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信访工作条例》知识考试卷(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37:46
文档

《信访工作条例》知识考试卷(含答案)

《信访工作条例》测试题姓名所在处室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信访工作条例》2022年1月24日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2022年2月25日(C)发布。A、B、C、、2.《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A)施行。A、5月1日B、2月25日C、7月1日3.本条例适用于(B)、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群团组织、()等开展信访工作。A、党的机关;国有企业B、各级党的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C、各级机关;事业单位4.坚持
推荐度:
导读《信访工作条例》测试题姓名所在处室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信访工作条例》2022年1月24日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2022年2月25日(C)发布。A、B、C、、2.《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A)施行。A、5月1日B、2月25日C、7月1日3.本条例适用于(B)、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群团组织、()等开展信访工作。A、党的机关;国有企业B、各级党的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C、各级机关;事业单位4.坚持
《信访工作条例》测试题

姓名所在处室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信访工作条例》2022年1月24日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2022 年2月25日( C )发布。

A、

B、国务

院C、、

2.《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A)施行。

A、5月1日

B、2月25

日C、7月1日

3.本条例适用于(B)、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

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群团组织、()等开展信访工作。

A、党的机关;国有企业

B、各级党的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

C、各级机关;事业单位

4.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 A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A、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B、党政同责

C、一岗双责

5.坚持依法按解决问题。将信访纳入( A ),依法维护群众权益、规范信访秩序。

A、法治化轨道

B、法制化轨道

6.坚持( A )。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着力点放在(),把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A、源头治理化解矛盾;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

B、源头预防治理矛盾;源头化解矛盾

C、源头预防化解矛盾;源头预防矛盾

7.各级和应当以依规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为导向,( A )对信访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A、每年

B、每半年

8.领导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 B )信访工作队伍,为信访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A、高标准专业化

B、高素质专业

化C、高素质高标准

9.地方各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一般由( B )负责同志担任。

A、

B、和

C、

1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采用( B )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有关机关、单位应当依规依法处理。

A、信息网络、书信、传真、走访

B、信息网络、书信、电话、传真、走访

C、书信、电话、传真、走访

11.各级机关、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 A ),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以及结果的方式等相关事项,在其信访接待场所或者网站公布与信访工作有关的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信访事项的处理程序,以及其他为信访人提供便利的相关事项。

A、网络信访渠道、通信地址、咨询投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

B、网络信访渠道、通信地址、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

12.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涉及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 B )部门提出。

A、职能

B、

C、信访13.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有权处理的( C )设立或者

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

A、同一级机关、单位

B、上一级机关、单位

C、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单位

14.各级机关、单位应当落实( A )责任,认真接待处理群众来访,把问题解

决在当地,引导信访人就地反映问题。

A、属地

B、分管

C、联合

15.各级和应当加强信访工作( A )建设,依规依法有序推进信访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A、信息化、智能化

B、科学化、信息化

C、智能化、效能化

16.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关、单位的信访事项,由所涉及的机关、单位协商受理;受理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 A )决定受理机关;受理有争议且没有共同的上一级机关、单位的,由共同的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处理。

A、上一级机关、单位

B、领导机构

17.各级机关、单位对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应当及时报告( A ),通报相关主管部门和本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影响的产生、扩大。

A、本级和

B、上级部门

C、上一级和

18.根据工作需要,乡镇和、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可以建立( A ),或者明确党政联席会定期研究本地区信访工作,协调处理发生在本地区的重

要信访问题。

A、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

B、信访工作协商机制

19.各级和以外的其他机关、单位应当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信访工作,按照规定及时受理办理信访事项,预防和化解( A )信访问题,加强对下

级机关、单位信访工作的指导。

A、性、群体性

B、性

C、群体性

20.各级和应当加强信访部门建设,选优配强领导班子,配备与形势任务相适应的工作力量,建立健全( B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信访干伍。

A、信访巡查专员制度

B、信访督查专员制度

21.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 C )。

A、3人

B、8人

C、5人

22.各级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加强( A ),及时妥善处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A、教育疏导

B、法制宣传23.市、县级和应当建立和完善( A ),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有关机关、单位联合接待、一站式解决信访问题。

