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
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研究
学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 级:工商管理13-2
学 号:6101209205
姓 名:刘怡玲
任课教师:黄 琪
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研究
一、检索策略:(8分)
1、课题分析: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各种基于互联网产生经济效应的网络服务业开始活跃起来,网络购物就是在这样的互联网经济大潮下应运而生的。网络购物市场的迅猛发展和不断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购物这种购物方式。因此,对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中图分类号:F713.55
3、【关键词】 :消费者 网上购物 行为研究
Consumer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
二、检索步骤和结果: (72分)
(一)运用工具书{字词典、百科全书、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书(http://baike.baidu.com/)、CNKI工具书、爱问搜索(http://www.iask.com/)等}检索所选课题的主题,并写出其主题意思:(2分)
消费者: 又称“消费主体”。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了自身的生产而消费各种生活资料和精神产品的人。消费者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消费者是指所有进行消费的单位,而不论它的消费对象是什么。这一概念在1960年代以前比较流行。随着消费者运动的兴起,消费者一词所包含的范围逐渐变窄,197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其决议中对消费者的含义作了如下解释:所谓消费者,是指以个人消费为目的,具有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性质的个体公众。按照这一定义,早期的工业消费者(生产性消费)已不包括在消费者之中。同样,一切不是以个人消费为目的的企业、商店,在定购、买进消费品时与生产者发生的纠纷,也不属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范围。
网上购物:网上购物,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帐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国内的网上购物,一般付款方式是款到发货(直接银行转帐,在线汇款)。担保交易,货到付款等。
消费者行为:消费者从购买到消耗消费品的全过程中的内心活动和举止行为,包括需求动机的形成、购前准备、购买决策、购买行为、对消费对象(商品和劳务)的占有和使用的消费效果等一系列行为过程。需求动机是基于消费者对某种目标的渴望和欲求而由各种刺激引起的心理冲动,是各种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当消费者受到某种刺激时,其内在的需求就被激活而衍化成一种动力,于是就形成动机,这种动机推动消费者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做出购买决策,产生购买行为。购买行为实质上是一种选择行为,即在何时、何地、向何人购买及如何购买等。当消费者通过上述行为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购买回来后,便采取一定的方式对买回的商品进行消费,以获得满足,消费行为的全过程也因而得以完成。
(二)根据所选课题选择以下中文数据库检出其相关文献,并写出检索过程和检索结果(70分)(民60)
1、《馆藏书目公共检索系统》或《超星电子图书》或《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或《中国国家图书馆》或《中国高等教育馆图书》(要求3-5条) (5分)
检索式:网上购物+消费者行为研究
图书: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网上消费者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程华著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3.08
消费者行为及网络购物 姚秀丽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10.09
消费者行为与网络营销战略 (美)彼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01
2、《读秀学术搜索》 (15分)
(1)图书: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检索式:网上购物+消费者行为研究
消费者行为及网络购物 姚秀丽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10.09
网上消费者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程华著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3.08
消费者行为与网络营销战略 (美)彼得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01
(2)期刊论文: 题名 作者 刊名 发表时间
检索式:网上购物+消费者行为研究
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文晓庆 兰州学刊 2009,(6)
基于网上购物情境的消费者行为对口碑影响力的影响 沙振权 胡贝斌 谢雪银 工业工程 2011,14(4)
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李明哲 现代商贸工业 2008,20(6)
(3)学位论文: 题名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名称 学位年度
检索式:网上购物+消费者行为研究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樊飞飞 广东商学院 硕士 2007
网上购物中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及行为研究 崔艳红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 2006
3、《中国知网》:(20分)
(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要求5-10条/库)
检索式:((关键词=网上购物+关键词=消费者行为)) (精确匹配),专辑导航:全部
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李明哲 现代商贸工业 2008/06
基于网上购物情境的消费者行为对口碑影响力的影响 沙振权; 胡贝斌; 谢雪银 工业工程 2011/04
基于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王菲菲; 李武武; 赵菲 江苏商论 2011/07
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欣 江苏商论 2010/03
影响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因素分析 邢鹏程 现代商贸工业 2011/24
(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要求1-2条)
