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9-2020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有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50:11
文档

2019-2020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如下各示意图,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情景,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B.C.D.2.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A.一枚大头针B.一头奶牛C.两个鸡蛋D.一张书桌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
推荐度:
导读2019-2020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如下各示意图,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情景,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B.C.D.2.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A.一枚大头针B.一头奶牛C.两个鸡蛋D.一张书桌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
2019-2020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如下各示意图,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情景,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A.  B. 

C.  D. 

2.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

A. 一枚大头针 B. 一头奶牛 C. 两个鸡蛋 D. 一张书桌

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4.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A. 用吸管喝饮料 B. 拦河坝做的下宽上窄

C. 雪橇做的比较宽大 D. 刀口磨的很锋利

5.沿海群众下海涂作业时由于涂泥软,容易导致人们的双腿无法从涂泥里拔出,而发生危险。相传唐朝年间,祝氏太婆创造了如图甲所示的“泥马”解决了以上危险。当人们骑“泥马”下海涂作业如图乙所示时不会陷入海涂的原因是

A. 人受到的重力减小了 B. 海涂受到的压力减小了

C. 海涂受到的压强减小了 D. 人的惯性减小了

6.2018年10月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成功。AG600在空中水平飞行时

A. 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 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 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 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7.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如图所示的“试弓定力“就出自其中,下列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 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

B. 秤砣的重力与所挂重物的重力

C. 杆秤对弓的拉力与弓的重力

D. 弓对重物的拉力与所挂重物的重力

8.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B. 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C. 冰壶底面打磨得很光滑 D. 给车轴加润滑油

9.在2019年春晚舞台,魔术师刘谦给观众带来魔术节目:魔壶图所示。他将矿泉水倒入银色水壶中,却从壶中倒出了红酒、豆汁、红茶如果刘谦使用的就是一只普通的水壶,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壶利用了伯努利原理

B. 水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 除了壶嘴,壶身其余部分必须和大气完全隔绝开

D. 为了多装入一些液体,只需要把壶身做得更高一些即可

10.如图所示的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是

A.  B. 

C.  D. 

11.前行的公交车内,某时刻悬挂在横杆下的拉手突然向公交车的右侧飘起,公交车正在

A. 直行急加速 B. 直行急刹车 C. 向左急转弯 D. 向右急转弯

12.小阳利用小车、多个相同砝码等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可将小车换成等大的木块

B. 图甲中通过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来判断二力是否平衡

C. 在图甲中的左盘内再放一个砝码,小车将向左匀速运动

D. 图乙中桌面倾斜不影响该实验探究

13.如图所示,柱形杯内放有一块冰,冰对杯底的压强为p冰,冰熔化成水后对杯底的压强为p水,比较两压强不计蒸发 

A. p冰水 B. p冰水 C. p冰水 D. 无法比较大小

14.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等质量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此时甲、乙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将乙试管调整为竖直放置,乙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为,则以下压强关系正确的是

A. , B. 

C. , D. ,

15.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在两个已知 ,那么物体 B 受物体 A 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A. 5N、3N B. 5N、2N C. 2N、3N D. 3N、5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6.0分)

16.如图所示,在墙上贴画时,可以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画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重力的______方向总是的。若按如图所示,把画粘贴牢固,此时画所受到的是______力选填“平衡”或“非平衡”。

17.班级大扫除,小亮提起水桶将部分水洒在地面上,放回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将变______;擦黑板时把黑板擦用力压在黑板上去擦,这是通过______来增大摩擦;拍打衣服时粉笔灰从衣服上脱落,是利用粉笔灰有______的性质实现的。

18.如图所示,是孙老师在物理课堂上做的一个演示实验:把一个生鸡蛋A快速地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的生鸡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撞击,结果每次都是______选填“A”或“B”鸡蛋被撞破,A对B的作用力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对A的作用力

