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高考总复习 中心法则
【考纲要求】
1.知道中心法则的内容
2.掌握DNA复制的过程和特点
3.理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4. 了解病毒中的信息传递方式:RNA复制、逆转录
【考点梳理】
【中心法则专题 3198 中心法则总述】
考点一、什么是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体现了生物体中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
共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如下图:
①
⑤
②
③
④
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
① DNA复制:DNA DNA
② 转录 :D(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③ 翻译 :R蛋白质(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以上3个过程,大多数生物均可进行。
其中,转录和翻译是表达遗传信息的过程,DNA上的基因正是通过它们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④ RNA复制:RNA RNA
⑤ 逆转录:RNA DNA
以上2个过程,只有RNA病毒中可进行。
【中心法则专题 3198 DNA复制过程及其特点】
考点二、DNA的复制
1.DNA复制的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中,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可进行。
2.DNA复制的过程,如下图:
(1)解旋:
条件: DNA解旋酶、能量
结果: DNA双螺旋打开,产生两条合成子链的模板。
(2)以打开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链:
条件:模板(两条DNA母链)、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等催化酶、引物、能量
结果:合成DNA子链
(3)模板链与新合成的子链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
2. DNA复制的特点
(1)边解旋边复制
可保证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
(2)半保留复制
(3)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母链与子链之间,A-T、C-G
(4)真核生物DNA复制为多起点双向复制
DNA多起点双向复制,即DNA从多个起点开始进行双向复制,使复制可以高效快速进行,如下图:
考点三、转录和翻译(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从而表达遗传信息的过程)
1.转录
(1)转录的场所: 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进行。
(2)转录的过程,如下图:
核膜
①解旋
结果:DNA的双螺旋打开,产生转录的模板
②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等
结果:合成3种RNA,即mRNA、tRNA、rRNA
③合成的RNA离开DNA模板链,DNA的模板链与非模板链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模板链与RNA之间,T-A、A-U、C-G
2.翻译
(1)翻译的场所:核糖体上
(2)翻译的过程,如下图:
①mRN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②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读取密码子,并合成肽链。
条件:模板(mRNA)、核糖体、原料(氨基酸)、转运工具tRNA等
结果:合成了肽链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的密码子与tRNA的反密码子之间,A-U、C-G
考点四、RNA病毒进行的RNA复制和逆转录
高考时,若以RNA复制和逆转录作为出题点,所给情境往往较新,需要对它们有所了解。
1.RNA复制:某些RNA病毒需要进行RNA复制来合成子代的RNA。
2.逆转录: 某些RNA病毒侵入宿主后会以RNA为模板来合成DNA,即逆转录,如下图:
考点五、中心法则综合归纳
DNA复制 | 转录 | 翻译 | RNA复制 | 逆转录 | ||
时间 | 细胞间期 |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 ||||
场所 | 主要在细胞核 | 核糖体 | ||||
产物 | DNA | RNA | 蛋白质(肽链) | RNA | DNA | |
条件 | 酶 | 解旋酶、 DNA聚合酶等 | RNA聚合酶 | 酶 | 酶 | DNA聚合酶, 逆转录酶等 |
模板 | DNA的两条链 | DNA的一条链 | mRNA | RNA链 | RNA链 | |
原料 | 含A T C G 的四种脱氧 核苷酸 | 含A U C G的四种核糖核苷酸 | 20种氨基酸 | 含A U C G的四种 核糖核苷酸 | 含A T C G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 |
模板去向 | 分别进入 两个子代 DNA分子中 | 与DNA中的 非模板链重新绕成双螺旋结构 | 分解为单个 核糖核苷酸 | |||
碱基配对方式 | 中心法则中的5个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
DNA与DNA: A→T、G→C | DNA与RNA: A→U、T→A、G→C | mRNA与tRNA: A→U、G→C | RNA与RNA: A→U、G→C | RNA与DNA: A→T,U→A,G→C | ||
特点 |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 边解旋边转录 |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 | |||
意义 |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 |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
类型一、DNA的复制
例1.下图表示海蜇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 )
A.通常发生在海蜇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内
B.生成的产物能直接与核糖体结合,并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与翻译过程相比,所需的酶相同
D.与PCR过程相比,所需的引物不同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该过程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多起点双向复制,应为DNA复制过程,所用引物为RNA,而PCR过程所用引物为DNA。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DNA复制和翻译的区别,需从图中判断出其为翻译过程还是DNA复制过程。
举一反三:
【变式1】将DNA中的P全部标记成32P的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只含有31P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4代,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实验,则轻带、中带、重带所含DNA之比是( )
A.16:2:0 B.14:2:0
C.8:4:2 D.16:2:2
【答案】B
【解析】DNA亲代链均为重链,培养4代,DNA复制4次, 得到16个子代DNA,有2个含1条亲代链(中带DNA),剩余的均不含亲代链(轻代链)。
【中心法则专题 3198 典型例题7】
类型二、转录和翻译
例2.(2015 重庆高考)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
B.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
C.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D.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
【答案】C
【解析】人肝细胞中胰岛素基因不表达,因而不存在胰岛素mRNA,A项错误;复制原点是基因表达载体复制的起点,而胰岛素基因表达的起点位于启动子,B项错误;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C项正确;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转录过程,终止密码子则参与终止翻译过程,D项错误。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转录和翻译,出题点较新,需要认真分析并思考。
举一反三:
【变式1】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
B.一个基因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
C.mRNA 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
D.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核糖体内完成
【答案】D
【解析】D错误: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细胞核内完成,从核孔中出来的为成熟mRNA;A正确: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酶为RNA,题中有信息显示“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可知可由RNA性质的酶催化完成;B正确:据题意,同一基因转录出来的RNA可被剪切成不同的mRNA,所以同一基因可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C正确:据题意:大多数mRNA只在个体发育某一阶段合成,且会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可见mRNA 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
类型三、有关中心法则的综合题目
例3. (2015 新课标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次数增加而变长
【答案】C
【解析】端粒是真核生物的染色体末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由题意“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为逆转录酶,B错误。正常人细胞中,都有端粒DNA,C正确。在正常细胞中,端粒DNA会随次数的增加而变短,D错误。
故选C
【总结升华】本题以端粒酶为背景,主要考查原核细胞的结构,中心法则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
举一反三:
【变式1】碱基配对行为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组细胞结构中(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
B.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
C.细胞核、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
D.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答案】D
【变式2】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受体
【答案】B
【解析】DNA复制需要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为模板,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它合成时需要以mRNA为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