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46:52
文档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

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输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2.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体会计数的简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
推荐度:
导读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输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2.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体会计数的简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输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

2.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体会计数的简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会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万以上的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报纸、杂志、网络上的含有比较大的数的信息;投影

课时安排:

10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图书知多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

  2.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

  3.组织学生收集报纸、杂志、网络上的大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观察、表述、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教具准备:

  计数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报纸、杂志、网络上的含有比较大的数的信息;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出示信息窗中的图片。

  这个信息中有数吗?你能将信息中的哪些数写出来给大家看看?(生试写,先写好的板演。)

  看来第三个数比较难写,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像这样的一类数,板书:认识整万数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①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学过哪些计数单位?(个、十、百、千)

  我们还知道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②认识计数单位:十万。

  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一万?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拨。我们一起一万一万地往下数:一万、二万……(边说边拨珠子。)

  万位上拨了几颗珠子,表示多少个一万?你认为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还可以怎么拨?学生边说边把万位上的10颗珠子拨去,在十万位上拨上一颗。

  强调:10个一万是十万。

  ③认识计数单位:百万。

  提问:如果十万位上有两颗珠子,表示多少?如果要表示六十万,该怎样拨珠。 学生在学具计数器上拨出六十万。

  在十万位上再拨3颗珠子,是多少?(生拨)再拨一颗珠子呢?

  现在十万位上拨了十颗珠子,表示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十万位上有10颗珠子,表示有10个十万,10个10万是一百万。

  计数器上还可以怎么拨珠呢?(学生把十万位上的10颗珠拨去,在百万位上拨1颗珠。)

  ④认识计数单位:百万。

  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四百万?四百万里有几个百万?下面我们一起一百万一百万地边拨边数:四百万、五百万……十个一百万是多少?

  指出: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⑤刚才数数的时候,我们又新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

  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百万,10个百万是千万。)

  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进率是十)

  总结: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认识数位顺序

  ①把我们认识的计数单位写在课前发下来的纸条上。(生用水彩笔写)

  把这些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学生排列,一生板演。)排好后,把计数单位从右边起读一读。

  ②每一个计数单位都有他自己的位置,那就是数位。计数单位“个”所占的数位是“个位”,(师边说边在纸条的下面板书“位”)

  现在请你把你的计数单位改成数位。(学生添位字)并打乱桌上这么多的数位,重新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同桌检查。(一生板演)

  ③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属于个级,(在数位顺序表上板书个级。)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今天我们认识的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它们属于什么级呢?(板书:万级)万级上的数表示什么?(多少个万)

  想一想,有没有比万级更大的数位呢?还有,我们可以可以用……表示。

  边说边画好数位顺序表。

  能给这份表格取个名字吗?(板书数位顺序。)

  现在请大家轻轻地把这张数位顺序表记一记,印在脑子里。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课件出示)

  数位顺序表上看,从右边起,依次有哪些数级?

  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

  万位左边依次是( )?百万位的左边是( )?

  2在万位上表示(   ),2在十万位上表示(   )。

  看来数位能决定数的大小。2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3.读写整万数。

  ①认识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下面我们来认识刚才那些比较大的数。

  出示刚才信息中的大数“三百二十五万”。

  你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这个数吗?它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生拨珠子,然后说说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你能对照计数器把这个数写下来吗?

  学生试着写数,并说说是怎样写的。

  为什么325万后面用了4个0?(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上有数,其余各位没有数,就用0代替。)

  指出: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个级上的0。

  ②出示其他数,请你先把这些数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说说各是多少万,然后写下来,读给同桌听。

  再让学生读,理解读法。

  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怎么读快?有什么小窍门?怎样才能不会读错?(读得时候,把万级和个级轻轻地加一根虚线。)

  三、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读一读,比一比。(练习都有课件出示)

  85和 850000 805和8050000

  850和8500000 8005和80050000

  8500 和85000000 8050和80500000

  读出上面各数,比一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有多少个万组成,就读多少万。)

  2.学到现在大家一定觉得挺累的吧,老师想邀请你们到祖国各地参观一下,在图中你找到的数字信息有哪些?自己读一读。

  ①天安们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有400000平方米。

  老师看了这些数,眼睛都花了,那怎么一下就把它给读出来呢?(指名)

  ②北京著名园林颐和园占地2900000平方米。

  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数又对又快地读准确?(也画上虚线)

  看了颐和园的面积,你想说些什么?

