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英语学科口语测试操作办法
一、英语口语测试的分数比例
《2013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英语)》规定:初中学业考试英语学科口语测试占英语考试总分的10%。考虑到我市的英语教学实际情况,2013年初中学业考试英语学科口语测试按“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评定成绩,口语测试成绩作为高中招生的参考信息。
二、英语口语测试题型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标准”中有关“说”的能力的描述,为保证口语测试评分的客观性,确定口语测试的题型为:1.情景反应;2.短文朗读;3.看图说话。
三、英语口语测试时间限定
情景反应和短文朗读约2分钟;看图说话2分钟。
四、英语口语测试教师的选拔与培训
1.学校要挑选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正派,并具有良好的语音和语调以及英语口语水平的英语骨干教师作为口语测试人员。
2.各县(市、区)教育局应对口语测试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详细讲解口语测试的评分标准和把握的尺度,熟悉口语测试的整个流程。在培训中要实行实地操作培训,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要实行模拟操作。
五、英语口语测试教师纪律
1.实行回避制度,九年级英语教师不参加测试。
2.在测试中要维护口语测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3.在测试中态度要亲切。提问考生或与考生对话中使用考生学过的词汇、与考生对话或提出问题时使用正常语速。
六、英语口语测试的组织与管理
1.口语测试时间由各县(市、区)教育局确定,题目由市普教室提供,测试工作由学校组织实施。
2.根据学校的考生数,将考生分为若干个考试小组(每一小组人数不超过50名),每一考试小组由三名口语测试教师组成。一位教师(非英语教师)在侯考室组织考试,另外两位教师在考室负责测试。
七、英语口语测试流程
1.测试过程中,一位主试人员对考生进行提问。另一位测试人员在写有该考生姓名的试卷上认真记录,记录学生读错的单词、标明学生停顿的地方,听取学生说话时,最好要记下学生的原话。有条件的学校可对每一位考生的口试情况录音,以备检查核实。
2.每一位考生测试结束后,由两名测试人员分别为考生逐项评分,然后计算两位测试人员的平均分,平均得分在60分(含60分)以上的英语口语等级记为合格,并按要求填写于中考英语考查成绩登记表中。
八、英语口语测试评价指标
题 型 | 分数比例 | 评价指标 |
朗 读 | 40% | 单词读音正确 |
停顿、语群分隔合乎句子所要表达的要求 | ||
语调自然,语速适中 | ||
富有表情 | ||
看图说话 | 50% | 紧扣话题或图片,内容具有一定的信息量 |
在叙述中能使用一些较常见的表达自我观念或自我修正的语言 | ||
语言得体、自然、流畅,语法基本无错误 | ||
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 ||
情景反应 | 10% | 能根据当时考室的情况及时与测试教师进行必要的打招呼、请求开始、询问、以及与测试教师告别等交际活动 |
整个测试过程中表情自然、声音洪亮 |
一、考查内容、对象、方式、评价、时间
1.内容
根据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标准对实验操作技能的基本要求进行考查。
学校根据实验条件,从公布的考查题目中,每个学科选择其中三个进行考查。考查前20分钟,考生从相应科目三个题目中随机抽取一题进行考查(三个题目平均分配)。
2.对象
生物实验操作考查对象为八年级学生,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对象为九年级学生。
3.方式
考生根据实验题目进行实验操作。
4.评价
监考教师根据考生的操作情况。成绩评定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
5.时间
由各县(市、区)自定,并按要求上报市教育局中教科和招生办。
二、监考教师的培训与选聘
实验操作的监考教师从各校物理、化学、生物教师中选聘,监考教师一般来自设置考点的学校,各县(市、区)应组织监考教师培训。
三、考点考务管理
考点应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组织本考点各项考务工作。
1.考务安排
各考点应根据实验室、学生数、监考教师数、考生分组等具体情况,做好实验操作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考务细则,安排好实验器材、药品,编制本考点的考务手册。考务手册至少应包括:(1)组织机构名单,(2)岗位设置,(3)考场安排及考点平面图,(4)考生行进路线示意图,(5)考生考试时间、考场安排,(6)监考安排,(7)考查流程及各种铃声信号。
2.考查过程
每场20分钟,其中15分钟为考生实验操作时间,5分钟为监考教师评定等级和实验员教师准备下一场器材药品准备时间。每个考场至少要有两位监考教师,每位教师最多监考6名考生(考点监考教师不足的,由考区统一从外校调配)。考生除试题和必备文具用品外,不得携带任何其他物品。考查过程中考生须在指定位置(单人单桌)完成操作过程,监考教师须认真观察考生的操作过程,不得作任何暗示和指导。考生操作完成后,监考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表现,当场综合评定等级(合格或不合格),并按要求填写于中考实验操作考查成绩登记表中。
3.考后成绩管理
(1)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后,学校应将考生的实验操作考查成绩登记表收齐存档备查(属合并考点的,还应按被合并学校的考生成绩复印一份至被合并学校留存备查)。
(2)各校应于考后一周内填写完实验操作考查情况汇总表,汇总表的电子表格上报各县(市、区)招生办,汇总表打印二份,一份学校留存,一份由各县(市、区)招生办留存。
4.考查流程
步骤 | 时 间 | 操 作 流 程 |
1 | 考前1天 | 后勤人员清理考场,实验员仪器设备到位,实验材料、签牌准备就绪,考查试卷印制完成。 |
