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时间: | 检查区域: | 责任单位: | |||
参与检查人员: | |||||
序 号 | 检查 项目 | 检查内容 | 检查记录 (安全隐患、不符合项、三违行为、制度落实、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 ||
Ⅰ、井下部分 | |||||
1 | 巷道设施与平巷运输 | 1.动力、照明、风水管安装是否符合规程要求,照明是否充足;2.巷道内所有机电设备是否可靠接地,配电板、分段开关安装是否合理;3.运输板车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完好可靠,是否限速行驶;5.安全通道与巷道安全指示标志安装是否合理、稳固、清晰可辨 | |||
2 | 平巷及天溜井施工与使用安全 | 1.天溜井施工通风是否良好;2.操作、保护平台等防坠措施是否到位,顶板、围岩是否稳固;3.班前安全确认制度、爆破警戒制度是否落实到位;4.在用天溜井护栏、隔筛、梯子、扶手、平台安装是否符合安全要求;5.井内管线设施是否分开,间距是否合理,照明是否充足,是否存在漏电、漏水等不良现象;6.红灯、警示牌、安全带等防护措施是否齐全、有效;7.停用、废弃的天溜井是否及时采取封闭、隔离等措施 | |||
3 | 采场施工安全管理 | 1.通风是否良好,照明是否充足;2.作业现场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是否超标;3、安全确认制度是否落实到位;4、爆破作业是否执行爆破警戒制度,警戒距离是否密切联系;5、顶帮浮石是否及时处理;6、采矿放矿人员和采场内人员是否密切联系;7、每个漏斗是否均匀放矿,发现悬空是否措施有效处理;8、作业高度是否控制在2米左右;9、是否施工完采准工程后进行的回采; | |||
4 | 通风系统运行安全 | 1、井下机电峒室通风是否良好;2、井下各作业点粉尘情况是否达标;3、独头作业面是否安装局扇是否运行良好;4、主扇是否运行正常,反风装置是否装设到位;5、主要回风巷道和进风巷道是否有杂物堆积;6、天溜井掘进是否采用高压通风;7、常闭风门是否完好及关闭; | |||
5 | 防、排水措施 | 1.防水门周围杂物是否清理干净;开关装置转动是否灵活,是否涂油保护;2.防水门、墙密封设施黄泥备料是否允足,密封是否可靠;3.防水门的维护保养,使用管理是否明确;4.水泵房抽排水机电设备是否正常、水仓蓄水是否异常; | |||
6 | 人员安全行为 | 1.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精神状态是否良好;2.各类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穿戴齐全并符合要求;3.作业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 |||
7 | 民爆物品使用安全 | 1.炸药库火工器材储存环境温度、温度以及通风状况是否良好;2.储存方式与器材堆放是否按安全技术规定进行隔开或分室存放并保持安全间距;3、出库手续是否齐全并符合规定要求;4.运输、使用、退库等环节是否符合规程及公司规定要求; | |||
8 | 制度落实情况 | 1.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2.隐患整改项目是否落实到位;3.作业现场人员遵章守纪情况,防护用品穿戴是否齐全,是否有“三违”行为发生;4.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 |||
Ⅱ、地表部分 | 检查内容 | 检查记录(安全隐患、不符合项、“三违”行为、制度落实、隐患整改落实情况) | |||
1 | 机电设备设施 | 1.地表风、水、电管线防“跑、冒、滴、漏”管理措施;2.提升、生产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状况与安全防护设施可靠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3.危险部位是否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 |||
2 | 用电安全 | 1.输变配电设备、设施安全运行与安全保护设施的可靠性;2.设备设施接地、绝缘防护措施;3.管线敷设是否规范;4.关键部位安全标志悬挂是否规范、清晰、醒目齐全,防护设施安全间距是否符合要求;5.电工、登高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是否执行双人监护方式;6.电工操作使用的高压器具绝缘性能是否可靠; | |||
3 | 地表防汛措施 | 1.主、副井外围防排水设施是否完善,排水沟等构筑物状态是否完好;2.防汛物质是否配备到位;3.防汛关键部位、区域责任是否划分明确,制度是否完善、执行是否到位; | |||
4 | 地质灾害 | 1.山坡是否出现流水、滑坡现象;2.工业场地及厂房外围墙是否出现新的裂缝,裂缝监测的监测记录是否完善;3.井下、地表水位监测记录是否完善; | |||
5 | 消防措施 | 1.消防预防措施及器材管理是否规范有效;2.动火作业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要求,是否采取相应预防措施;3.氧气、乙炔瓶使用与安全状况如何;4.消防检查制度是否执行到位,消防器材状况如何; | |||
6 | 制度落实情况 | 1.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2.隐患整改项目是否落实到位;3.作业现场人员遵章守纪情况,防护用品穿戴是否齐全,是否有“三违”行为发生;4.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