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0分,每空1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② ,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晨兴理荒秽, 。④ ,西北望,射天狼。
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 。
⑥《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 , 。
⑦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找两句诗来与同学共勉吧: ,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这里盛产优质雪花梨,可以就地取才办一个水果加工厂。
B. 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他拿主意的时候,他反倒迟疑不绝了。
C. 今年春节期间,各地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
D. 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传统文化又展现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B.在优裕的家庭里,子女一切得来容易,所以难以与长辈沟通。
C.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D.宁静的夏夜,明月高悬,我们在树下听故事。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C.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水乡小镇——南浔镇。
D.“我喜欢孩子们,”月亮说, “特别是那些非常有趣的小不点儿们。”
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雨停的时候, 。或者说是风赶走了雨。风的行为是那样粗暴, ,让它觉得与其经受这种折磨还不如死去。望望周围和自己受着同样折磨的兄弟, 。明天就会有人来把它拔走了。
①风就跟了上来 ②跟着,风就上来了
③它的身子被抱住左扭右晃 ④抱着它的身子左扭右晃
⑤有的已经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⑥倒在地上起不来了的有很多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6、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综合能力。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并根据情境和要求答题。(4分)
育英中学准备在九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自己选择一首最喜爱的诗歌当众朗诵展示。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2分)
(2)你班李明同学朗诵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30-50字)(2分)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杜甫的诗,完成第7-9题。(6分)
其一 其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7、这两首诗通过描写花鸟等景物,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 的景色。(1分)
8、再细细品味,你会发现第一首诗更多地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而第二首则流露了诗人 的感情。(2分)
9、这两首诗中,你更喜欢哪一首?并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2分)
李离者,晋文公①之理②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③,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史记》
[注]:①晋文公: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②理:狱官,司法官。③傅:通“附”,归附。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过: (2)当: (3)辞:
1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公 以 臣 能 听 微 决 疑
12、选出对画线句子“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我住在官府里时间久了,不会向那些官吏让出位置。
B我位居的官职很高,却从不同下属官吏谦让职位。
C我住在官府里时间久了,却从不同下属官吏谦让职位。
D我位居的官职最大,却不与下属官吏谈论出让职位的事情。
13、李离“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解释“非子之罪”的原因是什么?而李离坚持认为自己“罪当死”的理由与根据又是什么?(3分)
14、你对李离违法自责的行为是怎样看的?请简要谈谈。(3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意外家教》,回答问题。(14分)
意外家教
①女儿上高一的那个暑假,我和妻子特意送她去乡下外婆家过,命令她与外婆一家人一起干活,抽空完成暑假作业,并让她外婆一家严密监控。
②也算是没办法中的办法了——女儿越长越疲塌,说不清是什么毛病,学习不好不坏,课外兴趣全无,在家除了睡懒觉之外就是犯“病”,坐不稳也站不正,整个一只散了架的懒猫。训也无从训,她一不顽皮二不犯错,该做的是都做,只是行色无奈疲塌不恭。
③这样下去,望女成凤的心愿就白望了。苦思冥想,想到是这家境太富足太舒适了,虽也训教严管,毕竟温室难寒,女儿仍是浸泡于尖端高档的绵软香甜之中,加之生性憨淡,搏击风雨建功塑奇的心态便无从产生了。很下心来让她去黄土里滚一滚,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④暑假结果,女儿回来,我和妻子一见便苦笑摇头。她依旧是白白胖胖,脸没晒黑,手无茧泡,秀发丽裳一尘未染。她外婆一家没忍心让她受“三夏”之苦,她只是“避暑”数日猛吃闲睡。身心如旧不急不争,她考大学是没希望了。不料女儿却笑说了一句:“放心吧!我知道了!”接下来,我和妻子吃惊不小。
⑤女儿全变了。首先是神态。从前她老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儿,好像天塌地陷也与她无关,如今两只大眼灵动有光,看书看景时有一股前所未有的龙虎之气,且咬唇凝眉,如同面临大战的必胜将军。连手脚动作也变了,那种娇懒痞态一丝无存,显出胸有大志自主有为的快捷与干脆,有声有色呼呼生风。
⑥于是,她那小屋也不适应新生的她了。下学回来,她开始清理整顿,该扔的扔,该换的换,该归顺的归顺,桌上床上地上墙上~~有喜有惑的我和妻子进去,以笑为夸,笑着要帮女儿的忙,女儿一脸严肃地推我们出屋,而后眨巴鬼眼大声说:“别帮倒忙!今后我自己的事情自己来!”“自己来”,这三个字透露了女儿的所悟,只是这悟从何而来还是个迷。
⑦看来,从前真是小看女儿的“自己”了,或者说是作父母的一直没有能力启发、挖掘、引导女儿的“自己”。女儿这一变,我和妻子就只有跟在后面或站在一边观望惊瞠的份儿了。她发狠拼搏奋起直追,终于从中不溜跃入前三名;她全面发展样样出奇,第二年全省中学生体运会,她一举获得长跑、跳马、标三项冠军;她连续两届拿回”奥林匹克“数学大赛的头名大奖,成了名副其实的“校花”。同样有喜有惑的老师来家“求经”了,希望我和妻子能讲出几条家教的经验——女儿是怎样转变成优的?我的回答是:“我真的不知道!”妻子猜了一点:“大概是去了她外婆家一趟吧!”
