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外科学(五年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44:07
文档

外科学(五年制)

《外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12020课程名称:外科学英文名称:Surgery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162学时(理论学时:81学时),(实验、见习、讨论学时:81学时)学分:9.0学分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定向培养)预修课程(编号):人体解剖学(0101029)组织学与胚胎学(0101070)生理学(010201Y)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0601P)病理生理学(0102030)病理学(0103010)医学免疫学(010
推荐度:
导读《外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12020课程名称:外科学英文名称:Surgery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162学时(理论学时:81学时),(实验、见习、讨论学时:81学时)学分:9.0学分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定向培养)预修课程(编号):人体解剖学(0101029)组织学与胚胎学(0101070)生理学(010201Y)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0601P)病理生理学(0102030)病理学(0103010)医学免疫学(010
《外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12020

课程名称:外科学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 学 时:162学时(理论学时:81学时),(实验、见习、讨论学时:81学时)

学    分:9.0学分

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定向培养)

预修课程(编号):人体解剖学(0101029)组织学与胚胎学(0101070)生理学(010201Y)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0601P)病理生理学(0102030)病理学(0103010)医学免疫学(0105019)药理学(0701010)诊断学(1010010)外科学基础(1010040)医学影像学(1010031)。

建议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科学》第7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课程简介: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及其临床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外科学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和其他临床医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外科学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学、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配合投影、录像、电影、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适当开展课堂临床病例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十九章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一)目的要求:

1.了解颅内压增高的概念、病理生理和脑疝形成的机理及特殊检查方法。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病因。 

3.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掌握脑疝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颅内基础知识的复习,包括:相关解剖、生理

2.颅内压增高的机理、病因、病理和病理生理。

3.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4.脑疝形成的概念、病因及分类、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5.结合临床介绍典型病例,加强感性认识。

第二十章  颅脑损伤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头皮、颅骨及脑各部分的解剖。

2.掌握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掌握原发性脑损伤(尤其是脑震荡、脑挫裂伤、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病情观察与处理原则。

4.掌握颅内血肿的治疗原则。

5.了解开放性颅损伤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6.了解颅脑损伤的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及国内分类标准。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颅骨骨折的类型、诊断和治疗。

2.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3.继发性病变的类型和表现。

4.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治疗,脑损伤的处理原则。

第二十一章  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自学)

(一)目的要求:

了解颅裂、脊柱裂、颅底陷入症及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二)自学内容:

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和脊膜膨出的病因、分类、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二十二章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常见颅内肿瘤、颅内血管病的诊疗原则。

2.了解不同性质的颅脑肿瘤的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椎管内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学时安排: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常见颅内肿瘤的类型、临床表现、诊治原则。

2.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诊治原则。

第二十三章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自学)

(一)目的要求:

了解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脑卒中的外科治疗原则。

(二)自学内容:

脑出血、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症状和处理原则。

第二十四章  颈部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外科治疗原则。

2.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原则及并发症的表现及处理。

3.了解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4.了解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5.了解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6.了解颈部肿物的诊治与处理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颈部及甲状腺的局部解剖

2.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特殊检查及术前准备。

3.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的原则和术后并发症。

4.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

5.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6.几种常见的颈部肿物的临床表现。

7.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四)示教内容:

病例示范: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颈部肿块病例的临床分析。

第二十五章  乳房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体格检查方法;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

2.了解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了解其预防方法。

3.了解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

4.了解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5.了解乳头渗液的分类及鉴别诊断。

6.了解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7.掌握乳腺癌的高危因素、病理分型、转移途径;了解其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指征和方法。

8.了解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发展趋势。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乳房的解剖生理概要,常见症状与体格检查,常用辅助检查方法。

2.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3.乳腺纤维腺瘤及乳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5.常见乳房肿块与乳头渗液的分类与鉴别诊断。

6.乳腺癌的发病概况、高危因素、常用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临床分期,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的指征和原则,不同期别乳腺癌综合序贯治疗原则及发展趋势。

(四)讨论课内容:

掌握乳房和腋窝淋巴结的检查方法;结合具体临床病例讨论常见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二十六章  胸部损伤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胸部损伤的病理生理和急救处理原则。

2.认识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急救和治疗。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胸部损伤概论,肋骨骨折、气胸、血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重点讲授连枷胸的病理生理和急救治疗,反常呼吸和纵隔扑动的发生机理,闭合性、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四)自学内容:

创伤性窒息、肺爆震伤。

(五)示教内容:

