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 |
教学目标 | 1.交流平台,交流预测的好处,使学生喜欢预测,善于预测。 2.识字加油站,复习查字典认识生字,识记生字。 3.词句段运用,认真读词语,区分多音字读音,朗读句子,注意标点符号 的用法,积累语言。 4.通过诵读,体会谚语,帮助小学生积累和团结有关的句子。 | |
重点难点 | 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谚语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难点: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谚语的大致意思。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预测的方法。 师:在平时的阅读中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预测的方法和技巧?(板书:预测) 预设:通过标题/插图/文章内容进行预测。 1.预测的好处。 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预测有什么好处? 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相机出示) 2.更多预测的好方法 师:为了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预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1组交流:结合某篇文章或一本书,说说自己 做法和收获。(相机出示《总也不倒的老屋》阅读体验) ②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 ③教师评议并小结。 为了预测得更准确,我读书更仔细了,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相机出示) 1组交流:结合某篇文章或一本书,说说自己都 注意到了哪些更多的细节。(相机出示《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阅读体验) ②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 ③教师评议并小结。 我在图书馆里找书看时,会先看标题,猜猜书的大致内容,再决定要不要看这本书。(相机出示) 1组交流:结合自己到图书馆找书的一次经历,说说 自己的做法和感受。相机出示《小故事,大智慧》标题推测。 ②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 ③教师评议并小结。 3.教师小结:在阅读中,除了猜读法,还有浏览法、扫读法、跳读法、寻读法等,希望同学们在阅读实践中,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相机出示阅读方法) 三、识字加油站。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过渡语:在阅读的过程中,字典是各不可缺好的工具,接下来我们来复习一些查字典的方式。(出示部首查字法儿歌) 1.小组学生合作,查字典完成表格。(课件出示) (板书:查字典) 2.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表格,师生评议。 3.教师小结。 4. 认读生字:指名读,指名领读,齐读。(课件出示词语) 5.识记生字。 四、词句段巩固。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 1.师:读读下面的词语(课件出示词语),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多音字) 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词语,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分组出示多音字,讲解读音的规律。(课件出示) 师:(课件出示数字成语)这些词语又有什么特点呢? 百发百中 四面八方 七上八下 百战百胜 四通八达 七嘴八舌 百依百顺 四平八稳 七手八脚 师小结:这三列成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板书:带数字的成语) (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词语,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齐读。 (2)和同学交流你积累的类似的成语。 (3)教师评议,课件小结。(课件出示) 千言万语 千方百计 五颜六色 千呼万唤 千姿百态 三心二意 千辛万苦 千锤百炼 七零八落 师: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在写作文的时候,都免不了要有人“说话”。尤其是写人,语言描写可是很重要的一环,用好了,可以让人物更传神、更出彩呢! 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句子) (1)学生自由读句子。 (2)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从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举例说明。 第一,提示语在前,说的话在后,“说话人”后加冒号。(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情况,也是最简单的:只要在“说话人说”的后面加上冒号,然后用引号将他说的话引起来就可以了 第二,提示语在中间,说的话在两边,“说话人”的后面可是用逗号的。(课件出示) 师:这种情况就稍微复杂一点了, 一般用于说的话比较长,并且话有两层意思的情况。说话人的话仍然是用引号引起来, 不过要记得哦,“说话人说”的后面可是用逗号的。 第三,提示语在后面,说的话在前面,“说话人说”的后面是直接用句号哦。(课件出示) 这种情况下,“说话人说”的后面是直接用句号哦。因为,这是一句话的结束。 五、日积月累。 板块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1)人心齐,泰山移。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师范读谚语,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板书:谚语) 3.小组交流,深入体会。 4.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相机出示) (1)人心齐,泰山移。 意思:只要人们心向一处,共同努力,就能发挥出移动高山的巨大力量,克服任何困难。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意思: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意思: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 三个帮。 意思:一个人的能力是很单薄的,但是如果有大家的帮忙就能办得更好。 3.自由朗读,背诵积累。(课件出示俗语) 4.师小结:这四句俗语都表达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主 题,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能发挥这种精神,团结互助,互相友爱!(课件出示) | |
板书设计 | 语文园地 预测 查字典 带数字的成语 提示语 谚语 | |
课后反思 |
学习目标:
1、和同学交流课内外阅读时遇到的具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
2、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3、通过看图、感悟、诵读,理解并体会古诗,积累《所见》一诗。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难点: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教法学法:
图文结合 讨论交流 感情诵读
学习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阅读记录表
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
二、交流平台
(一) 师:孩子们,老师在读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很不一样,具有新鲜感的句子。
课件出示: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齐读句子。
1、 师:这个句子选自我们这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你觉着这个例句什么地方具有新鲜感?和同桌交流交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歇突出了窗外的安静。)
再读句子。
3、拿出课文纸,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四人以小组交流具有新鲜感的地方。 指名交流。
4、师: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该如何做呢?
板书:摘抄积累 反复阅读
5、抄写积累的有新鲜感的句子。
(二)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篇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师范读。
自由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选择自己热爱的,能为别人做奉献的事业。)
在这篇散文诗里,老师很喜欢这一句有新鲜感的句子。
出示: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句子,其他人边听边想:什么地方有新鲜感?
