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70面《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莫比乌斯圈,会将长方形纸条制作一个莫比乌斯圈;
2、学生在感受数学变化的魅力的同时,敢于大胆猜想,亲身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增强动脑动手能力。
3、通过猜想——验证——探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在活动中大胆想象,使观察和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条和剪刀。
一、通过“小魔术”引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创建宽松的、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认识莫比乌斯圈。
1、观察:一张长方形纸条它有几个面,几条边?
2、思考:你能把它变成2个面2条边吗?
3、操作:学生动手,取长方形纸片,制作圆形纸圈。
4、验证:用手摸一摸,感受两条边两个面。
5、再思考:你能把它的边和面变得更少一些,把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吗?
三、制作“莫比乌斯圈”。
1、操作:学生动手,尝试制作一条边一个面的纸圈。
2、介绍做法,强调:一头不变,另一头拧180°,两头粘贴。
3、验证:
①质疑:这个纸圈真的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吗?怎么验证“一条边,一个面”?
②学生动手验证,教师指导验证方法。
③交流验证结果:真的只有一条边一个面。
④感受:用手摸一摸它的边,感受一下真的只有一条边一个面。
4、小结:
①介绍:这个神奇的圈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研究时发现的,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莫比乌斯圈。
②出示课题:莫比乌斯圈。
5、比较:圆形纸圈和莫比乌斯圈的区别。
①同一张纸,是什么原因使莫比乌斯圈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呢?
教师揭示莫比乌斯圈只有一条边一个面的原因。
②莫比乌斯圈只有一条边一个面有什么好处呢?
四、研究莫比乌斯圈
1、剪莫比乌斯圈的二分之一
①猜一猜:如果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中间剪下去,结果会怎么样?
②剪一剪:学生动手,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中间剪,验证猜想。
③交流:沿着纸条中间剪下去,会变成一个两倍长的圈。
④揭秘:为什么没有一分为二变成两个圈?而是变成一个两倍长的圈?
⑤质疑:这个大圈还是一个莫比乌斯圈吗?(不是。可用画线的方法验证。)
2、剪莫比乌斯圈的三分之一
①猜猜:刚才我们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中间剪下去,竟然是一个两倍长的大圈,再猜猜,如果我们沿着三等分线剪,剪的结果又会是怎样呢?
②剪一剪:取长方形纸片,再做一个莫比乌斯圈,学生动手,验证猜测。
③交流:发现变成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④揭秘:和你猜测的一样吗?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五、介绍莫比乌斯圈在生活中的应用。
1、交流莫比乌斯圈的理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2、延伸:科学家们通过对莫比乌斯圈的深入研究,慢慢形成了一门新的的学说——拓扑几何学。
六、课堂小结
留心观察,大胆猜想,小心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