检索式:((关键词=网上购物+关键词=消费者行为)) (精确匹配),专辑导航:全部
基于我国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网络购物影响因素分析 王娜 吉林大学 2009年
消费者网络购物信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冯炜 浙江大学 2010年
(4)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题名 作者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检索式:(网上购物+消费者行为)
奶制品市场消费者行为和偏好研究 张明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04
基于神经营销学的消费者行为分析与营销方案效果预测 浙江大学 2011
(5)在《中国知网》检出的相关文献中选2-5条运用追溯法检出其相关文献:
(要求:在追溯的【参考文献】、【共引文献】或【相似文献】或【同被引文献】中选2-3条相关文献)
A、根据“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及应对策略闫静经济师2010/05 ”
a、追溯其参考文献(共2篇)的相关文献:
[1] 张亚慧. 网络消费投诉行为的处理策略研究[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2] 侯龙文等编著.现代物流管理[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b、追溯其【共引文献】(共17篇)的相关文献:
[1] 孙志峰. 供应链企业经济效益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2] 金海水. 北海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 物流技术. 2008(11)
[3] 牛三勇. 炼油企业物流成本分析与物流系统优化及其对绩效的影响[J]. 中国市场. 2008(45)
B、根据“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文晓庆兰州学刊2009/06 ”
a、追溯其参考文献(共3篇)的相关文献:
[1] 王小芳. 浅析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02)
[2] 李君侠. 网络购物的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15)
[3] 伍燕青. 浅谈我国网上购物的发展现状[J]. 华南金融电脑. 2007(03)
b、追溯其【共引文献】(共20篇)的相关文献:
[1] 潘剑,张树辉. 不同群体的网络购物类型偏好[J]. 经营管理者. 2012(01)
②[2] 顾焕. 针对网络购物的营销策略[J]. 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2011(12)
③[3] 胡玉平,尹华,王瑜坤. 基于相似图像搜索的网络推广平台的设计[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S2)
C、根据“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查研究谭江伟; 窦维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9”
a、追溯其参考文献(共12篇)的相关文献:
[1] 李丽. 农村邮政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2)
②[2] 宁德强,雷屿. 公共关系在我国城市营销中的嵌入机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06)
③[3] 杨保军. 品牌生态系统结构分析及应用[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b、追溯其【共引文献】(共1236篇)的相关文献:
[1] 张宗军,窦学诚. 甘肃省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及相关对策研究——基于1985-2008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04)
②[2] 印梅,王光伟,王敏. 基于ADL与ECM模型的出口供给弹性分析[J]. 经济与管理. 2012(02)
③[3] 王祉懿. 云南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对云南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中国商贸. 2012(05)
4、《万方数据库》:(15分)
(1)《期刊论文数据库》(要求5-10条)
检索式:(网上购物+消费者行为)
①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李明哲 现代商贸工业 2008/06
②基于网上购物情境的消费者行为对口碑影响力的影响 沙振权; 胡贝斌; 谢雪银 工业工程 2011/04
③基于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王菲菲; 李武武; 赵菲 江苏商论 2011/07
④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欣 江苏商论 2010/03
⑤影响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因素分析 邢鹏程 现代商贸工业 2011/24
(2)《学位论文数据库》硕士 / 博士(要求2-10条)
检索式:(网上购物+消费者行为)
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大学生的视角 张俊敬 硕士 复旦大学 2006
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杨霞 硕士 中山大学 2010
消费者网上购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朱继文 硕士 西南交通大学 2005
(3)《科技成果数据库》(要求2-10条)
检索式:
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显示无命中的记录
5、在以上数据库检索的相关文献中选择最相关的两篇文献写出其中文摘要项:(5分)
题名: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作者:文晓庆
作者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
文献出处:兰州学刊
关键词:网络购物; 消费者行为
摘要:随着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网络购物的方式。文章对网络购物的消费者从行为特点、购买动机、购买过程以及购买结果等方面加以研究, 以期为网络营销商、网店卖家等采取更合理的市场细分策略, 使用更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提供理论帮助。
题名: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研究综述
作者:薛婵娟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情报探索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 网络购物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各种基于互联网产生经济效应的网络服务业开始活跃起来, 网络购物就是在这样的互联网经济大潮下应运而生的。网络购物市场的迅猛发展和不断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购物这种购物方式。因此,对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6、选择外文数据库检出其相关文献题录信息(要求5-10条 / 任选库):(10分) (民不做)
