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必修五、唐诗宋词文学常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48:23
文档

必修五、唐诗宋词文学常识

必修五文学常识1.《文选》是《昭明文选》的简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2.《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三国犍为人。“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3.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代散文家,江苏昆山人。有《震川文集》。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为《项脊轩志》。4.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两部分。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剧本体例一般为每本四折一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
推荐度:
导读必修五文学常识1.《文选》是《昭明文选》的简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2.《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三国犍为人。“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3.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代散文家,江苏昆山人。有《震川文集》。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为《项脊轩志》。4.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两部分。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剧本体例一般为每本四折一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
                               必修五文学常识

1.《文选》是《昭明文选》的简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2.《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三国犍为人。“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3.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代散文家,江苏昆山人。有《震川文集》。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为《项脊轩志》。

4.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两部分。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剧本体例一般为每本四折一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角色有末、旦、净、丑等。由曲、白、科三部分组成。一本基本上由正末或正旦一种角色唱到底。以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以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

《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他名德信,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在《西厢记》中,王实甫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和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5.莎士比亚,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其主要成就是戏剧,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等。其中《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6.《旧日的时光》作者是英国的罗伯特·彭斯。这首诗后来成为影片《魂断蓝桥》的插曲。其作品有《一朵红红的玫瑰》、《自由树》等。

7.《箭与歌》的作者是美国诗人朗费罗。其作品还有《生命颂》、《伊凡吉林》等。

8.《别离》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诗人冯至,其作品还有《昨日之歌》、《山水》等。

9.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著《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的叙史方式)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它记叙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全书共130篇,52万6千余字,分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12篇)、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70篇)、世家(记诸侯兴亡,30篇)、表(记大事年月,10篇)、书(记各种典章制度,8篇)五种体例。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0.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楚王后代。他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中国的屈原)之一。

《楚辞》是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收集了战国时楚国人屈原、宋玉的作品及西汉人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模仿屈宋的文章而写的作品。我们学过其中的《渔父》。

11.培根,英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培根论人生》。

12.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先秦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撰,外、杂中个别篇目可能出自庄子之手,余者是庄子的门人及后学所写。《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

13.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有“书圣”之称,也擅长诗文。曾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他所创作和书写的《兰亭集序》,既是文坛杰作,也是行书珍品,千百年来为人所盛赞和传颂。他的隶书,史书称“为古今之冠”。

14.帕斯卡尔,法国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他的《思想录》与蒙田的《随笔集》、培根的《培根人生论》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15.罗素,英国思想家、哲学家。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16.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1882年4月19日当他逝世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安葬在另一位科学界伟大人物牛顿的墓旁,享受着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17.《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贾祖璋,浙江省海宁人,中国科普作家。著有《鸟类研究》、《生物学碎锦》等。 

18.《景泰蓝的制作》的作者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倪焕之》、《稻草人》等。

唐诗文学常识

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初唐后期,随着“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杜审言,字必简,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青年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 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音乐谐美,章法井然,对推进律诗的形成颇有贡献,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王勃,字子安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初唐四杰”。诗文俱佳,为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有 《王子安集》。

杨炯,官至盈川(今四川筠连县)令,人称“杨盈川“。有《盈川集》。

陈子昂,字伯玉。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有《陈子昂集》。白居易评价:“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张若虚,和贺知章、包融、张旭齐名,号“吴中四士”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高昂雄浑,阔大恢弘的盛唐之音成为诗歌的主流。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开拓了唐诗题材。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

    张九龄,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玄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章平事、中书令。有《曲江集》。其诗早期未脱台阁习气,后诗风大变,以五言古诗最为突出。 

    李颀,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有《李颀集》。

    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其诗作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他和王维并称“王孟”,是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有《孟浩然集》。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被后人称为“诗佛”,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曾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高适,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官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高常侍集》。