⑧女儿考上了北大。
⑨女儿在信中才揭开了谜底——原来,真是那个暑假,有一天,她不小心掉进外婆家后院的一个塌陷多年的废窖里,很深。她不好意思呼救,又爬不上来,就哭。天黑了,恐惧和怒气使她拼命了,手刨脚蹬,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挣扎……最后,她楞是用自己的双手在窖壁上抠出了几十个脚台,两手血一身泥地爬了上来。外婆一家在疯着她,已有所悟的她笑说:“我救我自己呢!……”
⑩女儿的悟是:“我第一次动用了我自己,我发现自己完全可以做到从前以为绝对做不到的事——若保持这种绝境求生的姿态,我的学业乃至人生将会攀达奇迹累累的无限顶峰!”
15、把第③段的“苦思冥想”换成“思来想去”行不行?为什么?(3分)
答:
16、“我”和妻子送女儿到外婆家的目的是:
(2分)
17、分析女儿在去外婆家前后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2分)
前:状态:
原因:
后:状态:
原因:
18、第③段中的“苦思冥想,想到……女儿仍是浸泡于尖端没档的绵软香甜之中……”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3分)
答:
19、第⑨段女儿已有所悟的笑着说:“我救我自己呢!……”这个“救”有两层含义,一是: ;
二是: (2分)
20、文中多次写到女儿的“悟”,结合全文,下面女儿悟到的内容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1分)
A、凡事只有靠自己,别人是救不了自己的。C、做事要小心,否则就会跌进“废窖”之中。
B、逆境对成长的重要作用。 D、只要拼搏,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没有攀不上的高峰。
21、用浪线画出与结尾相照应的语句。(1分)﹏﹏
22、读了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2分)
答:
(二)光污染 (14分)
⑴一百多年前,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创造了一个光明的奇迹。但爱迪生不会想到,电灯让人类走出对黑夜的恐惧的同时,却让人类失去了本来拥有的美丽纯净的夜空。研究表明,世界上将近2/3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的夜空环境之下。现代文明程度越高的地区,光污染也就越严重。在一些完全被现代文明覆盖的地区,几乎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黑夜。对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而言,璀璨星空只是一个遥远而又浪漫的怀想,其真身只留在图画书或者天文馆里。
⑵日益严重的光污染成了天文学家的噩梦。天文台的仪器只能“看见”比背景更亮的东西,当地球上空被人工灯光浸泡时,一些暗淡的星体就消失在视线里了,这给观察太空造成了许多困难。更为严重的是,来自数十亿光年之外的光子在穿越宇宙的漫长岁月后,竟然在最后的几千分之一秒里被地球的光淹没,无法到达望远镜的镜头上。
⑶受困扰的不仅是天文学家,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小型食肉动物和啮齿类动物,20%的灵长类动物以及80%的有袋动物都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们很多都成为光污染的直接或者间接受害者。比如,有一种喜欢在晚上鸣叫的树蛙,如果周围有强烈的灯光,它们就不再出声。雄蛙如果不叫,就无法吸引雌蛙繁殖后代。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到树蛙的生存。生态学家指出,光污染对动物的危害,不亚于栖息地的缩小、含有化学物质的垃圾倾倒等其他环境问题。
⑷光污染给夜间飞翔的鸟儿带来的灾难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夜间飞翔的鸟儿依靠星光和月光导航,建筑物上炫目的灯光会令它们迷失方向,特别是在雾、雨天的后半夜。北美洲有450多种夜间迁移的鸟都发生过与高楼相撞的惨剧,其中还包括一些濒危物种。1954年在美国佐治亚州,曾发生过接连两个晚上5万只小鸟死于空军基地的惨剧,它们为灯光所吸引,直冲地面。1981年,另有1万只鸟接连撞上一个被探照灯照得通明的发电厂的大烟囱。
⑸光污染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研究人员对生物钟节律进行研究后发现,大多数生命都只能在黑暗的环境下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荷尔蒙。对老鼠进行试验后发现,夜间少量的光照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产生,导致肿瘤的生长。虽然人类对于夜间灯光的敏感程度比老鼠和其他低等动物要低得多,但持续的夜间照明灯光也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光污染还是导致近视高发的一个原因。据一项调查研究表明,2岁前在开着灯的房间里睡觉的孩子,近视率约为55%;而习惯熄灯睡觉的孩子,近视率只有10%左右。因为当我们闭上眼睛睡觉时,灯光会透过我们的眼皮,使得本来应休息的眼睛不得不继续工作。
