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指标 | 考察要素 | 考察内容及数据采集平台对应标号 | 佐证材料及责任部门 | 备注 |
1、领导作用 | 1.1举办方责任 | 班子建设(2) 经费保障(5.1) | (1)学院领导任免与考核办法 (院办) (2)学院领导班子基本情况一览表 (院办) (3)学院中层干部基本情况一览表 (人事处) (4)近二年教学经费投入情况明细表 (财务处) (5)经费投入增长情况分项明细表 (财务处) (6)近二年学院收入与教学支出统计表 (财务处) (7)数据库2的填报及原始材料 (院办) (8)数据库5.1的填报及原始材料 (财务处) (9)班子建设分项自评报告 (院办) (10)经费保障分项自评报告 (财务处) | |
1.2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 学校发展规划 | (1)学院事业发展规划 (院办) (2)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教务处) (3)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人事处) (4)校园建设规划 (院办) (5)院长报告 (院办) (6)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分项自评报告 (院办) | ||
1.3办学目标与定位※ | 学校办学理念、目标及定位 在册各类学生的结构(1.3) | (1)学院办学理念、目标、定位等文件、报告、 工作会议纪要 (院办) (2)学院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院办) (3)学院招生管理规定、招生简章 (招就处) (4)在校学生花名册 (教务处) (5)在校生结构分析表 (教务处) (6)数据库1.3的填报及原始材料 (教务处) (7) 学校办学理念、目标及定位分项自评报告 (院办) (8)在册各类学生的结构分项自评报告 (教务处) | ||
1.4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 | 人才培养保障情况 学校领导关注教学及学生情况(2.2) 教学经费保障(5.1、5.2) 教师培训进修(6) 校企合作育人(7.5) 奖学金(8.8) | (1)学院关于人才培养、关心师生工作、学习、 生活方面的制度及制度执行情况原始材料 (院办) (2)院领导参加主要教学工作会会议记录 (院办) (3)院领导听课情况 (院办) (4)近二年的年度教育经费决算 (财务处) (5)近二年学院教学经费投入占学费收入比例一览表 (财务处) (6)学院关于师资培训进修的、 文件及实施情况的原始材料 (人事处) (7)学院校企合作工作计划与总结 (教务处) (8)校企合作成果展示(发表论文、教材出版等) (教务处) (9)奖学金的实施制度及获奖学金学生名单 (学生处) (10)数据库2.2报表 (院办) (11)数据库2.2原始材料 (各系、学生处、教务处 分别保存各自应保存的相关材料) (12)数据库5.1/5.2填报 (财务处) (13)数据库5.1/5.2原始材料 (财务处) (14)数据库6填报 (人事处) (15)数据库6原始材料 (人事处、各系 分别保存各自应保存的相关材料) (16)数据库7.5报表 (各系填报,教务处审核、汇总) (17)数据库7.5原始材料(各系分别保存各自应保存的相关材料) (18)数据库8.8报表及原始材料 (学生处) (19)对人才培养保障情况、学校领导 关注教学及学生情况分项自评报告 (院办) (20)教学经费保障分项自评报告 (财务处) (21)教师培训进修分项自评报告 (人事处) (22)校企合作育人分项自评报告 (教务处) (23)奖学金分项自评报告 (学生处) | 考察方式:查看原始资料、深度访谈。 | |
1.5校风与校园稳定 |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 (1)校园文化建设大型活动项目一览表及原始材料 (学生处) (2)“三风”建设支撑材料及建设成果 (学生处) (3)学生管理特色 (学生处) (4)学生违纪处分等佐证材料 (学生处) (5)校园安全管理办法 (保卫处) (6)消防管理办法 (保卫处) (7)学生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学生处、保卫处) (8)近两年学院安全管理总结材料 (保卫处) (9)各级管理部门颁发的学生安全管理获奖证书 (保卫处) (10)校风文化建设情况分项自评报告 (学生处) (11)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分项自评报告 (保卫处) |
评估指标 | 考察要素 | 考察内容及数据采集平台对应标号 | 佐证材料及责任部门 | 备注 |
2.师资队伍 | 2.1专任教师※ | 专任教师基本情况(6.1、6.2) 专业教学团队和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 | (1)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管理办法 (人事处) (2)专任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学历证、职称证、 “双师型”教师证明、聘任合同、身份证复印件等) (人事处) (3)专任教师实际技能提高措施, 到企业参加一线工作情况统计 (人事处) (4)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统计表 (人事处) (5)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实施情况统计、总结 (人事处) (6)学院“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和数量统计 (人事处) (7)教师(含辅导员)职务评聘及管理办法 (人事处) (8)专业带头人的聘任和管理办法 (人事处) (9)骨干教师的选拔、聘任、培训制度 (人事处) (10)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 (教务处) (11)学院招聘专任教师的工作规划和实施细则 (人事处) (12)数据库6.1、6.2的填报(各系填报,人事处审核、汇总,各系、人事处分别保存各自应保存的相关材料) (13)专任教师基本情况分项自评报告 (人事处) (14)专业教学团队和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分项自评报告 (各系) | |
