得体会。 | 链接相关法律条文,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在本着对自己生命负责的前提下,也要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 ||||||||
评价主体 | 预学单 | 讨论饮酒危害 | 学会拒绝饮酒 | 了解法律知识 | ||||
教师 | ||||||||
小组成员 |
8、 | ||||
主动拒绝酒 饮酒危害大 对酒说“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