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强度计算中的基本定义
一.载荷
1.按载荷性质分类:
1)静载荷:大小方向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缓慢的载荷。
2)变载荷:大小和(或)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载荷。
2.按使用情况分:
1)公称载荷(名义载荷): 按原动机或工作机的额定功率计算出的载荷。
2)计算载荷:设计零件时所用到的载荷。
计算载荷与公称载荷的关系:
Fca=kFn Mca=kMn Tca=kTn
3)载荷系数:设计计算时,将额定载荷放大的系数。
由原动机、工作机等条件确定。
二.应力
2.按强度计算使用分
1)工作应力:由计算载荷按力学公式求得的应力。
2)计算应力:由强度理论求得的应力。
3)极限应力:根据强度准则、材料性质和应力种类所选择的机械性能极限值σlim。
4)许用应力:等效应力允许达到的最大值。[σ]=σlim/[sσ]
第2节材料的疲劳特性
一.疲劳曲线
1.疲劳曲线
给定循环特征γ=σlim/σmax,表示应力循
环次数N与疲劳极限σγ的关系曲线称为疲
劳曲线(或σ-N)。
2.疲劳曲线方程
1)方程中参数说明
a)低硬度≤350HB,N0=107 高硬度>350HB,N0=25×107
b)指数m:
受应力状态 | 钢 | 青铜 |
拉、压、弯、扭应力 | 9 | 9 |
接触应力 | 6 | 8 |
二、限应力线图
1)定义:同一材料,对于不同的循环特征进行试验,求得疲劳极限,并将其绘在 m- a坐标系上,所得的曲线称为极限应力线图。
2) 简化曲线
3)σ-N与σm-σa关系
a) σ-N曲线:同一循环特征下、不同循环次数。
b) σm-σa:不同循环特征、相同循环次数。
第二节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一、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应力集中、尺寸大小、表面质量等。
它们零件疲劳极限的影响用综合影响系数Kσ=σ-1/σ-1e、Kτ=τ-1/τ-1e来表示。
它与应力集中关系为:
Kσ=(kσ/εσ+1/βσ-1)/βq
Kτ=(kτ/ετ+1/βτ-1)/βq
其中:
kσ、kσ---零件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kσ=1+qσ(ασ-1)
kτ=1+qτ(ατ-1)
qσ、qτ---材料的敏感系数
ασ、α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εσ、εσ---零件的尺寸系数
βσ、βτ---表面状态系数
βq---表面强化系数
二、考虑应力综合影响系数时极限应力线图
三、向稳定变应力下的机械零件疲劳强度
何谓单向..、复杂..、稳定变应力..?、
s=σlim/σmax>[sσ]
1.作应力的增长规律
1)应力循环特征为常数 =C 例:只受弯矩的转动轴。
2)平均应力为常数常数 m=C 例:弹簧。
3)最小应力为常数 min=C 例:螺纹联结
2.循环特征为常数时的强度计算
1)求极限应力:
σm/σa =(σmax-σmin )/(σmax+σmin )=(1-γ)/(1+γ)=常数因为γ常数
联解AD和OC得零件极限应力:
σa'= kNσ-1σa/σae
σm'= kNσ-1σm/σae
其中:σae=kσσa+ψσσm
ψσ=(2σ-1-σ0)/σ0
2)强度计算
(1)按应力幅计算安全系数C'在A'E'上
sσa=σa'/σa=kNσ-1/[kσσa+ψσσm]= kNσ-1/σae
σae--等效应力幅
ψσ---平均应力折合为应力幅的等效系数
(2)按静强度计算C'在E'S上
sσ=σs/(σa+σm)
第4节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机械零件的表面强度分:表面接触强度、表面挤压强度、表面磨损强度
1.表面接触强度的计算
1)接触应力的概念
两零件构成高副接触,接触处形成较小的接触面积,产生很大的应力,该应力称为接触应力。
2)接触应力的计算
接触应力按弹性力学中赫兹公式计算
a)线接触 b点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