19.如图所示,茶壶质量500g,内装1kg水,则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______N;水面以下10cm深处茶壶侧壁受到的水的压强是______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茶壶缓缓倾斜,水刚好从壶嘴流出时,壶嘴处水面______选填“略高于”“略低于”或“相平于”壶内水面。

20.用图示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应选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滑块;小军进行了如下实验:让滑块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记下滑块停在棉布上的位置;移开棉布,让滑块从B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记下滑块停在木板上的位置,则滑块两次滑行时的惯性大小______,小军实验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

21.如图甲,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压强值,此时大气压强的值为______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若气压不变,在水银管内只装人730mm的水银,并在下端垫一张纸片,如图乙,此时悬空玻璃管里的水银会不会从纸片处流出?

答: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

22.2019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给我国多地带来强降雨,导致多地许多汽车被淹。一辆汽车不幸被淹没,已知该车的质量为1600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车门在水中的平均深度为1m,车门的面积为求:取

雨水对车门产生的压力;

大雨过后,该车正常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23.将平底薄壁直圆筒状的空杯,放在饮料机的水平杯座上接饮料。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饮料出口的横截面积,饮料流出的速度,杯高,杯底面积,g取

装满饮料时,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多大?

饮料的密度为多大?

设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也为,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后关闭开关,杯对杯座的压强为多大?

24.如图是一个饮水机的简化示意图饮水机的外壳被省去了,支撑水桶的地方并不密封。水桶被倒扣在饮水机上后,桶中的水会流到下面的储水盒里,当满足一定条件后,水不再往下流;打开储水盒上的龙头,流出一些水后,桶中的水又继续流动。那么

储水盒里的水面到达______位置选填“A”或“B”,水桶里的水才不再往下流;

某时刻,桶中的水处于静止状态,桶中的水面与储水盒里的水面的高度差为h,那么桶外大气的压强与桶内水面上方的压强差是多少?

若桶底裂了一个缝,将出现什么现象?

若将水桶口向上放在桌子上,如图2所示,将一根管子的一端插入水桶中,从另一端吮吸,待水到达管中一定位置后,水会自动从管中流出养金鱼的人给鱼缸换水也常用这种方法。设当地的大气压为,水面距桶口的高度为请通过计算说明,管子中的水至少要被“吸”到什么位置时,桶中的水才会自动从管子中流出?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5.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安全带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我国2017年生产各种汽车2300多万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汽车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汽车安全带是用于保护驾乘人员的装置,尤其在行驶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图甲。安全带结构一般由软带等部分组成。汽车正常行驶时,卷带装置中的卷收器借助弹簧,如图乙,使软带随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且不会松弛。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卷收器内的敏感元件将驱动锁止机构锁住卷轴,使软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当汽车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系上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由于______而造成伤害。

汽车制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能自由伸缩

B.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松一些

C.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不能被拉动

D.汽车突然启动时,安全带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______。

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天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警示牌,请你为警示牌写一句安全标语:______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6.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拉动木块,请画出木块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27.如图,雨燕沿虚线方向匀速自由飞翔,在图中画出雨燕所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0分)

28.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欣同学利用木条、橡皮泥、包装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

如图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条上方,木条把包装带撕成相同宽度的两段,并将两段包装带绕过橡皮泥,且在包装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通过观察对比橡皮泥上端的变化,小欣同学可得出结论:______相同时,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小欣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装带撕成______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______数量的钩码;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叫______。

橡皮泥被压后会留下凹痕,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29.小明用一根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薄玻璃管、薄橡皮膜、刻度尺、烧杯和水已知,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将玻璃管的一段用细线扎好

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往玻璃管内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为止如图所示测出薄膜到水面和液面的距离分别为和

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

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插入水中,薄膜向上凸起,说明______;玻璃管浸入水中越深,薄膜向上凸起程度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待测液体的密度______;

30.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

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和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向右拉,、和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丙、丁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据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______cm;乙图中测力计读数为______N。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伸长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______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当标识刚好位于刻度尺上位置时,位于刻度尺上______cm位置。现手持细绳两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______。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B

