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本单元属于“设计•应用”领域,而本课选择了平面设计中的标志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对现代设计的了解和学习。教材内容包括标志的含义、作用、类别、特点、标志的设计要素。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标志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成功的标志设计作品,分析设计师的设计思维过程,加深对标志设计中现代设计观念的渗透,逐步了解标志设计的方式方法,并能从学习活动中提高对标志设计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标志的学习,了解标志的意义、作用、分类和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认识了解各种标志的基础上结合校园生活,设计学校、班级、运动会标志,在了解设计流程的基础上,基本掌握标志设计的创意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通过创作和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提高自身艺术想象力,增强现代设计意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教学重点
标志设计的意义、特点、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初步掌握标志设计要领集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标志设计
一、引导阶段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标志,让学生欣赏:有中国标志,也有外国标志;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标志;有单色标志,也有多色标志。观看图形,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它们各代表了什么?
通过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审美情趣和求知欲望。
问:同学们,你见过以下标志吗?能说出它们各代表了什么?
问:什么是标志呢?
用一种图形和文字代表另一种事物的符号。
标志是象征性的视觉语言。它的特征是直观生动,易于识别和记忆。
中国的文字语言在历史上有着灿烂的光辉,而作为视觉语言的图形符号在历史上也与文字语言交相辉映,其历史的渊源可追溯到至少5000年前的陶工印记。人类文明进入20世纪以来,标志设计的运用涉及社会的各方面,包括机构、学校、学术团体、工商企业以及文体活动等,大到国徽、国旗,小到私人标志。
二、发展阶段
(一)、从每组收集的标志中,大家分析一下,它们在设计上的特点。
标志的分类:主要分为商业性标志和非商业性标志两大类。它们的表现形态一般采用具象、抽象、数字、文字、字母或综合的形式,设计上要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图形的表现形式,不受任何语言、文字的,国际性较强。
(二)、欣赏各种不同的标志设计
分析标志的表现手法。在强调直观性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标志的表现手法,增强学生对标志的理解,为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做铺垫。
1.具象型标志
出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标志
标志中被心形图案衬托出白色图形,既是
一只手,又是一只鸟。心形图案在标志中象征爱心、热心和无私奉献精神;手在标志中象征具体的帮助行为;鸟在标志中象征灵活的帮助和友好的志愿者。
2.抽象型标志
出示“奥运会”标志
标徽是在1920年的安特卫普大会首次采用的,五环象征世界五大洲(欧、亚、非、美、大洋洲)的人民和平共处。
3.汉字型标志
出示“永久”牌自行车标志
将牌名“永久”二字变体为自行车及骑车的人,直接展示商标名称、商品的形态特征和使用功能。
4.字母型标志
出示“可口可乐”饮料标志,以流畅、圆润、飘舞的线条写出名称文字,寓意可口可乐饮料是一种爽口、爽心,能使人焕发活力的饮料。
5.数字型标志
出示“1997年回归”“庆祝回归祖国”专用标志
6.综合型标志
出示“中国铁路”标志
问:你能从标志的图形中想到什么?能看出什么汉字?
联想火车机车车头与铁轨,以多意形态同时传达了汉字“工人”,内涵丰富,形态简洁。虽然创作于50年代,用当时的艺术标准衡量,已属佳作。即使在今天,依然是一件具现代设计意识,不可多得的典范性作品。
归纳: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认识了标志的类别,但怎样区分设计的优劣,这需要有一种评判的标准,了解这些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设计标志。
(三)、标志设计原则:出示课件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标志,让学生理解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结合具体实例,对标志设计的传达功能特征和审美特征加以阐释,使学生理解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
标志设计原则:
1.形象简洁明了,易识易记。(简)
2.有视觉艺术的形式美感。(美)
3.形象独特,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该标志代表什么。(奇)
所以标志也被称为“视觉语言”。
三、创作体验:
请同学们采用以上任何一种制作方法,为学校运动会设计一标志。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标志的制作过程,体会标志的组合形式、颜色、内涵等;对自己的理解认识进行自我评价;及时表扬与展示有创意的设计,让学生谈谈他们的设想,启发其他同学的构思。
四、作业展评: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互评,让他们相互学习、互相讨论。每个小组选一幅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设计者自述作品构思。
五、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平面设计工具或电脑软件进行设计,如画图工具Photoshop等。
2、多留意观察生活中的标志,注意领会设计者的设计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