病例示范或病案讨论,配备挂图、X光胸片、胸CT片、电教幻灯片、胸腔水封瓶引流装置等实物展示。附:胸腔镜在胸外科的应用。

第二十七章  胸壁疾病(自学)

(一)目的要求:

了解肋软骨炎、胸壁结核和胸壁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自学内容:

肋软骨炎、胸壁结核和胸壁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二十八章  脓胸(自学)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脓胸及慢性脓胸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具体方法。

2.了解脓胸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 

(二)自学内容:

脓胸的定义、分类、病因、致病菌侵入胸膜腔的基本途径、病理分期、临床分期(急性脓胸和慢性脓胸)及各期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

第二十九章  肺部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肺癌的病理、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掌握肺结核胸部改形术的适应症、手术要点。

3.熟悉肺结核外科治疗的原则。

4.熟悉肺结核肺切除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5.了解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6.了解肺部其它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肺癌的病理、分期、临床表现与诊断及手术治疗。

2.肺结核外科治疗的原则。

3.肺结核肺切除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四)自学内容:

肺部其它良性疾病(如肺大泡、支扩、肺结核),肺部良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

(五)示教内容:

肺癌病例示范或病案讨论,胸部X线片和CT片,电化教学片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等。

第三十章  食管疾病

(一)目的要求:

1.熟悉食管癌的病理、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了解食管良性肿瘤,腐蚀性食管灼伤,贲门失驰症,食管憩室等食管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食管癌的病理、临床表现。

2.食管癌的分期。

3.食管癌的诊断。

(四)自学内容:

食管良性肿瘤、腐蚀性食管灼伤、贲门失驰症、食管憩室等食管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五)示教内容:

食管癌病例示范或病案讨论,X线食管着影片、CT片、纤维胃镜,病理标本等电化教学片以及围手术期处理。

第三十一章 原发性纵隔肿瘤

(一)目的要求:

熟悉纵隔肿瘤不同部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常见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纵隔的分区

(四)自学内容:

复习纵隔解剖和肿瘤好发部位及类型。

第三十二章  心脏疾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心脏外科发展概况、体外循环、心肌保护及术后监测。

2.掌握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3.掌握常见后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心脏病外科治疗的发展概况。

2.阐述心外手术、闭式心内手术、心内直视手术、包括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的应用。

3.常见的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病的手术适应症和治疗原则。

(四)自学内容:

1.心包病(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手术要点。

2.常见的几类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不同特点、诊断的方法、手术治疗适应症。

(五)示教内容:

病例示范或病案讨论,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挂图、幻灯片、医疗器械、手术前后处理等。

第三十三章  胸主动脉瘤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胸主动脉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

2.熟悉胸主动脉瘤的手术适应症

3.掌握胸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胸主动脉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

2.胸主动脉瘤的手术适应症和治疗原则

第三十四章  腹外疝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腹外疝的概念、病因、病理与类型。

2.掌握腹股沟区的解剖,包括腹股沟管、直疝三角及股管等部位。

3.掌握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诊断,腹股沟疝的鉴别诊断。

4.掌握腹股沟疝的修补方法与原则。

5.掌握嵌顿性疝与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6.了解股疝的特点。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腹外疝的病因,病理解剖与临床类型。

2.腹股沟区的局部解剖。

3.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腹股沟疝手术修补的基本原则,各种修补法的要点与适应征。

5.嵌顿性与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

6.股疝的特点。

(四)示教内容:

选择腹股沟斜疝病例,进行体检,同时讲授与直疝的鉴别要点。

第三十五章  腹部损伤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腹部损伤的分类、病因及临床表现。

2.熟悉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步骤。

3.掌握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4.掌握外伤性脾,肝和肠破裂的处理原则。

5.了解损伤控制在腹部损伤中的应用。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开放性腹部损伤;闭合性腹部损伤;医源性腹部损伤;化学性腹膜炎;细菌性腹膜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损伤控制性手术(DCS)

2.主要教学内容:

腹部空腔脏器与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及特征,早期诊断方法,腹腔诊断性穿刺和诊断性灌洗影像学检查的应用。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和治疗原则,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肝、脾、胰破裂和空腔脏器损伤的处理方法。腹膜后血肿、胰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表现特点。

(四)实验(讨论、见习、实习等)内容:

1.腹部损伤的B超、X线和CT影像学示教。

2.诊断性腹腔穿刺演示。

3.病例讨论:分析外伤史,讨论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作出临床治疗方案。

第三十六章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2.掌握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方法。