解析:解:

A、图中两个力的作用点不同,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A错误;

B、图中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所以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B正确;

C、图中两个力的方向不同,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C错误;

D、图中两个力的大小不同,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力的三要素包含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是一道基础题。

2.答案:C

解析:解:A、一枚大头针的质量非常小,受到的重力也非常小,一般不超过,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头奶牛的质量在30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两个鸡蛋的质量在左右,受到的重力为,故C符合题意;

D、一张书桌的质量在1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答案:C

解析:解: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茶杯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茶杯。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相同,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力,但两者大小相等,故A错误;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茶杯对桌面施加了一个作用,故施力物体是茶杯,受力物体是桌面。故B错误;

CD、当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若在竖直方向上不再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但两者不是同一个力。可以从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去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加这种作用的是施力物体,承受这种作用的是受力物体。

压力是从力的作用效果的角度命名的,弹力是从力的性质命名的,压力是弹力的一种。根据弹力的产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可以做出判断。

此题考查了弹力的产生、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力的定义等知识点。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但压力永远不会是重力。

哪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压力,该物体就发生了弹性形变。

4.答案:A

解析:解:A、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故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

B、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増大,这样可承受更大的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

C、雪橇做的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刀口磨的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大气压的应用大多是利用内外的气压差,所以要判断是否是大气压的应用,要注意有没有形成这个“气压差”。

此类题举出的例子一般都是学生平时接触过的,上课时老师有讲过,或是平时练习时有做过的,所以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留心这类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

5.答案:C

解析:解:

A、人在骑“泥马”下海涂作业时,人的质量不变,根据可知人受到的重力不变,故A错误;

B、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人在骑“泥马”下海涂作业时,海涂受到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和“泥马”的重力之和,海涂受到的压力增大了,故B错误;

C  由图可知,“泥马”与海涂的接触面积较大,这样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海涂的压强,所以就不会陷人海涂,故C正确;

D、人在骑“泥马”下海涂作业时,人的质量不变,所以人的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分析重力的变化;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该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考查了重力、压力、惯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减小压强的方法,属于综合性题目。

6.答案:C

解析:解:由于两栖飞机机翼的形状是“上凸下平”,同一股气流在相同时间内通过机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通过时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时的路程小,速度小,压强大,故机翼下方压强大于上方压强,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

故选:C。

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此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平时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7.答案:D

解析:解:

A.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秤砣的重力与所挂重物的重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的物体上,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由图知,杆秤对弓的拉力与弓的重力,力的大小不同,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弓对重物的拉力与所挂重物的重力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则弓对重物的拉力与重物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要注意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8.答案:B

解析:解:

A、旱冰鞋上装了轮子,是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故A错误;

B、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

C、冰壶底面打磨得很光滑,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错误;

D、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本题在考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并学会应用。

9.答案:B

解析:解:A、伯努利原理就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而水壶并没有利用这一原理,故A错误;

B、水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连通器,因此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B正确;

C、除了壶嘴,在壶盖上通常要有一个小孔,用来与大气相通,从而使内外气压平衡,故C错误;

D、根据连通器原理,当壶中装同种液体,液体不流动时液面保持相平,因此,只把壶身做得更高一些不能达到多装液体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B。

水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连通器,当液面不流动时保持相平;在壶盖上,通常要有一个小孔,用来与大气相通,从而使内外气压平衡。

本题考查了对水壶结构的了解,认识连通器的特点及原理,同时了解伯努利原理和大气压在水壶中的作用,可顺利做出判断。

10.答案:B

解析:解:AB: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故A正确、B错误;

CD、g是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与重力、质量无关,在同一地点是一个定值,故CD正确;

故选:B。

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g是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与重力、质量无关。

