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休闲娱乐业发展现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39:50
文档

中国休闲娱乐业发展现状

中国休闲产业发展概况   中国目前发展相对突出的部分休闲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1.    迅猛发展的旅游业   作为人在闲暇时间的一种活动方式,旅游业可以整个地都纳入到休闲产业中。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休闲产业的增长趋势。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旅游业在总体上保持了全面的增长。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2%;入境旅游人数12494万人次,增长3.87%;全国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增长15.88%;出境旅游
推荐度:
导读中国休闲产业发展概况   中国目前发展相对突出的部分休闲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1.    迅猛发展的旅游业   作为人在闲暇时间的一种活动方式,旅游业可以整个地都纳入到休闲产业中。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休闲产业的增长趋势。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旅游业在总体上保持了全面的增长。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2%;入境旅游人数12494万人次,增长3.87%;全国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增长15.88%;出境旅游
中国休闲产业发展概况 

    中国目前发展相对突出的部分休闲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1.     迅猛发展的旅游业

    作为人在闲暇时间的一种活动方式,旅游业可以整个地都纳入到休闲产业中。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休闲产业的增长趋势。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旅游业在总体上保持了全面的增长。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2%;入境旅游人数12494万人次,增长3.87%;全国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增长15.88%;出境旅游总人数为3452.36万人次,增长11.3%.同时,红色旅游、生态旅游、MICE等专项旅游也获得了蓬勃发展的动力。

    2.     规模初具的文化休闲业

    2006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一次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在对40多万家单位资料进行筛选、加工和整理后,形成了对我国2004年文化产业的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共有属于文化产业的单位34.6万个(其中法人单位31.8万个),个体经营户36.2万户,从业人员996万人(其中个体从业人员万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镇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属于文化产业的法人单位共有资产1.83万亿元,个体经营户共有固定资产235亿元;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72万亿元,其中个体经营户收入426亿元[1].

    吴仪副总理对文化产业也有一个总体的描述:“到2005年底,全国国有艺术表演团体共计2500多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7000多个。各类演出、展览和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自娱自乐色彩浓厚的歌厅、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数量众多。全国有广播电台273座,电视台302座,广播和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4.5%和95.8%.互联网网吧超过10万家,因特网用户超过1.1亿。2005年全国共生产各类影片300多部;出版各种报纸404亿份,期刊超过27亿册,图书亿册;还发行了大量的磁带、光盘等音像制品。一大批文化企业在中国异军突起,有的已经开始走向世界。[2]”

    文化产业本身是一个大领域,其中文化休闲是文化领域里的一个部分。文化休闲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文化为主题的,也是以文化为主体的休闲场所和休闲活动,比如影视博物馆、收藏市场等等,这是现在市场上体现的比较强烈、比较充分的;再进一步是泛文化的概念,即各种各样的休闲活动里都有相应的文化内容,有相应的文化符号。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但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美国4.77%、英国7.70%、加拿大3.9%;增加值占本国GDP的比重,美国5.85%、英国7.61%、加拿大3.8%;这两指标之比维持在1:1左右,而我国为1.8:1,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仍较低。而且我国文化产业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的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以及创收能力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大于GDP的地区差距。-

    不过,总的来说,我国的文化休闲业作为休闲的指向、休闲的灵魂、休闲的主体和休闲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朝着特色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前进。

    3.     商机巨大的体育休闲业

    体育休闲业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体育产业,是以竞技为主,奥运会、世界杯、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F1、航海这五大项具有世界影响的体育项目所引起的一系列产业动向;另一个是体育休闲,这是一种由休闲产业延伸出来,向竞技型和群众型发展,再进一步向群众性体育转变的体育休闲产业。

    世界体育产业发展历史虽不足百年,但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的年产值约在4000亿美元左右。在体育发达的北美、西欧和日本,体育产业创造的年产值都排进国内十大产业,成为国内产业中的大项。我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为3000多亿人民币,其中一半以上依赖于体育用品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全球有65%的体育用品是中国制造,中国的体育用品加工企业超过3000家。我国体育彩票市场空间也较大,全国每年销售量在200亿元左右。此外,在体育传媒和广告市场、大型赛事、俱乐部投资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还有发展空间。英国体育产业年产值达70亿英镑,超过汽车制造业、烟草业的产值,每年从中获得24亿英镑的税收。然而,我国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却不足0.5%.

