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抓党建理基层论研究工作 基层党建理论研讨工作要把党建理论研究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要设立党员先锋岗,大力开 展“争当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创先争优”和党建知识竞赛等形式 、多样的活动。积极借助新载体、新途径,不断引导、增强干部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重点突出实效性。依托报刊杂志、党建网站和党内刊物等媒介基础上,积极拓展干部微信、微博、QQ群和部门OA常用系统平台,大力宣传、学习重要会议精神和理论成果的同时,更可以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开拓视野、提高思考和群策能力。针对每个活动都提出具体研究目标任务,要求每位干部党员都要撰写参加活动的心得、调研报告和党建理论研究文章,做好各类学习和调研活动的总结工作。这样,便能使得优秀的理论研究文章对接下来将要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从而不 断推进机关“创先争优”活动和日常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每名干部结合自身本职业务和当下各项工作重点,在管理、理论学习和基层实践等一定范围内进行选题,由分管领导进行全程指导,准备时间不少于30分钟以上的精品课程,在定期召开的地区、县市、乡镇等沙龙活动中进行交流分享,进一步干部学习内涵和方式,从主动性和时效性上下手,推进工作上新台阶。加强多元化教育培训,提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制定科学教育培训规划。吸取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方式方法,根据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层次干部的特点,科学制定中长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建议:每五年对科级以下干部进行一次全员轮训。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现代远程教育等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脱产办班、参观考察学习等方法,对干部进行多学科、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建议:每隔3-5年,根据不同工作业务口需要,适当比例增加人员编制数量;严把“入口关”,认真落实“凡进必考”、“凡进必试用”制度,不断完善进入部门考试、考察和审批等程序,从源头上保证干伍的质量。积极推行部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机制。全面推行公开选拔、上岗试用和轮岗交流等制度,畅通干部的“出口”,对一些既精通工作业务,又熟悉经济管理的干部,大力提拔交流到经济部门重要岗位任职。上级部门与各级党校或其它高等院校联合编制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建立专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对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干部培训基地,提部培训的专业化程度。三是积极推行干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议:上级部门在试点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干部考察员、党建工作指导员或人才测评师等专业化、职业化干部新途径,以适应新形势干部考察、党建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的需要。规范干部的选调和管理,增强部门的生机与活力。拓宽选调干部范围,改进选人方式。建议:注重从各条基层战线发现人才,定期选拔基层工作经历丰富、懂经济金融与社会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人才到部门工作,改善干伍专业结构单一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