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
###公司
二〇一五年九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配合《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的实施,规范城区供水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与城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使供水工程的建设能够贯彻科学发展观,符合国家的方针、、法律法规,维护新密市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新密市城市规划区内的供水工程建设和水务管理。在该区域内进行的供水工程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 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及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19年)(2014年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2008年修订版)
《城市供水条例》第158号令
《关于大力开展城市节约用水的通知》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年)
《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关于加强城镇供水设施改造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节水用水管理条例》
《河南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
《河南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郑州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令第126号)
《河南省城市供水与节约用水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豫建城〔2013〕16号)
(二)规划设计资料
《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
《新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编制项目报告书》(2011年12月)
《新密市城区水资源规划》(2009年12月)
《新密市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初步设计》(2013年6月)
《新密市引水入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年11月)
《新密市引水入密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2015年4月)
新密市城区地形图(1:1000)
现状供水管网及其它基础资料
(三)采用相关规划设计规范与标准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室外给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CJ3020-199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CJ/T206-2005)
《泵站设计规范》 (GB50265-2010)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98)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建标〔2005〕157号)
《城市供水管网漏失控制及评定标准》 (CJJ92-200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07)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35-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用水定额》 (DB41/T385-2009)
第四条 规划指导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为目标,以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为重点,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统一进行水资源调配和供水设施安排,建设“智慧水务”构架,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和带动水务现代化,提升水务行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保障水务可持续发展,适应工业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第五条 规划原则
(一)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二)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协调
(三)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四)坚持经济上可行、技术上合理的优化布局原则。
(五)坚持合理开发利用、节约水资源的原则。
(六)坚持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优化整体方案。
第六条 规划期限
近期:2015~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第七条 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与《新密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中规划中主城区范围一致:西到荥密路,南到洧水路,东到东环路,北到郑少高速,至2030年,主城区建设用地面积达到45km2。
近期建设范围面积为30km2,人口30万
远期建设范围面积为45km2,人口45万
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第 供水量规划目标
近期(2020年)供水规模:7.5万m3/d
远期(2030年)供水规模:10.5万m3/d
第九条 水压规划目标
管网最不利点压力为0.28Mpa,局部高地可适当降低最不利点压力要求,压力不能满足使用需要时采用二次加压措施;
消防时最不利点压力不小于0.10MPa。
第十条 水质规划目标
生活饮用水水质目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并满足新的国家和地方标准。
中水回用水质目标:根据回用水的用途分别执行相关的水质标准。
第十一条 管网漏损率规划目标
2020年下降到12%以下,2030年下降到10%以下。
第十二条 供水普及率规划目标
供水普及率:2020年达到90%以上,2030年达到98%以上。
第三章 水源规划
第十三条 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一)优先使用南水北调水;