A、联合接访工作机制

B、公开接访工作机制24.信访人一般应当采用( A )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并载明其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对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机关、单位应当如实记录。

A、书面

B、书信

25.各级和信访部门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 A )日内进行处理。

A、15

B、

10 C、5

26.各级和信访部门对收到的涉法涉诉信件,应当转送同级部门依法处理;对走访反映涉诉问题的信访人,应当( B ),引导其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A、解释劝导

B、释法明理

27.信访人对信访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 A )日内请求原办理机关、单位的上一级机关、单位复查。

A、30

B、

15 C、10

28.收到复查请求的机关、单位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 A )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

A、30

B、

15 C、10

29.对和信访部门或者本系统上级机关、单位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属于本机关、单位职权范围的,有关机关、单位应当自收到之日起( C )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接收情况以及处理途径和程序;

A、 5

B、

10 C、15

30.对和信访部门或者本系统上级机关、单位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不属于本机关、单位或者本系统职权范围的,有关机关、单位应当自收到之日起( A )个工作日内提出异议,并详细说明理由,经转送、交办的信访部门或者上级机关、单位核实同意后,交还相关材料。

A、 5

B、

10 C、15

31.对信访人直接提出的信访事项,有关机关、单位不能当场告知的,应当自收到信访事项之日起( C )日内书面告知信访人,但信访人的姓名(名称)、

住址不清的除外。

A、 5

B、

10 C、15

32.地方各级和信访部门接到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和信访信息,应当向上一级信访部门报告,同时报告( A )。

A、国家信访局

B、党

C、

33.各级机关、单位应当按照诉讼与信访( B )制度要求,将涉及民事、行政、刑事等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中分离出来,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A、分割

B、分离

34.对信访人提出的检举控告类事项,( B )或者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应当依规依纪依法接收、受理、办理和反馈。

A、组织部门

B、纪检监察机关

C、检察部门

35.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和信访部门和其他机关、单位( B )。

A、可以再受理

B、不再受理36.( A )应当载明信访人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处理意见及其法律法规依据。

A、信访处理意见书

B、群众来访登记表

37.各级机关、单位在办理信访事项时,对生活确有困难的信访人,可以告知或者帮助其向有关机关或者机构依法申请( A )。

A、社会救助

B、生活补助

38.地方和以及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单位对信访事项已经复查复核和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已经依法终结的相关信访人,应当( A )。

A、做好疏导教育、矛盾化解、帮扶救助等工作

B、不予处置

39.和信访部门应当编制( B ),每年向本级和、上一级和信访部门报告。

A、信访情况分析报告

B、信访情况年度报告

40.因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侵害( B )合法权益,导致信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A、信访人

B、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为方便解决问题,可以将信访人的检举、揭发材料以及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者单位。(×)

2.对在信访工作中履职不力、存在严重问题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视情节轻重,由信访工作联席会议进行约谈、通报、挂牌督办,责令限期整改。(√)3.对在信访工作中推诿、敷衍、拖延、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的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向有管理权限的机关、单位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4.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

5.信访处理意见书应当载明信访人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处理意见及其法律法规依据,请求事由合理但缺乏法律依据的,可以不用作出回应。(×)6. 各级机关、单位在处理申诉求决类事项过程中,经调解、和解达成一致意见

的,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或者和解协议书。(×)

7.对工作中发现的有关性问题,应当及时向本级和报告,并

提出完善的建议。(√)

8.各级和应当以依规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为导向,每半年对信访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9.考核结果应当在适当范围内通报,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10.信访人滋事扰序、缠访闹访情节严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或者违反集会示威相关法律法规的,由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信访工作条例》明确需要构建的信访工作格局是什么?

答: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统一领导、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

2.信访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坚持依法按解决问题;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

文档

《信访工作条例》知识考试卷(含答案)

《信访工作条例》测试题姓名所在处室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信访工作条例》2022年1月24日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2022年2月25日(C)发布。A、B、C、、2.《信访工作条例》自2022年(A)施行。A、5月1日B、2月25日C、7月1日3.本条例适用于(B)、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群团组织、()等开展信访工作。A、党的机关;国有企业B、各级党的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C、各级机关;事业单位4.坚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