  其实,数字不仅能告诉我们面积,也能告诉我们其它的信息。

  3.出示信息,学习写数。

  全世界可确认的昆虫大约是七十万种。

  大约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突然灭绝了。

  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能写一写吗?

  比较,交流怎样写数。(先按照个级的方法写,再添上4个0000)

  说说是怎么写的?

  4.交流各自带来的信息。

  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的,课前,同学们也做了一次小小调查员,你们收集到了哪些信息?(先与同桌说一说)师生逐条展示。

  ① 出现有“万”的数(投影),读一读,说一说组成。

  ② 大写的数。能写出来吗?写一写,说一说组成。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在读、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认识了整万数,那课后请你,走一走,看一看,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今天认识的数?比一比谁调查的多,感受一下数字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作业设计:

搜集资料,寻找万以上的数

板书设计:

万以上的数

10个一千是一万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数位顺序表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人口知多少

教学目标:

  1.在认识整万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的意义,掌握它们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2.更好地感受这些数的数值。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万级和个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创设情境

  1.数器上拨出三千零七十万。

  请学生读一读,并写出来。然后交流。

  2.结:万级数的读法先用个级数的方法读万级数,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写万级数时先用个级数的写法写万级数,在后面加写4个0。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用计数器拨出五千万。请同学们读出来。

  将五千万改拨为五千二百三十九万五千二百三十九。

  提问:这里拨的数是几位数?(8位) 分别是哪几位?

  这个数包括了几个数级? 这个数里有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

  让学生试着写一写,并读出来。

  提问: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几个几?

  让学生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指出:5239个万和5239个一合起来就是52395239

  2.请拨出三百万四千。 提问:这个数有多少万和多少个一?

  先让学生读出万级的数,强调要按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再接着读出个级的数。(提醒:万级末尾的0不读,个级末尾的0也不读,即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请同学们写出这个数。 提问: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怎样写?(边回答边板书)

  追问:十万位、万位上为什么要写0?百位、十位和个位上为什么也要写0?

  指出:在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3.出示计数器并拨出四百零八万零七。 然后说说这个数是怎样读的?

  提问: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怎样读的?为什么在读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零?这个数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个数的中间和末尾都有0?

  4.这几个数都含有万级和个级,它们是怎样读、写的?先读写哪一级的?

交流含有两级的数,写法和读法各是怎样的?

  每级末尾有0,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怎样读?

  指出:在读多位数时,可以先用虚线分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的方法,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读一个0。

  提问:含有两级的数,先写哪一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怎样写?

  指出:含有两级的数,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写0。

  5.试一试。

  ①出示3幅算珠图,请说出每个数有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

  ②学生们分别写出和读出各数。

  ③ 组织交流。

  提问:在这3个数中都出现了5和0,你知道每个数中的5所表示的几个几吗?

  指出:同样是5,但所在的位置不同,所以表示的数值大小也就不同。

  比一比:这三个数中,万级的数有什么不同?个级的数呢?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提问:在什么位置的0可以不读?在什么位置的0必须要读?

  三、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写出下面的各数。

  九百七十 三百六十万二千 四千零五万

  九百七十万 十万零五十 九千零一十万零四百

  九百七十亿 九十五亿零四万 三百零三亿零三百万

  2.下面带领同学到各地看看,并写出其中的数。

  (1)截止2002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一百七十六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二万五千二百千米,世界排名第二。

  (2)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是每秒十万二千五百立方米,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3)2004年1月,到北京旅游的同胞有二万一千三百八十六人次,澳门同胞有一万零五百二十四人次。

  (4)2002年1-10月,全国共生产了九百零八万八千零九十三辆摩托车。

  3.填空。

  15357=(10000)+(5000)+(300)+(50)+(7)

  9503000=( )+( )+( )

  7000000063=( )+( )+( )

  8080080=( )+( )+( )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搜集资料,寻找万以上的数

板书设计:

万以上的数

52390000 52395239

3004000 4080007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万以上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2.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万级和个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读数练习

  1.自主练习第3题,读一读横线上的数。

  学生自己读,再读给小组同学听。说说自己是怎么快速度出来的。

  2.自主练习第5题。读数,并对比一下有什么异同。

  一万零二十、一万零二百,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差别?

