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共 2页
…………○…………外…………○…………装…………○…………订…………○…………线…………○…………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
…………○…………内…………○…………装…………○…………订…………○…………线…………○…………
2017—2018上学年初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船舱
B .河水
C .迎面驶来的船
D .河岸上的树木
2、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 ( )
A .0.15 m
B .150 m
C .15 m
D .1.5 m 3、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9.6cm =9.6cm ×10mm =96mm
B .9.6cm =9.6×10-
2m=0.096m C .9.6cm =9.6cm ×10=96mm
D .9.6nm =9.6×10-
5μ
m =9.6×10-5μm
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 s 内通过50 m,则该物体在前2 s 的速度是( )
A .30 m/s
B .5 m/s
C .10 m/s
D .2 m/s 5、《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
A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 .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C .睡在地上能感觉地面振动
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6、下列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子太高,我唱不上去 ;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7、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 )
A .用声波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B .蝙蝠确定目标的位置
C .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
D .预报海啸和台风
8、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竹的倒影
B .水面“折”枝
C .手影
D .镜中花
9、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 .一条入射光线可以有多条反射光线
C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D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传播速度一定不相等 10、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B .画面五彩缤纷的彩色电视机
C .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11、《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
A .光的折射
B .光的反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色散
1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 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3、坐在行驶的火车车厢内的小明,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则小明是 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小明是 的,路旁的树木以火车为参照物是 的(填“运动”或“静止”)。 14、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下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纽扣的直径是 cm ,其中精确值是 。
15、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而产生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6、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判断是小刚在喊他。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7、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 。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投影幕布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投影幕布上发生了 ;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 。 三、作图、实验题(4小题,共26分) 18、(4分)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光的反射线和光的大致折射方向.
19、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李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A 、纸板B 、激光器和刻度尺等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时,如图所示,测得入射角为40°,此时反射角度数为 .若增大入射角,反射角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让光线沿着FO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第 2页 共 2页
…………○…………外
…………○…………装…………○…………订…………○…………线…………○…………
…………○…………内…………○…………装…………○…………订…………○…………线…………○…………
(3)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反射。
20、(6分)李丽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 和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关系;
(3)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
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
21、(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三班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全班分成7个小组,使用焦距都是l0cm 的凸透镜做实验.最后,老师将各组实验的结果画在了图中.图中1和1′,、2和2′…7和7′分别表示实验时各组的物和对应像的位置.请你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光具座水平放置,位于光具座上的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该处于 .
(2)从 两组可以看出,当物当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所成的像是 立的、 的实像:
(3)从6、7两组可以看出,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 侧,且像是 立的; (4)由图可知成实像时,当物远离凸透镜,则像 凸透镜(填“远离”或“靠近”),且像的大小变 (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 每题10分,共20分)
22、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铜仁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km 。汽车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铜仁到鹦鹉溪需1.5h ,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km/h ?合多少m/s ?
23、有一个次声武器靠发射次声攻击敌方,如果该次声武器在距离目标680m 的地方开始发出次声,次声将用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目标?如果用步射击目标,假设步子弹的速度是680m/s ,子弹将用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