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46:55
文档

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12期        摘要:习总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全国所有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高要求。但目前各地中小学在思政课建设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师资队伍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协同效应不强等问题,亟需从提高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效果、尽快形成合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关键词: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问题;对策        习近
推荐度:
导读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12期        摘要:习总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全国所有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高要求。但目前各地中小学在思政课建设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师资队伍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协同效应不强等问题,亟需从提高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效果、尽快形成合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关键词: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问题;对策        习近
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12期

        摘 要:习总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全国所有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高要求。但目前各地中小学在思政课建设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师资队伍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协同效应不强等问题,亟需从提高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效果、尽快形成合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关键词: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问题;对策

        总3月18日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8月14日,、又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近年来,各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着力提升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通过强化课堂教学、丰富活动平台等举措,重点加强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培养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氛围不浓厚

        家庭方面:当前孩子的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少家长与孩子沟通时更多的是问“考了多少分”“排第几名”“上课有没有听懂”,还有很多家长热衷于为孩子报钢琴、书法、舞蹈、体育等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却有所缺失。

        学校方面:尽管我们的学校教育一再强调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但在实际履行过程中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智育。升学率基本成为单一指标,高考各科目成为教育的“指挥棒”,各项学业评价也围绕着考试成绩展开,智育的指向性十分明确,素质教育大打折扣。

        社会方面:虽然当今社会不同于古代社会,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仍是很多学生家长的愿望,他们希望子女通过读书来提高社会地位,这已是社会的一个通病,社会上重视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

        2.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布局不齐

        根据笔者对芜湖市繁昌县中小学思政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发现,在很多学校思政课师资配置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部分中小学思政教师存在专职人员数量不多、专业能力不强、学科地位不高的“三不”现象。

        一是教师数量方面存在问题。专任的思政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人员缺额较大。繁昌县所有小学基本没有专职思政课程教师,思政课程教师都为兼任教师。所有初中学校、普通高中思政课程教师基本为专职,但芜湖机械工程学校思政课程教师中专职人数为6人,而兼职的却为10人,师资数量严重不足。

        二是教师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思政课程教师政治素质有待提高。笔者通过调研发现,繁昌县中小学超过半数的思政课程教师是普通群众,加入中国党或民主党派的只有一小部分,部分青年教师是共青团员。

        思政课程教师专业理论水平有待提高。从思政课程教师的学历结构来看,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达到90%以上,还有几位教师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但并不是所有教師都有思想政治专业学历背景,特别是小学思政课程多由班主任、语文老师兼任,导致思政课程的专业性和方向性不能得到保障。再加上兼任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而且绝大多数小学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程教师在整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性,导致了各学校在师资配备、专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历史欠账较大,客观上加剧了思政课程教师队伍质量发展滞后,专业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三是思政课程教师的职业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受传统“重智育,轻德育”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中小学通常把思想政治课当做“副课”或者“选修课”来对待,“教不了主科被淘汰,才去教思政”。尤其是在学校业务考核评价体系中思政课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常常被忽视,从而挫伤了他们主动投身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对自身专业持续性发展的主动性不强,热情不高。

        3.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比如,小学思政课程《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涵盖了价值观教育、品德、社会教育、历史、地理、心理学、军事、国际关系、法律等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这对思政课老师的要求非常高,需要老师不仅具有全面的知识体系,还要有驾驭教材、设计活动等方面的能力,然而小学思政课的老师都是兼职,教师专业化程度低,是“低配置”。何况兼职教师们一般都身兼数职,没有时间备课,又不具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面对思想政治课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照本宣科也就成家常便饭,或者直接让学生读课本,而有些老师甚至直接把思政课当成自己时间,用来上数学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4.协同效应不强,合力没有形成

        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不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

        二、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1.提高认识,加大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总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提高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学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思政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通过转换教学管理和教学设计的理念,将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纳入学校课程优化和未来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体系。将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与学科课程相结合,发挥它们协同育人的功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的内涵。

        2.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优化中小学思政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能力。

        首先,采取多种路径搭建科学、合理的师资团队,保证基本的思政课程教师人员配置数量。各级中小学可以尝试建立以专职为主、兼职补充的思政课程教师队伍,鼓励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充实进入。同时,要注重组建核心团队,团队成员通过听评课、教学反思、合作交流、成果共享,形成良性的内部学习机制。

        第二,探索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导师制,通过“以老带新,以专辅兼”的方法,利用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深厚教师的学术和教学资源优势,坚持传帮带,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坚定信仰、有扎实学理基础的后备师资力量,以适应未来中小学思政课师资队伍发展的需要。

        第三,加强与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合作,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以培育一大批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为目标,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在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及地方党校(行政学院)面向思政课教师举办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重视培养和提升中小学思政课程任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师的品德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学生思想更新,素质提升的帮扶者、引路者。

        3.多措并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要求各中小学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教育行政部门将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开设和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督促各中小学切实落实。初中、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必修课程,可结合校本课程、兴趣班开设思政类选修课程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和讲座。

        二是指导各中小学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班(队)会、重大节日纪念日等,设计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主题班会活动,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先锋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不断增强中小学生爱国情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三是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征集评选中小学德育工作案例,树立工作典型,开展县级德育骨干培训,深入学习领会德育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加强中小学德育经验交流,发挥先进典型的辐射作用,推动各中小学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全面落实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等六种德育路径和要求。

        4.加强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

        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構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和关工委“五老”在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优势,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

        作者简介:

        周慧敏(1971--)女,安徽繁昌人,繁昌县委党校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文化建设。

文档

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12期        摘要:习总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全国所有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高要求。但目前各地中小学在思政课建设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师资队伍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协同效应不强等问题,亟需从提高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效果、尽快形成合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关键词: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问题;对策        习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