(二)维护管理好地下水源井及对应水厂;
(三)对自备井进行登记,逐步关停,应急时按计划开启。
(四)积极开拓地表水源。
第十四条 水源选择及建设规模
(一)五里店水厂仍采用现状地下水源,维持现状水源地供水量;
(二)于家岗水厂仍采用现状地下水源,维持现状水源地供水量;
(三)西大街水厂采用前士郭地下水源,维持现状水源地供水量;
(四)战鼓山水厂采用尖庄水库引入南水北调中线供水作为供水水源,供水量为1952.8万m3/a。
(五)积极开拓地表水源,李湾水库及五星水库在规划期内作为城区备用水源,纳入远景水源地规划。
第十五条 水源保护措施
水源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和《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指标要求。
(一)地下水水源保护:
(1)合理开采地下水水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
(2)划分水源地保护区并切实履行水源地保护区保护措施;
(3)地下水水资源——地表水水资源联合调度利用;
(4)加强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
(二)地表水水源保护:
严格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及其它开发活动。
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二级保护区内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和现状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禁止设置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准保护区内禁止直接或间接向水域排放污染物,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当排放总量不能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标准时,必须削减排污负荷。
第四章 供水工程规划
第十六条 用水量指标
综合用水量指标:
近期(2020年):0.25(万m3/万人·d)
远期(2030年):0.27(万m3/万人·d)
单位人口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
近期(2020年):150L/(人·d)
远期(2030年):160L/(人·d)
第十七条 需水量规模
近期(2020年):7.21万m3/d
远期(2030年):10.42万m3/d
第十 供水量规模
近期(2020年):7.5万m3/d
远期(2030年):10.5万m3/d
第十九条 供水厂建设规模及厂址
(1)近期(2020年),战鼓山水厂目前正处于建设阶段。战鼓山水厂位于密州大道与溱水路交汇处东北约2 km处战鼓山台地,厂地范围内地势高385~402m新建战鼓山水厂,供水规模为5.0万m3/d,水源采用尖岗水库水和南水北调水。同时在优先采用战鼓山水厂供水的基础上,现状五里店水厂和西大街水厂分别提供1.0万m3/d和1.5万m3/d供水量,近期城市总供水量达到7.5万m3/d,满足城市近期需水要求。于家岗水厂及西大街水厂的额外供水能力作为备用。
(2)远期(2030年),按照现有水厂的设计供水能力,现状五里店水厂、于家岗水厂、西大街水厂分别提供1.0万m3/d、1.5万m3/d和3.0万m3/d的供水量,目前在建战鼓山水厂供水规模为5.0万m3/d。远期城市总供水量10.5万m3/d,满足城市远期需水要求。
城区内自备井逐步予以关停,近期供水厂供水量不足部分由自备井补充。
第二十条 分质供水
采用分质供水。
生活饮用水水源采用地下水和地表水,道路浇洒、绿化及部分工业用水采用再生水及其它水源。
第二十一条 供水厂运行管理目标
1 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应能保证给水系统安全、可靠性、稳定性,便于运行,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2 建立、健全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出厂水质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
第五章 供水管网工程规划
第二十二条 供水管网规划布置
依照新密市城区地势及供水厂布局,城区供水采用分压供水。按照地势走向和高差,城区整体由北向南分为供水地势高区、地势中(一)区、地势中(二)区和地势低区,分区内高差不超过70m。新密市供水系统由多个水源、水厂形成多个分压区供水的基本格局,整体管网布局以环状网为主。按照区域时空分布,参与新密市城区管网供水的水源或者水厂主要有以下水厂:
表5-1 城区供水厂、加压泵站及中间水池供水规模表
水厂名称 | 水源 | 水厂位置 | 供水能力 (万m³/d) | 备注 |
五里店水厂 | 地下水 | 五里店 | 1.0 | 现状 |
于家岗水厂 | 地下水 | 于家岗 | 1.5 | 现状 |
西大街水厂 | 地下水 | 西区 | 3.0 | 现状 |
战鼓山水厂 | 地表水 | 战鼓山台地 | 5.0 | 在建 |
中心加压站 | 溱水路与周楼街东北侧 | 0.7 | 现状 | |
东北加压站 | 密州大道和富民路西南侧 | 0.7 | 新建 | |
1#中间水池 | 溱水路和青峰路东北侧 | 1.8 | 现状 | |
2#中间水池 | 溱水路和鼓南路东南侧 | 1.4 | 新建 |
(一)地势高区
管网覆盖范围:主要位于新密市老城区北部:以溱水路为界,溱水路(北侧沿线区域仍处于中压供水区服务范围)北侧,政通路东侧区域,包括袁庄组团。区域面积约9.8平方公里。该区域地面高程在320~390m之间。环向干管主要沿育才街、屏阳路、富民路和青水大街布置,管径为DN250~DN400。
供水规模及水厂组合:该区总供水规模为1.4万m3/d,由中心加压站和东北加压站联合供水,两处泵站供水总规模均为0.7万m3/d。两处提升泵站加压供水均由战鼓山供水厂提供。
(二)地势中(一)区
管网覆盖范围:新密市老城区北部区域与新密市西区部分区域,西部边界为荥密路。西区部分为溱水路以北,老城区北部边界为溱水路,南部边界西区为溱水路、未来路、青屏大街、人和路转西大街,东部边界为东环路。区域面积为17.5 km2,地面高程在290~324米范围。
供水规模及水厂组合:该压力区域总供水规模为1.8万m3/d,均由战鼓山水厂直接供水。
(三)地势中(二)区
管网覆盖范围:所围区域西部边界为人和路,北部边界为溱水路转未来路、青屏大街、人和路及西大街,南部边界为栖霞街转长乐路、嵩山大道、开阳路及货仓南街,东部边界为东环路。区域面积为17.5 km2,地面高程在260~290米范围。城区中区环向干管主要沿溱水路、清屏大街、西大街、东大街、密州大道、北密新路、农业路、开阳路、长乐路、政通路和未来大道布置,管径为DN300~DN500。
供水规模及水厂组合:该压力区域总供水规模为2.1万m3/d。其中由战鼓山水厂补水的1#水池供水1.8万m3/d,不足部分由西大街进行供水,西大街水厂供水量0.3万m3/d。
(四)地势低区
管网覆盖范围:新密市老城区南部区域:西部边界为荥密路,西区为溱水路以南,老城区北部边界以西大街转嵩山大道转货场南街以南,东区为新华路以南,东部边界东环路,南部边界至规划区域边界即洧水路。区域面积27km2。该区域地面高程为235~260m范围。环向干管主要沿洧水路、龙潭路、新华路、香山路、密州大道、南密新路、农业路、开阳路、长乐路和未来大道布置,管径为DN300~DN600。
