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气象灾害(同步习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39:47
文档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气象灾害(同步习题)【含答案...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受的影响() A.气候和土壤B.气候和地形C.气候和植被D.地形和河流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2.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有()①支流多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③流域内落差小④气候异常⑤湖泊淤积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⑦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弱A.②④⑤⑥⑦B.①③⑤⑥⑦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⑦3.下列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A.移民建镇,退田
推荐度:
导读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受的影响() A.气候和土壤B.气候和地形C.气候和植被D.地形和河流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2.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有()①支流多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③流域内落差小④气候异常⑤湖泊淤积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⑦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弱A.②④⑤⑥⑦B.①③⑤⑥⑦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⑦3.下列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A.移民建镇,退田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受    的影响(  )   

A.气候和土壤    B.气候和地形

C.气候和植被    D.地形和河流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2.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有(  )

①支流多

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③流域内落差小

④气候异常

⑤湖泊淤积

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

⑦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弱

A.②④⑤⑥⑦    B.①③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⑦

3.下列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联系的水道

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排泄洪水

D.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和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4.下列关于我国洪涝灾害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洪涝灾害北方多于南方

B.我国东北地区降水较少,不会出现洪涝灾害

C.我国长江以南地区6—9月降水集中

D.华北地区夏季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图中洪涝发生次数最多的河段是(  )

A.川江河段    B.长江下游河段

C.荆江河段    D.金沙江河段

6.该河段洪涝多发的主要原因有(  )

①上游支流多,水系呈扇形

②流量季节变化小

③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④人们砍伐森林,围湖造田

A.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漫画“表里不一”。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2020浙江诸暨中学高一上期中)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分,漫画所示自然灾害属于(  )

A.海洋灾害    B.气象灾害

C.地质灾害    D.生物灾害

8.(2020浙江诸暨中学高一上期中)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是(  )

A.治理污水    B.加固堤坝

C.拓宽城市道路    D.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等9市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是自然灾害多发区。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寒潮  C.泥石流  D.干旱

10.与黄河三角洲相比,自然灾害给粤港澳大湾区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主要原因是粤港澳大湾区(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夏季多雨,降水集中

C.河网密布,水系发达    D.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木兰溪是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河流,下游地区遭受严重洪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在的推动下,开启了全流域综合治理,木兰溪从“谈洪色变”的历史创伤,变成了“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1.(2020山东聊城高一上期末)木兰溪下游地区易出现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有(  )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

②上游支流多,汇水量大

③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④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2020山东聊城高一上期末)下列属于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的有(  )

①裁弯取直    ②修建水库

③加强监测预报    ④围湖造田

A.①②      D.③④

题组二 干旱灾害

13.下列灾害中与干旱相关联的有(  )

①地震     ③蝗灾

④泥石流     ⑥荒漠化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14.下列关于我国干旱发生地区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半干旱的西南地区——常年

B.半湿润的华北地区——春季

C.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年

D.半湿润的东北地区——春季

题组三 台风灾害

15.台风是影响我国海域和沿海地区的重要灾害天气,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内陆地区不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B.台风可以缓解华北平原的春旱

C.影响我国的台风来自印度洋

D.台风主要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

  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在浙江玉环与上海之间的沿海地区登陆,这是继台风“摩羯”登陆之后的一周内,又一次登陆我国的台风。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6.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发生在(  )

A.春夏季节    B.夏秋季节

C.冬春季节    D.春秋季节

17.台风的危害有(  )

①造成出行困难    ②造成洪涝易发

③造成作物受损    ④降温增湿

A.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20—22日,台风“海马”正面袭击我国华南地区,造成大风、暴雨天气。台风产生的风暴潮导致海水倒灌,使广东中山部分河段水位上涨,灾情严重。下图示意“海马”路径图。

(1)判断台风“海马”在华南登陆时中山市的风向,台风登陆前后会造成哪些次生灾害?