检索式:
(1)、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continued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 An extens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外文期刊] Hsu, MHYen, CHChiu, CMChang, C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EISCI2006 9
(2)、Predicting consumer intentions to shop online: An empirical test of competing theories
[外文期刊] Hsiu-Fen Lin《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EISCI2007 4
(3)、Consideration sets in online shopping environments: the effects of search tool and information load
[外文期刊] Jose F. Parra《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EISCI2009 1/6
(4)Tailoring new websites to appeal to those most likely to shop online
[外文期刊] Brian F. BlakeKimberly A. NeuendorfColin M. Valdiserri《Technovation》, EISCI2005 10
(5)、 Risk profile and consumer shopping behavior in electronic and traditional channels
[外文期刊] Alok GuptaBo-chiuan SuZhiping Walter《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EISCI2004 3
三、分析评估检索结果,完成检索总结:(要求五号字、宋体)。(10分)
要求:分析整个检索结果,对其相关性、新颖性及权威性等进行评价。(具体要求如下)
A•是否提供你对所研究的课题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我通过使用各个数据库检索,我对我的课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使用数据库进行检索时。涵盖了大部分研究课题,同时涵盖了研究课题所包括的国家或地方的情况,因为在检索时有使用到外文期刊及论文的检索所以也涵盖了其他国家或地方的情况。当检索结果显现太多和研究课题不相关的记录、显现太少和研究课题相关的记录或没有和课题相关记录时,必须重新思考并建立检索命题,对检索策略进行优化,进行缩检或扩检。我选这个课题是因为随着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网络购物的方式。通过对网络购物的消费者从行为特点、购买动机、购买过程以及购买结果等方面加以研究, 以期为网络营销商、网店卖家等采取更合理的市场细分策略, 使用更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提供理论帮助。
四、课程论文:(10分) (民20分)
要求:根据所选课题,写一篇课程论文
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研究
刘怡玲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阿拉尔84330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各种基于互联网产生经济效应的网络服务业开始活跃起来,网络购物就是在这样的互联网经济大潮下应运而生的。网络购物市场的迅猛发展和不断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购物这种购物方式。因此,对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购物; 消费者行为
中图分类号:F713.55
Consumer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 research
Liu Yiling
(Colla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ru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ll based on the Internet network service industry produces economic effects began to get active, the network shopping is in such Internet economy under the tide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e network shopping market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he network shopping this shopping way. Therefore, to consumer network shopping behavior researc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words: The network shopping; Consumers' behavior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中国的很多传统行业和企业遭受到灾难性的打击, 网络购物的高增长却并未受到影响, 反而出现逆势上扬的新局面。根据艾瑞咨询公司推出的52008) 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行业发展报告6显示, 中国网络购物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期, 2008年网络购物交易规模接近1300亿元, 较2007年增长超过130%。在该报告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对于网络购物的定义: 借助网络实现商品或服务从商家(卖家)转移到个人用户( 消费者)的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的资金流, 物流和信息流,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有网络的参与, 都称之为网络购物。那么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哪些特征呢? 这既是本文的出发点, 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消费者行为通常是由两个部分构成, 一是消费者付款收货的行动过程; 二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购买决策是消费者在使用和处置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之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倾向, 属于消费态度的形成过程; 而消费者行动则更多的是购买决策的实践过程。在现实的消费生活中, 消费者行为的这两个部分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了消费者行为的完整过程。下面从行为特点、购买动机、购买过程以及购买结果等方面对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加以研究。
