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知
各乡镇(街道),县派“第一”、县直机关下派干部、市县“第一”工作人员,未派到村任职“第一”的联系组:
为保证联络畅通,加强队伍管理,确保新入驻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实现良好开端,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认真学习领会两办下发的《关于选派党员干部到基层党组织担任“第一”的实施方案》以及《张和森同志在全县选派“第一”工作动员暨下派帮扶工作调度会议上的讲话》、《崔志刚同志在全县选派“第一”工作动员暨下派帮扶工作调度会议结束时的讲话》,由乡镇(街道)于5月7日前组织“第一”、下派干部、乡镇(街道)联络员、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集中学习,自觉将工作统一到县委、县要求上来。学习讲话后,“第一”(帮扶工作组组长)以“怎样干好‘第一’”或“如何干好下派帮扶工作(党建帮扶、产业帮扶、区域帮扶、基础设施帮扶等角度均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体会文章,用自己的语言阐释对如何干好“第一”或下派帮扶工作的理解,择优刊登在《利津下派简报》上;其余下派干部和工作人员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500字左右对“第一”或下派帮扶工作的思考,于5月8日(下周二)前报挂职副(乡镇街道选派的“第一”和工作人员上报材料由组织委员收齐后报挂职副),由挂职副收齐后于5月9日(下周三)上午10:00前将电子版报县委组织部下派办。
二、要搞好调研,理清思路,真抓实干,做出表率,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发展规划、帮扶计划和“第一”工作计划(一式三份,加盖公章,参考内容及格式附后)。未派“第一”的联系组要及时乡镇(街道)选派的“第一”联系沟通,共同完善原先制定的长远发展规划、帮扶计划。帮扶计划和“第一”工作计划于5月15日前;长远发展规划于5月23日前报挂职副(乡镇街道选派的“第一”和工作人员上报材料由组织委员收齐后报挂职副),由挂职副收齐后分别于5月16日、5月25日上午10:00前报县委组织部下派办。
三、车辆情况统计表、通讯录由各“第一”或下派干部负责统计,务必保持表格原有格式不变及内容的准确性,于5月7日(下周一)上午10:00前报本各挂职副(乡镇街道选派的“第一”和工作人员上报材料由组织委员收齐后报挂职副),由组织委员配合各挂职副逐条信息核对(核对信息的草稿一并上报)无误后,于5月7日(下周一)下午3:00前报县委组织部下派办邮箱。
四、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严明工作纪律。每周一至周五工作日期间一律吃住在村。确保驻村固定电话、网络、手机联络畅通,查岗时固定电话、手机均联系不上的按不在岗处理。
五、各“第一”交通工具配备情况及时报告,不车、私车都要保持车况良好,务必保证交通安全。到村任职期间,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对酒后驾车、无证驾驶,对违反交通法规、造成负面影响的将取消评先树优资格。
六、各“第一”在驻村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请及时与所在乡镇(街道)挂职副、组织委员和联络员汇报沟通,及时解决好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七、加强信息报送。各“第一”和工作组要及时将工作信息报送下派办,下一步下派办将制定信息考核办法,将信息报送作为期满考核的内容。各挂职副要在7月份前至少在市级以上党建期刊或新闻媒体以利津县下派帮扶或“第一”名义发表一篇(条)理论文章或信息;其他“第一”、下派干部和工作人员要在7月份前在县级以上党建期刊或新闻媒体以利津县下派帮扶或“第一”名义发表一篇(条)理论文章或信息。
八、建立完善的工作档案。要做好各类工作资料的留存、收集和整理工作,系统记录好民情日记、民情档案和各类帮扶项目投资情况,对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图片、音像资料和各类文字资料,通过建立照片档案等形式妥善保存,为集中观摩和期末考核保存资料。近期,下派办将通过实地查看、集中调阅等方式对民情日记、民情档案、组织生活记录等进行检查。
九、乡镇(街道)组织委员、“第一”及市县“第一”工作人员未加入利津下派飞信群的,县委组织部下派办将于近期发送添加请求,收到后请直接回复“同意”。
十、本通知由挂职副和组织委员分头传达落实,确保各“第一”、下派干部和市县“第一”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接收到通知。挂职副负责县直机关“第一”、下派干部的传达落实;组织委员负责乡镇(街道)选派的“第一”及市县“第一”工作人员的传达落实及相关材料的催收、汇总。
联系电话:5621074;电子邮箱:****************。
附:1、《关于选派党员干部到基层党组织担任“第一”的实施方案》(利办发〔2012〕15号)
2、《利津县下派帮扶工作简报(第12期)》(两个讲话)
3、帮扶工作计划格式及参考内容
4、县直下派干部考勤制度
5、请假条格式
6、车辆统计表
7、通讯录格式
利津县委组织部
2012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