2 | 开考前45分钟 | 所有考务工作人员到主考室报到,主考主持考务短会,说明考务工作的主要事项和考场纪律。 |
3 | 开考前25分钟 | 考生持准考证和必备文具到候考室报到,考点工作人员宣布考查纪律和注意事项。 |
4 | 开考前 20分钟 | 考点工作人员组织考生进行实验操作考查题目抽签,抽签前应告诉考生物理和化学使用同一个试题号,抽签后应当场报读考生所抽中的试题号,并将试题号写在考生准考证上。 |
5 | 开考前 3分钟 | 考生持准考证进入考场,监考教师核对考生所坐位置是否正确,分发考查试卷。 |
6 | 考查 期间 | 考生操作 |
7 | 每隔20 分钟 | 重复4,5,6,7步骤,直至考查结束 |
8 | 考查 结束后 | 只完成物理或化学单科考查的九年级考生进行物理、化学考场交换(八年级学生可以直接离开考场)。 |
9 | 考试成 绩上报 | 各考点将每个考生的物理、化学、生物考查成绩合成为该生实验操作考查成绩总评表和物理、化学、生物科实验操作考查汇总表,加盖公章按要求上交或存档备查。 |
市、县(市、区)巡视组应加强考查过程中的巡查工作。派驻考点的巡视员应做好分工,分别位于抽签现场和实验操作现场,特别注意以下环节考点是否按要求做到位。
1.抽签环节
(1)签牌制作应保证各实验题目被考生均等抽取。
(2)学生抽签完后,应当场报读考生所抽中的试题号,并将试题号在考生准考证上注明,防止考生换题(物理和化学捆绑进行抽签)。
2.监考教师评分环节
(1)监督监考教师认真监考,杜绝个别教师只是维持秩序或只完成最后签名;示意监考教师按照命题要求在关键步骤检查考生操作结果。
(2)生物实验操作考查中,抽查考生是否真正看到了显微镜下清晰的物像。
(五)补考办法
1.补考对象:实验操作考查中不合格或缺考的考生;
2.补考时间:具体时间由各县(市、区)制定;
3.补考的考题、考查方式与正常考查规定的相同;
4.补考考务要求与正常考查相同,由各县(市、区)确定一个考点承担补考工作;
2013年龙岩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考查试题(学生用表)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实验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考查时间:15分钟
考 查 内 容 | 实 验 结 果 及 记 录 | ||
1、调节天平平衡 | ①先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把游码移到 ;②再调节横梁两端的 ,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 。 | ||
2、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 ①用托盘天平测固体的质量时,应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 盘,在另一盘里加减砝码; ②当砝码不能再加减时,移动 ,直到天平平衡; ③ 示数加 示数即为此时天平的示数; ④在下列表格中记录固体的质量m。 | ||
3、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 | ①观察:量筒的量程是 ,量筒的分度值是 ; ②测量固体体积: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为 ; ③把固体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读出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 ; ④计算固体的体积:V= ,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 ||
4、实验数据及分析 | 固体的质量m (g) | 固体的体积v (cm3) | 固体的密度ρ (g /cm3) |
物理实验操作考查成绩评定表监考教师用表
学校:
试题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考查时间:15分钟
考查要点 | 评 定 细 则 | 分数 评定 | 考生桌号及姓名 | |||||
1 | 2 | 3 | 4 | 5 | 6 | |||
调节天平平衡 |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0刻线上 2、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刻度盘 | 1分 | ||||||
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 3、用天平测固体质量时,知道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 1分 | ||||||
4、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再加减砝码时,移动游码 | 1分 | |||||||
5、准确记录天平示数 | 1分 | |||||||
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 | 6.正确读出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 1分 | ||||||
7、正确记录两次液面所对应的示数,测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凹面相平 | 1分 | |||||||
8、正确计算固体的体积 | 1分 | |||||||
实验数据及分析 | 9、正确填写实验记录,并正确计算固体的密度 | 2分 | ||||||
整理器材 | 10、将钩码放入盒中,将器 材整齐排放 | 1分 | ||||||
考查成绩 | 6分或6分以上为考查成 绩合格 | 成绩及等第 | ||||||
2013年龙岩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考查试题(学生用表)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实验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考查时间:15分钟
考 查 内 容 | 实 验 结 果 | ||
