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及以下(做一、1-35题,二、1-50题)
本科及以上(做一、1-35题、51-65题;二、1-35题、51-65题)
一、选择题
1.三角形连接的供电方式为三相三线制,在三相电动势对称的情况下,三相电动势相量之和等于( B )。
(A)E; (B)0; (C)2E; (D)3E;
2. 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的目的( )。
(A)提高电网电压水平; (B)变压器故障电流;
(C)提高变压器绝缘水平; (D)补偿接地及故障时的电流;
3. 已知某一电流的复数式,则其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为(B )。
(A); (B);
(C); (D);
4.两个正弦量,其瞬时表达式分别为:,,可见,( B )。
(A)电流滞后电压; (B)电流滞后电压;
(C)电压超前电流; (D)电流超前电压;
5. 开口三角形绕组的额定电压,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为(D )。
(A)V;(B)V;(C)V;(D)V;
6. 为了把电流表的量程扩大100倍,分流电阻的电阻值,应是仪表内阻的( D )。
(A)1/100; (B)100倍; (C)99倍; (D)1/99;
7. 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串联在适当的电压上,则功率较大的灯泡(A )。
(A)发热量大;(B)发热量小;(C)与功率较小的发热量相等;
(D)与功率较少的发热量不等。
8. 若A, A,则其二者合成后(C )。
(A)幅值等于14,相位角等于40°;(B);
(C)合成电流,仍是同频率的正弦交流电流;
(D)频率和相位都改变,是非正弦交流电流;
9. 继电保护是由(B )。
(A)二次回路各元件;(B)测量元件、逻辑元件、执行元件;
(C)包括各种继电器、仪表回路;(D)仪表回路;
10. 中性点经装设消弧线圈后,若接地故障的电感电流大于电容电流,此时的补偿方式为( A )。
(A)过补偿方式; (B)全补偿方式;
(C)欠补偿方式; (D)不能确定;
11.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正确地切断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是继电保护的( A)的体现。
(A)选择性;(B)灵敏性;(C)可靠性;(D)快速性;
12.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三种,分别是( B )。
(A)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经大电抗接地方式;
(B)直接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不接地方式;
(C)不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经大电抗接地方式;
(D)直接接地方式,经大电抗接地方式和不接地方式;
13. 用摇表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电阻的测量,( D )。
(A)主要是检测电气设备的导电性能;(B)主要是测定电气设备绝缘的老化程度;(C)主要是测定电气设备的耐压;(D)主要是判别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
14. 电力系统发生A相金属性接地短路时,故障点的零序电压( B )。
(A)与A相电压同相位; (B)与A相电压相位相差180°;
(C)超前A相电压90°; (D)滞后A相电压90°;
15. 兆欧表有3个接线柱,其标号为G、L、E,使用该表测量某线路绝缘时(C )。
(A)G接地、L接线路端、E接屏蔽线;(B)G接屏蔽线、L接地、E接线路端;(C)G接屏蔽线、L接线路端、E接地;(D)三个端子可任意连接;
16. 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不论电源和负载怎么连接,也不论电流是否对称,( A )。
(A)三个线电流的相量和必为零;(B)三个相电压的相量和必为零;
(C)三个线电压的相量和不为零;(D)三个相电流的相量和不为零;
17. 射极输出器的主要作用是进行( C )。
(A)电压放大;(B)电流放大;(C)阻抗变换;(D)电压、电流同时放大;
18. 万用表使用完毕后,应将选择开关放在( B )档位。
(A)电阻;(B)最高交流电压;(C)直流电流;(D)任意;
19. 某工频正弦电流,当t=0, A为最大值,则该电流的表达式为(C )。
(A); (B);
(C); (D);
20.温度对三极管参数有很大的影响,温度上升,则( A)。
(A)放大倍数下降; (B)放大倍数增大;
(C)不影响放大倍数; (D)不能确定;
21.三相桥式整流中,每个二极管导通的时间是(A )周期。
(A)1/3; (B)1/6; (C)1/4; (D)1/2;
22.电容器的电容C的大小也( D )有关。
(A)电容器极板的面积; (B)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 (C)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和极板间的电压;(D)电容器极板间所用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
23.在一定的正弦交流电压U作用下,由理想原件R、L、C组成的并联电路谐振时,电路的总电流将(D )。
(A)无穷大; (B)等于零; (C)等于非谐振状态时的总电流;
(D)等于电源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