(2)试分析台风给珠江三角洲地区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利与弊。

题组四 寒潮灾害

19.2019年12月21日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将受到此次寒潮的影响。这次寒潮致灾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大风    ②大幅降温

③强降雨    ④雷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0.寒潮天气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多危害,但同时也有有利影响。下列不属于寒潮天气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  )

A.冻害,使农业减产    B.使通信和电力中断

C.增加降水,缓解旱情    D.使病虫害增加

21.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A.秋季和春季    B.秋季和夏季

C.秋季和冬季    D.冬季和春季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气象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D.干热风、寒潮、冻害

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深度解析)

A.准噶尔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下图为“1951—1988年我国部分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频次线)”。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3.(2018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图示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台风      D.寒潮

4.(2018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疑难2,)图中甲、乙两区域该灾害多发时间最可能是(  )

A.甲—3月至5月    B.甲—8月

C.乙—12月至次年2月    D.乙—3月至4月

5.(2018北京东城高二下期末,)图中丙区域该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降水集中,多暴雨

C.喀斯特地貌广布,下渗量大

D.气温高,蒸发量大

  日本立山黑部(海拔2 450米)冬半年大雪封山,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20米高的“雪墙”,读立山黑部地理位置和“雪墙”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6.(2019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上期末,)立山黑部地区冬季多降雪的主要原因有(  )

①湿润的东南季风影响

②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

③日本暖流的增湿作用

④山地地形的阻挡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2019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上期末,)春季,该现象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低温冻害    B.洪涝灾害

C.沙尘天气    D.地面塌陷

  

 读超强台风“天兔”登陆后移动路径图,完成下题。

8.()有关台风“天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台风中心位于汕尾与惠州的交界处

B.受本次台风影响最大的是汕尾市

C.深圳、东莞不受本次台风的影响

D.台风运行方向大致由东南向西北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低温冻害发生频次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9.(2019北京西城高二下期末,)图中P区域低温冻害高发,主要是因为(  )

A.纬度较高,冷气团势力较强大

B.地势较高,暖湿气流难以到达

C.冷空气南下时受地形阻挡并在此堆积

D.其西侧高大山地对冷空气有明显阻挡

10.(2019北京西城高二下期末,)我国受低温冻害影响较严重的季节是(  )

A.初春      D.隆冬

11.(疑难2,)读“我国干旱出现频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干旱出现频次大于30的地区是   平原、     平原及      流域。  

(2)从水资源方面看,北方地区干旱灾害严重的原因是:                 。 

(3)从社会经济方面看,北方地区干旱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③                                                                     

题组二 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受倒春寒影响,2019年年初我国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12.(2019浙江东阳中学高一阶段考,)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段是图中(  )

A.①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13.(2019浙江东阳中学高一阶段考,)为使茶园免受春季冻害威胁,茶农经常采取的措施是(  )

A.施肥    B.优化茶园的通风条件

C.熏烟    D.滴灌

14.(2019浙江东阳中学高一阶段考,)下列关于寒潮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会冻伤、冻死农作物

B.可以使农田病虫害减少

C.可以损坏电力通信设施

D.沿海大风会掀翻船只

15.()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洪涝灾害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洪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专题强化练七 气象灾害

选择题                   

  夏特古道跨越天山南北,全长120千米,海拔均在2 500米之上,是一条非常险峻的古隘道。《大唐西域记》描述此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微有违犯,灾祸目睹。”下图为“夏特古道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20山东泰安高一上期末,)驴友普遍选择春秋季节徒步穿越夏特古道,主要是为了避开(  )

①洪水切断古道   ②野生动物袭击

③高温酷暑天气   ④风雪严寒天气

A.①④      D.③④

2.(2020山东泰安高一上期末,)《大唐西域记》中所说的“灾祸”,最可能是(  )

A.雪崩    B.地震

C.洪涝    D.泥石流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9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期末,)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地形差异的影响    D.用水季节变化

4.(2019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期末,)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  )

A.多为平原地形    B.多为高原和盆地

C.人口稀少      D.经济落后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洋面上的气旋性环流,中心为低气压,台风是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下图是某年3月9日至21日某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19四川成都高三摸底,)当该热带气旋中心位于①地东侧时,①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6.(2019四川成都高三摸底,)如果该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其中心控制②地时,②地的大气垂直运动和天气状况分别为(  )

A.空气上升、阴雨    B.空气上升、晴朗

C.空气下沉、晴朗    D.空气下沉、阴雨

第一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考点 气象灾害

  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下图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7江苏单科,19,3分,)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双选)(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17江苏单科,20,3分,)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双选)(  )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B.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2017北京文综,2,4分,)该台风(  )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

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

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下题。

4.(2017海南单科,11,3分,)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④流速缓

A.①②      D.③④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2016课标Ⅱ,7,4分,)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6.(2016课标Ⅱ,8,4分,)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7.(2016课标Ⅱ,43,10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三年模拟练

选择题                   

  下图为美国本土某种地理现象的多发时间和相应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19云南大理高三上月考,)该地理现象可能为(  )