1.了解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 了解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把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填入考查内容步骤6的实验记录表. | ||
2.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 | ①电流表的两个量程是 A和 A,它们对应的分度值分别为 A和 A. ②电压表的两个量程是 V和 V,它们对应的分度值为 V和 V. | ||
3.设计电路图 | 请在方框内画出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 | ||
4.连接电路 | 按照以上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 ||
5.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测量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把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 ||
6.分析数据,计算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 小灯泡的 额定电压 U(V) | 小灯泡的 额定电流 I(A) | 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P(W) |
实验记录表: | |
7.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 |
物理实验操作考查成绩评定表监考教师用表
学校_______________
试题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考查时间:15分钟
考查要点 | 评 定 细 则 | 分数 评定 | 考生桌号及姓名 | |||||
1 | 2 | 3 | 4 | 5 | 6 | |||
1.了解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 正确地把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填入表格中 | 1分 | ||||||
2.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 | 正确读出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 1分 | ||||||
正确读出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 1分 | |||||||
3.设计电路图 | 在方框内正确地画出电路图 | 1分 | ||||||
4.连接电路 | 电路连接正确 (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处于最大值) | 1分 | ||||||
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合理 | 1分 | |||||||
5.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 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 | 1分 | ||||||
正确测量额定电流并将结果填入表格 | 1分 | |||||||
6.计算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 正确计算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 1分 | ||||||
7.整理实验器材 | 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 1分 | ||||||
考查成绩 | 6分或6分以上为考查成 绩合格 | 成绩 | ||||||
等第 |
2013年龙岩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考查试题(学生用表)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实验三:探究凸透镜(焦距f=________cm)成像的规律考查时间:15分钟
考 查 内 容 | 实 验 结 果 | |||
1、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高度 | 在光具座上正确放置凸透镜、光屏和蜡烛。 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至在 。 | |||
2、探究物距u>2f时像的性质 | ①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地方,使物距u>2f ②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 ③观察像的性质 物距u/cm | 像 的 性 质 | ||
正、倒 | 放大、缩小 | 虚像、实像 | ||
④测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并将测得的数据和像的性质记录在表格中 | ||||
3、探究物距在2f和f之间像的性质 | ①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些,使物距在2f和f之间 ②调节光屏与凸透镜距离,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一清晰的像。 物距u/cm | 像 的 性 质 | ||
正、倒 | 放大、缩小 | 虚像、实像 | ||
③在下表记录物距和像的性质 | ||||
4、探究物距u | ①将蜡烛向凸透镜继续移近,使物距u | 像 的 性 质 | ||
正、倒 | 放大、缩小 | 虚像、实像 | ||
③在下表中记录物距和像的性质 | |
5.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 |
物理实验操作考查成绩评定表监考教师用表
学校_______________
试题三:探究凸透镜(焦距f=________cm)成像的规律考查时间:15分钟