2.2兼职教师 | 兼职教师比例(6.3、6.4) 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情况 | (1)兼职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人事处、教务处、各系) (2)专业课与实践指导课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人事处、各系) (3)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 (人事处、教务处) (4)提升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方案、措施及实施情况 (人事处) (5)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和 实践性课程情况一览表 (人事处) (6)兼职教师的授课学时及原始材料 (教务处) (7)数据库6.3/6.4的填报(各系填报,人事处汇总审核) (8)数据库6.3/6.4的原始材料(各系、教务处、人事处各自保存相关材料) (9)兼职教师分项自评报告 (人事处) | ||
2.3主讲教师 | 授课教师情况(6.1、6.2、6.3、6.4) 学生满意度 | (1)专任教师主讲的基础性课程统计表(各系提供材料,人事处汇总) (2)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技能课程) 的聘任和管理办法 (人事处) (3)主讲教师的教学获奖情况统计数据、学生评教表 (督导室) (4)数据库6.1、6.2、6.3、6.4的填报及原始资料 (人事处)
(5)授课教师情况分项自评报告 (人事处) (6)学生满意度分项自评报告 (督导室) |
评估指标 | 考察要素 | 考察内容及数据采集平台对应标号 | 佐证材料及责任部门 | 备注 |
3.专业建设 | 3.1 专业设置与建设 | 专业设置与建设(7)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1)学院专业建设规划、现有专业一览表 (教务处) (2)专业设置的社会和行业调研报告 (各系、教务处) (3)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各系) (4)新专业申报材料 (教务处、各系) (5)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工作记录情况 (各系) (6)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措施和实施情况 (教务处)
(7)数据库7的填报,原始资料 (教务处) (8)专业设置与建设分项自评报告 (教务处) | |
3.2 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建设规划(7) 特色专业建设成效(7) | (1)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教务处) (2)各专业的专业剖析报告及支撑材料 (各系) (3)各专业的教学计划 (各系) (4)各专业教研活动记录 (各系) (5)特色专业的分项自评报告 (教务处) | 考察方式:现场专业剖析。 |
评估指标 | 考察要素 | 考察内容及数据采集平台对应标号 | 佐证材料及责任部门 | 备注 |
4.课程建设 | 4.1课程内容※ | 课程教学目标(7.2)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7.5) | (1)学院各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各系) (2)课程标准 (各系) (3)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一览表 (立项、申报、评选、审批、验收、成果) (教务处) (4)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一览表 (教务处) (5)数据库7.2/7.5的填报, 相关原始资料 (各系填报,教务处审核、汇总) (6)课程内容的分项自评报告 (教务处) | 考察方式: 现场听教师说课。 |
4.2教学方法手段 | 课程教学设计(7.2) 教学方法手段及授课地点(7.2) 考试考核方法(7.2) | (1)课程教学设计改革的方案、实施 (教务处) (2)各专业对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的学习与研讨记录 (各系) (3)专任教师说课 (教务处、各系) (4)教研室教研活动计划、会议记录、检查记录与总结 (各系) (5)各专业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典型课例, 课程及教师的有关材料 (各系) (6)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情况统计表 (教务处) (7)课程考试、考核方法改革办法 (教务处) (8)学生试卷、试卷分析表、学生成绩登记表 (教务处) (9)数据库7.2的填报 (教务处) (10)教学方法手段的分项自评报告 (教务处) | 考察方式: 现场听教师说课。 | |
4.3教学资料 | 教材编写及选用情况(7.2、7.5) 馆藏图书资料(3.2) 校园网(3.4) | (1)学院自编教材一览表及样书 (教务处、各系) (2)学院各专业使用教材一览表及样书 (教务处、各系) (3)各专业实验实训指导书 (教务处、各系) (4)各专业使用教材的讨论说明和效果评价 (教务处、各系) (5)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自编教材、讲义一览表及样书 (教务处) (6)图书馆专业书刊目录 (图书馆) (7)分科类藏书统计表 (图书馆) (8)图书流通量、使用情况统计表 (图书馆) (9)购书凭证复印件 (图书馆) (10)图书购置经费预算、购书合同,入库图书明细帐 (图书馆) (11)馆藏图书资料目录(总册数、种类、各类册数) (图书馆) (12)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使用情况统计表 及师生借阅情况登记表等原始材料 (图书馆) (13)图书馆管理制度 (图书馆) (14)校园网建设规划 (网管中心) (15)校园网的改版、更新及维护 (网管中心) (16)校园网教务信息、教学资源、精品课程、 教学管理手段的丰富、完善、更新及维护(教务处、网管中心) (17)数据库7.2、7.5填报 (教务处) (18)数据库3.2填报 (图书馆) (19)数据库3.4填报 (网络中心) (20)教材编写与选用情况分项自评报告 (教务处) (21)馆藏图书资料分项自评报告 (图书馆) (22)校园网分项自评报告 (网管中心) |