3.掌握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手术适应证和处理原则。

4.了解腹腔脓肿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5.了解腹腔间隔综合征的诊断和处理。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腹膜的解剖和生理。

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非手术疗法,手术的原则和处理方法)。

3.腹腔脓肿的治疗。

4.腹腔间隔综合征的诊断和处理。

(四)示教内容:

病例示范或讨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腹腔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第三十七章  胃十二指肠疾病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的手术适应证和术后并发症防治。

3.掌握胃癌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分期、诊断与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

2.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的手术方式及术后主要并发症防治。

3.胃癌的病理大体类型、扩散与转移、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分期、诊断与治疗原则。

(四)自学内容:

1.胃十二指肠的解剖生理概要。

2.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

(五)示教内容:

1.病例示范:结合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2.通过观摩胃癌手术或录像,了解根治性远侧胃大部切除手术操作。

第三十八章  小肠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肠梗阻的病因、分类、病理和病理生理。

2.掌握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掌握单纯性肠梗阻与绞榨性肠梗阻的鉴别诊断。

4.了解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5.了解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短肠综合征、小肠肿瘤的诊治。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肠梗阻的病因、分类、病理和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肠道炎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3.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短肠综合征、小肠肿瘤的诊治。

(四)实验(见习)内容  

床边介绍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三十九章  阑尾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病理分型。

3.了解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病理分型、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小儿、妊娠期、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3.慢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四)实验(见习)内容:

1.结合临床病例,讨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通过手术录像示教阑尾切除术的操作步骤。   

第四十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和痔的诊断和治疗。

2.掌握结肠癌、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转移途径、诊断、治疗和手术原则。

3.掌握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指征

4.掌握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原则

5.了解直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6.了解结肠、直肠与肛管的解剖和检查方法。

7.了解乙状结肠扭转、直肠脱垂。和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的诊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5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结肠、直肠与肛管的解剖概要,直肠与肛管的检查方法。

2.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3.肛瘘和痔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直肠息肉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5.结肠癌、直肠癌的病因、病理类型、分期、临床表现、诊断、术前综合治疗原则和手术根治原则

(四)见习内容:

1.讲解并示范直肠指检方法。结合病例,介绍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和痔的临床特点,讨论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结合临床病例,介绍结肠癌、直肠癌的病理特点、诊断方法、综合治疗方法和手术根治方式。

第四十一章  肝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肝脓肿的病因、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肝解剖生理概要。

4.了解肝包虫病病因、诊断、治疗方法。

5.了解肝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阿米巴肝脓肿的诊断及手术指征。

2.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情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3.肝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的诊断治疗。

4.肝包虫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四)见习内容:

1.结合原发性肝癌病例、分析疾病特点、化验和影像学表现,讨论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多媒体演示肝癌手术切除。

第四十二章  门静脉高压症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诊断。

2.掌握门静脉高压症的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原则。

3.了解门静脉解剖、生理。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门静脉解剖及其意义。

2.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

3.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非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断流术和分流术的优缺点。

(四)示教内容:

1.结合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例示范,依据病史、体征、检验和X线,讨论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示范三腔管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

第四十三章  胆道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掌握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胆道解剖、生理、胆石形成机制。

4.了解胆道特殊检查的方法及其意义。

5.了解胆道蛔虫病、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癌、胆管癌、胆管损伤以及先天性胆道闭锁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表现特点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4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胆道解剖生理。胆道疾病的各种特殊检查方法。

2.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胆囊息肉、胆囊癌、胆管癌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四)见习内容:

1.展示各型胆石,结合临床病例讨论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讨论中阅B超、EPCP、CT、MRCP等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2.结合病例讨论急性胆囊炎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措施。

3.演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录相片。

第四十四章  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自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见的病因和不同部位出血的特点,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原则。

2.了解下消化道大出血常见的病因,辅助检查手段和治疗原则。

(二)自学内容:

1.学习溃疡病和门脉高压症并大出血、出血性胃炎和胆道出血的一般规律、不同特点和处理原则。

2.学习小肠出血、结直肠出血的特点,常用检查方法和处理原则。

第四十五章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自学)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急性腹痛鉴别诊断的临床分析要领。

2.熟悉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二)自学内容:

急性腹痛鉴别诊断的临床分析。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第四十六章  胰腺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胰腺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临床分型、局部并发症以及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原则。

2.掌握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慢性胰腺炎的病理、诊断和治疗。

4.了解胰腺囊肿的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5.了解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临床分型、局部并发症;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手术治疗指征和方法。