1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1.1消费者群体特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 2008 年6 月的5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6显示, 网络购物的消费者群体有其鲜明的特征: 年龄多以18至30岁的年轻人为主。这主要是因为网络购物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壮大、网络经济的风生水起而兴起的一种购物消费方式, 因此, 年轻白领族、大学生群体、现代企业员工占据了网络购物消费者群体的半壁江山, 而年龄较小和较大的消费者群体参与网络购物的热情相对要冷淡得多, 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小; 其次, 参与网络购物的消费者群体中男女比例几乎均等, 女性消费者的比例占到50. 8%; 此外, 还有一个现象十分明显, 在经常参与网络购物的消费者群体中, 高学历的人群参与网络购物的热情更高涨, 大专学历以上的消费者占据网购消费者群体的比重高达85%; 从消费者的月收入情况来看, 以月薪2000 元为分界线, 高于2000元的消费者比例已超过半数。
1.2消费者购买的主动性较强
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观察世界的方式, 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购物就是人们享受科技时代新生活的一个突出表现。网络环境下的消费者会很主动地借助网络技术条件去浏览、查询甚至搜索某些商家、产品、市场的一些广告和消费信息, 而这些信息也会去指导网络购物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或者作为网络购物行为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对于满意的产品, 网络消费者会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通讯技术, 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地与商家取得联系, 并产生购买行为, 甚至通过网络支付手段, 实现足不出户, 买遍全球商品的新时代消费体验。
1.3消费者购买的选择性较强
互联网是知识的海洋, 是信息的海洋, 同时也是商品经济的海洋。经过最近十年的不断发展, 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在网上销售的消费品, 无论在数量上, 还是种类上都已极为丰富, 加之网络系统的强大信息功能, 使得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有了巨大的选择余地和范围, 网上销售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所以网络消费者能够以个人心理愿望为基础挑选和购买商品或服务, 从而满足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1.4消费者更追求购物的乐趣
对于消费者而言, 网上购物不仅仅是满足实际的购物需求, 还可以通过网上购买的过程得到大量信息或娱乐情报,结识新的朋友, 节省了体力, 也节约了时间。灵活的支付方式和快捷的送货上门服务, 让消费者体验到传统购物方式无法具备的乐趣。此外, 网上购物是一种新的购物方式, 也是互联网时代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广大年轻的消费者朋友而言, 追求舒适、时尚的生活方式, 追捧新奇、时髦的消费产品永远是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因此, 大多数网络购物消费者从心理上认同并且接受这种新型的消费方式, 也有兴趣尝试这种新的购物方式。网络购物消费者十分重视商品新的款式、格调和社会流行趋势, 追求时尚和新颖的产品,体验新的购物方式给自己带来的新鲜感和刺激, 并且由此炫耀自己的行为。
2消费者网络购物的购买动机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通过对经常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动机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 价格便宜和方便快捷是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2.1价格便宜
免费和共享是互联网最大的特征, 因此, 网络经济中的大量产品就是依靠价格低廉来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眼球。以淘宝网为例, 由于店家可以在其网站上免费开店出售商品,因此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职业和非职业的卖家在其网站上安营扎寨、出售商品; 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加大网络零售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 进军网络零售市场; 由于国家对于网上经营者采取了免税的, 加上网上销售商品直接面对广大消费者群体, 流通环节相对减少, 网上出售的同类商品要比传统商店中的商品便宜得多, 加之网络经济灵活的促销策略, 通过网上折扣店和拍卖的新型方式来招徕顾客, 这种低价策略吸引了许多喜欢买便宜商品的人上网寻找自己想要的商品。
2.2方便快捷
传统购物中, 消费者要经历亲自出马, 从家赶往不同的商店、选择商品、付款结算、包装商品、取货送货等一系列繁琐的过程。消费者为购买商品必须付出时间和精力, 同时,拥挤的交通和日益扩大的店面更延长了消费者为购物所消耗的时间。而网络购物极大地突破了时间空间的, 卖家们可以在网上365天、24小时营业, 消费者也可以随时随地上网选购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 他们挑选、对比各家的商品, 只需要登陆不同的网站或不同的网络商店, 在网络上进行简单的讨价还价, 再一按鼠标, 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一桩买卖, 而且往往可以享受商家送货上门的服务, 时间和费用成本大幅度降低, 这一切极大地了消费者, 对于传统购物来讲, 这一点是无法比拟的。因此, 追求购物的方便性、追求节省购物时间的消费者, 网上购物是很好的选择。
3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购买过程分析
消费者的任何购买行为都有一个过程, 网上消费亦不例外,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3.1需求诱发
与传统购物模式相同, 网上消费者购买过程的起点是需求的诱发。然而不同点是, 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中, 除了实际需要的消费需求之外, 更多的消费需求诱发来源于互联网上商家店铺页面中源源不断的低价广告宣传对消费者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双重刺激。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在网络经济中产生了强大的广告宣传效果, 声画同步, 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的广告, 以及各种各样的关于产品的文字表述、图片统计、声音配置的导购信息都成为诱发消费者购买的直接动因。诱发消费者购买的直接动因。
3.2浏览商品、比较选择