考查要点 | 评 定 细 则 | 给分点 评定 | 考生桌号及姓名 | |||||
1 | 2 | 3 | 4 | 5 | 6 | |||
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高度 | 、在光具座上正确放置 凸透镜、光屏和蜡烛 | 0.5分 | ||||||
2、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至在同一高 度上 | 0.5分 | |||||||
探究物距u>2f时像的性质 | 3、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两倍焦距之外的地方 | 1分 | ||||||
4、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 一清晰缩小的像 | 1分 | |||||||
5、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测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 1分 | |||||||
探究物距在2f和f之间像的性质 | 6、将蜡烛放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 1分 | ||||||
7、调节光屏与凸透镜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清 晰放大的烛焰的像 | 1分 | |||||||
8、记下物距和像的性质 | 1分 | |||||||
探究物距u | 9、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之内 | 1分 | ||||||
10、透过透镜观察像的性质, 记下物距和像的性质 | 1分 | |||||||
整理器材 | 11、实验完毕后,整理器材 | 1分 | ||||||
考查成绩 | 6分或6分以上为考查成绩合格 | 成绩 | ||||||
等第 |
2013年龙岩市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
物理实验操作考查试题(学生用表)
学校_______________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考查时间:15分钟
考 查 内 容 | 实 验 结 果 | ||
放置玻璃板 | 将8开白纸对折成两个16开平放在实验台上,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上。 | ||
调节蜡烛 | 把一段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蜡烛的像,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 。 | ||
做标记,;连线,测量 | 做出标记,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 ||
把实验数据填写在记入表中。 |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 像与物大小比较 |
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 |
物理实验操作考查成绩评定表监考教师用表
学校_______________
试题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考查时间:15分钟
考查要点 | 评 定 细 则 | 给分点 评定 | 考生桌号及姓名 | |||||
1 | 2 | 3 | 4 | 5 | 6 | |||
画出界面 | 将8开白纸对折,展开平放在实验台上(或沿对折线在纸上画线) | 1分 | ||||||
放置玻璃板 | 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或画线)上 | 1分 | ||||||
确定物与像 | 把一段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 | 1分 | ||||||
确定像 的位置 | 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 | 1分 | ||||||
使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并作出标记 | 2分 | |||||||
连线 | 把前后蜡烛位置用线连接 | 1分 | ||||||
测量物像 距离 | 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量出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 1分 | ||||||
记录数据并整理仪器 | 把实验数据填写在记入表中。实验完毕后,整理器材 | 2分 | ||||||
考查成绩 | 6分或6分以上为考查成绩合格 | 成绩 | ||||||
等弟 |
龙岩市2013年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查题卡及评分标准
化学实验题卡(供学生使用)
实验名称:B1 探究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与氧气、酸和盐溶液反应,并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实验要求:1、正确地取用固体药品
2、正确地倾倒和滴加液体药品
3、能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
4、能正确地观察和记录现象
5、做好实验记录
6、归纳出金属可能具有的性质,并得出不同金属活动性强弱的结论
7、实验后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5分钟
实验器材: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镊子、试管、胶头滴管、试管刷、试管架、废液缸、抹布
实验药品:铜片、镁带、铁片、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实验记录纸———————————————
