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第Ⅰ级,有条件建造部分中高层住宅的大中城市,其居住用地指标可降低到不少于/人。A:16.0B:30.0C:5.0D:9.0E:综合治理
2、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不包括的发展演变。A:经济B:社会C:政治状况D:地理位置E:综合治理
3、根据,热网可分为蒸汽管网、热水管网和混合式管网三种。A:输送介质的不同B:平面布置类型的不同C:热源与管网之间的关系D:用户对介质的使用情况不同E:经济
4、城市总体规划对现场踏勘由两部分组成。A:市域和省域B:省域和区域C:市域和中心城区D:中心城区和省域E:综合治理
5、居住区是构成城市的重要部分,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对城市的交通、环境、公共服务、城市风貌等都有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居住区规划要满足要求。A:安全、卫生的B:物质舒适性C:与城市相协调的D:可持续性的E:综合治理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A: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B: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C: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符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D: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E:综合治理
7、城市规划实施是指。A: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行为B:将预先协调好的行动纲领和确定的计划付诸行动,并最终得到实现C: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所有建设性行为都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实施的行为D:城市规划实施包括了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所有建设性行为E:综合治理
8、下列选项中,现代城市规划是。A:在解决工业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综合了各类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B:在对理想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来改变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并描述理想中的建筑、社区和城市的规划C:由于工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的体现D: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思想上进行了充分的准备E:综合治理
9、小城镇地区差异大,发展条件不同,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强化地域特色,采用适宜技术,走特色发展之路,这体现镇规划的原则。A:人本主义B:可持续发展C:因地制宜D:科学合理性E:综合治理
10、在平面交叉口要素的布置中,停止线设在人行横道线外侧面处。A:1~2 mB:2~3 mC:3~4 mD:4~5 mE:经济
11、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参数中,是反映材料微观结构的重要参数,是影响材料强度的重要因素。A:孔隙率B:表观密度C:含水率D:堆积密度E:经济
12、多层住宅平面类型中,住宅占地少,便于在小块用地上插建,但节能、经济性比条式住宅差。A:点式B:内廊式C:单元式D:跃层式E:经济
13、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下列为手段的是。A: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制定相关来引导城市的发展B: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C:运用公共财政的手段,调节、影响甚至改变城市建设的需求和进程,保证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D:根据法律授权通过对开发项目的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内容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行为中得到贯彻E:综合治理
14、以下不符合区域变电所的选址要求的是。A:变电所(站)接近负荷中心或网络中心B:35 kV变电所的所址标高宜在百年一遇的高水位处C:所址地势高而平坦,不宜设于低洼地段,以免洪水淹没或涝渍影响D:所址尽量不设在空气污秽地区,否則应采取防污措施或设在污染的上风侧E:经济
15、城市性质是指。A: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B: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表示的城市大小C: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D: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达到的目标和指标E:综合治理
16、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是城市轨道交通中最难定义的系统之一。A:地铁系统B:轻轨系统C:单轨系统D:磁浮系统E:经济
17、关于地理信息的表达叙述中,错误的是。A:专题地图是GIS表达空间、属性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也是用户获得查询、分析结果的主要途径B:城市规划中除工程设计图外,常用的现状图、规划图尤其是分析图大都可算作专题地图C:在专题地图的表达上,GIS比一般的CAD灵活性小D:统计报表是属性数据的主要表达方式,和非GIS的信息系统一致E:经济
18、城市绿地是指。A: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B: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C:以自然和人工植被为地表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特定区域D: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城市居民的户外游憩需求,满足卫生和安全防护、防灾、城市景观的要求E:综合治理
19、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查形式中,是要掌握一定范围内大众意愿时最常见的调查形式。A:现场踏勘B:问卷调查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D:观察调查E:综合治理
2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布置时,当管线与铁路或道路交叉时应为正交,在困难情况下,其交叉角不宜小于。A:30°B:40°C:45°D:60°E:经济
21、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__。A.自变量B.随机变量C.因变量D.相关变量
22、某城市2008年的城市人口数为2 000万人,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0.01%,则4年后该城市的人口为万人。A:2 050B:2 081C:2 061D:2 040E:经济
23、多用于教学楼、旅馆、商店、多层工业厂房等建筑的承重体系是。A:横墙承重体系B:纵墙承重体系C:外框架承重体系D:內框架承重体系E:经济
24、通过加工措施不易将其弯曲的工程管线或强行弯曲会损坏的工程管线是指。A:电信电缆B:电力电缆C:电信管道D:自来水管道E:经济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的是。A: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B: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C:竖向规划设计D: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E:综合治理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水环境容量与有密切关系。A:水体的自净能力B:水资源的储量C:水质标准D:污染物的性质E:水体自净介质的总量
2、在《城市规划基础术语标准》的基本内容中,属于正文部分的是。A:居住区规划B:城市绿地系统C:条文说明D:城市用地E:汉语拼音对照索引
3、立足于生态敏感性分析和未来区域开发态势的判断,通常对市域城乡空间进行生态适宜性分区,分别采取不周的空间管制策略,一般来说,可分为。A:优化调整区B:鼓励开发区C:控制开发区D:禁止开发区E:适度发展区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趋势呈现的基本特征有。A:城镇化过程已经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B: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经历了由东向西的转移过程C: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南部地区D: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E: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5、卡利诺于1979和1982通过区分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来研究导致城市不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A:区域化经济B:外部规模经济C:内部规模经济D:地方性经济E:城市化经济
6、城市发展目标通常可以分为等方面的内容。A:经济发展目标B:科技发展目标C:社会发展目标D:城市建设目标E:环境保护目标
