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试用实验方法鉴别晶体SiO2、SiO2玻璃、硅胶和SiO2熔体。它们的结构有什么不同?
解:利用X射线检测。
晶体SiO2——质点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律的排列,各向异性。
SiO2熔体——内部结构为架状,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SiO2玻璃——各向同性。
硅胶——疏松多孔。
4-4影响熔体粘度的因素有哪些?试分析一价碱金属氧化物降低硅酸盐熔体粘度的原因。
解:(1)影响熔体粘度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熔体的组成。
碱性氧化物含量增加,剧烈降低粘度。
随温度降低,熔体粘度按指数关系递增。
(2)通常碱金属氧化物(Li2O、Na2O、K2O、Rb2O、Cs2O)能降低熔体粘度。这些正离子由于电荷少、半径大、和O2-的作用力较小,提供了系统中的“自由氧”而使O/Si比值增加,导致原来硅氧负离子团解聚成较简单的结构单位,因而使活化能减低、粘度变小。
4-5熔体粘度在727℃时是107Pa·s,在1156℃时是103 Pa·s,在什么温度下它是106 Pa·s?
解:根据
727℃时,η=107Pa·s, 由公式得:(1)
1156℃时,η=103 Pa·s,由公式得:(2)
联立(1),(2)式解得∴A=-6.32,B=13324
当η=106 Pa·s时,
解得t =808.5℃。
4-14影响玻璃形成过程中的动力学因素是什么?结晶化学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叙述之。
解:影响玻璃形成的关键是熔体的冷却速率,熔体是析晶还是形成玻璃与过冷度、粘度、成核速率、晶体生长速率有关。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因素有:复合阴离子团大小与排列方式,键强,键型。
4-16有两种玻璃其组成(mol%)如下表,试计算玻璃的结构参数,并比较两种玻璃的粘度在高温下何者大?
序 号 | Na2O | CaO | A12O3 | SiO2 | B2O3 |
1 | 20 | 10 | 10 | 60 | 0 |
2 | 10 | 0 | 20 | 60 | 10 |
X1=2R-Z=0.5,Y1=4-0.5=3.5
2号:Z=4, Al3+被视为网络改变离子
X2=2R-Z=1.5,Y2=4-1.5=2.5
Y1>Y2 高温下1号玻璃的粘度大。
4-17有两种不同配比的玻璃其组成(wt%)如下,试用玻璃结构参数说明两种玻璃高温下粘度的大小?
序 号 | Na2O | A12O3 | SiO2 |
1 | 8 | 12 | 80 |
2 | 12 | 8 | 80 |
序号 | Na2O | A12O3 | SiO2 | |||
wt% | mol% | wt% | mol% | wt% | mol% | |
1 | 8 | 8.16 | 12 | 7.47 | 80 | 84.37 |
2 | 12 | 12.09 | 8 | 4.86 | 80 | 83.05 |
Z=4,Al2O3被视为网络形成离子
X1=2R-Z=0.014,Y1=4-X=3.986
对于2:
Z=4, Al2O3被视为网络形成离子
X2=2R-Z=0.16,Y2=4-X=3.84
Y1>Y2,故1号在高温下的粘度大。
4-25若将50mol%Na2O加入到SiO2中,计算O∶Si比例是多少?这种配比能形成玻璃吗?为什么?
解:,可以形成玻璃。当加入50mol%Na2O时,连续网状SiO2骨架虽然松弛化,但依然是三维网络结构,可以形成玻璃。
4-26在SiO2中加入20%B2O3,试计算熔体的O∶Si比例是多少?
解:1.86
4-27在SiO2中应加入多少Na2O,使玻璃的O/Si=2.5,此时析晶能力是增强还是削弱?
解:设加入x mol的Na2O,而SiO2的量为y mol。
则O/Si=(x+2y)/ y =2.5
∴x=y/2 即二者的物质量比为1:2时,O/Si=2.5。
因为O/Si增加了,粘度下降,析晶能力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