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范文】
激发网络正能量
网络暴力、污言秽语、造谣诈骗、虚假炒作……网络空间似乎弥漫着乌烟瘴气。网络文明的建设,网络生态的修复,网络行为的约束都迫在眉睫,应该早日提上日程。虽然我们出台了不少法律条文、行为规范,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还需要更多软性措施。从弘扬传统文化到重视道德教化,从女排精神的鼓舞到的激励,构建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传播网络正能量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
网络同现实世界存在差别,网络空间虚拟化、隐匿化、碎片化、诱惑大,伦理错位现象更容易发生。然而网络空间同现实世界不是绝缘的,作为公众重要的精神家园,同样不能“打马虎眼”。网络空间的伦理重建和正能量弘扬,需要多方保障、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要引导人们多读书,更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优势,以文化人。网络似乎占用了大家大多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更是肢解了我们的价值观,重读经典、多读经典是当前救赎网络伦理的重要途径。更关键的是要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当然,对待传统文化有一个去粗取精、深入挖掘、整理加工的过程。多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仁爱”、“诚信”、“义利”、“慎独”的精神资源,从而促进一个良好的网络伦理规范的构建。同时,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大胆的与现代网络文化融合。
道德教化是软约束,能润物无声、循序渐进地净化网络空间,营造文明氛围。网络需要秩序,维持秩序的手段通常包括风俗、、宗教、道德、法律等,其中法律和道德是最主要的途径。网络治理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网络治理的更高原则是“网络是人们平等分享技术进步和顺利获得社会交往乐趣的空间”,后者就需要引入网络伦理。因此,在流动化时代和高匿名性的网络空间,道德调解是极具建设性的,它通过评价和个人反省自检,唤起人们主动对照网络伦理规范的要求,更提醒当事人要严于律己,与他人理性讨论,彼此尊重。
重塑个人的价值观,用精神的力量来感召网络伦理。人肉搜索、碎片化阅读、娱乐至死……这些网络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上独特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是脱离传统伦理和主流价值观的,网络也是一个社会形态,离开了道德教化,同样是一盘散沙。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之所以能够维持两千余年,靠的就是“纲常名教”这样的道德教化。西方国家的现代文明秩序也得益于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其中的广泛社会教化。可以相信,网络伦理建设将使每个网民受益,通过澄清网络空间,可以增大网民在网络世界驰骋的自由度,落实网民个人信息存取、流动的安全性,最终提高网民因网络带来的便利、高效而获得的幸福感。
网络时代是大势所趋,各国更应远瞩,未雨绸缪。对于每个个体而言,无论是普通网民,还是企业、社会组织,在网络使用、信息传播、新闻报道等方面都要坚守底线、坚守道德,只有这样,人类的尊严、自由、秩序才能在互联网世界得到有效保障,也只有如此才能让的正能量常驻每个人的心间!
【范文赏析】
1.范文观点鲜明。范文围绕“网络文明建设”这一话题。一方面,主题和观点位置鲜明。标题、开头前半段点明文章主题,论述段首句分别亮明了文章观点。另一方面,观点内容明确。主体部分分别从“利用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化”“重塑个人价值观”这三个层面提出具体观点,表述具体明确。申论文章的主题和观点位置鲜明、内容明确,有助于阅卷人第一时间了解文章是否切题、观点是否明确。
2.范文结构完整、严谨。一方面,范文包含了标题、开头、过渡段、论述段、结尾等部分,正文部分整体上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逻辑,使文章结构完整,这是申论文章的得分点之一。另一方面,正文部分,开头先引出了网络文明这一主题,过渡段提出了文章核心观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论述段从三个层面展开,对文章主题进行了论述,最后结尾回扣主题。整篇文章各部分各司其职,上下文衔接自然,使文章结构十分严谨。这样使得申论文章整体思路清晰、明确,是申论文章得分点之一。
3.范文逻辑清晰。一方面,范文宏观逻辑清晰。范文主体部分按照并列的逻辑,分别从“利用传统文化”“进行道德教化”“重塑个人价值观”这三个层面提出应如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范文微观逻辑清晰。以论述段一为例,提出观点后,先阐释了“网络空间”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阐释了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促进网络文明建设,整个论述段一按照“提出观点-分析观点-落实观点”的逻辑,做到了论述层次清晰、逻辑严谨。申论文章的逻辑是重要的得分点之一,逻辑清晰能够增强文章的条理性、严谨性、层次感,使阅卷人快速明了文章脉络和内容。
4.范文论据丰富。范文论述段部分通过讲道理、举例子的方式,对观点进行了充分论证,使论据丰富。这样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论证更加有说服力,论述层次也更加丰富,是申论文章的一大亮点。以论述段三为例,范文罗列了“人肉搜索、碎片化阅读、娱乐至死”等实际事例,进行了事例论证;通过中西方对比,“中国古代……道德教化。西方国家……广泛社会教化”,进行了对比论证;进行理论说明,“澄清网络空间,可以增大网民在网络世界驰骋的自由度……”,进行了道理论证。整个论述段三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论述层次丰富,论述内容充分,使论证更加有理有据。
【金词金句】
1.从弘扬传统文化到重视道德教化,从女排精神的鼓舞到的激励,构建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传播网络正能量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
2.对待传统文化有一个去粗取精、深入挖掘、整理加工的过程。
3.多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仁爱”、“诚信”、“义利”、“慎独”的精神资源,从而促进一个良好的网络伦理规范的构建。
4.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大胆的与现代网络文化融合。
5.网络需要秩序,维持秩序的手段通常包括风俗、、宗教、道德、法律等,其中法律和道德是最主要的途径。
6.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之所以能够维持两千余年,靠的就是“纲常名教”这样的道德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