学校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准考号________________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铜、镁与氧气反应 | ||
镁、铁与稀盐酸反应 | ||
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 ||
实验结论 |
实验名称:B2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检验
实验要求:1、正确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2、用正确方法取用固体、液体药品
3、熟练掌握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实验操作步骤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
5、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6、做好实验记录
7、实验后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5分钟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集气瓶、毛玻璃片、烧杯、镊子、火柴、水槽、试管刷
实验药品: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记录纸———————————————
学校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准考号________________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解释(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
连接装置并检验气密性 | ||
制取二氧化碳 | ||
验证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 ||
检验二氧化碳 |
实验名称:B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配制50g 4% 的NaCl溶液)
实验要求:1、正确计算NaCl的质量和H2O的体积
2、正确称量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
3、正确地选择大小合适的量筒
4、正确地使用托盘天平、量筒、滴管、玻璃棒
5、正确进行溶解操作
6、在实验记录纸中按步骤计算出配制50g4%的NaCl溶液时所需NaCl的质量和H2O的体积
7、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5分钟
实验器材:药匙、托盘天平、50mL量筒、10mL量筒、胶头滴管、200mL烧杯、玻璃棒、水槽、试管刷、废液缸、白纸、抹布
实验药品:氯化钠固体
——————————————实验记录纸———————————————
学校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准考号________________
列式计算:配制50g4%的NaCl溶液时所需NaCl的质量和H2O的体积
NaCl的质量(g) | 水的体积(密度为1g/mL) |
实验名称:B4 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待鉴别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试剂瓶上分别贴上标签并注明“样品1”和“样品2”,要求考生取样品时用对应的贴有“样品1”和“样品2”标签的试管)
实验要求:1、正确地倾倒和滴加液体药品
2、正确地使用pH试纸
3、能正确地鉴别物质
4、在实验记录纸中正确地注明鉴别结果并写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所测碳酸钠溶液的pH
5、实验后整理器材
实验时间:15分钟
实验器材: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表面皿、pH试纸、滤纸、标签纸、水槽、试管刷、试管架、废液缸、抹布
实验药品: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实验记录纸———————————————
学校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准考号________________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解释(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 样品1: 样品2: | 化学方程式: 样品1、2分别为: |
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
实验名称: B1探究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序号 | 实验步骤 | 操作要求 | 分值 | 评分标准 |
1 | 铜、镁与氧气反应 | 用坩埚钳夹持一洁净光亮的铜片、镁条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正确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后,将酒精灯熄灭,同时将加热后的铜片和坩埚钳放置在石棉网上。 | 2 | a. 加热方法不正确或实验后铜片或坩埚钳放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 b. 没有及时熄灭酒精灯或熄灭方法不正确的扣1分。 |
2 | 镁、铁与稀盐酸反应 | 用镊子夹取一小段镁带、铁片,送入试管底部,打开盛有稀盐酸的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正确地向试管中倒入(或用胶头滴管滴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并记录现象。 | 3 | a. 先加液体后加固体的扣1分; b. 倾倒或滴加稀盐酸方法不当或有液体溢出的扣1分; c. 加酸过量的扣1分。 |
