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通俗地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和瓷的区别:可以根据陶瓷所用原料及坯体致密程度.陶器的坯体烧结程度差,断面粗糙而无光泽,机械强度差,吸水性较大,无半透明性,敲击时声音粗哑,沉浊.瓷器的坯体致密,玻化程度高,吸水率小(基本不吸水)有一定的透光性,断面细腻呈贝壳状或石状,敲击时声音清脆.
2.陶瓷装饰材料的概念?并请具体列举三种陶瓷装饰材料.
答:陶瓷装饰材料即指用于装饰陶瓷制品的的各种颜料和材料,如固体颜料和金水,电光水,渗花液等液体颜料及陶瓷贴花纸.
陶瓷装饰材料:釉面砖、墙地砖.大型陶瓷饰面砖、陶瓷锦砖、陶瓷壁画。:
3.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的概念及三者的优缺点?
答: 釉上彩:是用釉上颜料,釉上贴花纸及其他装饰方法,在陶瓷制品釉面上进行彩饰,并根据颜料性能在不同温度下(600到900)彩烧而成.
釉中彩: 釉中彩是一种介乎釉上和釉下的所谓釉中彩颜料,其装饰方法与釉上彩相似,即在烧成的白胎上进行彩绘(贴花),彩烧温度为重1060—1250℃,彩烧时间为90—100分钟。釉中彩即在高温快烧的条件下,制品釉面软化熔融,使这种新颜料的颗粒渗入釉内,当冷却后釉面封闭,花色便沉浸在釉中使外观变得滋润恍月,细腻晶莹,颇有釉下彩的效果。
釉下彩: 它是用釉下颜料或用釉下贴花纸,在青坯,釉坯,素烧坯或素烧釉坯的表面上进行彩饰,在覆盖一层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经高温(1200—1400℃)烧制而成的。
优点 | 缺点 | |
釉上彩 | 颜料品种比较多,画面色调丰富,在制品釉上彩;操作比较方便,装饰技术多,生产效率高,并且成本较低 | 画面光亮度较差,长久使用后易磨损变色;受酸性食物侵蚀会溶出铅、镉等毒性元素 |
釉中彩 | 制品耐机械磨损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强,同时彻底解决了陶瓷器‘铅毒’的危害。与“釉下彩’相比,工艺简便,烧成时间短,成品率高,劳动生产率高。而且便于机械化连续化生产。 | |
釉下彩 | 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 |
答:颜色釉: 如果在釉料中加入某种氧化金属,或着色剂,烧成后釉面就会呈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或呈数种不同颜色的釉叫做颜色釉。
陶瓷颜料:也称作陶瓷色料和陶瓷彩料,它是着色金属化合物,天然着色矿物呵各种人工合成着色无机化合物的统称.
化妆土:把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上,器物表面就留有一层薄薄的色浆。颜色有白、红和灰等。这种色浆,在陶瓷工艺技术上称“陶衣”,也叫“化妆土”、“装饰土”、“护胎釉”。
陶瓷颜料的制备方法:
5.大膜花纸和小膜花纸的概念,并简述小膜花纸的制作过程?
答: 大膜花纸和小膜花纸的概念区分.
1最简单的方法,大膜花纸就是薄薄的一层膜的那种
小膜花纸上边加了黄色的小膜油,要比大膜花纸看起来厚
大膜花纸要用酒精水贴,小膜花纸要用水贴。
如果是一些带角带楞的产品,就得用小膜花纸。
小膜花纸的概念及其制作过程
1.小膜花纸,也称水转移贴花纸,它是先将图案印刷在一种预涂水溶性胶
的特殊纸张上,再通过水浸泡润湿后,转移贴附于物件表面的一种装饰工艺。小膜花纸主要应用于陶瓷、玻璃、运动器材(头盔、球拍等)、金属、木器等物件不规则表面的装饰。
2小膜花纸是由底层的底纸(也称纸基),中间层的是溶胶,和表面的封面油组成的。
3小膜花纸按照转贴后烧烤温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高温花纸及低温花纸。高温花纸,包括陶瓷高温烧成花纸、玻璃高温烧成花纸,其中陶瓷花纸又可分为釉上花纸、釉中花纸;低温花纸,主要应用于运动器材、金属、木器等,花纸转贴到承印物上后,只需2 0 0℃以下低温烘烤即可。
4小膜花纸与其他转印贴花纸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点线清晰、阶调细腻、膜层柔韧的优点,所以是制作高档花纸的最佳选择。
5小膜花纸制作工艺主要分为印前准备、印中控制、印后检验。小膜花纸,尤其是高温花纸(陶瓷花纸及玻璃花纸),印前部分极为重要,包括设计、分色、制版及材料的选择。优质的小膜花纸,图案层次分明细腻,色彩饱和、套色准确,没有龟纹、没有画面缺点,转贴时有较理想的延展性、不易断裂,烧烤效果理想。能否达到这些质量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前各项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