24.相同截面积的铜导线比铝导线(B )。
(A)导电性能好、力学性能差; (B)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都好;
(C)力学性能好、导电性能差; (D)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都差;
25.断路器中,气体的作用是( D )。
(A)绝缘; (B)散热; (C)绝缘和散热; (D)灭弧、绝缘和散热;
26. 运行中的变压器的铁芯允许(A )。
(A)一点接地; (B)两点接地; (C)多点接地; (D)不接地;
27. 叠加定理适用于复杂电路中的( B )。
(A ) 电路中的电压电流; (B)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
(C)非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 (D)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功率;
28. 在接地故障线路上,零序功率方向(A )。
(A)与正序功率反向; ( B ) 与正序功率同方向;
(C)与负序功率同方向; (D)与负荷功率同相;
29. 电力系统在很小的干扰下,能地恢复到它初始的运行状态的能力,称为(C )。
(A)初态稳定;(B)系统的抗干扰能力;(C)静态稳定;(D)动态稳定;
30. 电流表和电压表串联附加电阻后,( B )能扩大量程。
(A)电流表; (B)电压表; (C)都不能; (D)都能;
31. 在电力系统中,使用避雷器的主要原因( C )。
(A)造价低; (B)便于安装; (C)保护性能好; (D)不用维护;
32.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最大值、频率和( D )。
(A)有效值; (B)最小值; (C)周期; (D)初相角;
33. 当线圈中的电流( A )时,线圈两端产生自感电动势。
(A)变化时; (B)不变时; (C)很大时; (D)很小时;
34. 一段导线,其电阻为R,将其从中对折合并成一段新的导线,则其电阻为(D )。
(A)2R; ( B ) R; (C)R/2; (D)R/4;
35. 铁磁材料在反复磁化过程中,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始终落后于磁场强度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B )。
(A)磁化; (B)磁滞; (C)剩磁; (D)减磁;
36. 电路中(B )定律指出:流入任意一节点的电流必定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
(A)欧姆; (B)基尔霍夫第一; (C)楞次; (D)基尔霍夫第二;
37. 电流通过人体最危险的途径是(B )。
(A)左手到右手; (B)左手到脚; (C)右手到脚; (D)左脚到右脚;
38. 当线圈与磁场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电动势的方向可由( A )来确定。
(A)右手定则; (B)左手定则; (C)右手螺旋定则; (D)左、右手同时用;
39. 变压器油的主要作用是(A )。
(A)冷却和绝缘; (B)冷却; (C)绝缘; (D)消弧;
40. RLC串联电路的复阻抗Z = ( C )。
( A ); ( B );
( C ); ( D);
41. 主变压器重瓦斯动作是由于(C )造成的。
(A)主变压器两侧断路器跳闸; (B)220KV套管两相闪络;
(C)主变压器内部高压绕组严重匝间短路;(D)主变压器大盖着火;
42.导线通以交流电流时在导线表面的电流密度( B )。
(A)较靠近导线中心密度大; (B)较靠近导线中心密度小;
(C)与靠近导线中心密度一样; (D)无法确定;
43.互感系数与( D )有关。
(A)电流大小; (B)电压大小; (C)电流变化率; (D)两互感绕组相对位置及其结构尺寸;
44. 表征气体理化特征的下列选项中,(C )项是错的。
(A)无色、无味;(B)无臭、无毒;(C)可燃;(D)惰性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45. 变压器并联运行的理想状态:空载时,并联运行的各变压器绕组之间(D )。
(A)无位差; (B)同相位; (C)连接组别相同; (D)无环流;
46. 由雷电引起的过电压称为( B )。
(A)内部过电压; (B)大气过电压; (C)谐振过电压; (D)工频过电压;
47. 断路器采用多断口是为了(A )。
(A)提高遮断灭弧能力; (B)用于绝缘; (C)提高分闸速度; (D)使各断口均压;
48.当变压器电源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铁芯中的损耗( C )。
( A ) 减少; (B)不变; (C)增加; (D)变化很小;
49. 在人站立或行走时通过有电流通过的地面,两脚间所承受的电压称为(B )。
(A)接触电压; (B)跨步电压; (C)接地电压; (D)过度电压;
50. 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绝大部分是( A )。
(A)单相接地短路; (B) 两相接地短路;
(A)三相短路; (D) 两相相间短路;
51. 三相桥式整流中,每个二极管中的电流与输出电流的关系为(C )。
(A)相等; (B); (C); (D);
52. 单相全波和桥式整流电路,若中的电流相等,组成它们的逆向电压(B )。
(A)相等; (B)单相全波整流比桥式整流大一倍;
(C)桥式整流比单相全波整流大一倍; (D) 单相全波整流比桥式整流大两倍;
53. 有两只电容器,其额定电压均为110V,电容量分别为,将其串联接在220V的直流电源上,设电容、的电压分别为、,则(A )。
(A)超过;(B)、均超过;(C)超过;(D)超过;