3 | 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 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铁片,送入试管底部,打开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正确地向试管中倒入(或用胶头滴管滴入)适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 3 | a. 先加液体后加固体的扣1分; b. 倾倒或滴加硫酸铜方法不当或有液体溢出的扣1分; c. 加硫酸铜过量的扣1分。 |
4 | 写出结论 | 在实验记录纸上正确记录上述反应的现象,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最后通过上述反应小结金属的化学性质,并得出不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结论。 | 1 | a. 现象记录不正确的扣1分: b. 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扣1分; c. 没有小结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的或小结不正确的扣1分。 |
5 | 整理器材 | 把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清洗器材并整理复位。 | 1 | a. 随意倒废液,未清洗整理器材扣1分。 |
实验名称: B1探究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考生 | 实验操作得分 | 成绩 等第 | ||||||
考号 | 姓名 | 步骤1 | 步骤2 | 步骤3 | 步骤4 | 步骤5 | 合计 | |
监考老师: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B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检验
序号 | 实验步骤 | 操作要求 | 分值 | 评分标准 |
1 | 连接装置并检验气密性 | 将橡胶塞缓缓转动塞紧试管口;将导管的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双手握住试管检查装置气密性,看导管口有无气泡冒出。 | 1 | a. 未检查气密性或检查方法错误不得分。 |
2 | 加石灰石 | 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用镊子取适量石灰石放入试管口,竖立试管,使石灰石滑入试管底部;盖好试剂瓶并放回原处,标签向实验者。 | 2 | a. 从试剂瓶取用石灰石方法不当扣1分; b. 石灰石加入试管方法不当扣1分。 |
3 | 加稀盐酸 | 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加酸量不超过试管的1/3,无滴洒;塞紧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实验者。 | 2 | a. 瓶塞非倒放或标签方向不正确扣1分; b. 加酸过量或酸有外溢扣1分。 |
4 | 固定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满 | 用铁夹夹住试管的中上部,用集气瓶正确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 | 2 | a. 装置固定位置不当扣1分; b. 收集或验满方法不当扣1分。 |
5 | 检验二氧化碳 | 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加澄清石灰水量不超过试管的1/3,无滴洒;塞紧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实验者。往试管内通入二氧化碳。 | 2 | a. 取石灰水方法不当扣1分; b. 未检验或检验方法不正确扣1分。 |
6 | 整理器材 | 拆除实验装置、将废弃物放入指定容器,清洗并整理器材。 | 1 | a. 装置拆除方法错误或随意倒废弃物、未清洗整理好器材不得分。 |
实验名称: B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检验
考生 | 实验操作得分 | 成绩 等第 | |||||||
考号 | 姓名 | 步骤1 | 步骤2 | 步骤3 | 步骤4 | 步骤5 | 步骤6 | 合计 | |
监考老师: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B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配制50g 4%的NaCl溶液)
序号 | 实验步骤 | 操作要求 | 分值 | 评分标准 |
1 | 计算NaCl和H2O的用量 | 在答题卡上按步骤计算: NaCl的质量=50g×4%=2g H2O的质量=50g-2g=48g H2O的体积=48g÷1g/mL=48mL | 1 | a. 没有按步骤计算的以及NaCl或H2O的用量计算错误的扣1分。 |
2 | 调节天平 | 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左右盘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同时把游码移到2g位置上。 | 2 | a. 未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或未放相同质量的纸扣1分; b. 未把游码移到2g位置上的扣1分。 |
3 | 称量NaCl固体 | 开启试剂瓶,瓶塞倒放桌面上,用药匙取适量NaCl固体轻抖手腕加入左盘纸上,直到天平平衡;盖好试剂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实验者,同时将游码移回零刻度线。 | 3 | a. 瓶塞未倒放、称量方法不当或不准确的扣1分; b. 多余药品倒回试剂瓶或称量后没盖好试剂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实验者的扣1分; c. 游码未归零的扣1分。 |
4 | 量取水 | 取50mL量筒,把水注入量筒内接近48mL时;将量筒平放,视线与液面凹面最低点平视;改用胶头滴管加至48mL。 | 2 | a. 量筒规格取用错误或胶头滴管使用错误的扣1分; b. 读数时视线没与液体凹面平视的扣1分。 |