    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为我国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不论是体育用品产业、体育劳务产业、信息产业,还是休闲消费都会得到数量无限的商机。一是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经营促进投资需求的增长;二是体育用品市场的开发的关联效应产生大规模的奥运营销商机;三是体育无形资产从包括赞助体育活动、购买电视转播权或网络转播权、购买体育冠名权/冠杯权到垄断广告代理、明星造势、特许使用权等,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本来源;四是促进全民体育休闲消费的增加,居民体育休闲运动的消费,购买体育用品的消费,以及购买体育赛事门票等的消费,都有明显的景气度增加。因此,我国体育休闲业在奥运期间将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好商机。

    4.     蓬勃发展的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兴产业,是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把第一、二、三产业连接起来的休闲产业概念。它是以农业为主题,利用自然环境、农事活动、农村生活等农业自然与文化资源,满足休闲者对与农业体验相关的需求。休闲农业突出的是“休闲”的主题,主要模式是以旅游农业观光和“农家乐”形势为主的度假产品。以北京锦绣大地、珠海农业科技园等为代表的农业观光项目适应了城市居民的追求趋势,观赏农村自然田园风光、现代“三高”农业园区、传统民居和民俗节庆为主题。观光果园、“山野采摘节”等活动性项目,带动采摘旅游、购物旅游和务农旅游的发展。到观光农园或农家“租农家房,耕农家地,吃农家饭,摘农家菜”,体验“农家乐”的休闲度假。这种主要的以旅游为载体的农业观光和度假,构成了我国现在休闲农业的主体。

    5.     迅速发展的休闲房地产

    旅游房地产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迅速,但还存在概念不清的问题:旅游的基本概念是人的流动,而房地产的基本概念是固定的住所,流动的需求和固定的住所两者之间既有相容的一面也有相悖的一面,存在客观矛盾。最好使用“休闲房地产”概念代替“旅游房地产”,这样不但更能符合这个产业发展的现状,也更能契合休闲市场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有大量的房产资源闲置。2005年,我国有星级酒店11828家,平均出租率61.0%,约四成酒店客房处于闲置状态,闲置资产达数千亿元。截至2006年7月底,我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21亿平方米,全国平均房价是4000元/平方米,空置商品房占用了近5000亿元资金。有专家估计,我国当前的商品房空置率已在26%左右,美国约为7%.约为3%—4%,而国际公认的房地产开发空置率超过10%即为危险区。在这些积压的房产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位于度假地和旅游城市,推行酒店分时度假房产、休闲房产、文化房产、生态房产、复合房产等形式是盘活这部分房地产的有效措施。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我国已具备大量开发休闲房地产的各项条件。

    6.     新兴发展的邮轮业

    国际邮轮停靠中国港口的历史已近10年,抵达中国的国际邮轮陆续增加。有数据显示,2006年挂靠我国城市港口的国际邮轮有望突破70艘次。另据上海市的统计资料,2001年到2004年期间,上海市共接待国际邮轮96艘次,接待国际邮轮游客11.6万人次,估计2006年将有33艘次国际豪华邮轮停靠上海港,而2005年该数字为25艘次,接待邮轮游客也将在2005年7.7万(含出入境旅客和服务员工)基础上再增60%-70%.