  3.你摆我说。小组活动。

  每人摆出一个数,请别的同学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对。

  可以要求说出数的组成。

  二、写数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先读信息再写出横线上的数。

  学生自己写,指名到黑板上写。交流、互查,看谁写得对。

  2.自主练习第3题,填写数的组成。

  学生自己做,组内互查。

  集体交流:怎么做怎么想的?强调数的组成。

  3.自主练习第7题。读信息并写出横线上的数。

  三、实践活动

  用0、0、0、1、9、5、8分别组成符合下面要求的七位数。

  所有的0都不读:________

  只读出两个0:_______

  最大的七位数:________

  最小的七位数:_______

  学生自己填写,遇到困难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数数练习

  ①从9800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10500。

  ②从970000起,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110000。

  ③从30000000起,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一亿。

  ④从159000起,一万一万地数,数到239000。

  学生先边拨珠边数,再不看计数器数数。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从读数、写数两方面总结。

作业设计:

搜集资料,寻找万以上的数

板书设计:

万以上的数

所有的0都不读:1958000、5981000、9851000……

只读出两个0:1090580、1095080、1095008……

最大的七位数:9851000

最小的七位数:10005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读写亿以上的数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上的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亿以上的数,掌握它们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2.感受这些数的数值。

教学重难点:

  掌握亿以上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

  亿级和万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你见过比千万更大的数吗?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学生自由回答)

  出示挂图,谈话:这里介绍了我国2003年三种工业产品的总产量,这些都是很大的数。这三个数中都出现了一个什么计数单位?(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上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

  我们过去学过的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你们就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下去。

  根据我们以往数数的经验,数到10个的时候就要引入一个新的计数单位,那么10个一千万是多少,你知道吗?(板书:亿)

  你能一亿一亿地接着数下去,并说出一个更大的计数单位吗?(板书:十亿)

  那么有没有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谁来说一说?(板书:百亿、千亿)百亿和十亿、千亿和百亿有什么关系?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几个计数单位?按从大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

  2.教学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我们已经知道在写数时,每一个计数单位占有一个数位,那么亿、十亿、百亿、千亿这四个计数单位也应该占有数位,你知道它们占有的数位各是什么吗?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这四个数位应该归入哪一级?

  (出示数位顺序表)谁能把它填完整?

  提问:数位顺序表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亿级的数表示什么?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讲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我们采用的就是十进制计数法,采用这种计数法写数只需要10个数字,0、1、2、3、4、5、6、7、8、9,用这10个数字按规定的数位顺序写数,就能把许许多多的数表示出来。因此,采用十进制计数法是人类了不起的创造。

  3、教学整亿数的组成和读写。

  我国2003年的煤炭产量是九亿吨,九亿是多少个亿组成的?你能对照数位顺序表把它写出来吗?

  原煤产量、布的产量分别是十七亿吨、三百五十四亿米,这两个数是多少个亿组成的?你能把它们写出来吗?

  谁能把这三个数读出来?

  提问:整亿的数应该怎样写?(写过亿级的数之后再写8个0)怎样读?(只读亿级的数,万级、个级的0都不读)

  4.出示挂图。指名读出图上的内容:

  粮食四亿三千万吨 钢材二亿四千万吨

  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两个数各是由多少个“亿”和多少个“万”组成的,再指名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四亿三千万是由4个亿和3个千万组成的,二亿四千万是由2个亿和4个千万组成的。

  让学生尝试在自己的书本上对照数位顺序表写出上面两个数。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提问:

  ①写四亿三千万时你是怎样分级书写的?(先在亿级写4,再在万级写3000,再在个级写4个0)

  ②你是怎样写二亿四千万的?同桌互相检查写出的数,帮助纠正错误。

  提问:含有亿级和个级的数怎样写?

  小结:写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时,应该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万级的数一定要写够四位,最后在个级上写4个0。

  5.教学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读法。

  出示两个数。350000000 1672000000

  下面我们研究这两个数怎样读?请发表自己的意见。

  组织交流。

  学生的意见可能有两种:①数出最高位上的数位,然后读数。②从右往左每四位分一级,然后从左往右一级一级地读数。

  让学生分别用这两种方法读数。

  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读出这两个数。

  三、巩固练习

  出示小黑板,读写上面的数。

  四、全课总结

  学生总结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作业设计:

搜集资料,寻找亿以上的数

板书设计:

亿以上的数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

10个十亿是一百亿

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数位顺序表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世界地理知识知多少1

教学目标:

  1. 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2.用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学生汇报搜集的大数信息。

  教师展示信息窗图。

  指名读信息,要求把数字读准确。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我国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2002年末全国总人口约十三亿。你能写出横线上的数吗?

