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哲学角度探讨了科技异化的根源及其对社会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提出了对待科技异化的负面效应的解决办法,以及如何实现从从科技异化到科技人化。
关键词:科技异化;负效应;科技人化。
目前, 在科技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的同时, 科技异化现象随之凸显, 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而巨大的威胁。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全球问题深深的困扰着人类, 尤其是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浪费等问题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应该对科技异化进行哲学的反思, 探寻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 并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科技异化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 最终实现科技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一、 科技异化的含义
关于科技的异化的出处,目前学术界的看法大致分为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科技异化”是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中“劳动异化”概念的借用和引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正如人用脑创造了上帝而受上帝支配一样,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工人创造了财富, 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用来支配和奴役工人, 这种财富的占有以致于劳动本身和人的本质都异化为与工人相敌对的异己的力量。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即劳动的产品, 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 同劳动相对立。”;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建立在费东巴哈哲学意义上的异化的基础之上的。他赋予异化这样的引申的哲学含义: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
可见,“异化”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现实的人, 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其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的客体成为外在力量, 反过来奴役、支配和统治主体本身。因此,科技异化概念反映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其活动产物的科技之间的异化关系, 其主要含义为: 作为人的创造物, 科技日益成为超出人类控制的、甚至是支配、压抑、统治人类与社会的异己力量, 它导致了对人的自由和个性的扼杀,导致了人的精神的空虚和人格的, 失去了生存意义上的终极关怀, 人不再是掌握、控制科技的主人, 而成为被迫适应科技社会要求的工具。正如霍克海默所言, “人类已经被科学抛弃,……反过来人类为科学服务, 并且作为外在于科学的东西从属于科学。” 总之,科技的异化,就是指对人类来说,科技作用的非正常化、畸形化或者病态化。
二、科技异化的根源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科技发生异化,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1.主观方面,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科技应用的主体对科技的不恰当的应用(滥用和恶用) ,在于科技的社会属性。。科技的社会属性是指科技在一定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支配下体现人的目的的一种属性,也叫做科技的主观属性。
2.客观方面,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科技的自然属性,这是科技异化的主要根源。科技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利弊共存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共存的一个整体,绝对是好的或绝对是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作为人的创造物的科技也是如此。科技是一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而不只是有利无害的“单刃剑”,因此,即使人们按照良好的愿望去使用科技,其负面作用也会同时产生。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曾指出,包括以“消解”自然界报复为目标的技术在内的一切技术都是有缺陷的。随着自然界某一报复现象的克服,新的报复又将开始。这只不过是转嫁危机的权宜之计。因而,任何技术都将对自然造成破坏,从而对人造成危害。这与科技由谁来使用,如何使用无关。。如医疗技术的进步, 保证了人类健康, 降低了婴儿的死亡率, 延长了人的寿命, 这是医疗技术自然后果。这种后果又导致了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当同时考虑技术的两种后果, 或由一种后果引起的连锁反应时, 可以说任何技术的利与害都同时伴生、相互依存的。科技的进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出来,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加速了社会的发展, 然而, 机器却要消耗很多能源, 能源消耗速度的增加又反过来威胁着机械所支撑的工业社会。现代交通工具对人和社会来说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同时它不仅消耗能源, 又带来空气污染和噪音危害, 就像任何药物既可治病又带来一定副作用一样, 完全没有负效应的技术恐怕是没有的。
三、科技异化的影响
科技异化阻碍人类的社会化。人类给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必然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如果说技术是中性的, 则技术的社会应用不可能是中性的。技术对于社会包括人的社会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对人的社会化产生消极的影响。历史上技术进步总是加速人的社会化进程, 扩大人的认知范围, 从印刷术、电报电话、电视到以电脑为中心的网络技术都是如此, 但网络技术和历史上的信息技术所面对的历史背景却不尽相同。印刷术、电报电话的应用往往经过十几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在社会上得以应用, 甚至电话的发明人贝尔不得不在街头上作魔术式的表演以求得别人的支持。而现在的科技应用则与此完全不同。如网络技术从其诞生就由国家推动,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迅猛异常,加之对网络技术的片面夸大, 导致对技术的过度崇拜, 使许多人被卷人到网络的旋涡中,变成‘网虫’,实质上是对网络的盲从,可以称之为网络上的‘盲虫.’象这类技术异化破坏、阻碍了人类的社会化。
参 考 文 献
【1】李桂花: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 哲学研究,2004 ,1.
【2】薛桂波:科技异化的伦理反思. 前沿,2005,5.
【3】祁小强:科技异化的哲学反思. 前沿,2005,8.
【4】邢广桥:对科技异化根源的认识.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5】李桂花: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