5 | 溶解 | 把2g NaCl 固体全部倒入烧杯中,无洒落;将量筒紧靠烧杯,把48mL水倒入烧杯中;用干净玻璃棒轻轻搅拌,至 NaCl 固体完全溶解。 | 1 | a. NaCl和水倒入烧杯时外溢或NaCl固体溶解不完全的扣1分。 |
6 | 整理器材 | 把NaCl溶液倒入指定容器内,清洗器材并整理复位 | 1 | a. 随意倒NaCl溶液,未清洗整理器材扣1分 |
实验名称:B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配制50g 4%的NaCl溶液)
考生 | 实验操作得分 | 成绩 等第 | |||||||
考号 | 姓名 | 步骤1 | 步骤2 | 步骤3 | 步骤4 | 步骤5 | 步骤6 | 合计 | |
监考老师: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B4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序号 | 实验步骤 | 操作要求 | 分值 | 评分标准 |
1 | 取样(待鉴别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 打开贴有标签“样品1”的试剂瓶,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向贴有标签“样品1”的试管中倾倒适量的待测试液1,并将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然后打开贴有标签“样品2”的试剂瓶,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向贴有标签“样品2”的试管中倾倒适量的待测试液2,并将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 | 2 | a. 出现瓶塞非倒放或标签方向不正确扣1分; b. 加液过量或有液体溢出扣1分。 |
2 | 鉴别 |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振荡并观察现象,然后正确地填写鉴别结果。 | 2 | a. 滴管使用不当扣1分; b. 未振荡或振荡不正确以及鉴别错误的扣1分。 |
3 | 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 将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表面皿上,然后用试管取少量鉴别出的碳酸钠溶液,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碳酸钠溶液到pH试纸上,半分钟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定的pH必须大于7),并记录。 | 4 | a. 未取样或直接将pH试纸放入溶液内的扣1分; b. 取液体样品过量或有液体溢出的扣1分 c. 未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的扣1分; d. 不能正确读出并记录溶液pH的扣1分 (备注:若步骤2中鉴别错误导致步骤3中取样错误不扣分) |
4 | 写出结论 | 正确地注明鉴别结果并写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所测碳酸钠溶液的pH。 | 1 | a. 鉴别结果不正确或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以及碳酸钠溶液的pH记录不正确的扣1分。 |
5 | 整理器材 | 把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清洗器材并整理复位。 | 1 | a. 随意倒废液,未清洗整理器材扣1分。 |
实验名称: B4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考生 | 实验操作得分 | 成绩 等第 | ||||||
考号 | 姓名 | 步骤1 | 步骤2 | 步骤3 | 步骤4 | 步骤5 | 合计 | |
监考老师: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
学校 姓名 班级 学号
试题1:使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
考查项目 | 操作要点 | 满分值 | 考评得分 | ||
一、认识显微镜 | 2 | ||||
二、使用显微镜 | 1.取镜安放 | 1 | |||
2.对光 | 2 | ||||
3.放置玻片标本 | 1 | ||||
4.观察 | 2 | ||||
5.收放 | 1 | ||||
三、实验常规 | 1 | ||||
考评总得分 | |||||
考评成绩 | 合格 | 监考教师(签名) | |||
不合格 |
八年级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
(教师评分参考)
试题1:使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
考查项目 | 操作要点 | 满分值 | 考评参考 |
一、认识显微镜 | 2 | 能说出显微镜主要构件的名称和用途 | |
二、使用显微镜 | 1.取镜安放 | 1 | 双手取镜,显微镜放位正确,目镜、物镜安装正确 |
2.对光 | 2 | 转动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使视野呈雪白色 | |
3.放置玻片标本 | 1 | 使观察物正对通光孔中心 | |
4.观察 | 2 | 先用粗准焦螺旋下降物镜,再上升物镜,至视野中出现物象;然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 |
5.收放 | 1 | 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擦拭;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处;反光镜放在直立位置 |
三、实验常规 | 1 | 实验态度端正、器材无损坏、实验桌及器材整理整洁 |
学校 姓名 班级 学号
试题2: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考查项目 | 操作要点 | 满分值 | 考评得分 | ||