本题主要考查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质量、重力系数g的知识,常见题目。

11.答案:C

解析:解:挂在横杆下的拉手随车一起运动,以公交车为参照物时,拉手向公交车的右侧飘起,是由于拉手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原来的运动状态,可能是公交车向左急转弯。

故选:C。

一切物体,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根据惯性知识进行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惯性的性质,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12.答案:B

解析:解:

A、实验时,要尽可能的使摩擦力小些,若将小车换成等大的木块,用滑动摩擦来代替滚动摩擦使得摩擦力增大,故A错误;

B、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因此实验中通过小车是否静止或匀速运动来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故B正确;

C、在图甲中的左盘内再放一个砝码,左侧的拉力大于右侧的拉力,小车将向左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

D、图乙中若桌面倾斜,两侧的拉力大小虽然相等,但小车在斜面上重力和支持力方向不相同,重力和支持力不平衡,小车不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桌面倾斜会影响该实验探究,故D错误。

故选:B。

影响摩擦力的方法是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让两接触面分离;

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是用静止的物体进行探究的,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是推理得到的。

13.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压力、压强知识的理解、公式的应用;深入理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及质量与物体的状态无关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不论是冰还是水,在此题中容器为圆柱形,压力都等于重力,利用压强的定义式分析可选出正确答案。

【解答】

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对杯底的压力不变;但后者受力面积变大,根据可得压强变小,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甲容器中的液体体积要比乙容器小,因液体质量相同,所以根据可知,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密度大,即;

又因为两试管中液面等高,所以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

当竖直放置时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因为两试管底面积相同,液体质量相同,故压强相同,,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甲乙两种放置方法,,由液体质量相同,可得液体的密度关系,又因为h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当竖直放置时判断压强大小。

根据图中所装液体情形和质量相等找出液体密度关系是本题关键;利用控制变量法作定性分析。

15.答案:B

解析:解:A在水平向受拉力及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由二力平衡可得,A受B的摩擦力;

对整体进行分析,则整体在水平向上受、及地面对B的摩擦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故三力的合力应为零,则摩擦力;

故选:B。

解题时分别通过以A和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二力平衡及力的合成可得出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及力的合成,注意整体法在物理学解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注意灵活应用。

16.答案:竖直向下;平衡

解析:解: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吸引的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是重锤线。重锤由于重力的作用处于竖直位置,若画的竖边和它平行,就说明相画挂正了。

画挂正后,画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使其不会掉下去。此时画的重力和墙壁对它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画保持静止。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平衡。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若相框的竖边和它平行,就说明相框挂正了。

根据画的状态判断它是否受平衡力。

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利用重锤线可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还可以检查墙上的画是否挂正。

17.答案:小   增大压力   惯性

解析:解:小亮提起水桶将部分水洒在地面上,水的重力减小,放回后水桶对地面的压力变小,根据知,压强将变小;

擦黑板时把黑板擦用力压在黑板上去擦,这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粉笔灰原来在衣服上是静止的,当用力拍衣服时,衣服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由静止变为运动,而粉笔灰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粉笔灰脱离了衣服。

故答案为:小;增大压力;惯性。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根据分析放回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变化;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的大小比较、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和惯性的了解与掌握,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8.答案:B   等于

解析:解:

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

在撞击瞬间,A蛋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产生对A蛋壳向前的作用力,使A蛋壳接触处所受的合力比B蛋壳的小,因此B蛋壳易被撞破。

故答案为:B;等于。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A蛋碰撞瞬间,对A蛋壳和B蛋壳进行受力分析判断。

解该题关键要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以及A蛋壳和B蛋壳的受力情况。

19.答案:15      相平于

解析:解:

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压力;

水面以下10cm深处茶壶侧壁受到的压强。

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面保持相平,当茶壶缓缓倾斜,水刚好从壶嘴流出时,壶嘴处水面相平于壶内水面。

故答案为:15;;相平于。

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对桌面的压力,由此计算出桌面受到压力;