评估指标 | 考察要素 | 考察内容及数据采集平台对应编号 | 佐证材料 | 备 注 |
5.实践教学
| 5.1顶岗实习※ | 专业顶岗实习记录(4.2) 校外实习基地接受顶岗实习情况(7.4) | (1)专业顶岗实习班级一览表 (各系、教务处) (2)顶岗实习相关制度 (教务处) (3)制定《顶岗实习管理手册》 (教务处) (4)顶岗记录,顶岗实习的时间半年以上 (各系) (5)顶岗实习日志,顶岗实习总结表彰 (系、教务处) (6)校外实习基地协议 (各系、教务处) (7)数据库4.2/7.4报表 (系填报,教务处审核、汇总) (8)数据库4.2/7.4原始材料(系分别保存各自应保存的相关原始材料) (9)顶岗实习的分项自评报告 (教务处) | |
5.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 专业课程设置(7.2) 专业产学合作(7.5) | (1)专业教学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教务处) (2)各专业实践课程一览表 (教务处) (3)企业参与各实践课程建设的有关讨论、 座谈会材料,以及形成的方案 (教务处) (4)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方案设计的材料及分析总结(教务处) (5)数据库7.2/7.5报表(系填报,教务处审核、汇总生成报表) (6)数据库7.2/7.5原始材料(系分别保存各自应保存的相关原始材料) (7)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的分项报告 (教务处) | ||
5.3实践教学条件※ | 校内实训基地(4.1) 校外实习基地(4.2) 实践教学经费(5.2) 各专业校企合作情况(7.5) 社会捐助(9.3) | (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一览表,教学用计算机、 多媒体及语音室统计表 (教务处)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经费投入 (财务处) (3)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及使用情况的材料 (教务处) (4)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及使用情况的材料 (教务处) (5)实践教学经费计划、实施的原始材料 (教务处) (6)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实践 教学条件建设的原始材料 (教务处) (7)行业、企业为学校捐资相关资料 (财务处) (8)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教务处) (9)数据库4.1/4.2/7.5报表 (各系,教务处) (10)数据库4.1/4.2/7.5原始材料(系分别保存各自应保存的相关材料) (11)数据库5.2/9.3报表 (财务处填报并保存原始材料) (12)实践教学条件的分项自评报告 (教务处) | ||
5.4双证书获取 | 专业职业资格证书(7.3) | (1)各专业学生获取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统计,包括学生名单、成绩及证书复印件、统计获证率,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获取“双证书”达到毕业生的人数大于80%。) (教务处) (2)数据库7.3报表 (各系,教务处) (3)数据库7.3原始材料(系分别保存各自应保存的相关材料) (4)双证书获取的分项报告 (教务处) | ||
6.教学管理
| 6.1教学管理体系 | 教学管理机构(8) 教学管理制度(8.1) 教行状态 实践教学管理 | (1)教学管理制度汇编,教学管理岗位职责与工作规范(教务处) (2)院系教学管理队伍一览表 (教务处、各系) (3)近两年教学管理工作计划与总结 (教务处、各系) (4)教学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计划的 运行情况、奖惩、总结、原始资料 (教务处) (5)近两年各学期教师授课计划、首页、 教案及学期工作总结 (各系、教务处) (6)有关教学计划调整、修改的原始资料 (教务处) (7)有关教学检查工作的原始资料 (教务处) (8)学生学籍变动情况 (教务处) (9)班级教学日志 (各系) (10)考试记录及相关的原始资料 (教务处) (11)教学管理工作方面获奖情况一览表 (教务处) (12)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教务处) (13)学生校内实训、校外集中实习期间,专职指导 教师的指导和管理工作记录和相关的原始资料, 以及学生对实习指导老师的评价 (各系、教务处) (14)数据库8/8.1报表及原始材料 (教务处) (15)教学管理体系的分项报告 (教务处) | 考察方式:随机访谈教师、学生、管理干部。 |
评估指标 | 考察要素 | 考察内容及数据采集平台对应编号 | 佐证材料 | 备 注 |