A.降水    B.洪水

C.火灾    D.沙尘

2.(2019云南大理高三上月考,)N地早春时节,该现象较往年严重,则该地前一年冬天(  )

A.降水偏少,气候偏暖

B.降水偏少,气候偏冷

C.降水偏多,气候偏暖

D.降水偏多,气候偏冷

  气象台2019年2月27日再次发布暴雪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北部地区再迎暴雪天气,西北部积雪深度达30~70 厘米。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2019山东微山二中高一上月考,)此次寒潮对北部的主要危害有(  )

①危害人与牲畜安全

②危害冬小麦

③导致通信、电力中断

④导致交通受阻

⑤导致海上翻船

A.①②④      D.①③④

4.(2019山东微山二中高一上月考,)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

A.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B.随时做好防寒储备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时及时回港

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相关。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5.(2018山东东营高三上期中,)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C.自洛阳市向南逐渐减少

D.有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分布

6.(2018山东东营高三上期中,)下列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少

B.②地区干燥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2020海南中学高一上期末,)寒潮若在春秋季节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现象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暴雨洪涝天气

③扬沙、沙尘天气    ④引发风暴潮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8.(2020海南中学高一上期末,)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

③海南岛    

④四川盆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全解全析

第一节 气象灾害

基础过关练

1.B2.B3.D4.D5.C6.C7.B8.D
9.A10.D11.A12.A13.D14.B15.D16.B
17.A19.A20.D21.A
1.B 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2.B 淮河支流众多,来水量大;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南侧支流比北侧支流先进入汛期;淮河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流域内落差小,排水不畅;由于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河流含沙量增加,造成湖泊淤积,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淮河流域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加剧旱涝灾害;该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与气候异常无关;淮河下游地势低平,又由于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弱。

3.D 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应从各河段入手,分段治理与开发,效果更显著。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可调节下游的来水量;中游在低洼处修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河道,整治入海入江水道,增加泄洪速度。

4.D 我国降水南方多于北方,洪涝灾害南方也多于北方;我国东北地区虽然降水相对较少,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在夏季降水集中的时期,常会出现洪涝灾害;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且C选项说法与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无关;华北地区夏季为雨季,由于降水量大且集中,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故D选项正确。

5.C 读图可知,洪涝发生次数最多的河段是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

6.C 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加上人们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道,河床抬高;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洪、蓄洪能力下降,洪涝多发。

7.B 漫画显示,该城市由于降水量大,不能及时排水而出现了城市内涝,城市内涝属于气象灾害。

8.D 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很多,如建设海绵城市、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等。

9.A 图中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口地区,该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夏季多暴雨,河流水位暴涨,大量洪水不能及时排泄到海洋中,容易引发洪涝。故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自然灾害是洪涝。

10.D 黄河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而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旦遭受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

11.A 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属于人为原因。

12.A 图中显示,该河段河道弯曲,导致水流缓慢,裁弯取直可以加快水流速度,降低河道中的水位;修建水库可以有效调节洪峰;加强监测预报不属于工程措施;围湖造田会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综上分析,A选项正确。

13.D 干旱导致草木枯黄,可能诱发森林火灾;干旱导致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诱发蝗灾;土壤水分长期缺失会导致土地荒漠化。

14.B 我国西南地区为湿润地区,A选项错误;华北地区春季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且此时正值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春旱严重,B选项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每年的7、8月常有伏旱天气,降水量小,C选项错误;东北地区春季由于有季节性积雪融水,所以一般不会出现春旱,但在盛夏,常出现久晴高温的天气,此时容易发生干旱,D选项错误。

15.D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但偶尔也会影响我国的内陆地区;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春季的台风较少,且这时的台风一般不会到达华北地区;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故D选项正确。

16.B 台风是生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大气旋涡,其生成需要有充足热量,所以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故B项正确。

17.A 台风登陆时往往伴随着大风和暴雨,造成出行困难、洪涝易发、作物受损等。台风登陆可以缓解干旱和酷热,这是台风的有利影响,故降温增湿不属于台风的危害。故A项正确。

18.答案 (1)西北风。风暴潮、滑坡、崩塌、泥石流。

(2)利:带来丰沛的降水,可减轻旱情,缓解高温。弊:带来狂风、暴雨和洪涝灾害。

解析 (1)台风“海马”在华南地区登陆时,中山市位于台风中心的西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中山市指向台风中心,也就是由西指向东,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北风。台风登陆前后会造成风暴潮、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2)此时为10月份,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较少,但气温较高。台风给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可减轻旱情,缓解高温。但同时,台风还会带来狂风、暴雨和洪涝灾害。