⑹昼夜交替是一种自然规律。从根本上说,黑暗是无害的。现代生活少不了电,也少不了照明灯,但是我们可以将光在需要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光污染,还地球一个纯净的夜空。
23、为加横线的字词注音(2分)
璀璨 ( ) 噩梦( )
24.本文依次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光污染的危害?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4分)
25.本文多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文中摘录一处,并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说明作用。(3分)
26.第⑶段“光污染也扰乱了许多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干扰了它们的常态行为”一句中“昼伏夜出”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27.本文末尾作者呼吁人们“将光在需要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光污染,还地球一个纯净的夜空”。你认为这样的夜空该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你的生活体验,写一段话介绍“纯净的夜空”。(2分)
四、写作(50分)
28两个文题,任选其一作文。
⑴请以“永远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⑵阅读下而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在600字左右。
有人说,人生应该是轰轰烈烈的;有人说,人生平平淡淡才是真;有人说,战胜别人易,战胜自己难;有人说,正视自己比注视别人更重要。
参
一、1、略 2.C 3.A 4.C 5.D6、 (1)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内容要切合此次活动,并具有一定的鼓动性。(2分)示例:同学们,在三年的语文学习中,总有一些让我们最喜爱的诗歌,今天,就请你用优美的朗诵,读出来展示你的才情吧。
(2)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劝说的内容要符合同学的身份,不足规定字数的酌情扣分。(2分) 示例一:李明,再美的珍珠,埋在土里也显示不出它的价值。你的诵读这么好,不展示出来太可惜了。你说呢?
二、(一)(二)12、闻/沛国刘王献/聚众讲说 13、年少 跟从 好 14、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相实15、D16、因为范缜表现非常优秀与别人不一样而学习非常勤奋,刘王献感到很惊奇。17、言之有理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
(一)9.没有开花的紫罗兰(或:紫罗兰) 10.小铁为自己的得意命名而兴奋。 11.例:⑴哪怕是如米兰一样那种白色细小的花,也得开出来。⑵每天早晨起床,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他的宝贝紫罗兰开没开花。 12.A处是父亲对痴迷于植物的儿子的尊重与呵护。B处是父亲为了给儿子以鼓励,他也开始真心盼望着“紫罗兰”开花。 13.含义:花开在小铁的心里,那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善于想像的心灵之花。 作用:结尾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深化主题。
(二)10、略
11.(4分)答题要点:抓住各部分的关键句,依次排列,语言简练。 写出其中四点即可,每点1分。 不依照次序者,总体扣1分。
1)光污染让人类失去了本来拥有的美丽纯净的夜空;
2)光污染成了天文学家的噩梦;
3)光污染危及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
4)光污染给夜间飞翔的鸟类带来灾难;
5)光污染威胁人类健康。
12.(4分)答题要点:所摘录的须是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句子,分析时须扣住例句在语境中是如何具体说明了光污染的危害。 摘录句子2分;分析其说明作用2分。
例如:第⑷段“1981年,另有1万只鸟接连撞上一个被探照灯照得通明的发电厂的大烟囱。” 这一例子,能具体说明光污染给夜间飞翔的鸟类带来的灾难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
13.(3分)答题要点:须结合语境加以分析。 若只是泛泛谈其准确性,最多得2分。只答“否”的不给分。
例一:否。以“昼伏夜出”加以,说明光污染主要是扰乱那些夜间活动的野生动物的生理节奏。若去掉“昼伏夜出”一词,则对象不明确,易引起误解。
例二:否。因为光污染对“昼伏夜出”的动物危害较大,而不是对所有的野生动物都有同样的危害,若去掉就不能准确地说明这一点。
14.(4分)答案略。 答题要点:应扣住“纯净”,即没有光污染。 内容2分,表达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