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由计算水面以下10cm深处茶壶侧壁受到的压强;

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

本题考查压力和液体压强的计算,知道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是关键。计算中要注意各物理量单位要统一。

20.答案:同一;相同;   没有把滑块放在同一位置,不能控制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解析:解:为了保证物体的质量相同,选用同一滑块,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为质量相同所以惯性相同,

小军没有把滑块放在同一位置,不能控制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故答案为:同一;相同;没有把滑块放在同一位置,不能控制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同一滑块,控制物体的质量相同,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相同,惯性相同,不能同时改变高度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本题考查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难度不大。

21.答案:750  不会  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解析:解:读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竖直高度为750mm,因此,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不会,根据的实验结果,大气能托起750mm水银柱,现在才730mm,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没有水银流出。

故答案为:750;不会;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反映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量大气压的值,大气压能支持760mm高度水银柱。

本题主要考查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22.答案:解:车门在水中受到水的压强:

由可得,雨水对车门产生的压力:

该车正常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力:

受力面积:

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答:雨水对车门产生的压力为;

大雨过后,该车正常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

解析:知道车门在水中的平均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受到水的压强,再利用求水对车门的压力;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求出其大小,受力面积等于四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之和,根据求出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同时出现固、液体压力压强,要注意先后顺序:液体,先计算压强,后计算压力;固体,先计算压力在水平面上,后计算压强。

23.答案:解:

由图可知空杯对杯座的压力:;

装满饮料时,杯对杯座的压力:;

因杯子为平底薄壁直圆筒状,

所以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

饮料的质量:;

杯中饮料的体积:;

则饮料的密度:;

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则流入杯中饮料的质量:

此时饮料对杯底的压力:,

此时杯对杯座的压强:。

答:装满饮料时,杯底受到饮料的压力为;

饮料的密度为;

设杯底与杯座的接触面积也为,饮料持续流入空杯5s后关闭开关,杯对杯座的压强为。

解析:分析杯座受到的压力F随杯中饮料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可得出空杯对杯座的压力及饮料对杯座的压力;

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饮料的密度;

先根据计算出流入杯中饮料的质量,再算出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及压强。

本题考查了密度、质量、重力、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4.答案:B

解析:解:

由题知,支撑水桶的地方并不密封,若储水盒内的水位低于B时,水会一直向下流,直到桶内的水上升到B处,此时桶内水的压强与桶内水面上方气压空气溶于水等于外界大气压强,水桶里的水才不再往下流;

桶中的水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力的平衡可知,此时桶内水产生的压强与桶内水面上方气压等于储水盒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强,即,而,

则桶外大气的压强与桶内水面上方的压强差;

若桶底裂了一个缝,桶内与大气相通,桶内水面上方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则桶内的水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出,直到桶内水面与储水盒水面相平;

设桶中水自动流出时右边管子中的水到管子最高点的高度为H,取管子最高处液片进行受力分析,

液片受到左边水的压强为:,

液片受到右边水的压强为:,

当时,即,

整理可得,所以管子中的水至少要被“吸”到位置时,桶中的水才会自动从管子中流出。

故答案为:;

桶内的水将流出直到桶内水面与储水盒水面相平;

管子中的水至少要被“吸”到位置时,桶中的水才会自动从管子中流出。

结合图示分析;

根据力的平衡,桶内水面上方气体的压强加上桶内水本向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结合分析;

若桶底裂了一个缝,根据边通器原理分析;

设桶中水自动流出时右边管子中的水到管子最高点的高度为H,取管子最高处液片进行受力分析,

当水会自动流出。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大气压的运用,难度较大。

25.答案:惯性;运动状态;;;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解析:【分析】

在相同车速的情况下,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越小,汽车的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汽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就越长,因此汽车就越难停下来,所以为安全起见要减速慢行。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安全带的作用等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物体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汽车刹车时,驾驶员会因为自身惯性向前运动而发生事故,所以要让安全带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根据发生碰撞时,力的变化做出选择;