岑参,长于七言歌行。诗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有“诗仙”“诗侠”之称。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是屈原之后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自己却爱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们两人合称为“李杜”。他的诗歌体现了开元时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时又反映了唐王朝处于极盛而衰的转折关头的社会现实。风格豪放飘逸。有《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以及组诗“三吏”、“三别”。 在艺术上,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

三、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中唐诗歌,其情感基调是徘徊惆怅、哀怨感伤;其审美趣味,由外拓趋向内敛,由自然趋向锻炼,由昂扬趋向低沉,由浓郁趋向高秀。唐诗在中唐发生了重大转折。

韦应物,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有《韦苏州集》。

韩愈,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被列为“唐宋家”之首。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以文为诗,形成宏伟奇崛的特点。有《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县人,客死于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为“刘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有《河东先生集》。

刘禹锡,字梦得,中唐文学家、哲学家。晚年曾任太子宾客,后世称刘宾客。讽喻诗、竹枝词、怀古诗是刘禹锡诗集中最有成就的作品。在诗歌创作方面,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他的诗,风格雄豪苍劲,传诵之作极多。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寄寓深远,被奉为“咏史大家”。有《刘梦得文集》。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与其好友元稹齐名,并称“元白”。他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之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早期所作讽喻诗如《秦中吟》、《新乐府》中不少篇章,尖锐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其诗语言通俗。有《白氏长庆集》。

李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有《李长吉歌诗》。

四、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大唐帝国尽管日薄西山,但晚唐诗坛仍然是余晖绚烂,出现了一大批成就突出的诗人。杜牧、李商隐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杜牧的诗清新俊逸,雄姿英发,于拗折峭健之中现风华掩映之美;李商隐的诗构思缜密,声情绵邈,辞藻精丽。晚唐诗感时伤怀,风格多样,个性鲜明,散发出秋花的晚香。

杜牧,字牧之,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有《李义山诗集》。  

赵嘏,生卒年不详,字承佑,官渭南尉,人称“赵渭南”。与杜牧友善,杜牧极为赞赏他的“长笛一声人倚楼”,因此人称“赵倚楼”。有《渭南诗集》。

温庭筠,晚唐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宋词文学常识

1.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 “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2.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3.李煜 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史称李后主。因作感怀故国的《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被称为“千古词帝”。和其父李璟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4.韦庄,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有《浣花集》。

5.冯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人,五代南唐词人,有《阳春集》。

6.晏殊,字同叔,谥元献,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有《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性刚俭,自奉清俭。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

7.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家”。

8.范仲淹,字希文,原名朱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9.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生活也有所反映。今存《张子野词》。

10.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出身士族家庭,有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有群妓合金而葬。有《乐章集》。

1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诗文有《东坡七集》,词集有《东坡乐府》。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

12.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怨缠绵,清丽顿挫。有《小山词》。

13.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有《山谷集》。为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诗与苏轼并称“苏黄”。 书法精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14.秦观,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秦观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5.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今河南卫辉人,为人豪侠耿直,长相奇丑,其词极尽悠闲思怨之情。有词集《东山词》、诗集《庆湖遗老集》。

16.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婉约派词人。钱塘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精通音律。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有《清真居士集》。

17.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占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南渡前多写其悠闲生活,南渡后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18.岳飞,字鹏举,谥武穆,相州汤阴人,官至枢密副使,南宋抗金名将。有《穆遗文》。

19.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是著名的爱国诗人。

20.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词人、音乐家。有《白石道人诗集》、词集《白石道人歌曲》等。

21.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有力图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但南宋统治者对他心怀疑忌。词作多有壮志未酬之悲壮,风格雄浑雅键,以豪放为主。

文档

必修五、唐诗宋词文学常识

必修五文学常识1.《文选》是《昭明文选》的简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2.《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三国犍为人。“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3.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代散文家,江苏昆山人。有《震川文集》。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为《项脊轩志》。4.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两部分。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剧本体例一般为每本四折一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