  2.根据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谁的面积大?

  怎样比较9600000、17070000、9373000的大小呢?

  学生自己先进行比较,再交流比较方法。

  ①9600000、17070000这两个数各是几位数?它们的最高位各是什么位?应填什么符号?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怎样比较大小呢?

  ②9600000、9373000  思考: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3.总结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样比?先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也相同,怎么比呢?

  你还有什么方法?

  4.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231500000○907800000 8036700000○796300000

  40870000000○41050000000  

  5.总结学生的比较方法:

  (1)数一数,看看谁的数位多。

  (2)先分级,再比较。

  6.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学生完成后交流。

  7.通过比较着几个国家的陆地面积和人口数,你想说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比较大小。学生完成后小组订正。

  2.自主练习2,读一读,先说说知道了什么,再进行比较。

  四、全课总结

  学生总结如何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作业设计:

搜集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将各大洲的面积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板书设计: 

9600000、17070000、9373000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世界地理知识知多少2

教学目标:

  1. 用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用“万”或“亿”为单位表示大数,认识数的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改写的简捷性。

教学重难点:

  会用“万”或“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简单回顾

  1.学生汇报搜集的大数信息。

  指名读出信息中的数,要求把数字读准确。

  指名写出信息中的数,要求把数字写准确。

  比较信息中的数。

  2.出示一些大数,要求学生快速读出。

  19600000、7070000、33000000

  你有什么体会?

  二、借助素材,理解概念

  1.我国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约十三亿。你能写出横线上的数吗?

  提问:这两个数写出来,末尾都有很多0,写起来不方便,读数时要数清0的个数再读更不方便,有没有办法把它们改写一下,使读写都很方便呢?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回答。

  学生说出改写方法后,教师接着板书:“=960万”和“=13亿”。

  960万的计数单位是什么?13亿呢?而原来的数计数单位是一,例如9600000

  表示9600000个一,而960万的计数单位就是“万”了。

  为了方便读数、写数,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 读一读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数,试着改写。

  学生完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改写的。

  三、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自主练习第三、四题,按要求改写。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学生总结用“万”或“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

作业设计:

  搜集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将各大洲的面积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设计: 

9600000、17070000、9373000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世界之最知多少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似数,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请学生汇报收集到的一些大数。

  教师出示收集的数据(教材信息窗四的情景图)。谁能来说一说这些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观察上面的几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数前都有“约”字,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近似数。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您能从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学生交流。

  在生活中有些输不需要精确的表示出来,用近似数表示更方便。

  2.那么,究竟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11030大约是多少万?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谈自己的看法。

  怎么表示呢?

  11030≈10000=1万

  千位上是1,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

  18220大约是多少万?为什么?

  学生交流后,指名上台改写。

  3.想一想,178680000大约是多少亿?为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178680000的近似数不是1亿,而是2亿,因为千万位上是7,大于5,向他的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书都舍去,全改写成0。178680000≈200000000=2亿.(板书)

  4.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万几千多的数,近似数有的是1万,有的是2万,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组织学生讨论。

  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小结:一万几千多的数,千位上的数是0、1、2、3、4时,它们都比较接近于1万,因此,求它们的近似数时,都是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并且把舍去的数位用“0”补足。如果一万几千多的数,千位上的数是5、6、7、8、9,它们比较接近于2万,因此,求它们的近似数,是把这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0,同时,向万位进一.因此,18220的近似数就是2万,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板书)

  5.反馈练习

  你能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34108和95820的近似数吗?

  怎样确定是舍还是入呢?

  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它的尾数。如果要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不满5,就把尾数舍去,改写为0;如果要省略的尾数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为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三、巩固发展,应用概念

  1.自主练习1,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419 5816792 88700 8793200 

  学生完成后订正。

  2.自主练习第2题,求出近似数。

  学生完成后订正。

  3.完成第三题,填空。订正。

  四、全课总结

  学生总结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作业设计:

调查身边的近似数。

板书设计:

四舍五入 

11030≈10000=1万

18220≈20000=2万

178680000≈200000000=2亿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了解近似数,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准备:

小黑板、大米

教学过程:

  一、小组活动

  请学生汇报收集到的一些大数。

  请你当小老师,提出要求。

  可以要求小组同学读出或写出你收集到的数,也可以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二、自主练习第6题。

  学生完成后,交流:怎样确定是舍还是入?