2.胰腺癌的诊断依据与壶腹周围癌的鉴别,手术治疗原则。

(四)自学内容:

1.胰腺解剖生理要点。

2.慢性胰腺炎和胰腺囊肿的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3.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五)示教内容:

1.示范急性胰腺炎病例、病史体检资料结合检验和影像学检查,组织讨论,分析诊断和治疗。

2.分析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的影像学资料了解其典型影像学特点,讨论与良性的胆道阻塞性疾病的鉴别。

第四十七章  脾疾病(自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各种脾切除的适应症及其疗效。

2.了解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

(二)自学内容:

1.学习几种常见外科疾病行脾切除手术的适应症。

2.几种造血系统疾病行脾切除手术的疗效。

3.脾切除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第四十八章  动脉瘤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周围动脉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了解内脏动脉瘤概况。

3.掌握腹主动脉瘤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适应症。

(二)学时安排:1学时

(三)教学内容:

腹主动脉瘤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适应症和手术方法。

(四)自学内容:

1.常见周围动脉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内脏动脉瘤概况,脾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第四十九章  周围血管和淋巴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掌握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3.掌握下肢静脉曲张检查方法。

4.了解周围血管病主要体征和检查方法。

5.了解急性动脉栓塞、多发性大动脉炎、雷诺综合征和损伤性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6.了解周围血管病、淋巴水肿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周围血管病临床表现;下肢静脉解剖与血流动力学。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四)自学内容:

1.急性动脉栓塞、多发性大动脉炎、雷诺综合征和损伤性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淋巴水肿的生理病理、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五)示教内容:

1.下肢静脉曲张检查方法示范。

2.病例示范:选择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例复习其临床表现,讨论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五十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自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各种症状和检查。

2.掌握血尿、脓尿的可能原因和血尿、脓尿的诊断方法;掌握尿三杯试验的检查方法及意义。

3.了解泌尿外科器械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

4.了解影像学各种检查的适应证及其应用价值与注意事项。

(二)自学内容:

1.主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血尿、脓尿、乳糜尿、晶体尿、疼痛、肿块和性功能障碍等。

2.各种检查:

(1)体检:全面系统的全身检查。

(2)肾、输尿管、膀胱的检查方法。

(3)男生殖系统检查:阴茎、睾丸、附睾、输精管检查(包括第二性征、透光试验、精索静脉曲张的检查方法)。

(4)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前列腺液常规、精液常规、肾功能、尿三杯试验的检查方法和意义。

(5)器械检查:导尿、残余尿测定、尿道金属探条、尿道膀胱镜的检查方法和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6)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尿路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性肾盂造影、膀胱尿道造影、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精道造影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B超、CT、MRI、放射性核素肾图与扫描的检查适应征和要求。

第五十一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自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各种泌尿、男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的成因。

2.了解多囊肾、异位肾、蹄铁肾、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输尿管异位开口等疾病的症状、诊断和处理原则。

3.了解隐睾治疗方案,掌握其手术时机。

4.了解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分型及其手术方法。

5.了解嵌顿性包茎的包皮背侧切开术和手法复位技术。

(二)自学内容:

1.胚胎期泌尿、男生殖系器官的正常发育。

2.各种先天性畸形的发生过程、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孤立肾、多囊肾、蹄铁肾、肾发育不全、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囊肿、膀胱外翻、尿道上裂、尿道下裂、隐睾、包茎和包皮过长。

第五十二章  泌尿系统损伤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泌尿系统各部位损伤的机理及有关病理解剖。

2.掌握肾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3.了解膀胱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了解尿道损伤的病理、诊断和急诊处理原则。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泌尿系统损伤的概况和类型。

2.肾损伤的病理、症状、诊断、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适应证。

3.膀胱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尿道损伤的病因、分型,从局部解剖说明尿道损伤与尿外渗的关系。尿道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特别强调尿道骑跨伤和骨盆骨折尿道损伤的异同点。

(四)见习内容:

病例示教:介绍病史、体征、X线片征象,讨论治疗经过。

第五十三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病概况。

2.掌握肾、前列腺和附睾感染的类型、症状、诊断与治疗原则。

3.熟悉膀胱炎(尤其是女性)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的原因和对策。

4.了解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了解其综合治疗方法。

5.了解性传播性疾病。

6.了解男生殖系感染的诊断方法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肾感染的原因、途径、症状、诊断和处理原则。

2.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3.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

4.急、慢性附睾炎的诊断与治疗。

5.简要介绍淋菌性和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五十四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肾结核在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中的重要性。