19.A 此次寒潮致灾的主要原因有寒潮伴有大风,使地面散热快,大幅降温,①②正确;寒潮发生时没有强降雨、雷暴天气,③④错误,故选A。

20.D 注意题干要求,寒潮会使病虫害减少,而不是增加,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

21.A 寒潮发生的季节是秋末、冬季和春初,冬季田地里的农作物很少,而秋末有的农作物还未收获,春初农作物开始生长,所以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的季节是秋季和春季,A选项正确。

能力提升练

1.A2.C3.B4.A5.C6.C7.B8.C
9.C10.A12.C13.C14.B
1.A 春季灌溉用水多,说明甲为春旱;冬季风强盛,说明乙为寒潮;接近沙源地,说明丙为沙尘暴。所以A选项正确。

2.C 容易出现春旱、寒潮和沙尘暴的地区是我国的华北平原。故C选项符合题意。

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华北地区是我国气象灾害的多发区,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有寒潮、干旱、沙尘暴。其气象灾害多发,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1)自然原因:①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②邻近冬季风源地;③植被覆盖率低,蒸发旺盛;④处于冬季风南下的通道。(2)人为原因:①人口、城市密集,用水量大;②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3.B 据图可知,该自然灾害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部地区出现较频繁,说明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旱灾,故B项正确;台风多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故A项错误;洪涝在河流的下游地区出现较频繁,故C项错误;寒潮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较频繁,故D项错误。

4.A 甲区域位于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多大风,蒸发量较大;作物需要灌溉,需水量较大,故甲区域旱灾多发时间最可能是3月至5月,A项正确,B项错误。乙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受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故C、D项错误。

5.C 据图可知,丙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下渗量大,地表水难以留存,旱灾发生频次较高,C项正确。

6.C 读图可知,立山黑部位于日本西海岸,临日本海;冬季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后增温、增湿,受山地的阻挡抬升作用,降雪较多。故C选项正确。

7.B 春季山麓雪地中辟出车道形成近20米高的“雪墙”,说明该地冬季积累了厚厚的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量消融,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故B选项正确。

8.C 注意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深圳、东莞位于台风移动路径附近,受台风的影响,会有狂风、暴雨天气,C项符合题干要求。

9.C 低温冻害主要是气温的异常变化造成的。图中的P区域向北敞开,东西两侧山脉为南北走向,形成冷空气通道,冷空气可长驱南下;南侧山脉为东西走向,阻挡冷空气南下,冷空气在此堆积,致使该区域低温冻害高发,故C项正确。

10.A 初春和深秋是农作物生长季节的初始和末尾,此时发生低温冻害,造成的影响较严重,故A选项正确。

11.答案 (1)华北 长江中下游 珠江

(2)北方地区水资源少、耕地多,水土资源不平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3)北方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增加。 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受春旱威胁的农田面积扩大。 北方地区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生活和生产用水量大。

解析 (1)结合图中信息回答即可。(2)从水资源方面看,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少,耕地多,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3)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等方面回答即可。

12.C 由材料可知,倒春寒发生时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图中③时段气温最低,说明该地此时受倒春寒影响,故C选项正确。

13.C 为使茶园免受春季冻害威胁,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保温,熏烟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故C选项符合题意。

14.B 农田病虫害减少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不属于危害,故B选项符合题意。

15.答案 (1)时间:可能发生在6—9月(夏秋季节)。

原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9月为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以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解析 (1)读图分析可知,河流水位在6—9月高于湖泊水位,易发生洪涝灾害。其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地势(滨湖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水位(湖水和河水此时都处于一年中的高水位)等方面入手分析。(2)防治洪涝灾害一般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社会措施等方面回答。

专题强化练七 气象灾害

1.A2.A3.A4.A5.D6.C
选择题

1.A 图中显示,夏特古道位于地区的河谷中,该河谷在夏季时由于高山冰雪融化,会有洪水发生;而在冬季时,该地区又会有严寒大雪天气,故驴友普遍选择春秋季节徒步穿越夏特古道,主要是为了避开洪水切断古道和风雪严寒天气,A选项正确。

2.A 由材料“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可知,这种“灾祸”与各种振动有关,而此处山地有大量积雪,振动可能会引起雪崩,故“灾祸”最可能是雪崩。