54. 时间继电器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作用是(B )。
(A)就算动作时间; (B)建立动作延时;
(C)计算保护停电时间; (D)计算断路器停电时间;
55. 在单相全波整流电路中,整流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等于变压器二次电压(有效值)的(C )倍。
(A)1; (B)1.414; (C)2.828; (D)2;
56. 滤波电路滤掉的是整流输出的( A )。
(A)交流成分; (B)直流成分; (C)交直流成分; (D)脉动直流成分;
57. 在线圈中磁通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通方向(B )。
(A)与原来磁通方向相反; (B)与原来磁通方向相同;
(C)与原来磁通方向无关; (D)与线圈尺寸大小有关。
58. 在LC振荡电路,电容器放电完毕的瞬间:( C )。
(A)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 (B)磁场能正向电场能转化;
(C)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刚好完毕; (D)电场能正向电场能转化;
59. 负载取星形连接,还是三角形连接,是根据(D )。
(A)电源的接法而定; (B)电源的额定电压而定;
(C)负载所需电流大小而定; (D)电源电压大小,负载额定电压大小而定;
60. 关于等效变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等效变换只保证变换的外电路的各电压、电流不变。 (B)等效变换是说互换的电路部分一样;(C)等效变换对变换电路内部变换;(D)等效变换只对直流电路成立;
61. 对于一个电路(D ),利用回路电流法求解。
(A ) 支路数大于网孔数; (B)支路数小于节点数;
(C)支路数等于节点数; (D)支路数大于网孔数;
62. 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容性设备是为了( C )。
(A)增加电源无功功率; (B)减少负载有功功率;
(C)提高负载功率因数; (D)提高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
63. 在对称三相非正弦星接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有效值的关系是(C )。
(A);(B);(C);(D);
. 在大电流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和通过故障点的电流在相位上是( )。单相接地时:1. 一相电流增大,一相电压降低,出现零序电流、零序电压;
2. 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为同一相别;
3. 零序电流相位与故障相电流同向,零序电压与故障相电压反向;
4. 故障相电压超前故障相电流约80°左右,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约110°左右。
(A)同相位; (B)相差90°; (C)相差45°; (D)相差120°;
65. 电流互感器的零序接线方式,在运行中(B )。
(A)能测量零序电压和零序方向; (B)只能反应零序电流,用于零序保护;
(C)只能测量零序电压; (D)能测量零序功率;
二、 判断题
1. 线路绝缘子污秽会降低其绝缘性能,所以线路污闪事故常常在环境教干燥的条件下出现。( × )
2. 过电压是指系统在运行中遭受雷击、系统内短路、操作等原因引起系统设备绝缘上电压的升高。( √ )
3. 系统频率的稳定取决于系统内无功功率的平衡。( × )
4. 绝缘子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和固定导线。( × )
5. 两条平行导线中流过相反方向的电流时,导线相互吸引。( √ )
6. 单结晶体管当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电压超过峰点电压时,单结晶体管导通。( √ )
7. 继电器线圈带电时,触点断开的称为常开触点。( × )
8. 在数字电路中,正逻辑“1”表示高电位,“0”表示低电位;负逻辑“1”表示高电位,“0”表示低电位。( × )
9. 变电站装设避雷器是为了防止直雷击。( × )
10. 励磁涌流可达变压器额定电流的6~8倍。( √ )
11. 能满足系统稳定及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的速度有选择性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保障的保护为主保护。( √ )
1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不仅适用于电路中的任意一个节点,而且也适用于包含部分电路的任一假设的闭合面。( √ )
13. 强点和弱点回路可以合用一根电缆。(× )
14. 空载长线路充电时,末端电压会升高。这是由于对地电容电流在线路自感电抗上产生了压降。( √ )
15.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受到小的扰动后,能自动恢复到原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 )
16. 描述电场的电力线总是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电力线既不闭合、不间断,也不相交。( √ )
17. 功率因数角有正负之分,以说明电路是感性还是容性。当时,为容性,功率因数超前;当时,为感性,功率因数滞后。( × )