预设:更夫。(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来提醒人们时间的人。)
说了说这句话蕴含的丰富哲理。
2、默读诗歌,画一画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三)读一读自己所积累的词句。
师:就像旅行总能看到新鲜的风景,阅读时我们也总能遇到新鲜的词句。在平时的课内外阅读中,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不仅要摘抄积累下来,还要反复阅读。
三、日积月累
(一)师:童年是最幸福的,因为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丰富多彩。老师想请你们回忆一下,你最难忘的童年趣事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告诉大家。
生自由表达。
师:假如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那个时候的孩子喜欢玩些什么,一定很有意思。
生读:《村居》 师: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在干什么?(放纸鸢)
生读:《宿新市徐公店》 师:这些孩子又在干什么?(追黄碟)
生读:《小儿垂钓》 师:这个孩子在干什么?(钓鱼)
(二)出示:《所见》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袁枚笔下的这个孩子在干什么。
2、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师: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顺了,还不算会读。我们还要读好诗歌的节奏。师范读。各种形式诵读。
3、孩子们,请你们看看这幅图,谁能告诉我“牧童”是做什么的?
4、齐读,想想:牧童在干什么?板书:牧童
根据回答板书:骑黄牛、唱着歌、听到蝉叫、闭口站立。
5、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师:孩子们,看,这个小牧童起着黄牛,嘴里还唱着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嘹亮)从哪儿看出来的?(振林樾)什么意思?(在林中回荡)
小牧童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蝉在鸣叫。师点明:鸣就是鸣叫的意思。
小牧童听见蝉在鸣叫心里——想要捕蝉。谁来说说“欲”的意思。你怎么知道牧童想要捕蝉呢?立是什么意思?
6、袁枚笔下的牧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悠闲自在、机智聪明、活泼可爱)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朗读。读出他的——
7、师:这首诗很简单,我相信你们很快就能背诵下来。自己先试着背一背吧。
指名背。齐背。(节奏)
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1.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2.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一、谈话导入。
这一单元学完了,我们有了许多收获。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板块,一起学习里面的知识,汲取里面的营养。(板书课题)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们发现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出现的位置了吗?
(1)有的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2)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
2.这样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呢?
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3.学生交流。
(1)找到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我们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带有“虫”和“鱼”的生字的动物图片。
(1)说说这些图片上都有哪些动物。
(2)同桌间互相交流。
(3)课件出示:
蝌蚪 飞蛾 螃蟹
鲤鱼 鲫鱼 鲨鱼
(4)师领读,指名读,自由读。
2.课件出示会认字:“蝌、蚪、蛾、鲤、鲫、鲨”。
3.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4.利用规律拓展识字。
(1)出示“螳螂”二字及图片,让学生猜读。
(2)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进行识记,明白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规律。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师生一起看“词句段运用”。
(1)教师引导:看到下面的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2)指名读,教师正音:“颤”是翘舌音;“巍”和“哄”是第一声。
(3)提问:你能给这些词语分类吗?
引导学生把这些词语按照描写人物的动作、情态和描写环境三种类型进行分类,并选择两个词语写句子。
(4)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拓展ABB式词语。
2.学习补充句子。
(1)出示句子:车站的人可真多……
指导学生补充的内容:写出人多的场面。(可以从人的数量、动作等方面写)
(2)出示句子: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指导学生补充的内容:写出夏天夜晚的场景。(可以从夏天的夜晚最喜欢干的事情、听的声音、看的景色等方面来写)
五、学习“日积月累”。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2.生自由读古诗。
朗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多音字“发、朝、还、重”的读音。
3.指名读,齐读。
(二)品读古诗,感悟意境。
1.提问: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要走多远的路?要多长时间到?(板书:白帝城—江陵)
2.千里之遥的江陵,真的用一天时间就可以到达吗?(不可以)那为什么诗人还说“一日还”?(小舟速度之快,诗人心情之愉悦。)
3.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两岸不断传来猿猴的叫声,轻便的小船已经穿过重重的山岭。)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什么心情?(喜悦和激动)
4.指导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语文园地
关键语句 形声字
选词语写句子 补充句子
白帝城—江陵
本次在指导学生学习“识字加油站”时,我特地把名称中分别带有“虫”和“鱼”这两个生字的动物图片放出来给同学们看,让他们自己说说这些图片上都是什么动物。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并通过观察图片和字形特点,总结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可以帮助他们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在指导学生学习“词句段运用”时,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参加交流、讨论,从而更好地体会围绕关键词句写句子的方法。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搜集各种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交流同学们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自由写一篇习作,培养习作兴趣。
3、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4、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读懂长句子。感受课文描述的美好画面。
教学工具:搜集自己准备讲的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发生许多事,用你的双眼,每天都能发现许多事。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大家了解的奇妙的世界。
二、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
口齿清晰,表达流畅。倾听者要认真倾听,随时提出问题。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
3、组内交流,评比。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表达最优秀的同学。
2、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也可以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习 作
一、开启思路
回忆你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想象,注意想想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二、交流探讨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三、学生试写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四、展示交流
1、同桌之间互读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2、请一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五、作文赏析
1、教师选择两至三篇作文朗读,学生赏析。
2、全班评议:你觉得哪里写得好?为什么?还有哪里需要改进?
修 改 环 节
六、修改习作
1、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2、誊写习作。注意书写工整。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读成语
2、启发学生发现成语的构成,理解成语。说说自己平时积累过的这类成语
例:心心相印、夸夸其谈、芸芸众生、欣欣向荣、沾沾自喜、 津津乐道、息息相通、高高在上、跃跃欲试、循循善诱┄┄
二、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教师检查。
三、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古诗,很多古诗的内容是反映纯真的友情、浓浓的乡情和永恒的亲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各自轻声读书上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4、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7、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
四、趣味语文
1、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名人说过的话叫──?
精炼著名的话叫──?
宣誓所说的话叫──?
临走写下的话叫──?
2、读一读。
a、自主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
b、指名读。
3、想一想。
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
a、小组说。
b、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