供水规模及水厂组合:该区域总供水规模为5.2万m3/d,其中五里店水厂供水为1.0万m3/d,于家岗水厂供水为1.5万m3/d,西大街供水厂供水2.7万m3/d。近期则由战鼓山水厂补水的2#水池供水1.4万m3/d,不足部分由西大街水厂和五里店水厂进行供水,西大街水厂和五里店水厂供水量分别为1.5万m3/d和1万m3/d。
第二十三条 管材选择
给水工程管材的最终选定应根据工程实施时的实际情况,对各种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给水管材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选定。建议配水干管采用球墨铸铁管,穿越河流、沟渠等障碍物可采用钢管。
第二十四条 监测点布置
配水管网各区测压点布局和水质监测点布局应均匀布置,地势高区布置3处,地势中(一)区、地势中(二)区分别沿东西向布置3处,地势低区布置4处。
第六章 节水规划
第二十五条 节水规划原则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以城市供水用水为主线,以建设节水型城市为目的,坚持实事求是、科技领先的原则,积极推行节水措施,引导实施中水回用。
第二十六条 节水措施
(一)推行阶梯水价、不同用途不同水价,保持水价与经济增长同步;
(二)加强节水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三)推广节水技术应用,改进优化生产工艺,推广使用新型节水器具及管材;
(四)加强管理,有效控制水资源浪费;
(五)深入推广中水回用。
第二十七条 节水目标
力争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不超过规划确定的标准。
第七章 分期建设规划
第二十 近期建设规划
(一)建设新密市战鼓山水厂,规模为5.0万吨/日,目前在建。
(二)建设东北加压泵站,土建规模按照0.7万m3/d提升量进行设计施工,设备按照0.1万m3/d进行设计安装。待远期调整设备以增加高区供水能力。
(三)建设2#中间水池,向地势低区进行供水,供水能力为1.4万m3/d,水池容积为3000m3。
(4)在近期服务范围内城区内主干道敷设配水干管形成城市配水管网主干网,主要街道敷设配水支管。
表7-1 近期城区新建配水管网工程量表
序号 | 管径(mm) | 材质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DN250 | 球墨铸铁管 | 米 | 24630 | |
2 | DN300 | 球墨铸铁管 | 米 | 41470 | |
3 | DN400 | 球墨铸铁管 | 米 | 16050 | |
4 | DN500 | 球墨铸铁管 | 米 | 2230 | |
5 | DN600 | 球墨铸铁管 | 米 | 2150 | |
6 | DN700 | 球墨铸铁管 | 米 | 2400 | |
7 | DN800 | 球墨铸铁管 | 米 | 1320 | |
8 | 合计 | m | 90250 |
序号 | 年份 | 工程量 | 工程实施地点 | 备注 |
一 | 管网 | |||
1 | 2015 | 17.95 Km | 密州大道、溱水路、农业路、开阳路、东大街等部分路段。 | |
2 | 2016 | 26.3 Km | 环屏路、屛阳路、浮戏路、未来路、政通路、新华路、大鸿路等部分路段。 | |
3 | 2017 | 12.0 Km | 浮戏路、报恩街、嵩山大道、开阳路、龙潭路等部分路段。 | |
4 | 2018 | 11.0 Km | 货仓南街、开阳路、新华路、农业路、汇丰街、雪花街、长乐路等部分路段。 | |
5 | 2019 | 11.0Km | 东大街、嵩山大道、兴隆路、货仓西街、金枫路等部分路段。 | |
6 | 2020 | 12.0Km | 开阳路、长乐路、龙吟路、洧水路等部分路段。 | |
合计 | 90.250Km | |||
二 | 供水及水源工程 | 实施年份为2015-2017年 | ||
1 | 战鼓山水厂 | 5.0万吨/日 | 战鼓山高地 | 在建 |
2 | 东北提升泵站 | 0.7万吨/日 | 密州大道与富民路西南部 | |
3 | 2#中间水池 | 3000m3 | 溱水路和鼓南路东南侧 |
在远期服务范围内完善城区内供水管网铺设,并与原有供水管网合理衔接,整体管网布局以环状网为主,管网依照远期设计。
第三十条 近期建设投资规划
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工程量,近期供水工程建设投资总计10600万元,详见下表。
表9-3 近期城区供水工程投资估算表
序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规模 | 投资(万元) | 备注 |
一 |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 |||
1 | 战鼓山水厂及输水管网 | 5.0万m3/d | 31000 | 本工程在建,工程投资预算本规划不予考虑 |
2 | 配水管网 | 90.25Km | 7700 | |
3 | 东北提升泵站 | 0.7万吨/日 | 300 | |
4 | 2#中间水池 | 3000m3 | 230 | |
合计 | 8230 | |||
二 | 第二部分其他费用 (一般项目) | 1400 | ||
三 | 预备费 | 820 | ||
四 | 建设投资 | 10450 | ||
五 | 铺底流动资金 | 150 | ||
六 | 工程总投资 | 10600 |
第三十一条 供水安全保障
加强水源保护区管理,不断完善城区配水管网建设。
第三十二条 水质安全保障
加强水厂运行管理,保证工艺正常运行。提高水质化验检测能力,满足日常检测化验需求。逐步改造供水管网,避免二次污染,提高应急供水能力。
第三十三条 运行调度管理
提高在线检测能力,增加运行调度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第九章 规划实施措施
第三十四条 规划实施措施
本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有效补充,受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新密市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供水主管部门是规划实施的直接责任人。供水主管部门要多渠道筹措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资金,积极推进本规划的实施。本规划实施时要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与相关专业规划保持一致。
新密市供水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划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十章 附则
本规划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和规划图册三部分内容。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册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必须相互参照、配合使用。
本规划由新密市授权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规划自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之日起生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