18. 通过电阻上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它所消耗的功率也增大2倍。( × )
19. 交流电流通过电感线圈时,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来阻止电流的变化,因而有一种阻止交流电流流过的作用,我们称为电感。( √ )
20. 接地线是防止在未停电的设备或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而保护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工具。( × )
21. 变压器铜损等于铁损时最经济。( √ )
22. 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的电流的比值称为接地电阻。( √ )
23. 当磁力线、电流和作用力这三者的方向互相垂直时,可以用右手定则来确定其中任一量的方向。( × )
24. 选择仪表量程的原则是:被测量值不低于仪表用量程的2/3,而又不超过仪表的最大量程。( √ )
25. 380/220V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电气设备均采用接零保护。( √ )
26. 互感器二次侧必须有一端接地,此为保护接地。( √)
27. 测量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时,被测系统内的其他工作可不暂停。( × )
28. NPN型三极管发射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和集级电极电流之和。( )
29. 在二次回路中,通常所说的“常闭”触点是指继电器线圈通电时,该触点是闭合的。( × )
30.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增高。( √ )
31. 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 )
32. 电阻率也称电阻系数,他指某种导线做成长1m,横截面积1的导线,在温度20°C时的电阻值。( √ )
33. 接地的中性点又叫零点。( × )
34. RLC串联电路谐振时电流最小,阻抗最大。( × )
35. 对称三相正弦量在任一时刻瞬时值的代数和都等于零。( √ )
36. 在直流回路中串入一个电感线圈,回路中的灯就会变暗。( √ )
37. 在一段电阻电路中,如果电压不变,当增加电阻时,电流就减少,如果电阻不变,增加电压时,电流就减少。( × )
38. 小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电压为0,非故障相电压升为线电压。( √ )
39. 变压器最热是变压器下层1/3处。( × )
40. 仪表的误差有:本身固有误差和外部环境造成的附加误差。( √ )
41. 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载变化时,电压基本维持不变,相当于一个电压源。( √ )
42. 电流互感器可以把高电压与仪表和保护装置等二次设备隔开,保证了测量人员与仪表的安全。( √ )
43. 在直流系统中,无论哪一级的对地绝缘被破坏,则另一极电压就升高。( √ )
44. 高频保护优点是无时限从被保护线路两侧切除各种故障。( √ )
45. 不允许交、直流回路共用一条电缆。( √ )
46. 线路巡视一般沿线路走向的下风侧进行巡查。( × )
47. 绝缘子表面出现放电烧伤痕迹,说明该绝缘子的绝缘已被击穿。( × )
48. 系统频率降低时应增加发电机的有功出力。( √ )
49. 低电压带电作业时,应先断开零线,再断开火线。( × )
50. 我国电网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 √ )
51. 送电线架空避雷线对导线的防雷保护效果要取决与保护角的大小,保护角越大保护效果越好。( × )
52. 高压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靠近导线第一片绝缘子的分布电压最高,因此该片绝缘子绝缘易出现劣化。( √ )
53. 放大器工作点偏高会发生截止失真,偏低会发生饱和失真。( × )
54. 电流互感器不完全星形连接,不能反应所有的接地故障。( √ )
55. 三极管有两个PN结,二极管有一个PN结,所以可用两个二极管代替一个三极管。( × )
56. 使用示波器时,为使波形稳定,必须使被测信号频率恰为扫描频率的整数倍,为此可适当加大同步电压的幅度,并适当调节扫描频率,使波形稳定。( √ )
57. 在系统振荡过程中,系统电压最高点叫振荡中心,它位于系统综合阻抗的1/2处。( × )
58. 在交流电压下,两种不同介电常数的绝缘介质串联使用时,介电系数大的介质承受的电压高。( × )
59. 由于静电感应使导体出现感应电荷。感应电荷分布在导体的表面,其分布情况取决于导体表面的形状,导体表面弯曲度愈大的地方,聚集的电荷愈多;较平坦的地方聚集的电荷就少。导体尖端由于电荷密集,电场强度很强,故容易形成“尖端放电”现象。( √ )
60. 直流双臂电桥基本上不存在接触电阻和接线电阻的影响,所以,测量小阻值电阻可获得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 )
61. 二极管反向电流与温度有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反向电流减少。( √ )
62. 变压器接入负载后,只要保持电源电压和频率不变,则主磁通也将保持不变。( √ )
63. 若两只电容器的电容不等,而它们两端的电压一样,则电容大的电容器带的电荷量多,电容小的电容器带的电荷少。( √ )
. 电源电压一定的同一负载按星形连接与按三角形连接所获得的功率是一样的。( × )
65. 当变压器三相负载不对称时,将出现负序电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