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45:00
文档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子弟学校喻强一、教学内容分析《燃烧和灭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第七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一个知识教学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本节知识位于第七单元第一节,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八单元金属与矿物,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后面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
推荐度:
导读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子弟学校喻强一、教学内容分析《燃烧和灭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第七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一个知识教学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本节知识位于第七单元第一节,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八单元金属与矿物,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后面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燃烧与灭火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子弟学校  喻强    

一、教学内容分析

《燃烧和灭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第七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一个知识教学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本节知识位于第七单元第一节,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八单元金属与矿物,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后面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并通过活动与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对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且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已经了解了部分物质的燃烧情况,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学生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三、设计思想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因此将本节课设计为通过学生熟知的动画片“熊出没”中光头强在森林中抽烟引发火灾的短片将学生带入情景,由情景中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在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燃烧的条件→在通过学生设计实验,讨论与交流、归纳总结得出“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通过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应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树立环保意识。同时利用成语中的化学,让学生学以致用,更深刻的了解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最后通过短片让学生了解家长防火的正确做法,让学生不止是学化学知识,更要真正的用化学知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燃烧的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

(2)能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与灭火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根据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已有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设计方案,并验证。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让学生亲身体会知识的获取过程与方法。

(3)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考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燃烧的“功”与“过”,从而辨证的认识燃烧,激发学生只有深入了解燃烧,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的意识;

(2)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树立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的探究;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说到火,让人很自然地就会想到燃烧,火是物质燃烧时的一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煮饭、炒菜时往往要与火打交道。燃烧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大家看过“熊出没”吗?下面我给大家播放一个片段,但是有个要求,大家通过短片,找出燃烧与灭火的相关问题。

【播放熊出没中烟头引发火灾片段】

【设问】那你对燃烧与灭火有怎样的认识?

【讲述】从刚才的视频资料中可看出,光头强在吸烟时并没有发生火灾,而是当他把燃着的烟头丢到树林后才发生火灾,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燃着的烟头丢在水里或水泥地上是不会引起火灾的,说明有些物质可以燃烧,有些物质不会燃烧,燃烧需要可燃物。

提供资料,学生根据经验选择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燃烧和灭火的知识

 

【板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应用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设问】那么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燃烧呢?请根据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做出一些合理的猜想。

【讲述】下面我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活动探究一】燃烧的条件

由于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眼会污染空气,所以老师提前做了一个视频资料。

【播放白磷燃烧视频】白磷燃烧实验

(1)在两个100 mL的烧杯中分别注入70 mL热水和70 mL冷水。     

(2)将分别放有白磷与红磷的两支试管(试管口绑上气球)一起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

(3)分别将一粒白磷放入两个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向其中一个烧杯的白磷通入氧气,看到水中的白磷燃烧。

【介绍】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讨论】

1.由上述实验中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而红磷不能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2.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而热水下白磷却不燃烧,这又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讨论】

当向热水下的白磷通入O2后,白磷又能燃烧了,再次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提问】根据以上事例你能归纳和描述什么是燃烧吗?燃烧需要那些条件?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

1.具有可燃物;

2.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过渡】结合燃烧的条件,思考:

光头强烟头在森林大火中起了什么作用?熊大、熊二用了哪些灭火方法?

同学们设想一下,这三个条件中如果去掉任何一个条件,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呢?

现在同学们就展开我们的探究之旅,利用我给大家准备的物品展开相关探究。请你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探讨一下“灭火原理和方法”。

【探究之旅一】:温度对可燃物燃烧的影响;

【探究之旅二】:氧气对可燃物燃烧的影响

【巡视】指导学生探究活动  

【思考总结】 灭火原理和方法

【板书】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提问】你们选用哪种方法“灭火”?那是破坏了燃烧哪一个条件?

【创设情景】假如你现在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宾馆,为防范火灾,你应注意哪些事项?一旦发生火灾,你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生活中的化学】用扇子扇煤炉火时,为什么越扇越旺?

    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时,为什么一扇就灭?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学以致用】成语中的化学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介绍】通过最近南昌发生的一系列火灾事例来警醒大家要注意安全用火,让火造福人类。

【播放消除火灾隐患,共建平安社区视频】学以致用,让大家通过视频了解防火安全知识。

【总结与回顾】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对照

燃烧的条件           灭火原理与方法

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

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氧气(或空气)       隔离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带着问题观看“熊出没”视频,思考与燃烧和灭火有关问题。

 

 

 

思考并回答

燃烧与灭火的相关条件

 

 

 

 

思考并回答

交流汇报

 

 

 

 

 

交流汇报

 

 

学生猜想

交流汇报

 

 

 

 

认真观察,思考,分析

听老师讲授

 

 

交流与讨论

由小组代表发言

 

交流与讨论

学生猜想,交流

 

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小结

 

 

思考问题

 交流讨论并由小组代表发言

 

 

 思考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并得出结论。

交流讨论并由小组代表发言

其采用的方法与原理

 

思考、小结并回答灭火原理和方法

 

 

 

 

思考

交流讨论并由小组代表发言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听讲、观看视频资料

回顾、思考、总结

通过阅读观看学生熟知的动画片中燃烧片段,引出学生对燃烧的深入思考,并由此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也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燃烧条件的兴趣。引出燃烧的特征和概念。

 

 

 

 

 

 

 

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感性到理性再认识

 

 

 

由于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会污染空气,故对本实验进行改进,通过提前录视屏资料,并改用其他简易环保探究实验,让学生可以亲自动手,且不会污染空气,以培养环保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

 

 

 

 

 

分析归纳是化学学习的常用的方法,经常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小结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简单的实验从活动中思考并悟出灭火的原理

认学生亲身体会知识的获取过身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对所学的知识比较归纳总结以加深理解。

充分利用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感性认识,总结灭火的一般原理与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化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善于对所学的知识比较归纳总结以加深理解。

七、板书设计

           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条件                    灭火原理与方法

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氧气(或空气)             隔离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缺一不可)            (三者任选其一)

八、教学小结与反思

1.本节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的燃烧比较熟悉,对燃烧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及对灭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成语中的化学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设计不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与方法,体验到参与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既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又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上课伊始由学生熟知的动画片片段,将学生深深的吸引住,带入学习情景,并由情景中提出问题,最后通过创设情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白磷燃烧实验装置的改进富有创意,通过引导学生将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与课本实验装置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利用学生身边易得的物质代替课本实验,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

4、不足是课堂挖掘得不够,学生的体会也不深。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拓展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燃烧与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

文档

燃烧与灭火 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子弟学校喻强一、教学内容分析《燃烧和灭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第七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一个知识教学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本节知识位于第七单元第一节,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八单元金属与矿物,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后面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