7、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深度要求包括。A:深化和细化城市总体规划,将规划意图与规划指标分解落实到街坊地块的控制引导之中,保证城市规划系统控制的要求B: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进行项目开发建设行为的控制引导时,将控制条件、控制指标以及具体的控制引导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开发地块上,作为土地租让、招议标底条件C:所规定的控制指标和各项控制要求可以为具体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的建筑设计或景观设计等个案建设提供规划设计条件D:根据相关规划(历史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落实相关规划控制要求E:根据城市安全、综合防灾、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建议和开发控制要求
8、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包括。A:规划说明书B:规划图纸C:规划文本D:附件E:图件
9、我国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包括。A:法律B:法规C:规范性文件D:其他规范文件E:标准规范
10、在市场经济下,对市场的运行进行干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财政方面的手段包括。A:货币投放量B:投资C:税收D:财政采购E:行政命令
11、进入21世纪,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原有编制办法的不足进行的相应改进,并形成地方统一的编制技术措施,对本区域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行为进行规范,以便实现总体控制和相互衔接,主要体现在。A:对控制性规划的法制化的努力B: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区划定与用地编码进行规范C: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明确编制内容与编制方式,提供主要控制指标的赋值参考标准D: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统一格式、制图规范和数据标准E: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控制,试图通过城市设计的引导和手段弥补控制性详细规划不足
12、我国现代城市交通发展具有的特征包括。A: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外联系和交往的加强,城市交通与城市对外交通的联系加强了,综合交通和综合交通规划的概念更为清晰,要求我们要加快对外交通设施的建设,疏通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联系通道,利用对外交通条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B:建立与城市用地发展相匹配、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关系、与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关系,协调城市中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C:全面分析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D:使城市交通系统、有效地支撑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并获得最佳效益E:随着城市交通机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13、基于工程建设特点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舒缓措施包括。A:管理措施B:替代方案C:补偿措施D:环境保护工程措施E:生产技术改革
14、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方法主要有。A:综合增长法B: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C:时间趋势外推法D:经济增长率法E:联合国法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主要任务的是。A:有效指导、调整并保证各类建设工程依照规划要求有序地进行建设B:维护城镇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建设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C:依法调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深化城乡规划D:改善城镇景观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水平E:综合协调有关部门对建设工程的管理要求,促进建设工程顺利建设
16、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可以划分为。A:城镇化的停滞阶段B: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C:城镇化启动阶段D:城镇化的缓慢阶段E: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17、下列为风景名胜区基本特征的是。A: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B: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能够反映独特的自然风貌或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的比较集中的景观C:突出风景名胜区资源与环境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D:风景名胜区应当具备游览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多重功能E: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是这些价值和功能的综合体
18、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包括。A: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及与权威性相容的灵活性B:规划的内容和深度应适应规划地段的特点,保证地段及其周围地段的整体协调性C:在对用地进行细分的基础上,规定用地的性质、建筑量及有关环境、交通、绿化、空间、建筑形体等的控制要求,通过立法实现对用地建设的规划控制,并为土地有偿使用提供了依据D: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的结合,是由技术管理向法治管理的转变,编制要保持一定的简洁性,编导要有一定的程序性和易查性E:使规划管理人员在规划实施管理中有章可循、有理可争、有法可依,以“法治”取代“人治”
19、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作用包括。A:通过改善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交通出行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B:使城市交通系统有效地支撑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并获得最佳效益C:全面分析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D:建立与城市用地发展相匹配的、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协调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关系、与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关系,协调城市中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关系E:通过多方面投资来提高交通可达性,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保证新开发的地区都能获得有效的公共交通服务
20、行政组织具有社会性和。A:公共性B:约束性C:强制性D:服务性E:政治性
21、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要求按照原规划的审批程序重新报批的是。A: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修改B:全国各市的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D:乡规划、村庄规划修改E:城市、县、镇修改的近期建设规划
22、在我国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体系规划长期扮演着区域性规划的角色,具有的作用。A:区域性B:宏观性C:微观性D:总体性E:综合性
23、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目标是__。A.确定地段的人口、建筑容量B.确定具体的开发项目C.公共设施的配套建筑量的估算D.地段土地使用结构的明确E.以上说法均正确
24、地下空间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包括。A:根据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所在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确定规划区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功能定位、开发规模以及地下空间各层的平面和竖向布局B: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功能特征,进行地下空间的形态设计,优化地下空间的景观环境品质,提高地下空间的安全防灾性能C:以对城市重要规划建设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作为规划编制的重点D:为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项目的设计以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E:根据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公共性地下空间的各层功能、与城市公共空间和周边地块的连通方式;明确地下各项设施的设置位置和出入交通组织;明确开发地块内必须开放或鼓励开放的公共性地下空间范围、功能和连通方式等控制要求
25、下列不属于城乡规划的作用的是__。A.作为国家宏观手段B.作为形成和实施工具C.作为区域发展的依据D.作为对城乡发展历史的总结E.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