  三、自主练习第7题

  要求学生完成。

  订正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想了解哪个城市的面积?想办法查一查。

  四、自主练习第8题

  方格里可以填哪些数字?学生完成。

  20□710≈21万 20□710≈20万

  □53≈10万 □38888000≈3亿

  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五、实践活动

  1.1亿粒大米排起来有多长,你知道吗?

  怎样能推算出来?说说你的想法。

  2.动手摆一摆、量一量。

  小组学生合作,数出100粒大米,并将大米排起来,测量长度。

  3.各小组测量好后估计一下

  1万粒大米长______;

  10万粒大米长______;

  100万粒大米长______;

  1000万粒大米长______;

  1亿粒大米长______。

  4.你想了解什么?说说你打算怎样解决。

  六、总结

  学生总结如何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作业设计:

记录家长的身份证号码。

板书设计:

四舍五入 

20□710≈21万 20□710≈20万

□53≈10万 □38888000≈3亿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编码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编码的知识,感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能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简单的编码。

  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认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编码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身份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市举行科技小发明比赛,有25所学校1800名同学报名参加。

  这么多同学,怎样个每个同学编一个参赛号码呢?

  学生讨论。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编码知识。

  二、新课

  1. 同学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字。请看——学生观看生活中的编码。

  生活中这样的数字太多啦!我们把这样的数字叫做编码。

  编码有什么作用呢?通过投影片进行介绍。

  2. 让学生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身份证编码。

  我们就从爸爸妈妈的身份证编码开始研究。

  谁知道爸爸妈妈的身份证编码?(学生说,老师板书)

  3.让学生观察了解到的身份证编码的结构和含义

  在调查的过程中,你们了解了身份证编码的哪些秘密呢?

  你们还想知道身份证编码有哪些秘密吗?(出示图表)

  4.根据身份证编码说说持有人的信息。

  我们知道了身份证编码的秘密,请看看这张身份证编码,你能了解到它的主人的哪些信息?

  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出示身份证)就是。

  5.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编码?

  学生举例,教师适当补充。

  6.小结: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三、设计编码

  1. 为学校教学楼设计户号。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供的信息和设计要求,议一议,写一写,看哪个组设计的编码最好!

  学生交流,互相评价。

  2.设计得怎么样?

  老师报一个编码,请同学们说说这间教室在哪里。

  还有哪个小组也想上来说说你们的设计?

  请把你房子的编码告诉大家,让大家猜猜你住在哪里。 

  他们猜得对吗? 

  3.为参赛学生编号码。 

  还是以小组为单位,为全校的学生设计学号,看谁的办法最好!

  学生交流,互相评价。

  你们是怎么设计的? 

  你们报个号,说说这个号码表示什么意思。 

  还有哪个小组也想上来说说你们的设计?

  4.根据学生设计情况加以指导,提供编码的范例。

  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自主练习第3题,给自己设计一个实用的档案号。

板书设计:

编码

08 4 20

学校 年级 序号

课后反思: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

  2.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体会计数的简捷性;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体验大数目的价值,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资料

  投影出示资料,默读资料,划出文中出现的数字。

  1.读一读划线的数字。

  2.把划线的数字写出来。

  3.把划线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4.19年和2001年相比,哪年生产微型电子计算机多?

  5.估一估,这片资料有多少个字?

  6.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互相提问并解答。

  二、巩固练习

  1.填空。投影出示,学生完成。

  130546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3在()位上,十万位上是()。

  6个千万、2个万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5304000000里有()个亿和()个千万。

  完成后订正。

  2.说一说

  最大的六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六位数是多少?

  比一亿多一千万是多少?比一亿少一千万是多少?

  你能仿照样子再说出几句吗?

  学生互相提问,互相答。

  三、小组练习

  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大数的信息,在小组里合作学习。

  互相提问互相解答,看谁掌握得好。

  四、小结

  学生总结出本单元所学知识内容。

作业设计:

完成单元练习。

文档

第一单元 大数知多少

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输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2.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体会计数的简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