  2.掌握肾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全身抗结核治疗和手术治疗原则。

  3.了解泌尿系统结核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4.了解男生殖系统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泌尿系统结核的原发灶、感染途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特别强调肾结核的手术指征。

2.肾结核并发症的手术治疗。

3.男生殖系统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四)见习内容:

病例示教:介绍病史、检验以及X线检查、B超检查和治疗情况,并组织讨论。

第五十五章  泌尿系统梗阻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泌尿系统分类、常见原因和由梗阻引起的泌尿系的病理生理改变。

2.了解感染、结石等与梗阻的相互关系。

3.了解肾积水的病因、诊断和处理原则。

4.掌握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药物治疗、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5.了解急性尿潴留的病因鉴别和处理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肾、输尿管和膀胱、尿道梗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手术适应证。治疗药物的种类及其应用指征。急性尿潴留的病因与处理。

(四)见习内容:

前列腺增生症病例示范,讨论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第五十六章  尿石症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原理、病因及常见结石的成分。了解尿石症所引起的病理变化。

2.掌握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了解ESWL、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碎石)术、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等应用后肾、输尿管结石治疗概念的变化。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尿石症的病因(成人和小孩结石成因的特点),尿结石的成分和性质,尿结石引起的病理变化,尿石症的预防。

2.肾、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膀胱、尿道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方式。

3、ESWL、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碎石)术、腹腔镜输尿管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四)见习内容

病例示教:阅读各部位尿结石的X线片和讨论处理原则。观摩ESWL机、手术录像。

第五十七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概况。

2.掌握肾癌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辅助疗法。

3.了解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尿路上皮性肿瘤发病多中心性、多病灶性的特点及其意义。

4.掌握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5.了解睾丸、前列腺癌及阴茎癌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3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概述。

2.肾癌、肾母细胞肿瘤和肾盂癌的病理特点、转移途径、临床表现、X线检查、鉴别诊断、手术治疗原则以及对放射、化疗、内分泌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综合评价。

3.膀胱肿瘤的病因和病理,膀胱肿瘤的诊断——尿脱落细胞检查、尿流式细胞计数(FCM)膀胱肿瘤抗原(BTA)膀胱镜和活组织检查及泌尿系统造影、CT。各期膀胱肿瘤的治疗原则(TUR-BT、膀胱部分切除、膀胱全切除)。

4.睾丸肿瘤、阴茎癌、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介绍泌尿系肿瘤的肿瘤标志物的基础知识。

(四)见习内容

病例示教:肾癌和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并加以讨论。

第五十八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的其他疾病(自学)

(一)目的要求:

了解肾下垂、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静脉曲张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二)自学内容:

肾下垂、睾丸鞘膜积液和精索静脉曲张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第五十九章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自学)

(一)目的要求:

了解皮质醇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儿茶酚胺症的手术适应证

(二)自学内容:

皮质醇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儿茶酚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第六十章  男性性功能障碍、不育和节育(自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了解男性避孕措施。

2.了解输精管结扎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了解输精管结扎的术前准备、操作步骤、术后处理。

(二)自学内容:

1.男性生殖生理的基本概念。男性计划生育的常用措施。输精管结扎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操作步骤、术后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2.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症状、诊断和治疗。

3.男性不育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第六十一章  骨折概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骨折定义、病因、分类、移位机理、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和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2.熟悉骨折的急救及治疗骨折的原则。

3.熟悉开放性骨折的处理特点;熟悉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的防治原则。

4.熟悉手法复位的基本要求及固定的操作方法(小夹板、牵引术及石膏绷带)。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骨折的定义、病因、分类和骨折移位的原理。

2.骨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常见并发症。骨折愈合过程及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的防治原则。

3.骨折的急救及原则。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四)实验(见习)内容:

1.床边介绍典型骨折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

2.结合幻灯、X线片示范骨折移位并讲解其机理,复位的结果;X线示范骨折愈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的表现。

3.示范骨折复位的原则如:手法复位,牵引以及小夹板、石膏托或管形绷带的包扎法。

第六十二章  上肢骨、关节损伤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前臂双骨折以及桡骨远端骨折的病因、分类、移位特点、诊断及治疗。

2.熟悉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诊疗。

3.熟悉肘关节脱位及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诊断及复位方法。

4.熟悉肩关节脱位的诊断及复位方法。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锁骨骨折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肱骨干骨折的移位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肱骨髁上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4.前臂双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桡骨下端骨折的移位,表现及治疗。