雨雪天,道路较滑,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较小;

【解答】

当汽车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人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汽车制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为了起到安全作用,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不能自由伸缩,A错误;

B.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紧一些,B错误。

C.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会被锁住不能被拉动,C正确;

D.汽车突然启动时,由于惯性,人向后仰,汽车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人向前倾,安全带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D错误;

所以正确的选项为C;

发生碰撞前安全带对人的拉力较小,发生碰撞时,汽车突然停止运动,由于惯性人会向前运动,安全带的拉力增大,当汽车停止运动后,安全带对人的拉力又会减小,所以符合要求的图象是B;

安全标语: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故答案为:惯性;运动状态;;;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26.答案:解: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水平向右,作用点在木块重心上,如图所示:

解析: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关键是正确判断力的方向。

27.答案:解:雨燕沿虚线方向匀速自由飞翔,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是平衡力,故雨燕所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过雨燕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注意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解析: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是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

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28.答案:受力面积   压力   不同   相同   凹陷程度   转换法   形状

解析:解:如图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条上方,把包装带撕成相同宽度的两段,并将两段包装带绕过橡皮泥,则受力面积相同,且在包装带下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根据,左边橡皮泥受到的压力大,橡皮泥的凹陷程度大,故小欣同学可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小欣同学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相同,只改变受力面积,故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装带撕成不同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相同数量的钩码;

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是通过观察橡皮泥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中叫转换法;

橡皮泥被压后留下的凹痕,这是力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说明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   压力;  不同;  相同;凹陷程度;    转换法;形状。

本实验通过橡皮泥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两个方面,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的因素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29.答案: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越大;

解析:解:

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插入水中,薄膜向上凸起,说明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

若玻璃管浸入水中越深,则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越大,因此薄膜向上凸起程度将越大;

由薄膜变平可知,玻璃管内外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由图可知,薄膜在水中的深度,玻璃管内液体的深度,

则,

所以。

故答案为:液体内部有向上的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存在各个方向的压强,压强的大小和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通过橡皮膜凹凸程度来体现的,橡皮膜凹凸程度越大,说明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越大;

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变平,说明玻璃管内外压强相等,根据薄膜到水面和液面的距离分别为和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可求得液体的密度。

这是一道测量型综合题目,涉及到液体密度的测量、液体压强的特点等知识,其中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要掌握橡皮膜上下的压强相等。

30.答案:;;均匀;成正比;;2:1。

解析: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由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由乙图可知,测力计的读数为;

图乙中,弹性细绳长度为,伸长了,测力计的示数为,

图丙中,弹性细绳长度为,伸长了,测力计的示数为,

图丁中,弹性细绳长度为,伸长了,测力计的示数为,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均匀伸长的,且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由图甲可知,位于时,位于;

由图乙可知,位于时,位于;

由图丙可知,位于时,位于;

由图丁可知,位于时,位于;

综上可知,的长度是长度的一半,则当标识刚好位于刻度尺上位置时,位于刻度尺上位置

由图甲可知,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

由图乙可知,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

由图丙可知,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

由图丁可知,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

综上可知,左侧弹性细绳长度是右侧弹性细绳长度的2倍,

则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不动,由可知,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2:1。

故答案为:;;均匀;成正比;;2:1。

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弹性绳的原长,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其读数;

读出图乙、丙、丁中弹性细绳的长度,然后求出伸长量,再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分析数据判断弹性细绳怎样伸长的以及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读出甲、乙、丙、丁中和的位置,归纳得出结论,然后求出标识刚好位于刻度尺上位置时的位置,读出甲、乙、丙、丁中左侧和右侧的长度关系,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不动,根据得出A、B两端的速度之比。

本题考查了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会应用是关键。

文档

2019-2020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如下各示意图,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的情景,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B.C.D.2.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A.一枚大头针B.一头奶牛C.两个鸡蛋D.一张书桌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