一、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 1.玻片、盖片准备 | 1 | |||
2.滴加生理盐水 | 1 | ||||
3.取口腔上皮细胞 | 2 | ||||
4.制片 | 2 | ||||
5.染色 | 1 | ||||
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 2 | ||||
三、实验常规 | 1 | ||||
考评总得分 | |||||
考评成绩 | 合格 | 监考教师(签名) | |||
不合格 |
八年级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
(教师评分参考)
考查项目 | 操作要点 | 满分值 | 评分参考 |
一、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 1.玻片、盖片准备 | 1 | 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 |
2.滴加生理盐水 | 1 | 用滴管在盖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 | |
3.取口腔上皮细胞 | 2 | 先漱口,再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轻刮几下 | |
4.制片 | 2 | (1)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2)盖上盖玻片,装片上不出现气泡 | |
5.染色 | 1 | 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并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 | |
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 2 |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视野中找到细胞物象,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 |
三、实验常规 | 1 | 实验态度端正、器材无损坏、实验桌及器材整理整洁 |
八年级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
学校 姓名 班级 学号
试题3: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考查项目 | 操作要点 | 满分值 | 考评得分 | ||
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 1.玻片、盖片准备 | 1 | |||
2.滴加清水 | 1 | ||||
3.切取洋葱表皮细胞 | 2 | ||||
4.制片 | 2 | ||||
5.染色 | 1 | ||||
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 2 | ||||
三、实验常规 | 1 | ||||
考评总得分 | |||||
考评成绩 | 合格 | 监考教师(签名) | |||
不合格 |
八年级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
(教师评分参考)
试题3: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考查项目 | 操作要点 | 满分值 | 评分参考 |
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 1.玻片、盖片准备 | 1 | 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 |
2.滴加生理盐水 | 1 | 用滴管在盖玻片滴一滴清水 | |
3.取口腔上皮细胞 | 2 | (1)用刀片窃取一块洋葱鳞片叶(大约1cm2) (2)用镊子撕取鳞片叶的内表皮 | |
4.制片 | 2 | (1)将撕取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并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 (2)盖上盖玻片,装片上不出现气泡 | |
5.染色 | 1 | 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并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 | |
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 2 |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视野中找到细胞物象,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 |
三、实验常规 | 1 | 实验态度端正、器材无损坏、实验桌及器材整理整洁 |
学校 姓名 班级 学号
试题4:观察双子叶植物(大豆、花生等)种子的结构
考查项目 | 操作要点 | 满分值 | 考评得分 | ||
一、观察双子叶植物(大豆、花生等)种子的结构 | 1.观察种子的外形 | 2 | |||
2.露出胚 | 2 | ||||
3.观察内部结构 | 3 | ||||
4.对照图示回答 | 2 | ||||
二、实验常规 | 1 | ||||
考评总得分 | |||||
考评成绩 | 合格 | 监考教师(签名) | |||
不合格 |
八年级生物实验操作考查评分表
(教师评分参考)
考查项目 | 操作要点 | 满分值 | 评分参考 |
一、观察双子叶植物(大豆、花生等)种子的结构 | 1.观察种子的外形 | 2 | 能识别种脐 |
2.露出胚 | 2 | 在种脐的对侧用解剖刀划一个小口,将种皮剥离下来,露出胚 | |
3.观察内部结构 | 3 | (1)能识别子叶; (2)掰开两片子叶,从连接胚轴的部位切下一片子叶; (3)用放大镜观察胚根、胚轴和胚芽等各个部分 | |
4.对照图示回答 | 2 | 能据图回答出双子叶植物胚的各部分结构 | |
二、实验常规 | 1 | 实验态度端正、器材无损坏、实验桌及器材整理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