6.2质量监控※ |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体系及运行情况(8.1) 专职督导人员基本情况及工作效果(8.1) 用人单位和社会参与质量监控情况(8.7) | (1)学院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文件 (督导室) (2)专职教学督导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督导室) (3)教学督导工作计划及总结 (督导室) (4)教学督导人员的听课记录 (督导室) (5)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的文件材料及评价的 原始材料(学生评教、同行互评、教师评学) (督导室) (6)教学检查的有关文件和原始资料 (督导室) (7)学院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反馈系统与适时 工作情况的相关原始材料 (督导室) (8)毕业生跟踪调查 (招就处) (9)人才需求状况及市场预测报告, 分专业和行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招就处)
(10)数据库8.1报表填报,原始材料 (督导室) (11)数据库8.7填报,原始材料 (招就处) (12)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体系及运行情况分项自评报告(督导室) (13)专职督导人员基本情况及工作效果分项自评报告 (督导室) (14)用人单位和社会参与质量监控情况分项自评报告 (招就处) | 考察方式:随机访谈教师、管理干部。 | |
7.素质教育 | 7.1学生管理 |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8.3) 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与运行情况(8.1) | (1)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学生处) (2)专职学生管理队伍结构分析一览表 (学生处) (3)学生管理制度汇编,学生手册 (学生处) (4)学生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学生处) (5)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计划、总结、论文 (学生处) (6)学生管理工作获得的奖励及证书等 (学生处) (7)有关学生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各系、学生处) (8)学生精神风貌建设、文明状况的相关资料, 相关的获奖项目、社团活动 (学生处、各系) (9)数据库8.1报表,原始材料 (学生处) (10)数据库8.3报表,原始材料 (学生处) (11)学生管理分项自评报告 (学生处) | 考察方式:随机访谈学生、家长、教师。 |
7.2职业素质教育※ | 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工作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 (1)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提高文化素质的 有关文件、制度、措施 (学生处) (2)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计划与实施活动的开展及总结 (学生处) (3)素质教育专题报告安排及相关材料 (学生处) (4)心理咨询机构人员一览表及计划总结、 心理咨询活动记录 (学生处) (5)《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状况资料 (基础部) (6)优秀学生获奖名单及证书复印件 (学生处) (7)校园文化建设大型活动项目一览表及原始资料 (学生处) (8)学生社团一览表 (学生处、各系) (9)学生勤工俭学情况汇总表 (学生处、各系) (10)职业素质教育分项自评报告 (学生处) | 考察方式:查看记录,召开学生座谈会或对学生进行随机访谈。 | |
8.社会评价 | 8.1生源 | 招生(9.1) | (1)招生简章及宣传资料 (招就处) (2)分专业招生计划、录取人数、报到人数统计表 (招就处) (3) 招生录取表 (招就处) (4)招生工作总结 (招就处) (5)第一志愿上线率及考生报道率情况统计说明材料(招就处) (6)数据库9.1报表 (招就处) (7)数据库9.1原始材料 (招就处) (8)生源分项自评报告 (招就处) | |
8.2就业※ | 毕业生就业率(9.2) 就业工作(8.1、8.4) | (1)毕业生人数、年底前就业人数、就业率统计表 (招就处) (2)各专业毕业生及其就业单位一览表 (招就处、各系) (3)市内同类院校中的就业率排名 (招就处) (4)毕业生典型材料及先进材料汇编 (招就处) (5)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和社会 对毕业生评价的原始资料 (招就处) (6)毕业生就业意向、择业观问卷调查及情况分析报告(招就处) (7)双向选择、供需见面活动情况介绍及总结 (招就处) (8)就业工作总结 (招就处) (9)数据库9.2/8.1/8.4报表与原始材料 (招就处) (10)就业分项自评报告 (招就处) | 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数据为准。 | |
8.3社会服务 | 教师技术服务情况(6.1) 产学合作情况(7.5) 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情况(7.3) 鉴定站(所)鉴定情况(4.3) | (1)教师开展技术服务情况的项目、原始资料 (各系) (2)产学合作专业、合同等原始资料 (各系) (3)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项目、培训人数等原始资料(培训部) (4)主管部门批准设置的职业技能鉴定站 (所)批文、许可证等 (教务处) (5)开展技能鉴定的项目种类、原始资料 (教务处) (6)数据库6.1报表及原始材料 (教务处、各系) (7)数据库7.5报表及原始材料 (教务处、各系) (8)数据库7.3报表及原始材料 (培训部) (9)数据库4.3报表及原始材料 (教务处) | 考察方式:查阅相关资料 | |
8.4社会声誉 | 社会声誉 | (1)学院的办学理念、目标、人才培养模式 (院办) (2)学院各类获奖情况 (院办) (3)学院教学改革获奖项目 (教务处) (4)精品课程获奖情况 (教学处) (5)学院各级表彰和主要媒体赞誉情况材料 (院办) (6)社会声誉 (院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