    将亚洲总部设在的歌诗达已成为全球首家获准在我国内地进行本土化业务的国际邮轮企业,集团同时拟于半年内在内地开设合资公司,并计划在我国建成其全球性的采购平台。2006年7月全球最大的美国嘉年华邮轮集团旗下的歌诗达(Costa)邮司,在中国开辟了第一条以上海作为母港的上海─日本长崎─韩国济州岛的邮轮定班航线,安排了24个班次,计划每年接待5.5万从上海港登船的游客。

    据此,国内有不少城市已经提出了发展邮轮旅游的规划。上海总投资35亿元、年接待能力达100万的上海国际客运中心(邮轮母港)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可同时停靠3艘8万吨级或4艘3万吨级的邮轮。天津对邮轮旅游已经酝酿、考察和摸索多年,邮轮经济已初现端倪。大连、厦门、三亚等城市都积极为邮轮旅游的发展创造条件。

    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明晰的产业和产业结构,缺少国际化的大型专用港口,没有符合国际惯例的通关手续等,一系列制约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3].

    7.     基础较雄厚的休闲工业

    休闲工业所提供的产品是为满足休闲者休闲需要,以工业生产的方式延伸出的一系列供给,主要包括休闲服装、休闲用品、休闲食品、休闲装备和休闲购物等五个方面,我国已经形成相对雄厚的休闲工业基础。

    休闲服装在服装市场上的普及度已经超过正式服装,与正装、时装三分天下。它的盛行与人们所追求服饰的宽松、时尚和主流化不谋而合。2006年10月26-29日,中国休闲服装博览会将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这是自2000年起连续举办的第七届,每年都有上百家企业参与展会,形成了规模不小的产业效应。

    休闲用品的特点第一是方便,第二是丰富,第三是生活化。休闲用品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从体育用品到文化艺术用品,从生活用品到办公用品,从家装饰品到教育用品,都体现着休闲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休闲主题。同时,休闲用品的营销方式以科技后的互联网技术为主要平台,电子商务化程度较高,卓越网(www.joyo.com)、中国人365电子商务网(www.chinese365.net)、淘宝网(www.taobao.com)等都为休闲者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用品,成为休闲工业和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休闲用品在上述主要特点之外,还更多的体现出专业化、细分化的趋势。如自驾游户外休闲用品就为有车的自驾车一族提供了便利,浪漫的情侣台桌、温馨的家庭台桌、野外烧烤台等等,具备易折叠、能伸缩等专业化需要,弥补了轿车空间狭小的不足。

    休闲食品主要是人们为休闲消遣而选择的食品,如蜜饯、肉干和薯片、糖果等。区别于正餐、主食的休闲食品是消费观念转变的产物,它满足人们轻松、愉悦的吃的心态,在休闲时适应味觉体验。有分析显示,成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已经成为目前休闲食品的主流消费人群,而大型体育赛事(如世界杯、奥运会)的举办,也刺激着啤酒、爆米花等休闲食品在男性消费者中的市场。迎合休闲食品时尚、营养、健康,进一步向儿童化发展的特点,休闲食品的生产厂商纷纷在口味、包装、名称、广告上大做文章,甚至斥巨资请来明星代言,媒体信息、传播渠道花样翻新的方式成为休闲食品走向产业化的主要营销环境。

    休闲装备发展也越来越快,高科技的含量越来越多。研发能力决定装备的科技含量,能否将研发能力转化到产品上,进而发展成一个产业,其主要影响要素是科技和品牌。职业化的休闲活动中,装备的品牌化代表着专业与现代化。休闲装备工业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制造业实力。目前休闲装备工业还基本上处于发达国家主导的阶段,但我国要努力形成体系化发展的休闲装备工业格局。

    休闲购物也是一个特大型的市场,旅游购物比较偏重于工艺品、纪念品。休闲购物里,工业品是第一类,第二类是农副土特产品,第三类是工艺品、纪念品,第四类是礼品,这四类共同构成休闲购物的整个体系。

文档

中国休闲娱乐业发展现状

中国休闲产业发展概况   中国目前发展相对突出的部分休闲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   1.    迅猛发展的旅游业   作为人在闲暇时间的一种活动方式,旅游业可以整个地都纳入到休闲产业中。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休闲产业的增长趋势。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旅游业在总体上保持了全面的增长。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3.9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02%;入境旅游人数12494万人次,增长3.87%;全国旅游外汇收入339.49亿美元,增长15.88%;出境旅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