网络购物的最大特点就是让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产品。消费者只要轻点鼠标, 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购物网站、商家店铺的网页上显示的文字、图片等说明性资料来了解自己所需要商品的具体信息。面对浩瀚如海的商品信息有接近一半的消费者习惯于通过站内搜索浏览商品, 这样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而且可以对搜索出来的商品进行全方位的对比顾客可以综合产品质量、价格、配送服务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决定自己是否购买该产品。因此, 购物网站内搜索功能的完善与否会对消费者的行为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此外,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 还会关注其他信息, 比如在很多门户网站的首页上浏览相关的广告和促销信息、通过百度等专门的搜索引擎搜索商品、进入特定网店挑选商品、进入衣服手机等门类下分类浏览和看排行榜推荐商品等。
3.3进行支付
网络购物的另一个便捷的特征就是它改变了传统消费过程中面对面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 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网上结算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汇款的方式、使用信用卡( 或借记卡)的方式、通过网上银行支付, 还有像支付宝、财付通等专业的电子商务支付方式, 现在甚至推出了手机支付的新方式。从网络购物的消费者群体总体来看, 使用电子支付手段的消费者比例达到71. 3%, 其次是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
3.4购后商品评论
对于网上购买的商品, 消费者试用和体验后, 会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评价, 消费者除了对产品本身有一个评价外,还会对该网上商店有一定的评价。消费者的购后评价是相当重要的, 网络空间中信息传递的速度与广度无法衡量, 消费者好的购后体验若在网上反映, 可能会令厂商获益匪浅,但若消费者购后产生不满意感, 他很可能会通过网络将它表达出来, 在广大网民心中产生不良影响, 打消很多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发表购后评论的主要渠道在购物网站上。90. 2%的消费者在原购物网站商品下方发表评论, 有近10%的消费者在原购物网站社区中发表评论, 另有部分消费者在其他网站上或自己的博客中发表商品评论。
4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结果分析
4.1网络购物市场份额
以2008 年为例, 淘宝网络购物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6. 3%, 是消费者首选的网络购物网站。2008年圣诞节前的一周内, 淘宝网每日平均交易额为4. 3亿元, 单日最高交易额则高达5亿元, 是上年同期水平的一倍。位列第二、三位的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网与淘宝网的差距有近45个百分点。当当网和卓越亚马逊网的市场份额位于第二梯队, 各有近10%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的第三梯队为TOM 易趣网和拍拍网。两者的市场份额较为相似, 都在5%左右。
4.2消费者网络购物的目标商品种类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资料显示: 以2008年上半年内地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购买过的商品种类为例, 服装家居饰品是购买用户数最多的一类商品, 近一半( 48. 9%)的网民都在网上买过服装家居饰品; 书籍音像制品( 32. 4% )和化妆品类( 28. 9% ) 分列用户购买数量的第二、三位。商品在网上畅销与否受网络购物的特点影响很大。服装家居饰品成为用户人数最多的商品, 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服装类商品的特点是追求时尚新颖, 网络多样化的货源是网购服装的天然优势。二是服装类商品存在不易损坏、不易过期、体积小等特点, 在物流上也占据天然的优势, 对网络购物影响很大的物流问题, 在服装上没有构成发展的瓶颈。三是服装类商品的市场规模巨大。书籍音像制品是传统的网络购物商品, 目前仍旧占据着重要地位。化妆品及珠宝购买人数占据网购用户的第三位。这一类商品的体积较小, 给物流造成的负担较小。通讯数码产品和虚拟充值点卡也是网购消费者青睐的商品, 比例分别是18. 3%和15. 1%。可见网络购买者主要集中于学历较高的人群, 其购买的商品也集中于精神消费品, 生活用品的消费量较小。因为对于日常用品的购买, 中国的消费者普遍还是倾向于在超市和商店购买。
4.3网络购物的不满意度
虽然网络经济大行其道, 然而网络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 网络购物也存在一些隐忧。首先是诚信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在交易的过程中很可能存在不诚信的行为,特别是某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网络购物设计陷阱, 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其次是商品价格低廉背后的质量问题。在网络购物中, 消费者看不到商家, 摸不到商品, 在选择时, 只能通过卖家发布的单方面信息来确定。因此, 消费者在收到商品或服务时, 常常发现所得非所见的情况。随之而来就是网络购物消费者经常遇到的维权难、售后服务差的问题。网络销售者往往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在商品出售后均以种种理由拒绝退货, 使得售后保障不能实现。大部分的网上消费者已接受网购, 在有过不愉快购物经历的消费者中, 商品质量与物流问题是消费者不满意的两个方面。较多的消费者抱怨购买到的商品与图片不符合, 网站采取措施使用杂志图片或者开通视频等更多方式, 可望改善商品与图片不符的问题。物流方面, 送货时间太长是消费者主要的抱怨方面。可见, 加强对物流的管理可以增加消费者网络购物满意度。
5结论
综上分析可见, 随着网络经济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网络购物, 网络渠道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对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不仅仅具有理论探索上的学术研究价值, 而且具有网络经济市场推广方面的实践指导价值, 有助于网络营销商、网店卖家等采取更合理的市场细分策略, 使用更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
参考文献:
[1] 姚秀丽编著.消费者行为及网络购物[M].科学出版,2010.09
[2] 李君侠. 网络购物的研究[ J] . 商业现代化, 2008( 5 ).
[3] 王小芳. 浅析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 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 7) .
[4]朱继文.消费者网上购物的影响因素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2005
[5]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continued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 An extens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外文期刊] Hsu, MHYen, CHChiu, CMChang, C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EISCI2006 9