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1.1自然界是由 和 组成的,有 的物体称为生物。
1.1.2生物主要包括 、 和 ,其中 又包括 ,
和 。
1.1.3生物的特征:①生物体有 的结构 ;生物体能够由 长 ;③生物体有 作用;④生物体能 后代,并有 和 现象;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 ;⑥生物体都能 一定的环境,也能 环境。
1.1.4除 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2.1 是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总和,它包括 和 。
1.2.2非生物因素包括 、 、 、 和 。
1.2.3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生物 。
1.2.4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 ,相互 。生物的生存 一定的环境。
1.3.1生物学是指研究 和 的科学 。
2.1.1①右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写出:
1 2 3 4 5 6
7 . 8 9 10 11 12
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 和〔 〕
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和〔 〕
②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 和____面镜。
③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_ ___ 。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的物镜。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______倍。若改用40×的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 ,视野变 。
④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应该向______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______方向移动玻片。
⑤如果把印有“b”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 。
⑥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
.1.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是1 2 3 4 5 6 7 8 9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而 。
2.2.1科学探究通常包括 、 、 、 、和 、 等方面。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 、 等方面。所有的实验都有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 不同外,其它因素都 。
第二单元
3.1.1植物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同,但结构基本相似,都包括 , ,
和 。
3.1.2右下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请先填写①—⑦的名称及其功能,其中①的作用是 ②的作用是
③的作用是 ④的作用是 ⑤的作用是 ⑥的作用是 ⑦的作是 。
3.2.1人和动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也有差异,但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具
有 、 和 。请填写①---④的名称。
3.2.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是,植物细胞有 、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3.3人体细胞与植物细胞都有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3.4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中,细胞核里含有 ,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 , 和 都是一定的。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和 ,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4.1.1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的 和 有关。
4.1.2细胞是指 细胞分成 细胞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 的增多。
4.1.3细胞分化是指后的细胞在 、 和 上向着 方向变化的
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 。
4.1.4组织是指形态 、结构 、具有一定 的细胞群。
4.1.5填写下表:
名称 | 功能 | 举例 | |
植物组织 | 保护组织 | ||
基本组织 | |||
输导组织 | |||
分生组织 | |||
机械组织 | |||
人体组织 | 上皮组织 | ||
肌肉组织 | |||
神经组织 | |||
结缔组织 |
开花植物由 、 、 、 、 和 组成。其中营养器官有 ,
生殖器官有 。
4.2.2系统是指人体的不同 ,按照一定的 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 功
能的结构。人体有( )等系统,其中 系统
和 系统起着调节作用。
4.2.3人体的结构层次: → → → → 。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
4.2.4植物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同点是都具有 、 和 ,不同点是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具有 ,而植物体不具有。
4.2.4在下图中标出草履虫的结构并在右侧空白处写出其功能:
4.2.5草履虫进行 生殖。草履虫具有 性,能够趋利避害。通常草履虫分布在培养液的 ,做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实验时,加几丝棉花纤维或少量鸡蛋清的目的是 。
4.2.6单细胞生物仅由 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呼吸、生殖、排泄等生命功能。
4.2.7取一两块洁净的载玻片,分别标上甲、乙,然后在其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并用解剖针将两滴培养液连通。
(1 )、在甲载玻片左边的一滴培养液中放入一粒食盐,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2 )、在乙载玻片右边的一滴培养液中放入一点红糖,你又发现了什么现象?
(3 )、通过(1 )、(2 )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典型例题
1.观察右面的显微镜结构图,回答问题(在[ ]内填标号,在上填名称)
(1)写出下列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③ ⑥
(2)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和
[ ] 。
(3)能大范围升降镜筒的是[ ] 。
(4)能将物象调节清晰的是[ ] 。
(5)调节光线强弱应调节[ ] 和
[ ] 。
(6)对光时,应使低倍物镜正对[ ] 。
(7)镜筒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 ] ,
以防玻片标本和显微镜损坏。
(8)取镜时,应左手托[ ] ,右手握[ ] 。
(9)将低倍物镜切换成高倍物镜观察,应转到[ ]
(10)显微镜看到的物象是 。
(11)擦拭显微镜要用专业 擦拭。
2. 光学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和研究生物体细微结构的一种重要仪器。下面是与显微镜构造和使用相关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右表为3台显微镜不同的镜头组合。为了方便寻找某一目标细胞,需要尽 可能观察到标本更大的范围,应选用显微镜的序号是_________。
(2)某同学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已将功能完好的目镜、物镜和通光孔调节到同一直线上,反复调节反光镜还是看不到白亮的视野,可能的原因是 。
(3)要将视野中如图所示的细胞移动到,应向_______移动装片。
3.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 ?
作出假设: 。
实验方案:
⑴ 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土,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⑵ 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所以该实验的变量就是 。
方法步骤:
⑴ 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⑵ 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得出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表达交流: (1) 在一个对照实验中,除了 不同以外,其他因素都要相同。
(2) 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明亮/黑暗)。
(3) 为什么不能选用两只鼠妇做实验? 。
(4)本实验存在设计上的不足,请指出: 。
4. 小明制作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情况如下图,请据图回答:
(1)据图可知,他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 _图。
(2)这两种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 。
(3)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在净片、滴液、取材、盖片、染色五步,A图中出现气泡,可能是哪个步骤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______________ 。
(4)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二步中往载玻片滴加的液体是____ ____。
(5)为了更清楚地看到B图中细胞的结构,他应该转动C图显微镜中标号_______所示结构,使____________(填低倍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6)B图中显微镜下看不清的是细胞的哪部分结构?_______。颜色最深的是_______。
5. 如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表示动物细胞的是 (填“A”或“B”).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② 。
(3)A和B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4)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这些细胞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的⑥ 。控制西瓜甘甜可口这一性状的物质存在于图中 (填序号)
6.下图所示是从受精卵到一株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 过程,[b]是 过程。构成一株油菜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2)油菜花完成传粉受精后, 将发育成果实。(3)花的颜色往往是花瓣的颜色,决定油菜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
中。
7. 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要使视野从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 移动。
(2)本实验使用的物镜有10×和4×两种,要使视野从②变为③,应选用的物镜是
(3)要使视野从③变为④,应调节显微镜的 。
(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5)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和 。
8.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之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表层,因为 。
(2)显微镜下草履虫的形状像一只 。
(3)图中的结构【 】 具有运动作用,兼具呼吸和排泄作用的是【 】 ,位于草履虫头尾两端能够交替伸缩排出废物的结构是【 】 。
(4)食物由【 】 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 】 排出体外,一个食物泡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草履虫对 有一定的作用。
9. 在观察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时:
(1)在载玻片的一端滴一滴清水,另一端滴一滴草履虫的培养液,并把这滴清水和这滴草履虫培养液连通起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最终聚集在________。
(2)如果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最终都聚集在________。(3)在实验中放置少许棉纤维的目的是 。
(3)上述实验说明动物的应激性使它趋向________刺激,逃避________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