5.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四)实验(见习)内容:

1.典型病例结合X线片进行示范。

2.示教常见关节脱位典型病例,进行复位固定的示范。

第六十三章  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自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手部外伤后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2.了解常见手外伤的处理(切割伤及骨折)。

3.了解断肢再植的条件和手术步骤。

4. 熟悉断肢现场急救,断肢保存和运送方法。

(二)自学内容:

l.手部功能解剖、前臂及手部肌腱解剖。

2.受伤后的检查方法及诊断。

3.常见手部外伤的处理原则。

第六十四章  下肢骨、关节损伤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及胫腓骨骨折的病因、分类、移位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熟悉粗隆间骨折,膝半月板损伤、髌骨骨折和踝关节损伤的病因、分类及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3.熟悉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及复位方法。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及胫腓骨骨折的病因、移位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

2.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踝关节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髋关节脱位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四)实验(见习)内容:

1.结合各部位典型骨折及关节脱位病例配合X线片,进行体征及治疗的示范。

2.有适当病例,可进行手法复位关节脱臼,及骨牵引,皮肤牵引的示范。

第六十五章  脊柱和骨盆骨折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胸腰椎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急救处理及治疗原则。

2.熟悉颈椎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熟悉骨盆骨折的分类、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胸腰椎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脊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诊断、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原则。

3.骨盆骨折的原因,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处理原则。

(四)实验(见习)内容:

示范脊椎及骨盆骨折的典型病例,配合X线片和幻灯片等进行讨论。示范脊椎骨折病人的复位、石膏固定及功能锻炼等。

第六十六章  周围神经损伤(自学)

(一)目的要求:

了解臂丛、桡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损伤后的症状、检查方法、诊断及治疗原则部外伤后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二)自学内容:

1.臂丛、桡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行径、支配肌肉及皮肤区域。

2.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3.神经损伤后各种处理方法、各种吻合术、移植术、适当介绍新进展。

第六十七章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一)目的要求:

熟悉常见软组织和骨的慢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常见慢性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包括腰肌劳损、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髌骨软骨软化症、胫骨结节骨软骨病、及疲劳骨折。

第六十八章  腰腿痛和颈肩痛

(一)目的要求

熟悉腰腿痛与颈肩痛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2.颈椎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四)实验(见习)内容:

示范典型病例并结合X线片与CT(或MRI)。示范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颈椎病的典型体征及检查方法。

第六十九章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及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成因、诊断及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病机理及病理、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成因、诊断及治疗原则、手术方法的选择。

3.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四)实验(见习)内容:

示范典型病例,配合X线片或幻灯。示范关节穿刺的方法。

第七十章  骨与关节结核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骨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髋关节结核及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手术指征。

3.熟悉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骨关节结核概论: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3.髋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4.膝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四)实验(见习)内容:

示范四种骨关节结核的典型体征及检查方法,配合X线片、CT及幻灯。

第七十一章  非化脓性关节炎(自学)

(一)目的要求:

1.熟悉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

2.了解强直性脊柱炎、大骨关节炎和送毛虫性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二)自学内容: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大骨关节炎和送毛虫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第七十二章  运动系统畸形(自学) 

(一)目的要求:

了解运动系统先天性畸形、姿态性畸形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要鉴别后天获得性畸形及姿势性畸形。

(二)自学内容:

先天性肌斜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平足症及踇外翻、脊柱側突、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第七十三章  骨肿瘤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骨肿瘤的分类、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熟悉骨软骨瘤、软骨瘤、骨巨细胞瘤及骨肉瘤的临床表现、X线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学时安排: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骨肿瘤概论:分类,良性与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骨肿瘤的外科分期和治疗原则。

2.良性骨肿瘤(骨软骨瘤、骨样骨瘤、软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4.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软骨肉瘤、骨纤维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5.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6.骨的瘤样病损(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四)实验(见习)内容:

示范典型病例并结合X线片及幻灯,了解良性及恶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及体征,两者之间的鉴别。

三、考核方式

闭卷 + 见习成绩

四、成绩评定

闭卷×80% + 见习成绩×20%

                                  

审核人:

文档

外科学(五年制)

《外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12020课程名称:外科学英文名称:Surgery课程性质:专业课总学时:162学时(理论学时:81学时),(实验、见习、讨论学时:81学时)学分:9.0学分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定向培养)预修课程(编号):人体解剖学(0101029)组织学与胚胎学(0101070)生理学(010201Y)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0601P)病理生理学(0102030)病理学(0103010)医学免疫学(010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