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
1 目的
本程序确定了生产车间人员作业时的5S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生产线的作业人员
3 职责
制造、生产主管、线班长负责本流程的实施,职责是负责制定车间5S活动的实施计划,并组织落实和开展工作。应按照5S整理、整顿的要求,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绘制定置图,确定现场物品贮存位置及贮存量的限额,并坚决执行。
4 作业程序
4.1 整理:区分要物与不要物,将不要物处理掉
1) 上班前车间员工应及时清理本岗责任区通道(有用的物品不能长时间堆放,垃圾要及时清理),摆放的物品不能超出通道,确保通道畅通整洁;
2) 设备保持清洁,材料堆放整齐;
3) 半成品区域、成品区域应该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4) 经常用的物品摆放料架,经常不用的物品存入仓库;
5) 仓库内物品摆放整齐,便于取用,各工序、仓库、办公室都要按照定置图的标示,整齐地摆放物件,包括工具、原材物料等,不能随意摆放;
6) 生产结束后,检查生产现场是否有剩余材料或多余物品未及时回收;
7) 作业区上不得放置个人物品(鞋子、衣服、雨伞、工作服、安全帽等)。
4.2 整顿: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
1) 定期保养剪切机、折弯机、车床等机器设备仪器,摆放整齐、干净、最佳状态;
2) 焊机等辅助工具有保养,采用目视管理有定位放置;
3) 门子组、滚刷制作区等处,良品与不良品区分放置,保管有定位及标识,任何人一看就很清楚;
4) 标明集成大车、集成小车、除雪除冰车、焊接、集成、维修等区域;
5) 离开工作岗位或者下班后物品要定位放置(作业工具、手套等是否收拾);
6) 定期检查厕所、地沟及管道设施的卫生,保持无臭味、无堵塞、空气清新、干净整洁,无堵塞、无垃圾、无积垢;
7) 润滑油、清洁剂等辅助性油脂用品是否定位标示清楚,并保持周围干净;
8) 载物用手推车、拖车等辅助性车辆是否定位放置并标示。
4.3 清扫:使工作环境变得无灰尘、干净整洁
1) 公共通道要保持地面干净、光亮,不得在通道处作业;
2) 作业场所物品放置归位,整齐有序,实现目视化管理;
3) 厂区场地、道路无积水、不起尘,窗、墙、地板保持干净亮丽;垃圾或废旧设备应及时处理,不得随处堆放,厂区内不得有蚊蝇滋生的场所;
4) 设备、工具、仪器使用中有防止不干净措施,并随时清理;
5) 车间员工每天班前班后必须清扫工作区域卫生,确保干净、整洁。
4.4 清洁:维持以上3S后的局面,使整洁、卫生
1) 车间、办公室玻璃窗户及看板宣传栏应保持整洁;
2) 作业区、设备、机具应该无油污或灰尘,若有及时清除;
3) 所有公共通道、走廊、楼梯应保持地面整洁,墙壁、天花板、窗户、楼梯扶手、照明灯、门保证无蜘蛛网、无积尘,通道整洁、无杂物。
4.5 素养:形成习惯,提高整体素质
1) 公司所有员工应自觉遵守《公司员工手册》及《5S指导书》等有关规定。
2) 仪容仪表依公司规定,并感觉有活力;
3) 依公司规章制度穿著服装、识别证佩戴;
4) 工作态度要认真(不存在聊天、说笑、吃东西、吸烟、离开工作岗位不良状态);
5) 作业者要依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作业指导书要有及时更换;
6) 是否依规定操作机器、运输设备。
5 车间5S标准检查表
序号 | 工作内容及标准 | 每日自检 |
1 | 上班前车间员工应及时清理本岗责任区通道、车底部垃圾等 | |
2 | 生产线上是否保持畅通、无堆积零件,焊机、设备容器是否按指定位置放置,摆放整齐。 | |
3 | 半成品区域、成品区域是否有进行先进先出管理。 | |
4 | 生产结束后,生产现场是否有剩余材料或多余物品未及时回收。 | |
5 | 私人物品、衣物、消耗用品(抹布、手套)是否定位存放或收拾柜子内。 | |
6 | 离开工作岗位或下班后物品是否定位摆放。(作业工具、手套、套袖等是否收拾) | |
7 | 载物用手推车、拖车等辅助性车辆是否定位放置并标识。 | |
8 | 润滑油、清洁剂等辅助性油脂用品是否定位标识清楚,并保持周围干净。 | |
9 | 工作台面、工作台内、设备是否零乱有灰尘,是否有不必要的物品。 | |
10 | 清扫用具是否定位放置。 | |
11 | 生产线、机器、工作台上是否摆放不必要物品,要使用物品摆放是否牢靠。 | |
12 | 是否定时清理不良品,不良品有无放入红色不良品架、箱内,定位标识。 | |
13 | 通道(包括安全通道)、走道是否保持畅通,是否摆放或跨越放置任何物品。 | |
14 | 废纸箱及各种铁架是否有规划定位放置,并标识区域。 | |
15 | 通道、作业区域、危险区域是否明确区分、标识。 | |
16 | 墙壁、地面或地上划线之油漆是否整齐,破损是否修补。 | |
17 | 机台、设备是否有明确相关责任人,作业是否有依公司规定进行日常点检,管理者是否有进行稽核。 | |
18 | 机台、设备的阀门、开关、管路等部位是否有明确其管理状态。(如:常开/常关状态,水、汽、油流向等状态) | |
19 | 加工材料、待检、暂存区之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在指定场所整齐放置。 |
20 | 样件、首、中、末件生产线边是否有规划定位放置,并标识区域。 | |
21 | 工作区域的用电设施(电线等)是否有相进行整理、防护并指定相应的责任人。 | |
22 | 通道、作业区域等作业场区是否遗留不必要的物品。(机具、推车等) | |
23 | 紧急出口、灭火器周边是否保持畅通并有相应的标识、点检并明确相关责任人。 | |
24 | 工作现场是否有明确5S区域图、责任人。 | |
25 | 工作现场区域、墙角、地沟是否有蜘蛛网。 | |
26 | 工作现场门、窗、消防设施、配电箱等是否有损坏。 | |
27 | 标识物、标识看板(目视化看板)是否有污垢,信息是否过期。 | |
28 | 工作台(架)物料箱是否零乱,是否有不必要的物品。 | |
29 | 垃圾桶、废料箱、废纸箱是否随时清理,是否装得溢出表面。 | |
30 | 设备、机具机器是否有油污或灰尘。 | |
31 | 作业区的油污、水是否有及时清除。 | |
32 | 是否有成立以班组为单位的5S推动。 | |
33 | 工作态度是否良好(是否存在聊天、说笑、吃东西、吸烟、离开工作岗位不良状态)。 | |
34 | 是否有依公司规定配戴规定的保护器具(口罩、安全帽、手套、工作证)。 | |
35 | 作业是否依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作业指导书是否有即时更换。 | |
36 | 是否依规定叉车的运输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