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庄子》故事两则的教学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39:14
文档

《庄子》故事两则的教学反思

李作凡主编《故事两则》的教学反思开鲁县小街基中学李艳陆《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推荐度:
导读李作凡主编《故事两则》的教学反思开鲁县小街基中学李艳陆《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李作凡主编    

《<庄子>故事两则》的教学反思

开鲁县小街基中学   李艳陆

《<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    

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欣赏《惠子相梁》的趣味性,把握比喻的深意;感受“游濠梁”所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由于两则故事都属于自读课文,因此,我用一节课来完成两则故事的学习。时间安排很紧凑,完成效果很好。总的说,有以下几点尝试颇有收获:

    一、因文制宜,确立了恰当的教学方法。 

1、阅读法。对于文言文来说,只有多读,才能了解它的含义。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时我采取了自读、范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是奏效的。读过后,大部分学生明白了故事的大意。

2、讨论法。在阅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采用工具书和四人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疑难,做到人人明白故事大意。

3、比较法。通过学生译文和标准译文的比较过好语言关(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标准译文),通过惠子和庄子的对比过好寓言关和思想关。

4、延伸拓展法。比如:在讲解完第一则故事后学生明白庄子用这个故事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真是尖锐痛快而又余味无穷啊。好,那设想一下,惠子听完这个故事后,将如何对待庄子呢?此时教师适时出示“运斤成风”的故事,拓宽学生阅读视野,进一步解读庄子与惠子的关系。由此可知,《惠子相梁》这个故事应该是庄子的学生杜撰的。惠子尽管醉心于功名利禄,但要做出伤害朋友的事来,这是不大可能的。明白了二人关系的同时,也为学习下一则故事做了铺垫。

二、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位,合作学习中精心设计问题。

为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我在合作学习前,把要完成的任务一一列了出来,学生明确任务后,分工合理,没有出现“怠工”现象。学生之间密切配合,小组成员相互信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在汇报成果时井然有序,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在活动过程中,我还精心设置讨论问题 。学完第二则故事后,我及时抛出问题:在这场争论中谁占了上风?为什么?学生可能张口就来,关键是后面的问题,“为什么?”接下来又问:“庄子怎样回敬惠子才可以从逻辑上不输呢?这个问题看起来浅显,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看到问题后,顿时兴致勃勃,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辩论起来。仿佛自己就是庄子或惠子一般。结果讨论来讨论去,只有一组同学的答案贴边。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教师适时点拨,学生顿悟。

三、短剧的闪亮登场。

因为第二则故事中辩论环节较为难懂,我除了出示译文外,还请两位同学即兴表演这个片段,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其中奥妙。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辩论内容,还缓解了学生紧张情绪,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表演短剧一环节,学生表演表情僵硬,为完成任务而演,缺了感情在里面。我想,如果事先带领两名同学排练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

文档

《庄子》故事两则的教学反思

李作凡主编《故事两则》的教学反思开鲁县小街基中学李艳陆《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比喻巧妙贴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表现了两人可以相与游玩、辩论的朋友关系。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感染。教学本文,目的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庄子》一书的思想,把握其艺术特征,而在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