3.A 我国降水受夏季风进退影响最明显,若夏季风长期位于南方,则Q地多形成涝灾、P地干旱;若夏季风过快到达并长期位于北方,则P地多形成涝灾、Q地干旱。故选A。

4.A 据图可知,我国旱灾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是东部季风气候区的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流域;涝灾频发区主要是东部季风气候区,包括珠江流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淮地区。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为平原地形,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故选A。

5.D 图中纬度向南增加,则位于南半球;当该热带气旋中心位于①地东侧时,水平气压梯度力由①地指向热带气旋中心,由于①地位于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故①地的风向为西南风,D选项正确。

6.C 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为台风;台风中心是台风眼,气流下沉,天气晴朗,C选项正确。

第一节综合拔高练

五年选考练

1.AC2.BD3.D4.C5.D6.C
1.AC 图示扬尘或浮尘区大致由西向东延伸、由北向南延伸,则沙源应位于西北方,故主要为甲和丙。

2.BD 扬尘、沙尘暴天气可增加大气中固体颗粒物的含量,加重大气污染,也会使到达地面的太阳光减少,降低大气能见度,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故B、D正确。

3.D 台风生成于热带洋面,而黄海位于温带地区,A项错误;降水最强的区域为风力最大(10~12级)的区域,B项错误;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小,小于6级;台风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西北侧风向应该为偏北风,D项正确。

4.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集镇位于山间谷地,地势较为低平,河水流速缓慢,且排水方便,洪水退去较快。结合选项,C符合题意。

5.D 长白山西北坡冬季冻害高发,主要原因是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大,吹散对植被起保温作用的积雪,使冻害高发,故D项正确。与年降水关系较小,故A项错误。冻害在气温低于0℃时就有可能发生,而不一定是气温最低才会造成冻害,故B项错误。夏季,长白山南坡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多,云量多,日照少,故C项错误。

6.C 全球气候变暖,使蒸腾加剧,但与冻害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冻害是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出现的对植被的伤害,低温更低,不一定使冻害加剧,故B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使雪期缩短,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植被没有积雪覆盖而使冻害加剧,故C项正确。气候变暖,不一定使太阳辐射减弱,故D项错误。

7.答案 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解析 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可以从改造河网、建设水利枢纽工程、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回答。

三年模拟练

1.B2.D3.D4.A5.D6.D7.D8.C
选择题

1.B 美国五大湖沿岸、西部高原不具备早春降水多的特征,A选项错误;西部沿海冬季受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影响,降水较多,火灾发生频率低,C选项错误;西部沿海冬季降水多,沙尘发生概率低,D选项错误;结合美国气候特征与图中信息可知该地理现象可能为洪水,B选项正确。

2.D N地早春时节该现象较往年严重,说明融雪量大,即该地前一年冬天有较多的降雪没有融化,表明前一年冬天降水(降雪是降水的一种)偏多,且气候偏冷,D选项正确。降水偏少,积雪少,不易形成洪水;降水偏多,气候偏暖,在上一年冬季雪就会融化,故A、B、C选项均错误。

3.D 由题干材料可知,此次寒潮使得北部地区再迎暴雪天气。暴雪天气会危害人与牲畜安全,导致通信、电力中断,导致交通受阻;北部没有种植冬小麦;是内陆地区,暴雪不会导致海上翻船。

4.A 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是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这样才能为人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做好应对准备。

5.D 由图中年干旱旬数等值线分布可知,由东南向西北年干旱旬数逐渐增多;在洛阳市的西南部有两个高值中心,一个低值中心。故D选项正确。

6.D 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说明该地区较湿润,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②地区位于夏季风背风坡,故降水比①地区少,干燥度比①地区高;③地区等值线向西北增大,是由于该地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逐渐减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山地的南坡,干燥度低,在山地的北坡,干燥度高,说明山地的南坡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而北坡正好相反,故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

7.D 春秋季节的寒潮,会给华北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和扬沙、沙尘天气。

8.C 长江中下游平原很容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冷空气爬升困难,不易受寒潮影响;四川盆地受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小;海南岛由于纬度较低,加上山脉的阻挡,受寒潮的影响也较小。故C选项正确。

文档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气象灾害(同步习题)【含答案...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受的影响() A.气候和土壤B.气候和地形C.气候和植被D.地形和河流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2.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有()①支流多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③流域内落差小④气候异常⑤湖泊淤积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⑦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弱A.②④⑤⑥⑦B.①③⑤⑥⑦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⑦3.下列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A.移民建镇,退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